登陆注册
9652000000033

第33章 博客自媒介与表达自由(5)

而到了事件后期,在12月初的《厦门人民这么办2》中,连岳又给厦门市民提出如下建议:“1.不要被阴谋论与悲观情绪击败;2.请尽快阅读环评报告,《厦门晚报》、《厦门商报》12月6日已全文刊登;3.请鼓励更多人直接到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市体育路95号文化艺术中心内)领取文字本《厦门市重点区域(海沧南部地区)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评价》,这是合法的散步,以人气表示我们的反对;4.不要只停留在口头抱怨,拨打专线电话0592-5745678,发邮件到xmghhp@vip.sina.com,我们要将反对送达;5.反对没有门槛,人人有发表意见的权利,长可数十万言,短则只需‘我不同意’四个字;6.将你的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回复)发表在自己的BLOG上,跟贴在相关的新闻后面,可能的话,形成给媒体的文章;这些备份同时也是证据;7.只有数量充分多的、质量充分高的反对意见,才能提高环评质量,也才能使合谋做假的可能性降低;8.即使只是表面上给你发表意见的权利,也要用足,这是可能走向实质改变的第一步;9.请鼓励别人,厦门公民正在完成中国维权史与中国环保进步史上的一件奇迹;请鼓励你认识的人参与(即使他不是厦门人);10.厦门万岁。”

在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中,连岳都体现了一个当代公民的自觉意识:理性地表达抗议,但尊重规则。这个视王小波为人生的引擎的人,比王小波更幸运的是赶上了网络2.0时代,拥有了博客这种个人化的互动媒介,从而能够让自己更方便地发挥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主观上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维权、抗议(PX项目中心距离他住的鼓浪屿只有7公里),客观上为“沉默的大多数”起到了代言的作用,并鼓励“沉默的大多数”为了自己的权利开始自我表达。当然,厦门PX事件只是他的博客发挥公民媒介作用,实践公民新闻事业的一次代表性反映。在他的“连岳的第八大洲”上,时评性博文的比重正逐渐有加大之势。或许应该说,厦门PX事件反过来也教育了他如何更好地做一个当代公民,并运用博客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正如他在名为《公民社会不是恩赐的》的专栏文章中所写的:“公民社会的到来,需要足够多的人有公民行为,没有谁会恩赐,而公民行为,一点都不难,少开一盏灯,或者,悲惨的时候惨叫一声,表示你痛。”

而在媒介领域,使用好个人博客这个小而美的私权媒介,大概应该是当下中国内地行使公民权,尤其是表达自由权的最便利的方法。就在《公民社会不是恩赐的》一文里,他还特别赞美另一位用博客记录事实的厦门人,指出:“在即将成为世界级化工重镇所在地的海沧,一位居民的BLOG———《海沧我的家园》———却有罕见的大气和勇敢持续不懈地纪录自己真实的感受———此时,他就是在事件中心的记者。”可以说,公民以博客来实现记者的新闻报道功能,这就是作为私权媒介、共享媒介的博客最终能成为公民媒介的理由所在,也正是博客这个小而美的公民媒介的真正力量所在。而另一位评论人熊培云更将“记者”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他说“应该看到,记者已不单是一个职业,更在成为一种记录和参与社会的生活方式。拜互联网和摄录科技之所赐,尤其随着博客(网志)和DV等传播方式的兴起,如今每个人都有成为记者的可能,或者说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记者。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有真相,在这个‘由所有人面对所有人’的新时代,在这个人各有‘志’、‘我们即媒体’(We media)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地记录自己的生活与遭遇,并且借助传媒科技在公共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做一个寂寞而真实的桅顶瞭望者。”“所有人面对所有人”的传播是“新媒介”的诸多定义之一,而最能体现这一定义的精神的,就是博客这种自媒介。由此观之,博客之为用不可谓不大。

第三节 匿名与实名:可选择的自由

博客,实名还是匿名,这是个问题。陈力丹教授在给《博客传播》一书所写的序文《透视一个“民意制造”的博客世界》中,首先高度评价了以博客为民意代表的网络空间给现实社会及政治带来的透明度。他举出的例子既包括中国大陆,也包括国际社会。国内以胡、温两位国家最高领导层上网及前文所讲的山西黑砖窑为例,国际则转述当年(2007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题:Web2.0条件下世界力量的大转移。其中,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在会上说,媒体的职责是把事实和真相报道出来。一旦报道失误,他们就得立即纠正,因为他们受到互联网上成千上万双眼睛和耳朵的监督。互联网使世界更加透明了。政治家们也意识到现在一切都是公开的,他们再也不能秘密处理世界上的任何事务。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现为首相)的布朗则表示,随着人们认识到互动媒体的新力量,他们就会在网上发表意见,建立博客并表达见解。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做出反应的办法,以便我们在做出决定时能够充分代表民意。

行文至此,陈力丹教授突然笔锋一转,忧心忡忡地写道:“但是,相当多的主张博客实名制的意见也使人感到某种威胁,这是博客研究中的一个悖论性的话题。在法治国家,网络实名制并不成为问题,这本来是权利与义务的体现,但若法治管理得不到保障,网络实名制就有可能扼杀公民的言论自由。现在,我国在美国科技公司的帮助下开发的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入侵检测系统),为实现全面的网络信息控制提供了可能。随着防火墙系统的基本建成,中国互联网上几乎所有信息都处于监控之下。这种情形下,如何保障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正当的自由权利,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今年(笔者注:即2007年)山东的一位网民因发布济南暴雨消息而被捕;海南儋州两位中学教师因在网上发帖讽刺当地政府迁校的决定,被当地警方以涉嫌对市领导进行人身攻击为由,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而就在陈力丹教授写完这篇序文的第二天,2007年8月2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博客服务自律公约》。

其中,与博客实名制的相关条约规定为“第十一条鼓励博客服务提供者对博客用户实行实名注册,注册信息应当包括用户真实姓名、通信地址、联系电话、邮箱等。”和“第十二条博客服务提供者应制定有效的实名博客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博客用户资料。未经实名博客用户本人允许,不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用户注册信息及其存储在网站上的非公开博客内容,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至此,关于中国博客实名还是匿名的争论终于暂时有了一个结果:由于条件不成熟,强制实名制不可能推行,但鼓励博客实名注册。同时,博客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制定有效的实名博客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博客用户资料。笔者就以此为基础,着手分析博客实名与匿名作为公民的可选择的自由权利。笔者的基本立场是,不管技术条件多么成熟,不管法治如何完善,实名与匿名都是公民个体可选择的自由。而且,事实上,越完善的法治环境,越会保障公民这种可选择的自由权利。任何公权力对此进行强制干预都是真正的法治社会所不容许的。因为,正如研究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法学家们所言:“保障公民权利是中国法治化的核心指标”。这才是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正确方向,“因为无论是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际,还是从国内到国际来分析都能表明这一观点的正当性。”

一、匿名与个人隐私

刘津在其《博客传播》一书中专有一章《中美博客传播的现状与路径比较》,通过对中、美两国博客发展的历程回顾,总结出两国博客发展的路径差异。美国博客的第一个增长高潮出现在1999-2001年博客自动软件发布和大量博客托管网站创建之后。此后,大量政治、新闻博客在“9·11”事件、伊拉克战争、2004年总统选举中的深度介入,使之成为左右美国社会和政治问题走向的重要舆论力量。政治、新闻报刊领衔的潮流推动了博客传播进一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传播活动。而我国博客概念引入之后经历了一年的沉寂发展期,之后木子美“性博客”事件轰动一时,推动了博客概念的普及,并迎来了我国博客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伴随着博客托管服务的迅猛增长,博客进入快速增长期,此时出现了以名人、学者为代表的少数精英加入博客群体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博客世界的思想分量,与此同时,博客的非政治性新闻传播活动也呈现出增长势头。显然,中美两国博客的现实状况自有其差异。在美国,政治、新闻博客和私人日志博客并驾齐驱。政治、新闻博客显示出其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强势参与,而其强大的影响力,使博客群体成为一支深度介入社会政治生活的民间力量。而在我国,私人日志性的博客则占绝对主导地位,政治、新闻博客则发展滞后得很,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介入较为弱势。而要解释这种差异,则可以从暂时的阶段性因素和持久的制度性因素两方面入手。

从阶段性因素看,导致这种区别的直接原因,是两国博客成员群体的结构差异。因为个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与其经济收入和私人财产的状况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只有个体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一定数量的私人财产,才可能成为公共事务的持续关注者和参与者。而我国博客群体有九成年龄不到30岁,七成月收入不足2000元,半数是学生,整体上表现出低龄化和低收入的特征。

虽然自2005年以来,这种低龄化现状有所改变,但主导内容还是私人日志型博客居多。

从制度性因素看,导致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是两国政治制度和传媒控制体制的不同。

第一,媒介潜能的发挥受制于社会体制。而就政治制度而言,美国社会制度的文化价值、自由精神和个体的权利意识早已深入人心。公众身上所具有的政治精神表现出较高的介入新闻传播主动性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与此相对,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多的是顺服的臣民,而无现代意义上有个体主权观念的公民,更不具备以公共讨论来挑战现有权威的公民社会传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普通民众很难找到制度化的有效途径表达个体的需求,越发感觉无力左右公共政策,于是更多地选择顺应现实,对国家政治生活和公共信息传播活动保持疏离状态。

第二,就媒介管理制度而言,由于我国的现行制度赋予行政机构对媒介内容的约束作用,则行政力量对网上的博客内容也予以相应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博客自我设限,在传播中自然表现出对触及制度层面的敏感性问题的主动规避行为,而倾向于传播非政治性的信息。可以说,这是深具中国特色的博客文化的表现。

第三,两国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程度也大不相同。美国的《信息自由法》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公众接触、查阅和搜集权力机构信息资料的权利,势必增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能力。而刘津在作此对比研究时,我国的《信息公开条例》尚未颁布。但总的来说,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自然会使民众在参与重大问题探讨时,缺乏信息查证的必要资源,进而影响民众整体的公共参与意识、素养和能力。既然私人日志型博客是迄今为止我国博客的主导类型,则匿名首先应该在性质上属于保护个人隐私的可选择权利和自由。因为私人日志型的博客,也就是主要“记录个人生活的具有较高私人化特征的网络日志。它既包括个人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生命体验的表达、阅读感悟的书写、旅游见闻的记录、电影观看的音响、音乐作品的鉴赏等,也包括个人以其兴趣爱好和专长为出发点的信息积累和传播。”一言以蔽之,私人日志型博客的主旨就是“表现自我”。

同类推荐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热门推荐
  • 大明探宝记

    大明探宝记

    永乐盛世,大明王朝一片歌舞升平、繁荣昌盛。一起离奇的寻宝引发了一场宫廷内斗,江湖争杀。朱乐历经万险,以其机智揭开了重重的阴谋阳谋,扶持太子登基坐上皇位;终结了乱臣贼子的陷害,谋杀,谋反;拨乱反正。以其侠义之心匡扶正义之道,终结了江湖的妖邪宵小,邪魔外道。荡气回肠的述说了一个热血男儿的兄弟之义,男女之情,正义之路。
  • 侯门娇宠:锦绣小医女

    侯门娇宠:锦绣小医女

    意外穿越,从大龄美剩女变成了呆萌小萝莉,天啦噜!这也就算了,还家贫人口多,人多矛盾多,怎么办?幸好老天开眼,附送空间药田一枚,发家致富妥妥哒。咦,好不容易就要过上幸福小日子,各种桃花一只只的凑了上来,赶都赶不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一宝贝:首席男神,求娶

    第一宝贝:首席男神,求娶

    她,奉子成婚。婚礼却在他的一手策划下变成一场闹剧。世人眼中的和平离婚,她也做好准备结束这段感情。可为毛离婚后他却不准她搬出他们同居的房子?还要‘离’婚后同居?尼玛,就算男神你长的帅也不带这么得寸进尺的!【真宠文】【伪小虐】【暖宠萌爱无极限~灰狼套牢小红帽】“听说你一直喜欢我这张纯天然的俊脸?”“……”“还一直说要偷生一个跟我一样完美的儿子?”“……”“既然这次是女儿……就不想再试一次?”“……”世有暖爱千百种,一遇男神倾终生!
  • 源生九界

    源生九界

    上界天帝之子洛云天为博红颜一笑,偷取镇界至宝七彩玲珑石送与红颜把玩,致使下界山崩裂海倾覆,险些生灵涂炭;天帝一怒之下,罚其跳入往生井;谁料,他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投胎到一个没落的家族;在这个世界没有仙侠,只有器修、体修,术修,他们都努力贯通七曜星,希望能够站在武修的巅峰;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洛云天会演绎出什么样的传奇人生,且待我慢慢道来。读者交流QQ群:526736796小江诚挚欢迎各位进群交流聊天,谢谢诸位捧场。
  • 帝师无双

    帝师无双

    十年前的一场屠杀,让南楚的第一世家南宫家族瞬间灰飞烟灭,唯有因为拒婚私奔的少年状元南宫遥幸免于难;十年后的南宫念跟随着父亲来到北周国,为了家族使命,她女扮男装,进入宫廷,成为举世无双的少年帝师。他是被厌弃的皇子,从小住在冷宫破旧的院子里,受尽屈辱,然而命运的安排,让他遇见了改变自己一生的人——南宫念。所谓红尘有幸,于我而言,便是遇见了你。于是为了追随那人的目光,萧遇央卸下伪装,一步一算计,只因为曾经那人感叹道,万里河山,有谁堪为其主,有谁值得相辅?他想成为那个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二续金瓶梅

    二续金瓶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怒啸苍天

    怒啸苍天

    2012年的12月22日,一个人影跌跌撞撞地穿梭在世界各地,看着一个个著名的地方变成废墟,火山在远处咆哮,大海在狠狠地冲击着陆地,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看着城门渐渐被海水淹没,叶飞怒吼:“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整个世界就只剩下我了”。。。叶飞站在喜马拉雅山之巅,看着石碑:“这个星球上的最后一名幸存者,你好”。。。看着这张纸上触目惊心的字迹,叶飞喃喃自语道:“天尊鬼尊以星河为盘,星球作子。。。”站在几万丈的山峰上,看着这片荒凉的大地,叶飞怒啸苍天:“我命由我不由天,既然你们以星河为盘,星球作子,那我就道鬼两修,以吾之力,逆世轮回。”
  • 呆萌女,心计男

    呆萌女,心计男

    被梦困扰了六年之久的褚衍深,忽有一天发现有个小男孩儿跟自己很像,进而才知道,他,褚衍深,六年前给个小丫头算计了……
  • 天道维护员

    天道维护员

    道可道,非常道。故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绎万物……天道理论上演绎是最为完美的,可靠稳定是其常态。可是,万一出错了呢,比如卡顿、逆反,单曲循环了、演绎突变了怎么办?天上破了个洞谁来补?时空错乱了怎么调?万一天塌了谁又能顶的住?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认真处理,需要为了众生安居乐业,不辞辛苦辛勤工作的人。没错,他们就是天道维护员!!!好吧,简单来说和修理冰箱空调洗衣机师傅一样,他们只是修天的护理工……但是,他们还是很勤奋的,他们的口号就是“精操细作,还你一片美丽的天空”。普通群:611367990
  • 朦胧岁月

    朦胧岁月

    在朦胧的岁月里,杨朔清在这里将要度过美好的高中生活。他在这里遇上了红颜知己,遇上了一起打拼的兄弟。在这里,杨朔清上演了无数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样回想起来都显得那么朦胧,这些让人留恋的岁月一纵即失。他逆天而行,为了保护红颜知己,他与兄弟们一起追逐风的脚步。他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浪荡不羁的青年,但却上演了种种的不可能,他就是他,名字叫做杨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