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300000018

第18章 政治传播载体———报刊(7)

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之一,在今天的传播学各个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提出时就是一个政治传播的话题,无论是早期的开创性研究还是以后的深化扩展,无不围绕着选举、政治人物形象、政治议题、政治决策等问题展开。所谓议程设置,指的是大众媒介有能力选择并强调某些话题,造成这些话题被公众认可是重要的印象,或者说是大众媒介确定辩论的范围以适合有权势者利益的过程。换言之,报刊等媒介可以通过其对信息内容的选择,能够决定什么内容可以讨论,什么内容不能讨论;什么是热门话题,什么会被排除在讨论的议程之外。也就是说,大众媒介“提供给公众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新闻媒介的议程———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有选择的报道”。

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McCombs)最早提出“议程设置理论”的定义。他认为,就物理视野和活动范围有限的一般人而论,这种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大众传媒,传播媒介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有关议程设置的直接表述最先见于诺顿·朗在1958年写的一篇文章,该文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是设置地方性议题的原动力。在决定人们将谈论些什么,多数人想到的事实会是什么,以及多数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是什么这些问题上,它起着很大作用。”此外,美国政治学者科恩关于报业威力的一句名言是:“在许多场合,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地成功。”这些观点都被看作是议程设置理论的萌芽。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一假说得到了美国传播学者M.麦库姆斯和D.肖(D.shaw)实证研究的证实。他们通过美国总统大选的定量分析,证明了“受众通过大众媒介不仅了解公众问题及其他事情,而且根据大众媒介对一个问题或论题的强调,学会应该对它予以怎样的重视。如反映候选人在一次竞选运动中讲了些什么内容时,大众媒介显然决定了哪些是重要的问题。换句话说,大众媒介决定了竞选运动的议题,这种影响个人认知变化的能力是大众传播效力的最重要方面之一”。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议程设置理论是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D.肖提出并确定下来的。麦库姆斯和肖对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展开了一项调查研究,并在1972年的《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此后又出版了《美国政治议题的出现: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一书,这标志着议程设置理论的诞生。

议程设置理论对政治传播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既然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对某个信息显著性增加而“引导”或“转移”受众的注意,从而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那么,推而广之,政府的决策管理也是有议程和重点的,传媒可以帮助政府“引导”和“转移”民众的关注。人们对政治的了解或者关注往往来源于报刊等媒介提供的影像,并渐渐习惯于将这些影像看做是真实世界,这又相应增强了媒介的权威性。报刊在政治议题中首先依据自身的标准确定事件的轻重缓急,再讲自己确定的议题告诉公众,让公众了解、体会报刊正在谈论的事件,最后得到的效果是公众的话题与报刊话题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几乎是完全的同步。社会大众在纷繁的政治事件中,通常由报刊等媒介为他们指明方向,帮助他们决定超出了他们实际感受范围的那些事件和问题,究竟哪个是“值得关心和加以注意的”。当然,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主观性功能,而是一种间接的、客观的媒介效果;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还要看公众对媒介的接触频率、公众对媒介的需要程度,以及当时人际交流的情况和不同公众的兴趣等因素,需要对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

五、沟通政治渠道

所谓政治沟通,就是“赋予政治过程以结构和意义之信息和情报的流动。政治沟通不只是精英对其民众发送信息,而且还包括全社会范围内以任何形式———不论是对公共舆论的影响、对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或是利益动员———影响政治的整个非正式沟通过程”。美国学者多伊奇在《政府的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的模式》一书中把政治沟通看成是政治系统内部的机制对信息的接受、选择、存储、分析和处理。他认为,政治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和控制是在沟通中实现的。在当今的现代化国家,政治沟通的基本工具是大众媒介。而在前报纸时代,口头传播是政治沟通的主要手段。现在,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政府的决策行为和过程,而且也在更大范围内左右着人们的政治态度和选择。

政治沟通对现代化国家的政治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政治理论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改革维新时代,梁启超就指出了沟通的重要性。他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消息不通则陋。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

中国近代落后挨打,原因就在于不通。所以要振兴国家,必须去塞求通,而办报纸乃是基本的途径。正如梁启超所言:“通则强,塞则弱,报纸乃是一个国家的耳目喉舌”。

对一个政党和领导者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听到了不同的意见,而是鸦雀无声,无从知晓自己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无从知晓民众的呼声。大众媒介通过报道社会上的各种意见,呈现出国家的意见生态,并且以全体人民的名义对政治过程施加影响,这样不仅能够制约政治权力的滥用,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实现人民的利益。

大众媒体还提供了新的政治表达途径和渠道,推进了公民政治表达的普遍性,包括扩大政治参与的主体和政治表达涉及的范围、促进政治表达渠道的畅通,为社会成员的意见表达提供更多有效的途径。报道民意调查的时候,媒体常常声称自己代表了公共舆论,以批判的口吻劝诫某一个政治家。而政治家们则会认真地看待这些报道,通过它们来评估政治形势,政党也会依此拿出相应的对策。报纸还会刊发读者来信,为民众讨论政治事件提供一个平台。有些报纸的读者来函专版,往往成为政府官员的必读材料和决策依据。

综上,报刊自诞生以来就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报纸的特性使得它在政治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假使没有报纸,那么比上古城市国家大一点的国就不能行民治政体了。报纸的能力可使政治家的言论直接传达到全国人民。”报纸的力量来自于它报道的客观、真实和公正。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一家英国报纸(无论它的派系如何)都不敢违背这种公正”。这种公正意味着报纸在报道事实、提供消息和各种意见时,能够保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报纸可以用来充当政府的监督者、混沌世界的照明灯、商品及服务情况的市场发言人、提供娱乐消息的介绍人、重大事件和不可预测事物的旗手、符合大众趣味的常识传播发源地”。报刊对政治产生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包括政治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对政治权力的舆论监督等。各国政府大多重视报刊媒介,希望报刊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传播信息、解释事件,关注报刊的反应。

与此同时,报刊与政治之间也有相当程度的合作关系。因此,报纸的绝对独立性是理想的、不存在的。报纸的独立性总是受到媒介生态系统中的政治、经济和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约。报刊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必须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框架内运作。“在所有的新闻体系中,新闻媒介都是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因此,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并不是独立的媒介,它们只是潜在地发挥独立作用。”“新闻媒介的内容往往反映那些给新闻媒介提供资金者的利益”。日本传播学者井上俊也认为报纸的背后总会有权力的影子。尽管历代报人一直以新闻自由、出版自由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报纸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制约而实现完全的自由。

“报纸作为文字媒介始终带有权力的影子……是专制权力利用的工具,这是不容否认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本书包括:大学生村官的使命,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理性认识,创业项目的选择与项目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创业团队组建,创业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企业文化建设。
  •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猛。青年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他们已经把参与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准确把握、全面了解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责,实现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2014年度的青年工作蓝皮书确定以“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为主题开展研究。《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2013-2014)·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工作蓝皮书课题的最终成果。
  •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中国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既不能忘记历史、更要超越历史的认知已成为共识,但是在历史观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的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普及。“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邓小平理论和战略思想既是对这种“彼此弯弓月”历史观的继承,更是对它的超越。如果中国人今日仍以“彼此弯弓月”的历史观,研究和处理包括国际关系在内的战略问题,那就可能远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希望本书能在这方面对读者有所助益。
  •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主脉,以对问题的坦诚关注与直率揭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对教育理念的自我审视、自我追问中,作思想道德教育活力的追寻,在对思想教育中的诸多观点、疑点、盲点、争议点作深度剖析、理性甄辨中,作激活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求索,其意在于热切呼唤教育者从权威世界走向对象世界,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以自己的博大胸襟与开放视野,提升自己正视问题的勇气与破解问题的智慧,从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意蕴与社会强力,一展理论创新的锐气和思想开放的清新,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时代俱进的时代风采。
热门推荐
  • 超级警王

    超级警王

    止战特种部队全军覆没,队长陈扬遭人陷害成为一名普通刑警。吞食了意外得到的项链,陈扬拥有了超出常人的实力。而随着陈扬拥有了实力后,各种麻烦事开始到来。
  • 帝君天降:相公,太傲娇

    帝君天降:相公,太傲娇

    她是现代被唯一亲人当做货物卖给他人的不良少女,意外穿越异世,她初识了冷情冷欲,高傲淡然的神族帝君。不知哪得罪了他,竟被扔到一五岁公主的躯壳之中。自此她便走上了一条给这个傲娇帝当童养媳的不归路。“喂,你这么喜欢跟着我一定是喜欢我吧?”她扑到他身上大言不惭的说道。他微凉的瞳眸看着她:“如果奉献生命就是爱的话,这大概就是......”“胡闹!”她堵住他的嘴:“我要你......”墨景柒认为:穿越这一遭让她过了把热闹的瘾。泯归认为:祁不顾众神反对毅然走上轮回路,不仅仅是给了他生命,更给他找了个大麻烦。
  • 神级大外挂

    神级大外挂

    看废宅学生谢宇,如何在系统的辅助下,畅游无尽位面中。或巧取,或豪夺,或交易,谢宇总能达成所愿。追逐武道的尽头!看宇宙的边缘的风景!无人知晓,谢宇起步时的宏愿从未变!
  • 血族:圣魔之殇

    血族:圣魔之殇

    亚斯兰历-1512年,始终处于中立的巫塔势力突然选择参战,再加上圣教新型武器的使用,血族面临一场重大的灾难,史称“火焚末日”!战争的幸存者,十三代血族,克里斯蒂娜-莱因,为了寻找血族覆灭以及巫塔突然参战的原因而不懈的斗争。直到她通过织梦者的指引,找到了身怀血族希望的少年:司徒辰逸、、、
  • 灵异驱魔人

    灵异驱魔人

    如果体内有龙的力量会怎样?死后重生的苏明,带着一身龙气,游走在妖魔与人类之间,萝莉驱魔师、御姐女上司、魅惑九尾狐,一时间各路人马全部出现在了苏明身边,为了生存下去,苏明不得不加入神秘驱魔组织-灵异公会,大闹龙府、力斩妖蛇、以一敌七对阵魔界七大魔王,成为驱魔人后的苏明又将遇到哪些麻烦呢?请关注《灵异驱魔人》本书每日双更,请读者大大多多支持
  • 冥王之战神崛起

    冥王之战神崛起

    冥王之子意外被传送到另一个世界,这里是战神的天地,没有神奇的魔法,有的只是无尽的战斗!为了变强,为了能站上这个世界的巅峰,他,选择了不眠不休的修炼。可就在不断成功时,意外却发生了......欢迎加入冥王之战神崛起,群号码:551638661
  • 幽霜笔记

    幽霜笔记

    一个个恐怖事件,一种种死法,小白欠你们的无常笔记,用幽霜笔记还你们,看客们,稍后等待,故事就来。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逆袭女配系统请指示

    逆袭女配系统请指示

    沈澜是一个私生女,连一直关心她保护她的男友都跟自己的‘好’闺蜜在一起,而且还是她生日那天,无意中竟然遇到了系君小灵,经过一次咧的逆袭,才女主,攻略男主吧!
  • 镜花水月之女帝云英

    镜花水月之女帝云英

    “杨霄你给我把衣服脱了。”金灵儿突然就冒出这么句话来。“啊,你想怎么,想趁我受伤侮辱我啊。”“我呸,谁侮辱你啊,你脱不脱。”“不脱”“脱了““好吧,不过我警告你不要乱来啊。”杨霄轻轻的把上衣解开了。“啊,好多伤口。”云英都忍不住叫出来了。“还说没事,都伤成这样了,我来帮你涂上伤药。”金灵儿一边帮杨霄拭擦着伤药一边想着杨霄以往也总是这么的保护自己,前不久还帮自己处理脚伤呢,现在在石洞倒塌的时候奋不顾身又保护着她们才会受伤的,看着这些伤口金灵儿心中非常的心疼。“啊,你轻点,疼,你在想什么呢?”“噢哦,不好意思,我不是有心的。”金灵儿被他这么一说不由得脸一红,不过接下来的话让金灵儿气着了。“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