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看,政府部门是三家媒体共同倚仗的消息源;商业机构是《新京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主要的消息来源,而在《人民日报》中所占比例较小,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人民日报》尚未市场化,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因此主要选择官方话语而与商业利益集团相离较远。其次,经济学家及其他学者在三家媒体中所占比例相当,在舆论环境随着社会转型愈加复杂的情况下,记者更加倾向于听取学者们的“权威”意见,深化文章主题,这已成为许多记者惯用的模式。媒体自身发出的声音所占也占一定比重,这是媒体把握舆论主导权的主要方式。
另一个现象是,在三家媒体的消息源中,普通公民即消费者所占比例均较低,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纵然媒体要根据自己的定位与性质选择更多适合自身风格的消息源,但这并不代表对消费者话语的全然漠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社会之公器”,关注民生是媒体必然的选择,而消息源的偏向性选择会使报道不能如实呈现社会现实议程。
3.报道方式分析
报道方式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媒体对某类新闻的重视程度。
《人民日报》各报道方式所占比例依次为:消息(46.3%)、深度报道(25.3%)、评论(14.7%)、通讯(13.7%),无软文;《21世纪经济报道》的相应比例依次为:通讯(54.7%)、评论(18.1)、深度报道(15.2%)、消息(9.2%)、软文(2.9%);《新京报》的相应比例依次为:消息(49%)、通讯(29.5)、评论(13.5%)、深度报道(6.5)、软文(1.5%)。
从消息来看,《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所占比重较大;《21世纪经济报道》通讯所占比例最大,消息占比较小的比例,其特点在于消息发布的方式,除了动态的消息外,还会加以较全面的解读,因此将消息扩展为通讯。
三家报纸对评论普遍比较重视。评论作为一种对事实更加深入的解读,在舆论引导方面能起更重要的作用,房地产界事件所引发的争论较多,因此评论也便成了媒体树立自己舆论旗帜的重要手段。
从深度报道来看,《人民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比例较大,前者多为对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考问与调查,后者多从经济利益角度剖析事件、政策。
软文方面,《人民日报》在其报道中未见软文,《21世纪经济报道》与《新京报》出现少量软文。
4.报道基调分析
三家报纸的报道基本上都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相对而言,《21世纪经济报道》客观性报道相对比例最高(85.2%),由于其报道以企业居多,在报道时很少显示对哪家企业的偏向;《人民日报》正面报道比例相对居多(26.0%),一方面是因为《人民日报》一向重视正面报道,另一方面,关于政策实施效果成就的报道居多;《新京报》负面报道所占比例与正面报道相近(13%),主要由于对房地产社会新闻的报道多为负面所致。
二、文本分析
2008年10月中下旬,在各地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振的背景下,从南京开始,全国各地方政府纷纷推出房地产救市政策,三家媒体也对之进行了相应报道,这里选取三家媒体对地方政府出新政救楼市的三篇典型报道,包括《人民日报》:《南京组合拳,能否救楼市》;《21世纪经济报道》:《石家庄“救市”?“救企业”?“救地”?》;《新京报》:《初显成效杭州“24条”很强悍》,通过近距离观察文本,从而全面、具体呈现媒体所建构的房地产问题议程。
根据框架分析法,以下将对相关报道进行三个层次的分析。
1.高层次结构框架分析
高层次结构是媒体对新闻事件定性,即这是一个怎样的事件。通常由版面、标题、导语形式表现出来。从版面看,《南京组合拳,能否救楼市》一文出现在《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7日“视点新闻”版,这个版面主要刊登热点新闻的深度解读,而南京是第一次出台楼市新政的地方政府,这使得这篇文章更具代表性;《石家庄“救市”?“救企业”?“救地”?》为《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23日头版;《初显成效杭州“24条”很强悍》出现在《新京报》“黄金楼市完全报道”版。从三家报纸的报道版面可以看出,媒体对地方政府出台楼市新政这一举动非常重视。
从标题制作来看,《人民日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均用疑问语气,而《新京报》也用“很强悍”这样模糊的词汇来考量地方政府的楼市政策。从标题看,三家媒体均对地方政府的楼市新政提出怀疑,欲考量其政策的真正价值,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同时疑问的口气也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其新闻卖点。
从文章的导语来看:导语1:《南京组合拳,能否救楼市》
与其说是“救市”,不如说是政策“回调”。人们或许清晰地记得,就在一两年前,南京房价曾让人心惊肉跳地节节攀升,有好几个月,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处于领跑的地位。此后,也就有了南京调控房价的一系列组合拳:明码标价、一房一价、限价销售……
“目前成交量萎缩得很厉害。”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郭宏定坦言。今年1至9月,商品房的成交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40%左右。“如果下降20%或许还能承受,毕竟去年有些过热。但是,下降40%,那就很不正常了。”
“救市新政”应运而生,全称是《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一共20条,是个一揽子方案,也是一套组合拳。最大的不同在于,两套组合拳方向完全相反,去年是“压”,今年是“托”。另外,去年的组合拳主要是针对开发商的,而今年的组合拳,开发商、购房者都能从中受益。比如,税收优惠、购房补贴、适时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这是针对购房者的;加大房地产信贷有效投放力度、优化土地出让条件等,这是针对开发商的。导语2:《石家庄“救市”?“救企业”?“救地”?》
相比杭州房地产救市“24条”,石家庄走得更远。
石家庄市20日出台《石家庄市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刺激开发商买地政策列入了“救市计划”。
一位开发商看罢“意见”后就直接指出:“这与其是救市政策,倒不如说是救地政策。”这是在国务院刺激经济“十条意见”里提出“支持居民购房”后,地方政府借这个筐投注的“料”。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预计,各地下一步对楼市的“救市”政策都将直接指向土地交易。导语3:《初显成效杭州“24条”很强悍》
“杭州‘救市24条’的力度比昨晚公布的全国楼市新政的力度还大,再加上新政中二套房贷基本松绑等政策,杭州楼市的刺激措施更为宽泛,对杭州楼市来说是一个好事。”10月22日晚,杭州一著名地产公司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10月13日晚10时,“杭州救市24条”公布,该政策被业内认为是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救市政策的“集大成者”。
四天后,在业内有“楼市风向标”之称的浙江省第十五届房地产博览会在杭州举行。政府部门担心的房博会开发商集体降价的行为销声匿迹,开发商寄希望的新政回暖楼市的局面也未出现。川流不息的看房者,似乎在展会上想寻找和求证一个答案,那就是杭州的房价会再跌吗?然而,更多的人还是没有找到。事实上,想在今年秋季房博会上寻找答案的,不仅仅是购房者和开发商,还有迫不及待“出手”的政府。
但大家都暂未找到通往答案的路,这条路注定是曲折而漫长的。导语1是典型的评述型导语,亦述亦评,“与其说是‘救市’,不如说是政策‘回调’”,以评论式的语句开头,指出此次救市政策是上一次楼市过热期政策的回调,并援引官方说法,说明两次政策的缘由及其中的利益相关方。侧面也表现出楼市变化无常,而政策也是只能根据变化无常的市场随机而动,揭露了楼市存在的这一问题。
导语2是概述式,引用房地产商说法“这与其是救市政策,倒不如说是救地政策”,并佐以专家观点,说明政策的核心在于“救地”,陈述事实,找出新闻点,并未对政策的优劣做明显的评判。
导语3同样为概述式,开头也引用开发商的话语,与标题“很强悍”相呼应,说明杭州“24条”为全国地方楼市政策中的集大成者,另一个新闻事件是房地产博览会,通过博览会“开发商降价行为销声匿迹”得出效果初现结论,同时提出房价是否会再跌的疑问。
通观三则导语,可以看出,援引官方话语、地产商言论得出文章主旨是三家媒体通用的技巧。从高层次框架来看,三家媒体均采用“问题框架”,试图从某个角度解析房产新政。
2.中层次结构框架分析
框架的中层次结构包括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消息来源、结果、溯因、评价六个方面的内容,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可用表格一一呈现出来
三家报道的中层次框架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主要事件都是地方政府出台刺激楼市的新政,核心事实一致;略有不同的是《新京报》的文章在新政出台后一周后发表,包括对新政效果的评价。先前事件也大体一致,为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人民日报》将此次新政与几个月前的政策做比较,《21世纪经济报道》将杭州政策做铺垫。
再看消息来源,三家报纸也有高度的一致性。《人民日报》消息来源稍多,还包括一些未具名的消息源,如用“有人说”这样的引述方式;《新京报》的消息源单一,全部为地产行业从业人员。三家报纸共同特点是大部分话语都引述于地产业人员。
结果方面,《人民日报》给出的结果是认同地方政府的调控政策,南京为第一个出台救市政策的地方政府,由此传达一种信息,即支持地方政府的新政;《21世纪经济报道》的结论实为对新政的批判,将其视为地方政府挽救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而《新京报》从开发商角度给出结果,认为其短期内作用不大。
溯因方面,《人民日报》给出的原因较为直接,即楼市量价齐跌,与其得出的结果一致;《21世纪经济报道》认为其原因为政府土地财政面临困境;《新京报》则认为是由未来的房博会与已发生的万科降价促成。
最后,评价方面,《人民日报》为客观看待政策,保持心态平稳。这与其中央机关报性质相符,希望通过报道维持平稳的外部形式,体现了其舆论风向标的全局把握性;《21世纪经济报道》则为批评性,从经济利益角度剖析政策出台缘由,但由于其消息源多为地产业人员,因此其得出结论的客观性值得探究;《新京报》强调信心的重要性,将主题深化。
总之,由于三家媒体消息源都集中在地产业人士及政府官员方面,而未曾有普通大众的话语,使其结论与评价的说服力不强。三篇报道中唯一关于普通人的话语来自于《人民日报》报道的一句“市民普遍认为房价越低越好”,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3.低层次结构框架分析
关键词的选择在新闻框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的语言色彩反映媒体对报道对象的观点和看法。媒体在表现某一事件和人物的形象时,经常用关键词或某些语句表现。
从关键词来看,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共同之处在于,对地方政府楼市政策的出台都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从不同角度提出疑问,如“值得研究”、“不确定”、“并不看好”。《人民日报》多次使用“应运而生”、“强心剂”等词汇强调政策出台的合理性,并多次强调“健康发展”等词汇,强调市场稳定的重要性,试图使舆论向正面发展,奠定了正面报道的基调;《21世纪经济报道》使用“资金链”等词语,揭露土地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利益关系,层层揭露其资金链,批评性更强,可以视为其纳入了负面报道的框架之中;《新京报》一方面强调“稳定”,另一方面指出“曲折”,其报道更加中性客观。
通过近距离观察文本,发现三家报纸对于楼市新政都非常重视。《人民日报》表现出对政策支持的立场,报道基调趋向正面,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消息来源大部分来自于政府官员,引导公众舆论向正向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从经济利益链条角度分析房地产新政,对楼市新政批判性更强,消息来源偏向于地产业人士。《新京报》对房地产新政的报道框架客观性更强,脱离于对楼市新政的评价而强调公众信心的重要性,试图引导舆论向正向发展,其消息源则全部为地产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