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标题制作
134条通胀主题报道中,以经济、物价/价格/价、宏观调控、通货膨胀/通胀、货币政策、CPI、结构等作为关键词制作的标题有109条。
以“经济”为标题关键词的报道51条,占总数的1/4,强调了经济领域、经济问题、经济事件等大背景。价格是公众对2007-2008年通胀最有感触、最关乎切身利益,也是最期待宏观调控的内容,但“价格”相关词作为标题关键词的报道只有25条,仅占总数的1/5强,实际上有弱化通胀现实直接影响的作用。其余近半数的标题关键词,集中在通胀客观成因及通胀对策,即宏观调控措施上,体现了媒介议程围绕政策议程展开。
标题作为报纸版面的第一阅读要素,可以看出一个时期的社会焦点,同时也反映出媒体希望公众注意什么,即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通过标题制作得到集中体现。媒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态度鲜明地引导公众应该关注客观世界的哪些方面。在通胀问题上,《人民日报》的标题制作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引向问题/现象的呈现、原因背景的分析、应对政策措施,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应用等方面,体现出它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具有鲜明的导向意识。
5.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可以分为:(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文件发布,以及其负责人、发言人的访谈或发言等;(2)经济决策研究机构及其权威专家等;(3)学术研究机构课题组、专家等;(4)记者、媒体观点;(5)外国媒体言论、观点;(6)直接来自普通百姓的声音。出现在一篇报道中的消息来源可以是上述6种中的一个或多个。
围绕通胀主题报道的消息来源多出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其次是记者和媒体,外国媒体和直接来自普通百姓的声音很少。可见,在贯彻“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让人民讨论”、“重视舆论媒介的舆论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方面,《人民日报》十分重视通过权威渠道获得新闻信息,并邀请、采访权威专家、学者进行形势政策解读,从而阐明党和政府的观点,传播主流声音,引导社会热点。
在外国媒体言论的引述方面,主要集中在2008年“两会”期间。彼时外国媒体聚焦中国“两会”,特别是经济热点问题,如中国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现象以及中国政府正在实施和将要采取哪些应对的宏观调控政策。
消息来源中,直接来自普通百姓的声音所占比例很少。在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上,除了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外,还应该充分重视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如果说通胀问题的呈现应该客观、谨慎,从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帮倒忙”,那么在形势解读、应对政策、政策效果及未来预期的报道中,则应该将“三贴近”原则落到实处,增加对普通群众的采访,使报道更加生动、真实、可信,有助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有群众参与,体现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的监督与检验。
此外,消息来源中直接来自记者、媒体的观点也占有较多篇幅,体现了《人民日报》舆论监督的特色:“以新闻评论作为舆论监督利器”。此轮通胀报道,《人民日报》继续发扬运用新闻评论,直接表达记者或媒体声音的传统,共刊发了围绕通胀主题的5篇“本报评论员”文章,起到分析形势、解释政策、稳定民心的作用。
6.报道态度/基调
报道的态度/基调可大致分为1.否定/担忧、2.中立/观望、3.肯定/乐观三种。
其中,7成以上的报道基调为中立/观望,体现出对待通胀问题的科学态度。否定/担忧的报道条数极少,多出现在问题呈现或政策反思的报道中,符合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情绪。肯定/乐观的报道基调占了总数的1/4,集中在形势分析、政策解读与效果反馈、未来预期的主题中,希望用客观科学的论据证明通胀可防、可调、可控、可治,从而服务于营造积极乐观、充满信心的社会情绪。
通过《人民日报》相关媒介议程分析,可以看到,在我国通货膨胀议题的报道中,主要的媒介议题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党和政府在应对通胀问题时的态度、此番通胀的原因、应对通胀的信心与能力等;根据在媒介议程中重要程度的大小,这些议题可以顺序概括为应对、解读、预期与问题等几大类。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达,公众其实是生活在拟态环境之中的。面对通货膨胀这个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处于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纽带位置的媒介,通过应对、解读、预期与问题四类主要议题的设置,为公众营造出“拷贝世界”,即党和政府正在对通胀问题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有效、灵活审慎;党和政府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民生;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通货膨胀问题事关重大,但可防、可调、可控、可治。同时,媒介主要塑造了面对经济问题的考验,党和政府的形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第三节相关问题的呈现与应对策略
对于2007—2008年间,结构性、输入性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其现实议程具有客观复杂性的特点,因为通货膨胀既存在给国家宏观经济及公众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又包括其在拉动就业等方面的有益影响,因此,政府应对、媒体引导、公众期待都应该全面、综合地考量通货膨胀议题。比较现实议程与公众议程、政策议程及媒介议程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在通货膨胀问题上舆论调控存在着现实空间,舆论引导十分必要。
一、基本结论
(一)现实议程与政策议程的互动关系
首先,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通胀压力的变化等现实议题,始终是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具体措施等政策议题的主要依据。
宏观政策议程之所以在2008年呈现“前紧后松”的变化,是与通货膨胀的涨落相关的。因为9月份开始,CPI涨幅回落明显,并均低于5%的严重通货膨胀指标;从11月开始,CPI涨幅回落至3%的通货膨胀指标以下。在通货膨胀压力减小的同时,我国国内经济增长出现下行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9%,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不过,与2007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如果回顾一下历史数据,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更加明显。1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0.6%,2季度增长10.1%,而3季度仅增长9.0%。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既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是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在新的形势下,保经济增长应该成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着眼点。
其次,政策议程能够影响现实议程。2007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沪指表现均有2%左右的上扬;存款准备金率的10次上调中,有7次在公布日沪指表现即有1%左右的上扬。2008年,伴随利率政策调整,沪指表现波动明显,总体跌幅大于涨幅。
再次,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三者综合起来,才能构成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因此当政策议程做出反应、媒介议程评价经济形势时,不能仅以通货膨胀水平,即CPI稳定作为单一的依据。因为一定的通胀率不仅对于保持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是有益的,甚至食品价格上涨对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是有正面意义的。
就经济增长来讲,尽管通货膨胀因素影响了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和个人财产价值,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但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连续5年(2003-2007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达到了13%的增速;而在2008年,GDP虽然6年来首次跌破10%的增速,依然保持着9.0%的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经济增速回落至个位数,与5月开始通胀压力逐渐消减,4季度通缩压力开始显现不无关联。2008年2季度中期至4季度前期,我国通胀处于消减阶段。5月份CPI涨幅虽然仍在7.7%的高位,但已呈现稳步下降趋势,10月份后CPI涨幅回落至3%以内,本轮通胀结束。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200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09年的发展目标定调为“保增长、扩内需”。
从就业方面来讲,“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净增加1040万人,新增加120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200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在通货膨胀消退的2008年4季度,失业率也开始呈上升趋势。
可见,通胀问题具有客观复杂性,关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加之现实议程与政策议程之间显著的互动关系,故而政策议程的设置需慎重对待。
(二)公众议程与政策议程互动反馈
公众议程是议程设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照物”,能够检验舆论调控的现实表现。这是因为围绕通货膨胀议题,公众议程以现实议程作为客观依据,跟随通胀压力从呈现、发展、高涨到趋缓的走势而变化的同时,也与政策议程发生着互动。一方面政策议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议程。针对公众对物价上涨的不满,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做出反应,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并贯彻实施。另一方面公众议程评价、检验政策议程。因为舆论在社会公共管理决策中具有设立社会目标及效果反馈的功能,因此公众议程可评价、检验政策议程。首先,公众认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具有客观性原因,并在经济增长重要性的认识上与政策议程保持一致。其次,随着宏观调控政策起效、现实经济情况变化,公众减轻了对通胀压力的担心,同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应对经济增长减缓,产生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