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900000085

第85章 存在主义(2)

在技术意志的控制下,征服自然以建立世界的伟业常被人津津乐道,殊不知,技术世界愈来愈精彩,自然大地则愈来愈荒芜。海德格尔的忧虑在于,居于世界大厦中的人早已忘了这幢大厦立于其上的自然大地正遭到根本的破坏。

于是,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功业卓著,但他却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认为,人居住在其“功业卓著”的世界大厦中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人生产并追求的东西是通过他的努力而应得的,但这一切都未触及人旅居大地的本质,这一切都还不是人生存的基础。人生存的基础在根本上看是诗意的。如将诗理解为诸神的命名和万物本质命名,那么诗意地栖居恰意味着与诸神共在,接近万物的本质。

诗意地栖居和技术地栖居相对立,其分野在于对“神”和“万物”的态度。技术地栖居里,神是被嘲弄的,万物是被蔑视和被征服的,在此唯一存在的是由技术所刺激的人的野心或意志。由于神被驱逐,人便可以为所欲为;由于万物被征服,人便可以主宰一切。问题在于人在根本上能够为所欲为吗?

人的有限性注定了他在根本上是无知而盲目的,他必须虔诚地聆听神性的启示,意识到自身的限度而以神性尺度来度量自身才能避免因自身狂妄的过失。此外,人的肉体性存在注定了他归属于自然大地。从根本上看他必然与自然万物共在,自然大地才是他真正的家园。因此,人在本质上不应是自然万物的征服者而是看护者,人在本质上不是生存于世界而是栖居于大地。这种栖居不是一种浪漫化栖居,而是一种与技术性栖居艰难抗争的本真栖居。于是,诗作为一种本真生存的标志在海德格尔的诗之思中重新恢复了它应有的沉重。

【萨特】

让·保罗·萨特,法国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最主要的代表。曾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柏林的法兰西学院,深受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创立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萨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萨特最出名的便是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认为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却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因为一个人是由他的行动来定义的。其在文艺理论上的观点,也多以“存在”、“自由”等理念为核心。

文学本质论

“写作,就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萨特认为,文学之本质乃是自由。文学写作的深层动机之一在于我们需要感到自己对于世界而言是主要的,也即在于在世界上实现自己的自由。人一方面意识到世界万物必须借助于人的意识而显现,另一方面又意识到自己对于被揭示的世界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为了使自己感到自己对世界而言是重要的,人就通过艺术创作将呈现于意识中的世界固定在画布或文字中,于是这个被固定在画布和文字中的世界就成了人生产的东西,是人的自由的实现。对于被生产的东西来说,生产者是重要的。

被生产出来的世界并不就在生产过程中自行呈现,只有借助于读者的意识,这种呈现才有可能,因此,萨特才说,写作是为了召唤读者以便读者把作者借助语言着手进行的揭示转化为客观存在。即为,当作者的写作把呈现于他的意识中的东西固定在文字中之后,这种东西的再度呈现需要阅读过程中的读者意识。

阅读的本质也是自由的,读者完全可以这样阅读,也可以那样阅读,甚至可以把书摆在那里不予理睬。但真正的阅读自由是一种负责的自由,是那种尊重作品的吁请并服从艺术品价值要求的自由。因之,“作家为诉诸读者的自由而写作,他只有得到这个自由才能使他的作品存在。但是他不能局限于此,他还要求读者们把他给予他们的信任再归还给他,要求他们承认他的创造自由,要求他们通过一项对称的、方向相反的召唤来吁请他的自由”。

就此而论,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将文学活动的本质展示为自由,一方面,作家之所以要选择写作,就是为了召唤其他人的自由;他的写作也是对自由的揭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另一方面,读者阅读,既是对作家的自由的承认,又是对读者自身的自由的肯定。

因之,人的存在首先就是自由,其核心是人的自我选择。人就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作为人所创造的文学艺术也必是对自由的选择和揭示。

从想象性和虚构性角度出发,萨特认为,文学是一种非现实的想象性创造,其媒介是文学语言,文学艺术由于是一种非现实,所以可以是美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资本主义现实所持的一种批判的态度,因为“现实的东西绝不是美的”。

关于文学题材,萨特认为,文学的唯一题材就是自由,不管作家写的是随笔、抨击文章、讽刺作品还是小说,不管他只谈论个人的情感还是攻击社会制度,作家作为自由人诉诸另一些自由人,他只有一个题材:自由。

文学功能论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入世”和“干预”的行动哲学,主张哲学干预社会,干预生活,干预人生,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上便直接提出了“介入说”的观点。萨特认为文学家用文学语言说话,通过自己的写作揭示社会生活,介入社会生活。即使一个作家对世界的某个方面采取沉默态度,其实也是一种揭示,一种介入。

1.介入说乃是散文功能之揭示。萨特的文学是指与诗相对而言的散文。萨特认为诗与散文虽同为语言艺术,但却有根本差异。散文把语词作为指示性符号来使用,使人得意忘言;诗却把语词看作自足存在的物,使人得言忘意。这里并无甚高下之分,主要乃是由于语词功能差异而已:散文的语词侧重使人们关注语词的指称而忘却语词本身之存在,但诗中的语词之意义必须与语词本身存在一体而不可分割,意义浇铸在词里,被词的音响或外观吸收了,变厚、变质,它也成为物。因此,在诗中,语词的意义强化了人们对词本身的关注。

因此,散文的本质是对现实介入的文学,而诗却不是。散文家使用语词指称某人某物从而导致某人某物的被揭露和改变,因而这种说话方式就是行动和介入。介入不仅是散文之必然,也是散文之应然,它体现着一种文学写作上的道德责任要求——散文家有责任以指称性言说的方式介入生活。

2.介入说乃是“行动”哲学在文学上的体现。萨特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行动,就是介入社会生活,就是战斗。“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介入也就是为自由而说话,去争取自由。萨特之所以十分强调文学要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是因为他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地存在大量不自由现象、异化现象。文艺介入社会生活就应当揭露和批判这些不合理、非正义的现象,发挥社会批评的作用,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

作为“为现实而艺术”理念的坚守者,萨特坚决批评“为艺术而艺术”理论的虚妄。

萨特的介入说充分肯定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否定脱离社会生活的唯美主义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现象的批判,体现出改变资本主义现状的愿望和要求,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但其介入说的局限有二,一是其强调的自由是一种绝对的个人自由,不仅脱离客观实际,也与介入社会的要求自相矛盾;二是介入说有夸大文艺社会作用之嫌,以文艺介入社会生活而达到自由之理想,显然是一种审美乌托邦。

文学接受论

萨特十分重视文艺活动中读者的作用,充分肯定了读者的创造性、参与性和主动性。认为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对象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他认为作品的世界并不是作者一个人创作的结果,而是读者与作者的自由“合力支撑”的。把作品看成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观点,也许受到英伽登的某些启示,但在20世纪40年代还是很有创见的。

萨特之所以强调是创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了艺术作品,其理由首先在于作品是一个开放性的对象。他认为作品里有很多未知数,有待读者充实。这充分肯定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作用,这完全符合文学欣赏的实际过程。更重要的,他看到了作为文学活动的总体乃是对作者和读者的自由的双重肯定:读者的自由通过作品得到承认,而作者的自由也在读者的阅读中被肯定。阅读活动同时肯定了作者和读者的自由,因而构成了整个文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于是,读者的接受活动也上升到了“自由”的高度。

萨特进一步揭示了文学接受的心理特征,即预测和期待的伴随性。正因为作品乃是一个未知数,也就为读者的预期提供了基础,并决定了读者和作者对作品都负有责任。

总结

存在主义源出现象学,又对现象学实现了超越。存在主义关注历史中的个人生存从而偏离现象学的科学理性精神,转向了人文历史的关怀。

同类推荐
  •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金银岛(名师1+1导读方案)

    金银岛(名师1+1导读方案)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名师1+1导读方案:金银岛是一部世界公认的具有浓厚冒险精神的小说,作者围绕一份神秘的藏宝图,记叙一场惊心动魄的夺宝战……少年吉姆对人友好,善恶分明,夺宝的斗争激发了他的机制和勇敢。无论是对海盗的贪婪还是对同行的友善,都是18世纪英国人民热衷于冒险生活的真是写照。
  • 组织:当代理论与实践

    组织:当代理论与实践

    对于当今世界的组织来说,如果它们是企业,就必须为了竞争而适应和创新;如果它们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就必须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增加的期望而适应和创新。有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那就是传统的组织形式并不能为达到这些要求而提供很好的帮助,于是人们便尝试起了一系列的其他形式。这些其他形式通常被称为“新组织形式”。
  • 战争与和平(三)

    战争与和平(三)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书中共有五百五十九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视觉和色彩,男女主人公们以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独特性出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书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血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风停雨停,我们一起走

    风停雨停,我们一起走

    在爱情面前,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显得不堪一击,不多说了,自己入坑吧
  • 末日之始源

    末日之始源

    神说:这个世界应该有光,这个世界变有了光……神说:这个肮脏的世界应该永坠黑暗,所以这个世界便变得很黑暗;主人公只是弱小的蝼蚁,但是为了守护他将自己的所有都用来守护……看他乾元怎样在末日中守护自己所爱之人……
  • 给你告白,要不要听

    给你告白,要不要听

    顾世安喜欢陈效的第十年,结婚了。那时,她并不知道,结婚以后的所有都只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后来,她才知道,所有的感情都没有心甘情愿不要回应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的爱情,在时间里千疮百孔,腐烂在那些开出花儿的爱情下,无人所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狩猎星云

    狩猎星云

    星际时代,人类在星空四处征战,门阀林立。他挂着废柴的身体,身怀神秘种子,如何屹立星空而不倒。
  • 冰水知心

    冰水知心

    在星夜大陆上一般不分族群,看中的都是你的本体属性,这个大陆分为:金,木,水,火,风,雷,电,光,暗九族,本来在这里百姓安居乐业,各族之间其乐融融,可是暗族突然向其他各族发动攻击,他们,不甘心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在战争持续了千百年后人们厌倦了,他们从各族选出最强的人分别传给了他们一些力量,他们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最终把暗族驱逐到一片小地方为了预防暗族之人再来骚扰,他们建立了一所学院:圣翼学院,教授人们抵御暗族的力量。可是,世人不知道的是,在那次战斗中冰使失踪了,为了稳定人心,其他各使只好宣布冰使正在受伤闭关修炼,从此冰使成为人们心中最神秘的使者……圣翼学院各使却从没有放弃过寻找冰使……
  • 我家仓鼠很傲娇

    我家仓鼠很傲娇

    仓鼠很萌——这是林雨汐听懂仓鼠说话之前的想法仓鼠什么的最讨厌了!——这是林雨汐听懂仓鼠说话后的想法如果有一天,你听懂仓鼠说话了,并且只有你听得懂,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听懂仓鼠说话了,但仓鼠天天损你,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仓鼠智商比你还高,你该怎么办?“臭嘟!我炖了你!”
  • 凰珏,三嫁成后

    凰珏,三嫁成后

    乱世之中,她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人白首。然非,事与愿违。她不愿争,却被迫争。与天争运,与人争命。遇见他,本以为所有的纷争到此为止。然,转眼即逝的温柔,狠心血辣的手段让她望而却步。深陷宫廷之争,朝堂阴谋中不能自拔。奸人陷害,小人挑唆,她饱受折磨如困顿小兽。寻恨而来,终于与他携手。拔奸臣,除惘宁,把飘摇江山紧紧的握在手心。凤凰涅槃方能重生,她破茧成蝶终成一宫之主。然江山如画,能否换回美人曾经赤诚之心?万里江山,又能否挽来佳妻如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玩捉迷藏《修改》

    爱玩捉迷藏《修改》

    每变一张脸,就换一个男人(小孩算不算?)到了古代当然得花咯~~~要不然怎么对得起老天的美意!只是没想到,把她撞到古代的人,竟然是她的真命天子......(老天真是在耍我挖~~~!)
  •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有你们的小镇

    有你们的小镇

    要想生活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年头靠什么?靠穿越!小小宅男不知为何,穿越到女孩——水淼淼的身上,光荣的成为了这个实验室之中的一名“小白鼠”。但是,“小白鼠”并不是那么安分的“小白鼠”,在一次全员行动,生死看天的逃跑计划中,原本会死在乱射下的水淼淼,在一名陌生人的救助下,存活了下来,并因此,改变了整个人生轨迹。Q群:484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