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900000071

第71章 精神分析与原型

精神分析文艺批评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艺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它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性”,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超越快乐原则》《自我与伊德》。

心理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

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前意识的功能主要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本能进入意识之中。

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的大脑如果是大海里的冰山,那么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那一小部分,而前意识相当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无意识则是淹没于海水中的巨大的主体部分。

意识与无意识是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意识是清醒的、理性的,但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却是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因之,无意识是占主导地位的,起支配作用。

这个理论为文艺创作开辟了广阔的表现领域,引导文艺创作者深入到不可捉摸的无意识领域,而非只停留于意识活动的浅表层面,大大拓展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空间。

三重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也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弗洛伊德认为,构成本我的主要是一种性力,这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

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为本我服务。

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包括文艺创作在内的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他们本能欲望的驱使。艺术家也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的创作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经过升华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升华说。按照这种观点,艺术的功能就是一种补偿作用,作家和读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欲望可以通过创作或欣赏文艺作品得到变相的满足。

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弗洛伊德在后期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艺术与梦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很多愿望,尤其是欲望由于和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睡眠中,当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次,因而成梦。也就是说,人的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而以梦的这种方式表现出来以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

就此基础上,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与梦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梦表现的是人的被压抑的欲望,而文艺也是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的升华,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

其次,梦的显现内容与潜在思想之间的关系犹如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它们是通过伪装或象征手段来表现其意义的。文学与梦实质上都是一种替代物,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

再次,释梦的方法与文艺批评类似,都是为了发现并揭示其中的潜在意义。

在上述基础上,弗洛伊德便提出了艺术创作类似白日梦的观点。他认为,白日梦就是人的幻想,睡眠的梦也是幻想,这些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因之夜间梦和白日梦都是一种愿望的实现。

接着,他把作家分成两类:一是像写英雄史诗的古代作家那样,他们接收现成的材料;另一种则是创造性作家,他们创造自己的材料。后者富于想象力、创造力,与白日梦者类似。他认为,小说中所有的女人总是爱上主人公,故事中的人物总是明显地分为好人和坏人,这些都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是白日梦的一个必要成分;他还认为许多英雄故事的主人公其实就是白日梦的主角。因此,他说,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

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启发作家突破现实生活的界限,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作用,创作赋予想象力的作品,同时也说明了创作那种与现实有“向往性差距”(读者对作品境界具有向往的情感倾向,但在现实中却得不到满足,因之有差距,是为“向往性差距”)的作品以对读者进行想象满足的意义。

艺术家与精神病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从一个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把握现实。他从“艺术是被压抑欲望的宣泄”这一观点出发,认为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

这虽然道出了艺术创作中那种迷狂如痴的境界,但是忽略了艺术家在创作时总有一种理智在控制着自己的神经系统,不至于坠入精神病的深渊。尽管艺术家与精神病患者都会幻想,但是艺术家能主宰自己的幻想,而精神病患者却被幻想迷住了心窍。

【荣格】

卡尔·荣格,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心理》《分析心理学文集》《心理类型》等。

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荣格同意无意识的概念,却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是毫无理性的性本能冲动的观点。因此,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集体无意识,并非是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即由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这些就是各种神话般的联想——那些不同历史的传说或迁移就能够在每一个时代和地方重新发生的动机和意象。集体无意识是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既不产生于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这是一个保存在整个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

基于此,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艺术即幻想的观点,认为艺术作品乃是一个自主情节,其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自觉意识的控制,而常常受到一种沉淀在作者无意识深处的集体心理经验即集体无意识的影响。虽然读者不能直接在文艺作品中发现集体无意识,但却能通过在神话、图腾和梦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发现它的存在与意义。因此,文艺批评家可以通过分析在艺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或象征,重新构建出这种原始意象,进而发现人类精神的共相,揭示艺术的本质。

原型

原型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是在人类最原始阶段形成的。原型作为一个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

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形象,然后在不同的时代通过艺术在无意识中激活转变为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即原型之所以能够遗传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这个载体,因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和诗歌中;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文艺作品中,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

同类推荐
  •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根本
  • 亲情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亲情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信息与档案管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本教材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教材。全书分两大部分共十章,系统地阐述了信息与档案工作的意义、特点,原则;信息的特征、功能和种类;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利用、开发和服务的程序和方法;档案收集、分类、检索、鉴定、保管、利用、开发和服务的方式、方法;信息与档案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同时,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信息与档案工作中的运用。
  • 怎样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

    怎样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

    本书以清新的笔调、详实的案例向教师娓娓道来: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教师除了要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专业精湛、诚实守信、仪表得当,还要宽严有度、教管有方、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心悦诚服,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在“学生难管” 的哀叹中失落教育的权威。
  •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云光集

    云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当说书先生那几年

    我当说书先生那几年

    说书人讲诉自己和别人的故事老噶家出现了这么一件事……同名有声小说正在录制当中,如有收听的听友请加群:201954373
  • 剩下的盛夏遇见最美的你

    剩下的盛夏遇见最美的你

    失忆后的她只知道他是自己的偶像,是自己崇拜的男神,她忘记了有关他和他们的一切却依然能在荧屏上看见他时毫不犹豫地说出他的名字。在美国完成了学业后和闺蜜一起回国看只属于他们和四叶草的十年演唱会,他们又相遇了,再一次擦出爱情的火花。为了帮她恢复已被尘封的记忆,他们付出了一切……在经历了无数坎坷后他们还会在一起吗?他会将她让给和自己走过了数十年的兄弟还是坚守自己的爱情?她是选择放弃和他的所有忍痛离开还是努力捍卫自己渺小的爱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中医美容养颜速查手册

    中医美容养颜速查手册

    美丽,女人一生的追求。养颜,女人一生的事业。中医美容养颜成本低、方法简单、使用安全,是最有效、最受欢迎的养颜方法。《中医美容养颜速查手册》从调养体质入手,分别针对女性比较关心的美白保湿、润肤除皱、祛斑除痘、美眼明目、美唇护齿、美发护发、美颈、丰胸、瘦身美体、护手美甲、美足、滋阴防衰等问题,作了具体而详细的阐述。
  • 爱过你,不后悔

    爱过你,不后悔

    她是高高在上的白富美,而我却是一个穷小子,因为爱……让我们什么都不是问题,
  • 小学诗

    小学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数理化

    异界数理化

    一个地球人在异界大陆的故事...当化学遇到炼金???当物理遇到魔法???当数理化遇到魔法装备???这是现代知识与异界知识的碰撞,是现代科技文明与异界魔法文明的碰撞.......科学与魔法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卷上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之拥凯入怀

    王俊凯之拥凯入怀

    可能吧,我们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好的彼此,只是互相没有好好珍惜,才造成了最后不堪的结局。王俊凯:“也许不懂事的是我,谢谢你给了我曾经。”林曦颖:“最先喜欢你的是我,最后陷进去的依然是我。最先提出在一起的是你,可最后提出分手的仍然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