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900000064

第64章 元明清至今的文艺理论(2)

李渔虽然认为戏剧艺术要典型化、要虚构,但历史剧却又不一样。他认为,历史剧不能允许虚构,甚至提出了“实则实到底”这种过于绝对的观点。相比之下,倒是明清小说家的“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更为确切。因为,其一,历史剧终究是艺术,而非历史教科书。既为艺术,就当然和其他艺术一样,要有典型化,要创造艺术典型,这就离不开虚构。事实上,在戏剧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实则实到底”的历史剧,李渔自己也没写过这样的历史剧。即使如孔尚任自说其《桃花扇》为真人真事,也被梁启超考证出其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地方有几十处之多。其二,历史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它必须使广大观众感到熟悉和亲切,并且使观众易于了解和接受。因此它的表现形式就必须考虑到当时的语言和整个社会文化的状况,这也就离不开虚构。或许黑格尔在《美学》中那段话能够更好地做一个说明:“我们固然应该要求大体上的正确,但是不应剥夺艺术家徘徊于虚构与真实之间的权利。”

戏剧的通俗化

李渔对戏剧通俗化的要求,在剧本创作和舞台演出方面提出了两个重要的主张。一个主张就是少用方言,因为方言不利于广大群众对于戏剧的欣赏。再一个主张就是演出要尽量采用现代剧本,他把这一点列为选剧本的第一条原则,理由是人们总是对现代的艺术作品比较感兴趣。他说,“听古乐而思卧,听新乐而忘倦”,不是从来如此吗?戏既是演给现代人看的,现代剧本自然更能得到现代观众的欣赏和理解。古代剧本对于现代观众就显得比较生疏,“只可悦知音数人之耳,不能娱满座宾朋之目”,能够欣赏和理解的人就不那么多了。

当然,古代剧本也并非完全不能用。但李渔认为,采用古代剧本,必须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修改,使之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和要求。因为社会变化了,人们的心理也变化了,戏剧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要求也变化了,上演古代剧本时就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王夫之】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清初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代表性著作有《姜斋诗话》。

情景说

首先,王夫之明确地把“诗”、“志”和“意”加以区别。“诗言志”,但“志”不等于“诗”。因为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而“志”“意”并不等于审美意象。“志”“意”与审美意象是两个东西。一首诗好不好,不在于“意”如何,而在于审美意象如何。这在美学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但是人们往往把这两个东西混为一谈,由此产生了种种弊病。王夫之把这种混乱彻底澄清了。他说:“诗之深远广大,与夫舍旧趋新也,俱不在意。唐人以意为古诗,宋人以意为律诗绝句,而诗遂亡。如以意,则直须赞《易》陈《书》,无待诗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岂有入微翻新、人所不到之意哉?”为什么诗之深远广大、舍旧趋新俱不在意?就因为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而不是意。如果诗的本体是意,那不如赞《易》陈《书》,根本用不着诗了。关关雎鸠所以好,是这首诗的审美意象好,并不是这首诗有什么“入微翻新、人所不到之意”。

其次,王夫之又明确地把诗和史加以区别。他认为,诗虽然也可以叙事叙语,但并不等于史。写诗要即事生情,即语绘状,也就是要创造意象,而写史虽然也要剪裁,却是从实著笔,所以二者有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一个是审美的,另一个则不是审美的。在这里,王夫之和杨慎一样,也反对诗史之说。他认为杜甫的一些诗,于史有余,于诗不足,并不值得赞美。

总之,诗既不是志,也不是史。那么,诗是什么?是审美意象。但是,意象又是什么?王夫之认为,诗歌意象就是情与景的内在统一。情、景的统一乃是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

王夫之指出,情与景是审美意象不可分离的因素。他称赞谢灵运的诗“言情则于往来缥缈有无之中,得灵蠁而执之有象,取景则于击目经心丝分缕合之际,貌固有而言之不欺。而且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在他看来,诗歌的审美意象不等于孤立的景。景不能脱离情,脱离了情,景就成了虚景,就不能构成审美意象。另一方面,审美意象也不等于孤立的情。情不能脱离于景。脱离了景,情就成了虚情,也不能构成审美意象。只有情景的统一,所谓“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才能构成审美意象。

但是,情、景不可分离,并不是像宋元以来有的诗论家说的那样,写诗必须一联情,一联景。王夫之反复说“景生情,情生景”,“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景中生情,情中含景”,都是在强调情与景的统一是内在的统一,而不是外在的拼合,不是机械的相加。

王夫之认为,情景的结合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态,只要它们是内在的统一,而不是外在的拼合,那么,它们都可以构成审美意象。“诗成珠玉在挥毫”,只有情语,但是情中显出了景,是为情中景。“长安一片月”“影静千官里”,只有景语,但是景中藏着情,是为景中情。文征明的《四月》诗:“春雨绿阴肥,雨晴春亦归。花残莺独啭,草长燕交飞。香箧青缯扇,筠窗白葛衣。抛书寻午枕,新暖梦依微。”王夫之认为这首诗的结语就是人中景。又如刘令娴《美人》诗:“花庭丽景斜,兰牖轻风度。落日更新妆,开帘对春树。”王夫之认为这首诗就是“景中有人,人中有景”。

【叶燮】

叶燮,字星期,号己畦,中国清代诗论家、美学家,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此外有讲星土之学的《江南星野辨》和诗文集《己畦集》。

叶燮在《原诗》内篇对艺术下了一个定义: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又在《赤霞楼诗集序》中从艺术中抽出诗和画两大类,他认为,诗和画作为客观世界的审美反映,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他说“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画与诗初无二道也”。另一方面,诗和画所反映的对象和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应该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诗和画的统一,情和形的统一,就能产生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但叶燮并未就此而止,他进一步探讨了艺术创作中物与心的关系。

他说:“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是而为言者矣。”

在物的层面,具体分为理、事、情,在心的层面,具体为才、胆、识、力,叶燮主要说明了艺术创作是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结合,是“以在我者四,衡在物者三”,然后合而为作者之文章。

理、事、情

在叶燮的论述中,理、事、情是指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他说:“自开辟以来,天地之大,古今之变,万汇之赜,日星河岳,赋物象形,兵刑礼乐,饮食男女,于以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之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此而已。”可见此万事万物既可以指日月山川等自然现象,也包括兵刑礼乐等社会问题。诗歌或文章的任务就是:先揆乎理,次征诸事,终絜乎情,真实地反映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理、事、情。

至于理、事、情各自的含义,叶燮以比喻说明之,“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乔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据此,理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事指事物循其理而发生发展的过程,情则指事物所呈现的情状。三者有机统一,随其自然而发展。他说:“曰理、曰事、曰情三语,大而乾坤以之定位,日月以之运行,以至一草一木一飞一走,三者缺一则不成物。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然具是三者,又有总而持之、条而贯之者,曰气。”叶燮认为,气是万事内在生命力的表现,也是诗与文章之生机和活力所在:“吾故曰:三者籍气而行者也。得是三者,而气鼓行于其间,氤氲磅礴,随其自然,所至即为法,此天地万象之至文也。”在理、事、情三者中,叶燮对理给予特别的重视,认为“理者与道为体,事与情总贯乎其中。惟明其理,乃能出之而成文”。

叶燮认为,诗歌中的理、事、情有自己的特征,它不是生活中理、事、情的简单翻版。他说:“要之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为俗儒之作。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倘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此岂俗儒耳目心思界分中所有哉。则余之为此三语者,非腐也,非僻也,非锢也。得此意而通之,宁独学诗?无适而不可矣。”如果说名言之理、施见之事、径达之情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理、事、情,那么这里所说的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便指的是被表现在诗歌中的理、事、情,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前者是实,后者是虚;前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后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倘恍以为情。于此,叶燮特别强调创作主体对于表现对象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揭示了诗之所以为诗的审美特质。

才、胆、识、力

外在的理、事、情统之为物,内在的才、胆、识、力则总之为志。叶燮说:“志之发端,虽有高卑、大小、远近之不同,然有是志,而以我所云才、识、胆、力四语充之,则其仰观俯察、遇物触景之会,勃然而兴,旁见侧出,才气心思,溢於笔墨之外。”在他看来,诗是用以言志的,才、胆、识、力是志的具体化,只有通过才、胆、识、力四者,才能融主客观于一炉,在“遇物触景”之际产生创作的冲动,美妙的言辞在作者的笔下也就如贯珠般流溢而出。

何为才、胆、识、力?叶燮说:“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这说明才、胆、识、力是一种主体创造的能力,是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观条件。

才,是指作者先天禀赋的才华,也指他驾驭创作法则的具体能力,叶燮说:“夫才者,诸法之蕴隆发现处也。”但才的发挥,一方面得以识为其铺垫,“识为体,而才为用,若不足于人,当先研精推求其识”;另一方面还得以胆去充实它,也即胆能生才,它能让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打破陈规陋习,去以才御法,大胆地创新。

胆,是指作者的胆略和勇气,在艺术创作中就是指能摆脱前人藩篱,敢于独立思考,挥洒自如的创新精神。“昔贤有言:‘成事在胆。’文章千古事,苟无胆,何以能千古乎?吾固曰:无胆则笔墨畏缩。胆既诎矣,才何由而得伸乎?”

识,是指作者对外在事物美丑是非的辨析能力,有了识力,就能明是非,辨美丑,定取舍,反之亦然。“人惟中藏无识,则理、事、情错陈于前,而浑然茫然,是非可否,妍媸黑白,悉眩惑而不能辨,安望其敷而出之为才乎。”无识力,在文艺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是,面对前人丰富的艺术遗产,会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人云亦云,众口同声。

力,是指作者表现其才思识见的能力,以及在创作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笔力。力是才的载体,是才的具体表现,才有大小,力也有大小。力大者大变,力小者小变。在文学发展史上那些著名的文学家,不但有才,而且有力,是力使得他们特立独行,自成一家。他说:“立言者,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夫家者,吾固有之家也。人各自有家,在己力而成之耳;岂有依傍想象他人之家以为我之家乎!”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第七辑)

    爱因斯坦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第七辑)

    爱因斯坦是可以与牛顿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传》是这位科学巨人追求、探索的一生的真实记录,它会带给人深刻的启迪,引发人无限的遐想!
  •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传说(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传说(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民间传说,是一种口头叙事文学,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也是神话与历史等主流文化在民间的主要传播方式。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主要是有关世界著名瀑布的内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介绍了瀑布形成的原因,以及瀑布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
  • 中国学生缺什么?

    中国学生缺什么?

    本书以“当代中国学生缺什么”为主题,从缺真实、缺健康、缺阅读、缺创造、缺激情、缺发展、缺快乐等七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全书以案例——反思——链接——回应为写作体例,通过鲜活的现实案例,明锐的反思分析,激发心灵的碰撞,揭示学生身上所投射出的教育、家庭及社会问题。引发思考。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倾世女王:黑道姐妹玩转校园

    倾世女王:黑道姐妹玩转校园

    经战争洗礼后的地球,2025,各白道,黑道,玄幻世家结合的地球,又一个新的高潮。女主令若伊,与妹令若希,强强联手,隐藏黑道,玄幻家族的惊天身份,来到圣理芬多学院,玩转一切,寻找吊坠,为当年的小伙伴报仇,一场惊世内战即将开启——————本文女强文,略带玄幻,男主非霸道总裁类型,不喜勿入。——本文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天河赞歌

    天河赞歌

    天行九歌,一曲一纪元,一歌一轮回。我欲弃这轮回杀去,怎奈红尘相伴不离。天道威威,魔道当天。七情六欲皆可抛,待我,杀他个一亿年。妖魔现,段剑生,一吼山河碎。为世间,踏歌行,一战震洪荒。黑暗平,乱世停,吟一曲那天河赞歌。
  • 我欠全世界一个对不起

    我欠全世界一个对不起

    你是我的全世界,用这句话去理解小说名称会更好。我叫尹淑晴,身份奇怪,心脏奇怪,其实整个人都很奇怪。我每天都活的好累,但是没有办法。我的世界很小,只能住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我活的自我,且自私。在我心中,生存,死亡是共存的关系。我总是在不断的死亡,死亡教会了我如何生存。虽然我很珍惜我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但是每次我都拿我的生命去赌注。我是一个坏女孩,我不能爱上别人,更不希望别人爱上我。如果可以,我不想伤害你,还想和你说声,对不起。女主是暗黑系,希望你们能接受。男主未定,剧情随时会更改。(欢迎入坑!这是我的处女作,不好请见谅。先看几章,如果喜欢,收藏一下。)
  • 灵丹记

    灵丹记

    女子正唱着曲,名曰《戏梦江湖》:一场春梦一场戏,轻拂折扇江湖行。机关算尽总是空,一波未静一波起。--------------------------------------------作品标签实在无法选择。写的是武侠小说,主角身份既然没有侠客的选项。故事流派、元素...我真的是武侠小说——当真没有重生穿越植物大战僵尸。
  • 精元之战战神联盟穿越地球

    精元之战战神联盟穿越地球

    在战神联盟与暗黑战神联盟的决斗中,一不小心打开了神域的裂缝,八颗神域精元掉落到了100前地球,为了找回散落的精元,战神联盟在万灵之皇的帮助下成功穿越到了100年前的地球,而暗黑战神联盟趁机也来到了100年前的地球,战神联盟和暗黑战神联盟在那里分别结识了洞江小学的五位六年级学生,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战神联盟能不能够找回散落的精元?胜利花落谁家?敬请期待。【我是第一次写文,如果写不好请见谅……还有,这部小说略带喜感】
  • 南秀

    南秀

    南岸秀春水,枯岸锁春秋!这是一本为后书而衍生的前传性质短篇小说!萧南一个男孩,他总是笑着面对人生,他总是淡然的看着世界,但是他不知道,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就已被注定……一个残破的人生……此书主线哥哥妹妹的故事!一本不求yy,只有小爽,不求种马,只有无意间的暧昧,只想演绎一部有血有肉,命运,人生,亲情,取舍交织的人生大戏!最后,谢谢支持!欲知后事如何请点击阅读,最后爪子再点下收藏,感激不尽!
  • 【速更】斗狠冤家:降服黑道老公

    【速更】斗狠冤家:降服黑道老公

    他是冷酷无情的男人,她是双面特工,被他吃干抹净,可不是白吃的……捋获了他的心,一步步按计划……该死的,这邪男太嚣张……黑社会算什么?她要的是情报!女人,你敢偷走我的心,带着我的种,逃跑?靠,有种你灭我……我的完结文:《王爷本红妆》《本宫就霸王》《豪门老公太薄情》可以点页面上的夏夜无边,也可以点右边作者作品库里的标题……
  • 甜蜜追缉:家有傲娇千金

    甜蜜追缉:家有傲娇千金

    叶辰、雷若海、韩木林、丁轶群四人斗地主,丁轶群将内裤都输没了,忍无可忍,挑拨:话说把师姐带回家,总共分几步?雷若海:大概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吧。韩木林深深看了叶辰一眼,很无奈的总结:温水煮青蛙四部曲:欲擒故纵、诱敌深入、引君入瓮、克敌制胜。叶辰微微笑:难道不是因为颜值?雷若海:我确定不是!丁轶群躲在角落拿出手机,默默按下几个键:喂,妖妖灵么?我这里有人虐狗。
  • 风铃之歌

    风铃之歌

    年少轻狂的离家出走,艰难路途的美丽邂逅,青春的懵懂,全部定格在了那一刻.......年少的无奈总是让很多事情变得未知,包括那段像银铃般飘荡在西藏高原上的爱情,甚至是那座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