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并不只是单纯的作家创作活动,它还是作品的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艺术作品只有经过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显现,艺术活动才能得以完整地实现。
艺术接受者之于艺术生成具有重大意义,这在德国的接受美学那里得到了阐释。在接受理论中,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接受美学认为:
首先,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汇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
其次,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读者的阅读中,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
最后,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在。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也就是说,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接受美学上述对读者自身的积极参与性的肯定态度,以及其从社会意识交往的角度考察艺术的创作和接受的方法,对于艺术理论而言,无疑具有积极的价值。
艺术消费、艺术接受和艺术鉴赏三者之间既有关系,同时又有深刻的区别。从关系上说,这三者都是属于审美主体对于艺术作品的一种能动性活动。从区别上而言,艺术消费更多地侧重于主体作为消费者对艺术品进行获得的行为,更多地对应于商品社会的价值交换基石,同时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内涵,且更侧重于物质性;而艺术接受则是指主体对艺术进行欣赏的精神活动,不涉指物质消费性;艺术鉴赏则属于更加高级的精神活动,有着更为高级的审美愉悦相伴随。
第一节艺术接受概述
艺术接受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欣赏者为审美主体、力求把握艺术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欣赏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艺术接受的重要性在接受美学那里有着重要的阐释。首先,艺术家的作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有意义。这也为经典的作品必须不断被解读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接受者并非被动,而是以主体的方式积极参与再创作。这充分重视了接受者的重要意义。最后,艺术鉴赏同创作一样,是人类主体在审美中的自我实现。只不过创作是“编码”过程,而鉴赏是“解码”过程而已。
一、艺术接受的属性
艺术接受的审美属性。通过艺术接受活动,艺术作品能够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吸引读者、感染读者、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属性,这就是艺术接受的审美属性。
艺术接受的认识属性。艺术作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欣赏者提供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真相的价值属性,这就是艺术接受的认识属性。
艺术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艺术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或品评兴趣的属性。它源于艺术作品独特的人文品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表现为通过艺术作品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某个时代、地区、民族的民风、民俗和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价值。
艺术接受的交流属性。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审美的社会化话语作品,具有增进人们的彼此了解、沟通与交流的属性。通过交流而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作用。
上述各种属性的划分也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截然分开。这一点,需要注意。
二、艺术接受者的素质
接受美学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意为,艺术接受具有“对话性”特点,作品离开读者主观的参与、评价与创造,其意义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艺术接受是一种以艺术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因此,艺术接受对接受者本身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接受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语言能力
艺术接受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语言能力。阅读文学作品需要识字,更需要对相关的语义知识、语法规则、语用习惯与语言经验有所掌握。欣赏音乐作品需要对音色、节奏、旋律发展等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欣赏绘画则要有一定的对色彩、光线、布局等绘画语言的感性认识。这些对艺术语言掌握的素质,构成了一个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综合理解能力,是特定的艺术语言环境长期熏陶和相当程度的艺术教育训练的结果。
2.接受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
艺术接受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艺术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是特殊的审美文化。它与文化的其他领域保持密切的联系,包容着诸如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方面的多种信息与内涵。同时,艺术作品既是作家思想的载体,又深深地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时代意识。因此,艺术接受者面对的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复合物。他作为主体,要与对象形成响应关系并进入对话状态,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水平。
3.接受者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艺术接受者应当拥有基本的艺术审美能力。以文学为例,接受者需要有文学兴趣和一定的文学知识,相应地养成文学阅读习惯并不断积累文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接受者应该按文学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用审美的眼光来理解审美对象。用文学的眼睛看文学,用音乐的耳朵听音乐,这种艺术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三、艺术接受的特征
艺术接受活动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有着如下的特征。
1.多样性和一致性
艺术接受是审美主体的个性活动,由于审美主体的不同,造成了对作品理解的不同,再创造出来的“第二作品”自然也就不同。当年众多雅士聚会兰亭,饮酒赋诗,汇成文集,王羲之为兰亭作序,赞美兰亭的自然景色。后柳宗元评价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这句话一方面说明美的价值在于人对它的感知,另一方面也说明审美主体对于客体认知之不同的重要性。另外,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这个道理。是为艺术接受的多样性。
不过,一千个哈姆雷特再如何不同,他也是哈姆雷特,不会变成德伯家的苔丝,更不会变成《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是为艺术接受的一致性。
2.保守性与变异性
艺术接受的保守性,也即审美惯性,是指接受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鉴赏活动中人们的种种偏好与选择,以及各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与欣赏习惯,常常具有某种定势或趋向。
艺术接受的变异性,就是接受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特点要求艺术不断追求陌生化的审美形态。
艺术接受的保守性与变异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常见于现在的“古曲新唱”的艺术形式,也是艺术作品继承与创新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
第二节艺术接受过程
作为艺术接受的艺术活动,其主体是欣赏者。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艺术作品或由文字,或由线条、色彩,或由音符等不同的艺术符号所组成,这些都只有经过欣赏者的接受和再创造才能实现作品的价值。艺术接受的过程,大体上都有发生、发展与高潮这三个阶段。
一、艺术接受的发生
艺术接受从总体而言,是审美主体对作品的欣赏。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
1.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又叫阅读经验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人物姚斯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意思是指在艺术接受之先和接受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思维指向和观念结构,表现为接受者对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从层次上,期待视野可以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文体期待是指欣赏者由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引发的期待指向,包括作品的文体、表现方法、结构技巧、语言特点、艺术感染力等。比如面对一部以再现为基本手法的长篇小说,读者会期待着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面对一首诗歌,读者会期待节奏、韵律以及某种意境的出现;面对一首夜曲,欣赏者会期待舒缓的节奏、清幽的旋律和静谧、幽深的意境感。
形象期待是指欣赏者对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包括作品的题材、主题、情节、故事的发展、作家的意图等。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从初次接触到的形象和情景中,看到某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或符合某种特定情绪的氛围的展示与渲染。例如,当我们看到青松、寒梅、白莲等形象时,会期待着作者对那种冰清玉洁、坚韧不拔的人格精神的赞美;当我们看到“阴沉的云”“凄厉的风”“雨巷”“孤雁”之类的形象时,会期待着作品展现出一个哀怨的故事,或熔铸一个抑郁的抒情意境。
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的较为深层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在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者总会不自觉地期待着作品能够表现出切合自己意愿的审美趣味和情感境界,总会期待着作品表现出一种合乎自己理想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一种与自己相通的思想倾向。
从成因上来看,期待视野的形成有如下因素。首先是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其次是一定的艺术素养,包括对艺术体裁、艺术史、艺术现状、艺术技法等要素的理解。最后是特定的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
从类型上,期待视野可分为个人性期待视野与集体性期待视野两类。前者是指一般欣赏者在欣赏某一具体作品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期待视野;后者则主要是指专门从事研究和批评的特殊读者所拥有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对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概念,即审美距离。所谓审美距离,是指作品所内含的期待视野要与读者心理有距离,又不能太有距离。一方面,作品要超出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使读者感到振奋,因为新的体验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作品又不能过分超前,不能让读者的期待视野处于绝对的陌生状态,否则会使读者感到寡然无味、难以接受,这也是一些极端先锋派作品曲高和寡的原因。因此,从接受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重在“度”的把握,既要求作品要在意料之外,又必须在情理之中;既要求作品创新,又不能曲高和寡。
另外,期待视野的不同,使不同读者对于作品的需求与好恶不同。由于读者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趣味、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等都各不相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期待视野,读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会出现差异,读者赋予作品的意义也会各不相同。这种审美接受之差异主要在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上有所体现。垂直接受,作为一种历时性接受模式,涉及艺术的跨代传播,时代之不同,审美的期待视野也就会有所不同。水平接受,作为一种共时性接受模式,涉及到艺术的跨区域传播,地区文化、民族文化之不同,期待视野也会相异。
2.接受动机
由于期待视野的不同以及期待视野自身的发展变化,在艺术接受活动中,读者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五种: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3.接受心境
接受心境即为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情绪状态,主要分为欣悦、抑郁和虚静三种情况。欣悦心境是指主体进入阅读活动时所特有的振奋、快乐的情绪状态;抑郁心境是指主体进入阅读活动时所特有的失意伤感、郁闷压抑的情绪状态;虚静心境则超脱于二者,其情绪状态呈现为冲淡平和、清静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