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前曾举罗斯福最近向新闻记者谈话,要求报界,对彼一切国策,严厉批评,为言论界与政府善意合作,打破国难之良好典型。固然,罗氏为一狡狯之政治家,所言未必出自至诚,然较之专以压迫异己求获言论统制之效者,究属彼善于此。按罗氏此种要求与报纸善意合作之行动,大战时英首相鲁意(易)乔治,实先行之。当战机初发,全国国民,激于爱国情绪,诚有生死祸福,一唯政府是命之概。及战局持久不决,死亡枕藉,饥饿日增,政府措施,亦难免无失当之处,虽政府对新闻纪载,特设专门机关,从事检扣,然国民对政府态度,则渐有日趋恶化之虑。鲁意执政之前,政府当局与新闻记者,接唔甚希,双方情感,时有疏隔。今情势日急,知非彻底改善政府与报纸之关系,不足以共当大难。彼更知国民忍耐苦斗之爱国情绪,必有赖于报纸之继续激发,而在大敌当前时政府之一切措施,更须报纸,随时向国民疏导解释。彼认定此点,因即任命与报界素有好感之苏德尔爵士(Sir William Sutherlend)为宣传部长。且时邀各重要报社社长及名记者趋唐宁街早餐。将战局真况,及国民对政府某种措施,不能谅解,而政府又无法正式宣布其内容者,随时以极坦白诚挚之态度在可能范围内为各报社长,分别剖析。外勤记者来访,苟为时间所许,无不立时接见。对各问题之询问,均于无关接资敌探以谍报危险之原则下,尽量解答。宣传部各种工作,多邀各报记者参加。各报因此,乃得与政府密切合作,共临强敌。其政府有确应改正者,一经报纸之善意纠弹,政府亦竭诚接受。而各报对政府在作战期中所予报纸之束缚,亦能完全谅解毫无怨色。说者谓英帝国所以能于亘五年之大战期间,举国上下,一致应敌,卒获最后胜利者,政府与报纸之密切合作,实为其主要原因。然则罗斯福氏之要求报纸,予彼以严厉批评,以共图解救经济国难,亦不过效法鲁意而已。彼日唯以国难当前不能统制国论为焦虑者,奈何不一鉴及此耶?
(原载《世界日报》,1934年1月25日第十三版《新闻学周刊》,李磊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