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600000040

第40章 军事剧(1)

军事剧一直以来,军事剧以其鲜明的美学特征和叙事风格在我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进入新世纪,军事剧更是呈现出繁荣局面,涌现出了众多深受好评的优秀作品。这些电视剧充满阳刚之气和崇高之美,彰显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奉献牺牲精神,从而给温婉的荧屏吹来了大气之风。当然,新世纪军事剧英雄主义叙事的强化,既有较为复杂的心理机制和文化传统的原因,也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其英雄主义叙事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叙事范式,如史诗范式、传记范式、传奇范式等,同时也呈现出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叙事特征,如当代意识与历史精神的交融、主流意识与大众趣味的契合等等。

第一节军事剧的概念界定与发展历程

一、军事剧的概念界定

之所以要对“军事剧”这一称谓做一界定,是因为这一称谓无论在学界还是艺术界乃至一般的普通大众那里,至今还存在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自“战争剧”和“军旅剧”两个称谓的混用,而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混用还存在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其他涉及此类文艺现象的命名中。

首先,在“军旅剧”、“军事剧”、“战争剧”的分析比较中,较为容易分离出的一个称谓是“战争剧”,因为“战争”的概念与“军旅”和“军事”的概念在内涵上有明显的差距。根据《辞海》的解释,“军事”是包括“一切直接有关武装斗争的事。如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事科学研究等”。显然,“军事”一词的内涵大于“战争”,因为它不仅指两支军事武装在矛盾无法调和情况下所进行的战争交锋,而且也包括为了这种交锋所作的各种思想、人员、物资等的准备和战争之后的善后工作内容以及平时状态下的军队各项军事活动,比如军事训练、军事演习等等,而如果把交战前后的这些工作以及平时的军队军事活动也称之为战争则未免失之准确。“事实上,战争只是诸多军事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无论战争还是其他军事活动,都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人类命运生死相关的因素。”因此,就文学领域来说,“军事文学”的内涵也大于“战争文学”,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分支。而对于我国电视剧艺术来说,情况类似,无论是“军事剧”还是“军旅剧”,它们的内涵显然都要大于“战争剧”。

我国军事剧的实际情况是,以革命战争为表现内容和以和平时期军事活动为表现内容的电视剧几乎是呈并列发展的,如早在1960年,北京电视台就播出了一部名为《老列兵站岗》的电视剧,该剧就是一部反映和平时期军人的作品,讲述的是一名老将军到基层连队体验考察官兵生活的故事。而1980年,堪称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敌营十八年》则是一部反映革命战争内容的电视剧作品。此后,这两类作品一直在我国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继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前者如《远离发射场的地方》、《蓝色国门》、《天边有群男子汉》,后者如《刘伯承血战丰都》、《乌龙山剿匪记》、《雪震》、《英雄孟良崮》等等。最近十年来,这两类作品更是以爆发态势涌现在我国电视荧屏上,前者如《和平年代》、《突出重围》、《DA师》、《沙场点兵》、《石破天惊》等,后者如《长征》、《日出东方》、《中国命运的决战》、《雄关漫道》等,同时,还有一些作品则横跨革命战争和和平年代两个时期的内容,如《壮志凌云》、《历史的天空》、《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等,这些作品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如果把这些电视剧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话,“战争剧”显然是无法涵盖的。

那么,在“军旅剧”和“军事剧”两种称谓之间,本书倾向于后者,理由有三:其一,作为理论研究,不应太讲求感情色彩,而应更多讲求客观、科学、严谨,从这点出发,作为一种行业题材的文艺创作对象,首先就应该以通行的行业称谓来指称,如农业、工业、体育、军事等等,而军旅不是一个行业称谓。其二,在权威的文艺研究层面,基本上是以“军事”的称谓来使用的,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理论研讨会中,如已经召开七届的“全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研讨会”都使用了“军事”这一称谓。其三,军事题材可以涵盖战争题材和现实题材,且这种称谓适应性强,是一劳永逸的,不会因为战争爆发或和平到来而有所改变,如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南线战争,就不能因为之前反映和平时期的军人的作品称“军旅题材”,而反映南线战争的作品又改称为“军事题材”或“战争题材”。

所以,本书认为,用“军事剧”这一称谓来指称反映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军队、军营和军人的电视剧作品更合理也更科学。

二、军事剧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1959年至1966年)

我国第一部军事剧是1959年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火人的故事》。在当时只能依靠直播的条件下,这部电视剧讲故事的方式在今天看来都十分大胆,这种尝试后来被人称为“电视诗剧”:剧中演员所饰演的志愿军只做出各种形体造型,没有台词,整个故事的串讲则由一位朝鲜老大爷和三个儿童以诗朗诵的形式来进行。这部既有情节又有人物的电视剧就成为了中国第一部军事剧。这一时期,诞生的军事剧还有:《老列兵站岗》(北京电视台1960年),《小八路》(北京电视台1965年),《雷锋》(天津电视台1966年)。

这一时期的军事剧具有浓重的宣教气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

(二)起步阶段(1980年至1992年)

“文革”十年,军事剧一片空白。1978年随着中国电视剧的复苏,军事剧也开始起步。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由王扶林执导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9集),这也是“文革”后我国的第一部军事剧。1981年,在《广播电视杂志》举办的“优秀电视剧评选活动”基础上,有关部门开始设立中国电视剧评奖制度,当时定名为“全国优秀电视剧奖”,第三届改为“飞天奖”,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视剧的发展。在最初几届的评选中,军事剧收获颇丰,如《高山下的花环》、《道是无情却有情》、《大地情深》、《上党战役》、《凯旋在子夜》等均获奖,这些作品代表了军事剧在当时的成就。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肯定并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文艺创作领域,“二为”方向的重新界定(以“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替代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和“双百”方针的积极贯彻,极大地调动了艺术创造力。作为军队文艺的领导机构,总政文化部在促进我国军事剧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1986年,总政文化部为全军配发了电视摄录设备,军队各单位陆续成立了一些专门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拍摄制作电视剧,无疑,这也促进了军事剧的发展。1987年6月27日至7月9日,总政文化部在北京举行了全军首次军事剧汇映和评奖活动,并举办了第一期电视剧创作培训班,这些活动使我国军队电视剧创作真正地起步并走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这次汇映中,全军各大单位总共选送了50多部(集)的电视剧,如北京军区的《留下一曲动情的歌》,济南军区的《闪光的年华》、《金宝与铁蛋》,南京军区的《觅》,广州军区的《漂泊渡》、《战神爱神》,成都军区的《爱的升华》、《军人在证明》,总政话剧团的《远离发射场的地方》,总政歌剧团的《舞之路》等。这些作品仍然多以短篇为主,也有少量中篇,在思想和艺术成就方面比前一阶段有了不小的进步,创作视野相对开阔,形式风格也更多样化,在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等精神内涵的传达上,注重从叙事和人物塑造的过程中自然呈现,较好地避免了直接的硬性宣教。这次汇映是全军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的一次大检阅,也为今后军队电视剧创作的专业化、正规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后几年,总政又连续举办了三期电视剧创作骨干培训班,壮大了军队电视剧创作队伍。

这一时期,地方的一些制作单位则生产出一批反映战争时期的电视剧,如《攻克太原》、《乌龙山剿匪记》、《忻口战役》、《解放云南》、《湖南和平起义》等,这些作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注重情节设置的戏剧性,战争场面也很有气势,如《忻口战役》反映了国民党部队在忻口正面抗击日军,八路军在敌侧后积极配合作战,剧中不但塑造了彭德怀、左权、聂荣臻、陈锡联等八路军将领,而且还以较为客观的视角刻画了阎锡山、卫立煌等国民党官员,表现出全民抗战的历史史实。而由湖南电视台拍摄的反映解放军在湘西一带剿匪历史的18集《乌龙山剿匪记》,则以曲折惊险的剧情、富有个性的人物塑造在当时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其中由申军谊饰演的反面人物“钻山豹”个性突出,改变了反面人物平面化的模式。

这一时期,还诞生了以领导人生平经历为内容的带有传记性质的作品,如《哦,王稼祥》、《青年毛泽东》、《刘少奇在东北》等。军事剧渐入佳境,从1990年至1992年,全军共生产了300多集电视剧,一批优秀的军事剧相继诞生,如《风雪大突击》、《张培英》、《山那边的太阳》、《播种太阳》、《无雪的冬天》、《天边有群男子汉》、《为导弹筑巢的人》、《风雨大押解》等。

(三)发展阶段(1993年至1999年)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大众文化迅速成为社会显著的文化形态,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商品化、娱乐化的大众消费文化潮流使得虚无、浮躁、焦虑成为社会审美心理的突出表现。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加强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控制,1994年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对“主旋律”的内涵作出了界定。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表明执政党进一步强化了对文化发展的指导性和支配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旋律”意识在文艺创作中不断升温,意识形态标准和政策性思维方式贯穿在各级各类影视评选中。而军队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自然备受重视。为促进军队的文艺创作,1991年由中宣部开始组织实施的“五个一工程”,1993年起军队、武警也可以参加评选。同时,从1994年起,军队恢复了“解放军文艺奖”的评选活动。在文艺政策的鼓舞和保障下,军事剧创作体制逐渐完善,创作激情突飞猛涨。

1993年,一批反映我军、我党革命历史的电视剧作品相继推出,如反映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大进攻序曲》,表现我军著名战役的《豫东之战》,描写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斗历史的《喋血四平》,以及歌颂东北抗联领导人赵尚志带领东北人民艰苦抗日的《赵尚志》等。这些作品在战争场面上虽然没有电影如《白色起义》、《开国大典》、《大决战》等气势恢弘,但在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上却发挥了电视连续剧的特性,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93年由海军电视艺术中心创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潮起潮落》,标志着我国军事剧在长篇创作上的突破,该剧通过一对恋人将近半个世纪的爱情和三个海军家庭、两代海军军人的经历,展现出人民海军45年的光辉历史,以独特的视角、开阔的视野、通俗的形式带给观众多方面的视听享受。

1996年由广州军区拍摄的23集电视剧《和平年代》,通过对一批当代军人形象的塑造,特别是通过剧中人物秦子雄的塑造,表现了在新的历史环境中,面对价值观念的冲突,一代军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全剧以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为剧情展开的时代背景,以边境轮训、百万大裁军、支持特区建设、准备进驻香港等几个令人瞩目的大事件,构筑了整部电视剧的叙事框架,这样就避开了纯粹以军营写军营的误区,将国家的政策调整、社会的深刻变革与军队面临的一系列课题联系起来,使整部电视剧呈现出宏大的气魄和强烈的时代性。

1997年拍摄的、反映我军军校学员生活和学习的《红十字方队》,表现了和平时期当代军人的价值理想。

以上三部长篇电视连续剧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军事剧领域的重大突破。

这一时期的中短篇军事剧继续发挥优势,数量增多、佳作不断,如《天路》、《士兵今年十八九》、《心旅》、《大漠丰碑》、《风雨国道》、《特区女子军乐队》、《笑傲苍穹》、《驱逐舰舰长》、《昆仑女神》、《军校毕业生》、《枪毒大案5·17》、《生死之间》、《夫妻哨》等等。另外,这一时期展现革命历史的军事剧则有《远东阴谋》、《血战万源》、《长征岁月》、《四保临江》、《少奇同志》、《济南战役》、《七战七捷》、《英雄孟良崮》、《朱德上井冈山》、《黄土岭1939》、《塔山阻击战》、《大渡桥横铁索寒》、《梁士英》、《草地之光》等。

同类推荐
  •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枣园放歌

    枣园放歌

    我对书法字画百窍不通,也没有能力去欣赏和评价恒汕的作品。但我知道,恒汕认识的书画名人很多,好多都与他做了朋友,甚至建立了师生关系。与大家零距离接触,寻高人指点迷津,或许也是他提高艺术水平的便捷通道。
热门推荐
  • 心债

    心债

    我宁可要真实的痛,而不需要虚假的爱,前世我欠你的,今生我必定还你,只为来世不再为债所困,
  • 陛下的倾城宠妃

    陛下的倾城宠妃

    【宠文】男主重生弥补女主。上一世他被贱人所迷惑,对她百般凌辱,是他害死了她。这一世,将欠她的一一补回来。【宠文】当男主还是太子时。小太监“殿下,太子妃娘娘说要一只和凌王妃一摸一样的红狐。”某无良殿下“嗯,去给她抢来。”小太监“殿下,侧妃说太子妃与他人偷情。”某无良殿下“既然侧妃爱诬陷,那便诬陷给侧妃吧。”某无良殿下登基后“陛下,皇后娘娘说您不行,她要逃跑。”某无良陛下终于坐不住了,亲自跑到小白兔跟前“若儿,你说我不行?”蓝白兔“没有没有,陛下听错了。”某无良陛下“呵,晚了”果断吃干摸净
  • 师父大量,吾乃小屁民

    师父大量,吾乃小屁民

    童小乐这人没啥大毛病,总体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姑娘,如果没有遇到天下第一山庄的庄主冷西凤,她日子也就平淡过去了,可偏偏,她不自量力把他惹了,真实的他,不仅斤斤计较,性格还格外别扭较真!总之,童小乐惹上他,日子就真的不好过咯!
  • 远古穿越:兽夫别太污

    远古穿越:兽夫别太污

    长晴穿越到了远古部落,白发白肤的她被当地原住民视为异类。同居人是个兽人,老实又能干,待她非常好,长晴无以为报,想方设法的去给他物色漂亮的兽人姑娘。他却一门心思想把她压倒。她怒了,“你够了没!”他无辜的眨了眨眼,“还没开始,怎么够?”
  • 快穿之女配武艺十八般

    快穿之女配武艺十八般

    系统:集齐十个男人就可召唤神龙,宿主加油么么哒(*^3^)苏笑:系统你闭嘴!╰_╯男人们:亲爱的,你说什么?苏笑;QAQ。。。
  • 北斗星辰缘

    北斗星辰缘

    一个危机中的小孩,遇到一个奇怪的师傅,最后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让他的生命充满了神奇的。他将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各位朋友和我一起关注......我本新人,请大家多多我鼓励,多多提意见。谢谢!!!!
  • 失散的独行者

    失散的独行者

    青春梦里的我们总觉得自己是高傲的王者现实里的我们却是卑微的拾荒者只是倔强不肯低头,内心不愿承认但谎撒的越大纯真的爱恋,散了就越难追回来了
  • 八方龙禁

    八方龙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焰,当它燃烧的时候可以点亮世界。避世古镇易风云,懵懂少年踏征尘。黑白一役鬼门过,恍然一梦十八年。一波未平一波起,八方烽火竞焚天。金龙降世万魔臣,化为龙阳照乾坤。六大职业——气力蛮王、阴阳天师、角弓轻羽、七星符师、无双兵者、圣心医者又会引出怎样激烈的纷争?
  • 凤袭天下:沉医
  • 生化危机之进化

    生化危机之进化

    安静祥和的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了丧尸的天堂,速度力量不死,各式各样的丧尸出现,僵尸鬼怪的客串,让这个丧尸的世界变得不在单调。看主角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冲出重围,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希望各位读者老爷赏脸阅读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