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对象及调查项目
对音乐传播硬环境的调查主要是对音乐厅声学效果的调查,音乐厅的声学效果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声学参数来体现的。本次调查参考白瑞纳克的《音乐厅和歌剧院》,选择了7个声学参数,对每个参数的评价分成3个或5个级别。7个参数分别为:响度、清晰度、混响感、亲切感、温暖感、空间感、环绕感。此外还加上了一项整体声学效果,了解听众对音乐会的整体听感。其中,由于亲切感、温暖感、空间感和环绕感这几个参数比较抽象,一般听众不易理解,因此根据其定义在问卷中分别用听感上与乐队的距离、音乐厅中的低音感觉、听感上乐队的宽度、是否感到被音乐包围来代替。
所调查的音乐厅为北京的国图音乐厅、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浙江音乐厅。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于2000年7月建成,总面积大约5000多平方米,观演厅座位数808座,可同时容纳120人的交响乐团和200人的合唱团。该音乐厅是经过专业的声学设计的,主要用于自然声的演出,演出效果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浙江音乐厅于1997年建成,并于2003年进行了全面改造,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观众厅座位数558座,是浙江省第一座可不借助扩声举办音乐会的专业表演场所。国图音乐厅观众席分上下两层,共1120个座位。其前身是北京图新文化艺术影院,该厅自1989年建成以来,一直以承办组织会议及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接待国内外的演出活动、放映电影为主。
近几年来改建为音乐厅后承办了不少中外音乐会,但仍然保持多功能厅的特点。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是在旧有王府房屋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早期的声学效果并不理想,近年重新改建装修过,声学效果有所改善。
对音乐传播软环境的调查是通过对听众一系列的提问进行的,问题的设计考虑到调查的目的,同时也考虑到后期数据处理时与声学环境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的需要。由于问题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困惑,在问卷上问题的排列应该是随机的,尽量使得被问者独立地对每个问题做出答复,而不受前后相邻问题的影响。本次调查所设计的主要问题如下:
(1)民乐音乐厅与西洋乐音乐厅应该具有同样的声学条件吗?
(2)民乐和西方音乐哪一个更能打动你?更容易理解?
(3)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民乐所需要的混响时间是否较短?
(4)中国民乐的发展是否需要音乐厅文化?
(5)演出场所的声学品质是否明显影响民乐的生存和发展?
(6)民乐是否最适合在露天场合演奏?
(7)你能鉴别出自然声演出的音乐会和用扩声的音乐会吗?
(8)你是否认为中国的音乐厅将来的主要演出还是西方音乐?
(9)西方音乐和中国民乐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哪一个更大一些?
(10)目前国内音乐厅和剧院的建设是否忽视了民乐的特色需求?
(11)随着国力增强,中国民族音乐是否会走向世界?
(12)民族乐器及其演奏制式是否需要改革?
(13)民族器乐是否是“严肃、高雅”的音乐?
为了避免困惑和模糊,要求听众就每一个问题只做两类回答“是”或“不是”,这样的目的是使听众在感到困惑时要求他就所提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挖掘出听众的潜意识中对问题的答案。
调查是在三个城市的四个音乐厅里进行的,总共做了六场调查。第一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二胡独奏;第二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扬琴独奏;第三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竹笛独奏;第四场:国图音乐厅华人经典音乐会;第五场:浙江音乐厅“赏心乐事”系列音乐会之一;第六场:浙江音乐厅浙江民乐团女子丝弦五重奏专场。六场音乐会实际发出问卷 2000余份,共收回有效问卷 627份。各场回收的有效问卷以及听众的年龄、音乐修养背景统计数据,虽然各场次听众的具体情况会有所差异,但总的来看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占大多数。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
针对每一场音乐会,进行所选项目的百分比统计,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第一场音乐会、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音乐会的声学效果统计调查结果。四个音乐厅中的六场音乐会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场次的音乐会听众对声学参数的选择情况基本一致,对包围感大多选择在“有一点感觉”,对清晰度大多选择在“清晰”,而对其他参数大多选择在“合适”。听众对包围感的选择,可能是因为这几个厅的包围感确实做得不好,也可能是因为听众对包围感的要求比较高,他们认为音乐厅的声学效果应该更注重包围感。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7个主要的声学参数中究竟哪些参数对整体声学效果的影响最大,通过对每个音乐厅的调查问卷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每个声学参数与总体声学效果的相关值。结果显示清晰度、包围感与总体声学效果的相关性最大。这说明在7个声学参数中清晰度、包围感可能对音乐厅整体声学效果的影响最大。7个声学参数中只有两个参数对总体声学效果的相关性比较大,其他参数与总体声学效果的相关性都很小。这有可能是因为7个参数之间的含义不够独立,有重叠性。为了验证所选择的7个参数中清晰度、包围感是否包含了其他参数的含义,针对每个音乐厅对每个声学参数两两之间作了相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内各声学参数间的相关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声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都比较小,其他音乐厅的统计结果与此类似。这说明所选择的声学参数之间是比较独立的,听众对清晰度、包围感判断的效度还是可靠的。
这个结果是所有六场音乐会600多份问卷的总体统计结果。由于每场音乐会听众的专业背景和音乐修养背景的构成有所不同,对软环境调查问题的回答自然会有较明显的差别,不同场次之间的比较缺乏一致性基础,所以将所有的问卷综合在一起给出统计结果。这个结果所对应的听众背景中的总体统计,年轻人占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占大多数,专业音乐人士占20%。所以,这个调查结果所反映的基本上是年青音乐爱好者的意见。
三、调查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此次调查不是随机性的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其实是一组特定的人群,即民乐音乐会的听众。六场音乐会的听众组成成分各不相同,这和音乐厅所处区域的经济文化水平有一定关系,也和音乐会的举办背景有关。总的来说,本次调查的听众背景中的总体统计一栏所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62.4%。民乐音乐会的听众中年轻人占大多数,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民乐感兴趣。在听众的音乐背景中,此次调查有20%的听众是专业音乐人士,他们大部分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以音乐为职业的人士。相对面向全社会的完全随机抽样调查来说,专业人士所占的比例很高,这和所调查的音乐厅有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和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都是艺术院校的音乐厅,听众中的专业人士比例自然较大。音乐爱好者所占的比例超过70%,这反映出目前音乐会的听众基本是一个特定的人群,而不是一般的消费者。
就声学环境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四个音乐厅中有三个音乐厅的清晰度和包围感对总体声学效果的影响都是最重要的两个参数。而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的调查结果中,对总体声学效果影响最大的两个参数是温暖感和包围感。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是同类音乐厅中声学设计最好的音乐厅,其声学特性是由声学专家设计的。就所调查的这四个音乐厅来说,包围感是影响民乐音乐会总体声学效果的重要声学参数,而且它对除距离感以外的其他听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清晰度对民乐音乐会总体效果的影响对目前大多数音乐演奏场所来说也都是重要的参数之一,而要进一步提高民乐音乐会的效果,对温暖感或音乐厅低音性能的改善是一个应该重视的方向。
虽然六场音乐会听众的构成并不完全一样,严格来讲把不同听众群的主观评价结果进行相对比较是不够严谨的,但是组织同一组有一定规模的听众去对六场在不同地点的音乐会进行评价难度过大。我们这里只能假设这六场音乐会的听众群在统计评价的意义上是等价的,这样把六场音乐会的结果进行相对比较,虽然缺乏严格性但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但标出了每场音乐会就某个参数的相对心理坐标,而且也标出了在统计意义上得出的每个参数的几个分类级别的界限。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的总体评价结果相对最好,浙江音乐厅的两场音乐会的评价结果一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的两场音乐会评价结果也基本一致,国图音乐厅的评价效果相对最差。显示的结果和这几个音乐厅的实际声学条件和声学设计水平是一致的,说明这种相对评价结果基本上可信。
总体来说,这几个音乐厅的声学效果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评价不能算好。对混响感的评价结果都在“合适”的范围内,总体偏向“干涩”的方向。混响感的心理尺度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两极尺度。它是一个三极尺度,有一个最佳值,在具体评价中用“合适”的级别来表述。根据对听众背景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多数听众对混响感的合适程度是无法判断的,一是由于不完全理解混响感的含义,二是由于参加音乐会的机会不多,缺乏对混响感的对比体验。所以大多数听众对音乐会的混响感的判断都选择“合适”这一档,其实反映的是“难以判断”这个实际情况。除浙江音乐厅的混响感心理坐标接近零值外,其他五场音乐会的混响感心理坐标都为负值,这多少也反映了所调查的这几个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对民乐听众来说存在偏“干涩”这样的信息。反映出所调查的音乐厅对民乐音乐会来说是“基本清晰、包围感稍差”,这个结论与混响感可能偏干涩的推测是一致的。
为了调查音乐厅的声学效果,在调查表中选择了响度、清晰度、混响感、亲切感、温暖感、空间感、环绕感这几个声学参数。然而,普通听众并不一定完全理解这些声学参数的具体含义,导致填写的结果与所问的问题不一致,或者无法判断。从各个场次的分析结果中看出听众对混响感、乐队宽度、音乐厅的低音感、感觉上与乐队的距离这几个参数都选在适中或者符合这种中间级别上。这有可能是因为听众不理解这些参数的具体含义,或者不知道判断标准而无法选择。
对声学环境判断上的困难和无所适从,也可以从对软环境的调查统计结果中得到一些佐证。可以看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如:第一个问题认为民乐音乐厅应该与西洋乐音乐厅有相同声学条件的人数占60.3%,然而第十个问题认为目前国内音乐厅和剧院的建设忽视了民乐的特色需求的人数占了89.4%。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认为民乐音乐厅应该和西洋音乐厅一样,但同时他们又认为民乐音乐厅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这是矛盾的,说明大多数人可能对音乐厅的声学条件这个概念并不了解。从这些问题中还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希望民族音乐的声学环境能有所改善,并且认为声学环境对民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94.7%的听众认为民乐的发展需要音乐厅文化,77.6%的听众认为中国的音乐厅将来的主要演出是中国的民乐,75.2%的听众认为演出场所的声学品质会明显影响民乐的生存和发展。听众对声学参数的不理解一方面也说明了国内缺乏音乐厅文化,或者说在音乐厅的声学设计上不够注重。看似自相矛盾的一些调查结果反映了听众对民乐的振兴有较高的期望,但对实际上应当如何改善民乐传播环境并不十分清楚,也不是完全乐观的。有72.5%的听众认为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民乐所需要的混响时间较短,很难判断这个结果所反映的信息是否与听觉心理实验的结果一致,这个结果使人有些困惑。有22.7%的听众居然认为民乐最适合在露天场所演奏,这也许是受民乐“撂地为场”的传统演出方式的影响,持此观点的听众比例之高,不能不引起思考和重视。有21.4%的听众不能鉴别自然声和扩声,有20%的听众不认为民乐是“严肃、高雅”的音乐,这样的结果也多少反映出提升民乐传播效果的艰巨性。本次所调查的人群大部分是音乐爱好者,专业人士所占的比例也较高,结果尚如此,如果面向社会做完全的随机抽样调查,以上持负面看法的人群比例可能会更高,因此我们对民乐传播环境的改善不能过于乐观。
以上所完成的对民族器乐传播生态环境的调查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统计意义,这项工作在国内还是首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调查对象的选择和音乐传播环境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被动性,难以完全遵循客观统计所要求的条件,在调查项目和问卷设计上也不是十分完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但通过本次调查结果,能够发现一些在实验室难以发现、与主观推测不一致的现象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归纳为:
(1)包围感和清晰度可能是影响民族器乐听闻环境总体声学效果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或者是目前在听众的意识中这两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2)目前的音乐听闻环境对民乐可能有些偏“干涩”,但是大部分听众其实很难对合适的混响条件做出判断。
(3)就民族器乐的传播来说,听众对构成音乐厅文化核心的传播环境声学条件的意识还不清楚,有相当程度的负面认识和错误认识。
(4)总体来讲,虽然听众对民乐的振兴有较高的主观期待,而实际上提升民乐的传播效果不容过于乐观。
参考文献
[1]周春虎,20世纪音乐与社会音乐生态环境,艺术教育,2007年第5期,p.62-63
[2]井华,以生态美学创构音乐生态,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1期,2007年1月,p.14-16
[3]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p.9-17
[4]孟子厚,华表下的交响-北京三大音乐厅音质效果评述,艺术科技,2009年第3期,p.3-9
[5]石蓓,孟子厚,音乐厅民乐音乐会声学效果调查,2005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