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新近建成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是国内第一个在没有地基限制条件下、完全按照西方传统音乐厅的设计思想、由国外设计师设计的音乐厅。由于定位于“国家的”和“标志性”的建筑,国家大剧院的投资空前巨大,建筑本身的视觉效果惊人。从大剧院开幕至今,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还沉浸在对大剧院建筑的辉煌和奢侈之中,反而对大剧院功能品质的关心不太在意了。
巨大的投资和空前的宣传,自然造成对大剧院音乐厅音质的很高的期望。大剧院音乐厅的视觉效果不错,空间很开阔,各种几何参数和客观声学参数也是参照最佳音乐厅的参数设计的,在设计理念上是不错的,但要保证音乐厅的实际音质也是最佳,除了设计理念外,还需要必要的工程经验和对各种声学措施的合理运用。大剧院音乐厅的混响时间明显长于前两个音乐厅,基本上是合适的,声场的扩散程度也不错,声场比较均匀。但与此相对的,大剧院音乐厅在音质上给人最突出的感觉是浑沌、发散、明晰度不够,亲切感严重不足,高音尖锐,低音混浊。
在交响乐演奏时,声音的混合感不错,也有明显的空间感,但是各声部凝聚力不强。打击乐器如定音鼓、锣、小鼓等声音缺乏重心,先是凝结成团接着就散开了,缺乏弹性,细节容易被掩盖,显得有些混乱。大军鼓好像会激发某种不舒服的共振,仿佛有地铁路过一样。弦乐声也不够纯净;倍大提琴声音发颤、发混、缺乏动感;钢琴伴奏时,看到演奏者在动,但是听众席上的音量不够,也不清晰。民乐演奏时,琵琶独奏的颗粒感不分明,难以感觉到这是在现场,泛音难以听清楚,响度也不够。
媒体上对大剧院音乐厅的评价,很多还是侧重于视觉评价,音乐厅给人的第一感觉确实是一个看起来非常专业和有档次的音乐厅,但对其实际听觉效果的评价不多。由设计单位、管理单位和工程参与者所给出的评价缺乏客观的参照,而且更多地注重宣传效果,如“罕见的岛形结构”、“数字声反射墙”等等都是不太严谨的用词,而所谓的“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达到了理想的声学要求”等缺乏实证材料,让人难以理解。大剧院开幕季时邀请了许多国际水平的乐团,有许多国外的音乐评论者、演奏家、指挥对大剧院也做出了一些评论,但国内媒体所反映出来的大多是正面的报道。在诸多音乐指挥的评论中,纽约爱乐乐团指挥Lorin Maazel在对大剧院音乐厅的声学效果的评价是“very friendly acoustics”,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中性的、礼貌的外交式辞令。如果不是“friendly”,而是它的对立面“unfriendly”,那么这个音乐厅的音质已经是基本负面的了,不适合演奏音乐了。
音乐厅的设计是一个需要很多经验支持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创造性工作,完全按照传统音乐厅的物理参数去设计并不能保证好的听感效果,因为目前可测量和计算的客观声学参数并不足以反映人们的实际听感。在设计阶段有国内外的设计师对此音乐厅的设计方案提出过一些忧虑,而这些忧虑现在看来并不是多余的。通过一年多来的运行,大剧院音乐厅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有几个:
(1)基本体形是合理恰当的,但是整体比例有些失调。
(2)四周的回廊和宽大的立柱结构基本上挡住了有益的侧向反射声,使得音乐厅两侧的墙壁起不到提供侧向反射声的作用。整体结构反而会引起某些低频颤音和共振;
(3)一层池座两侧的扩散结构设计失当,本来可以给池座提供一些侧向反射声,反而给弥散掉了。
(4)天花板的散射结构设计不当,没有给二层楼座提供近次反射声。
(5)舞台的声学效果较差,后侧和两侧没有声学支持,上方的弧形反射板只是把声音散射到四周,而没有给乐队提供保证乐队整体性的声学支持,在舞台后方很难听清前面声部的声音,难以协调。
(6)音乐厅内用于语音提示和应急广播的公共广播系统安装在回廊的顶部,扬声器直对回廊地板,因此除非在最后一排靠近回廊处,否则广播系统的声音难以听清,语言清晰度极差。但是,在一些音乐会中,使用这样的公共广播系统进行现场音乐会扩音。
总体来看,大剧院音乐厅的声学设计中过多地注重声音扩散,而忽视了音乐厅最重要的是合理、协调地设计侧向反射声和近次反射声,合理地运用各种建筑声学措施和材料,因而造成音乐厅音质发散、混沌,缺乏亲切感的问题。在音乐厅内部所使用的MLS扩散结构等并不是什么“高技术”和“数码”科技,而是一种目前已经很普通的扩散结构,但是由于加工制作的成本较高,在普通的民用工程中使用不多而已。昂贵的结构和材料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好的音质结果,音乐厅的音质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仅靠昂贵的建筑材料和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来堆积。
四、三个音乐厅的对比
就音乐厅的现场音质评价来说,一般考虑混响感、清晰度、亲切感、响度、平衡感、混合感、声像宽度、环绕感或包围感等几个主观指标。根据对这三个厅近几年来的现场听音经验,这三个厅的音质情况比较,所依据的每个厅的现场音乐会评述都在数十人场次以上,音乐会的类型包括交响乐、民乐合奏、合唱、歌剧等。
三个音乐厅各有其特点和不足,而其中的问题有些是设计理念所造成的,有些则是历史原因的局限。客观地说,国内这三个音乐厅的音质条件具有样板作用。但是与国际上公认的一流的音乐厅的音质相比,这三个音乐厅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差距有声学上的问题,也有很强的音乐文化背景的因素。音乐厅的音质包括听众区的音质和演奏区(舞台)的音质,演奏区的音质条件与听众区的要求不一样,良好的演奏区的声学条件是保证乐队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基础。在这三个音乐厅内都设置有舞台上方的声音反射装置,这些反射装置本来的功能是改善舞台上的声学条件,为乐队提供声学支持,但是实际使用中往往却误解了它的用途,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功能。这在国内音乐厅中是一个普遍现象。
总的来看,中山音乐堂由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环境氛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静心赏乐之处,虽然它的音质条件对大型交响乐的欣赏并不是最佳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许多喜欢静心赏乐的爱乐人士的首选。音质是重要的,但音乐首先是文化的。北京音乐厅可以说是目前北京或者国内最适合专业人士鉴赏音乐会的场所,它各方面的音质特性虽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但是也没有明显的缺陷。作为高品质的音乐录音场所,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是国内目前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音乐厅,设计理念也是最接近西方经典音乐厅的,各种辅助设施也是最先进的。但就音质条件来说有许多让人遗憾之处,所以目前更多地适合“看”音乐会和作为一个音乐旅游的选择。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目前使用时间还不长,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管理的改进,一定会逐渐完善。中山音乐堂和北京音乐厅也是在多年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数次改造和重新装修才达到目前相对完善的地步,所以有理由相信,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在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后会逐步达到最佳,不仅好看而且好听。
随着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文化设施,音乐厅的建设也越来越多。而在这些文化设施的规划过程中,常常习惯于找到一个标准或样板。北京的这三个音乐厅无形当中就成为了各地音乐厅建设的“样板”。各地应该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这三个“样板”音乐厅,而不应该只是出于宣传的目的来评价这些音乐厅。由于历史和文化习惯的原因,大众化的音乐厅文化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经常性地去音乐厅欣赏原声音乐,更不用说普通听众了。目前,华表下的交响更多的还是传统的西方交响乐。随着市场化和竞争的加剧,在华表下的这三个各具历史特色的音乐厅也面临着一个在音乐厅文化上各自重新定位或者分工协作的问题,这是三个音乐厅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三节 民乐传播生态调查
相对于西方经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来说,经典民族器乐的传播一直没有达到它应有的程度和效果,即使有所推进往往也是借助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某些元素,如最近在坊间流行的所谓“新民乐”等。这些“新民乐”其商业目的要远重于其文化上的意义,视觉刺激大于听觉效果。除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外,中国民族器乐和西方音乐的根本性差异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不同。西方社会基本上是个宗教社会,它的社会价值观来自于宗教经典和伦理。西方音乐的主要功能是颂神和取悦听众,音乐传播的目的和过程带有浓厚的功利性。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传承是由各种学说和艺术所承担的,如儒家、道家学说,书法、国画等。中国的传统器乐也和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承担着社会价值观的传承作用,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标题性和自我教育性。我们常说音乐陶冶人的情操而不是刺激人的生理,这其中有用音乐来形成价值观的成分。由于我们的民族器乐有如此特殊的社会功能,在复兴中华文明、重建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弘扬和振兴民族器乐就不只是音乐界也应是整个社会所关心和重视的事情。
民族器乐的弘扬必须通过改善和提升民族器乐的传播生态来实现。音乐的传播效果离不开它的传播生态或生存环境。传播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环境,一是软环境。硬环境是指音乐的传播场所,对以自然声为主的大众性的音乐传播活动来说,具体就是指音乐厅。音乐厅的环境声学特性如何,直接影响着音乐传播的效果和听众的听觉心理。一个声学设计良好的音乐厅,会支持舞台上的音乐演奏,给听众一种自然、舒适的听感。近年来,随着国民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各地开始规划和兴建了不少音乐厅,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专业音乐厅欣赏音乐。随着音乐厅越来越多,必然会产生以音乐厅声学效果评价为核心的“音乐厅文化”。随着民族文化的振兴,在中国的音乐厅里演奏最多的还是民族音乐,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对民族音乐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声学条件很少认真考虑过,民乐的传播活动常常处于一种“撂地为场”的状态。音乐厅的声学设计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了,西方的声学设计者针对一些具体的声学参数,如混响时间、清晰度、响度、包围感等找到了适合各类西方音乐演奏的参数。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适合中国民族音乐演奏的音乐厅设计思想,已建成以及在建的音乐厅都是按照西方音乐厅的设计标准。音乐传播的软环境是指音乐传播的受众对民族音乐的习惯价值取向,以及对民族音乐传播环境或生存状态各种因素的意识程度和态度,也可以说是受众对音乐厅文化的意识水平。目前国内学术界虽然对民族音乐传播的软环境有一些模糊的总体性认识,但是缺乏具体的实际调查和分析。
为了给研究和分析民族器乐的传播生态环境提供客观的基础数据和依据,我们对北京、南京、杭州的四座音乐厅的六场民乐音乐会作了现场音乐会问卷调查[5],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来了解民族器乐的传播实践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升民族器乐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