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婚恋速配真人秀节目是以交友婚恋为主题,以男女嘉宾的对话和表演为主要内容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婚恋速配真人秀节目首次在中国内地荧屏上播出是1998年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这一节目见证了一对对单身男女嘉宾在亿万观众面前的幸福牵手,也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浪漫甜蜜的夜晚。
十几年后,婚恋速配节目带着娱乐的飓风以及夹杂在其中的颇受争议的辛辣语言和情感话题再次卷土重来。英国Fremantle公司的交友节目Date Me Out(《约我出去》)的中国内地无版权复制版——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不断刷新省级卫视收视的最高纪录。2010年5月16日,第27期的《非诚勿扰》以4.23%的收视率,改写了五年来中国省级卫视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峰值。湖南卫视的有版权改良版《我们约会吧》也因与《非诚勿扰》的版权纠葛和节目较量等一系列争论而引发关注。由此牵动的电视相亲浪潮一发不可收拾,各大卫视以及地面频道纷纷效仿或借用,大批“电视红娘”应运而生。
婚恋速配真人秀节目在本质上是一档服务性的节目,也是一档娱乐节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让作为现场嘉宾的适龄青年展现自我风采、觅得理想伴侣;对观看节目的受众来说,在被主持人机智风趣的对话、幽默即兴的表演逗乐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思考、修正着自己的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因此,十多年前风行一时的电视相亲节目,如台湾中天电视台的《非常男女》,以及首开内地电视媒体婚恋节目先河的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都达到了美誉与收视双赢的效果。静观当前的此类节目,在形式、内容、风格、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呈现出社会转型期与唯收视率至上的中国电视界影响下的新特点。我们从一系列的数据可以判断,节目的网络视频搜索与相关新闻节节攀升的点击率以及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已使“电视红娘”成了一种引人关注的电视现象,它们颇受争议的传播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引发了人们的批判与思考。
一、当前婚恋速配真人秀节目的新特点
(一)从节目表征上看——从秀出自我到自我作秀
真人秀节目,应该是平凡生活中个体人物在电视这个大众媒体上真实的自我展现。而《非诚勿扰》的女嘉宾共同展现的特点就是辛辣的言辞、对男嘉宾刻薄的讽刺、对社会非主流价值观的大胆袒露。这显然只是一部分年轻人被刻意放大的情感诉求和生活态度,与弘扬真、善、美的社会主流背道而驰。当今这个快速多变的信息时代让青年人承受了更大的社会压力,他们也毫不掩饰对财富与成功的渴求,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接受自私刻薄、缺乏礼数的嘉宾们就是当代青年的典型,我们相信友好、自信、睿智、幽默、包容等词汇才是如今年轻人最好的注脚。而嘉宾们共同的“毒舌”表现,再加上节目播出后网络爆出的嘉宾身份造假、上节目目的不单纯等事件,让观众们不约而同惊呼这个节目毫无诚意,嘉宾缺少真实感,完全是在作秀。而实际上,这些嘉宾早已掌握了作秀的基本规则,语言出格、话题出位。在观点上往往大胆抛出金钱至上、以貌取人、性开放等论调,在语言上则极尽刻薄、讽刺、挖苦、嘲笑之能事,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让我们完全感觉不到她们的真诚与本真,取而代之的是她们竭尽全力进行舞台表演的迫切。
(二)从节目实质上看——娱乐向泛娱乐的转变
华丽的舞美设计让舞台看起来就像是一个Show场,声光电的结合仿佛让人置身于综艺节目的现场,服装、化妆、造型让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女嘉宾明星化了。
节目环节往往设置成性别权利的失衡。无论是男选女还是女选男的安排,都是先让男女双方形成权利的落差,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有利于制造矛盾和冲突,而这种冲突正是节目所需要的。男女权利的反转更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有情节、有高潮、有意外、有悬念、有结局,整个过程仿佛一场好戏,或者说是一个游戏,让人彻彻底底地感受到了娱乐正从节目的一种功能转变为节目的一种本体。
二、当前婚恋速配真人秀节目出现的问题
当前婚恋速配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缺失与低俗化倾向被业界与学界的许多人士所诟病,这也是目前国内娱乐节目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看到十多年前获得三次金钟奖的婚恋节目《非常男女》总是以娱乐手段烘托一种轻松的谈话氛围,让置身其中的男女嘉宾共同探讨具有普适价值的婚恋话题。如今,娱乐不再是手段,而成为目的——嘉宾的对话能给受众多大启发、产生多少共鸣不重要,重要的是语言够不够辛辣,嘉宾性格形象够不够突出。在娱乐与收视率的双面旗帜下,一切手段都是为了制造话题、吸引眼球。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娱乐节目不应该忽视民众在追求快乐过程中的文化艺术需求——人类不但渴求快乐,同时也渴求精神内涵的提升,只有在为民众营造快乐感受的同时,包含文化艺术的精神享受,才能使娱乐节目具有更强的竞争性和更长远的收视效应。
面对当前婚恋速配节目从通俗走向低俗、从兼顾内涵到无意义化的滑坡,近年来,广电总局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对婚恋交友类节目和情感类节目的管理,这也无不显露出广电总局对遏制低俗之风蔓延趋势的决心和力度。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为观众呈现思想与内容并举、观赏性与启迪性兼备的电视文化作品,除了依赖电视主创人员的文化自觉之外,最能使节目的品位、审美、价值产生差距的就是主持人。因为具有极大个体差异性的主持人,在思想观念、人生经历、认知结构、个性风格上的不同都会使节目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