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3400000005

第5章 导论(4)

但是有关中印经济比较研究的论文,在近几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以说日益增多,这些文章主要有:树静的《中印基尼系数比较及影响》,《财经界》(中旬刊)2007年第8期;石良平的《龙象命题:中印两种增长模式之比较》,《中国统计》,2007年第1期;赵建军的《当代中印经济改革比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李磊、赵旭、张嵎喆、王君的《中印第三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经济纵横》,2007年第6期;赵建军的《当代中印经济改革比较及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成因分析》,《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华民的《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于海莲、杜振华的《中印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中印经济发展的优势比较》,《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第7期;田小伟、张潇化的《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李文华的《中印利用FDI的比较及经济效应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5期;权衡的《中印经济增长模式之比较》,《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第11期;郑利的《中印经济优势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1期;狄承锋的《中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道路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唐朱昌、杨特的《试论政府在经济转型和改革中的作用——中、俄、印三国之比较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马致远、赵娇的《中国与印度外贸比较研究》,《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吴晨瑜的《中国与印度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第16期;唐以今的《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之比较研究》,《现代财经》2005年第5期;李天华、李良明的《中国与印度“赶超战略”之比较》,《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江勇、王磊的《中国印度经济发展比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任世红的《20世纪末期中印经济发展绩效及成因之比较》,《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等。

国外有关中印经济比较方面的论文也不少,如Barry Bosworth and Susan M.Collins的Accounting for Growth:Comparing,China and India;Steve Hamm的WHAT’S GOOD FOR INDIA;Trying to sell the West on India as a stable,democratic counterweight to China Yasheng Huang,Tarun Khanna的Can India Overtake China等。

在这些论著和论文中,既有对于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综合性比较,也有中印经济发展的某一个方面的比较。既有对于中印经济的起点比较,也有对于中印经济的发展绩效比较。

对于比较的起点,一般而言,都是把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两国经济发展的起点。(当然也有把50年代开始作为比较起点,或以中国的70年代末和印度的90年代初分别作为各自起点的)根据这一起点,很多学者指出,两国在经济改革之初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赵建军在《当代中印经济改革比较》一文中就指出,两国的经济改革背景有如下相似之处:1、改革前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中央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印度则是在公私混合经济基础上,建立经济计划组织机构,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2、改革前两国都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3、改革前两国都严格限制私营经济,大力发展公营经济,其中中国是完全取消了私营经济,印度则是严格限制私营经济的发展;4、改革前两国都坚持自力更生,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但两者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如华民在《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一文中就指出,两国的初始条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的初始条件是:有数量庞大的过剩劳动力,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没有真正的企业家,并且还是一个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这样的初始条件使当时中国的经济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劳动几乎可以无限供给;第二、内需因为过剩劳动和农村居民数量庞大而严重不足;第三,中国城乡居民虽有很高的储蓄倾向,但是由于企业和企业家的高度稀缺而不能把国内的储蓄有效的转化为生产性资本来增加国民财富和居民收入。印度的初始条件则是:有比中国更好的企业制度和比中国更好的金融体系,但是劳动力的素质不高,基础设施非常糟糕,并且因为过早地推行西方式民主而导致政府效率非常低下。

对于两国经济改革后的发展模式,一般认为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明显的差异。相似的地方主要体现在:(1)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中国经济自1978年以来就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化,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就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此中国就完全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印度则自1991年经济改革开始就加快了市场化的步伐。(2)都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对国有企业改革之前,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印度则自改革开始就取消了对私营经济的很多限制,鼓励私营经济参与很多原来由国营垄断的行业。(3)都实行对外开放。中国在1978年后完全改变了以往对外资的态度,彻底地融入到了全球经济之中;印度也从1991年开始积极鼓励外国私人投资,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对于两者的差异,一般学者都认为,两国明显的不同在于主要驱动产业的不同,中国是由制造业带动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道路,而印度则是以软件业为龙头、服务业驱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有很多学者更详细的分析两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如权衡的《“世界加工厂”与“世界办公室”——中印经济增长模式比较》一文中就详细的阐述了中印经济增长模式中的六大差异:

第一,印度式经济增长中政府直接推动的因素比较少,更多的是“自然而然”的增长,而中国经济增长中则有显著的“政府推动”的特点;

第二、印度式增长是一种主要依靠企业家精神的充满活力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私营企业成长为主导的增长,而中国经济长时期以来主要依靠国有经济为主导,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第三、印度式增长是一种内资经济和内需拉动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而不是依靠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式经济增长是以投资驱动和外资依赖型的经济增长,容易造成投资过热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

第四、印度式增长是一种以产出效率较高的集约式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质量比较高,而中国经济增长是一种粗放型的高投入和低效率的增长,经济增长的方式急需转变;

第五,印度式增长是一种依赖于良好的金融环境和证券市场、法制环境等支持的增长,特别是比较发达的金融体制为私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而中国的金融环境效率则极为低下;

第六、印度式增长是一种以IT行业(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为引导并产生较大的世界影响,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经济增长,相反,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急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当然这样的一种分析明显有抬高印度贬低中国之嫌,有一定的学者对这样一种分析持有明显的相反的意见,例如华民在《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就认为:是由于印度糟糕的基础设施、较差的劳动力素质以及较好的精英教育再加上英国殖民统治留下的语言遗产使印度无法采取大力发展制造业以及大力吸引外资的道路,而只好采取大力发展软件业的道路。并且华民教授认为,不能因为印度主要从事软件业就认为印度在国际生产分工的产业链中就高于中国,也不能因为印度“软实力”上的相对优势就认为印度的经济潜力就一定强于中国。实际上在当前的国际分工,中国和印度都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中国处于国际制造业的底端,印度处于国际软件业的底端。另外,中国的制造业由于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更大的溢出效应,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为公平的经济增长;相反,印度的软件业由于产业链相当短,并且其产业的溢出效应也比较小,因此,印度的软件生产只创造了有限的就业机会,由此导致了“软件新贵”和普通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巨大鸿沟。而陈继东和陈家泽的《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型之比较》则主要从制度创新的层面分析了两者的差异,认为中印两国在发展模式上有如下差异:第一、土地制度的不同决定的农村生产关系差异。

印度虽然废除了柴明达尔制,但绝大多数农民仍然以租佃形式附着在土地上,中国则由于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制度创新,使我国农业逐渐产生出了大量的“产出剩余”,进而使数量庞大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得以游离出土地的依附,这是中国在全球独创的“乡镇企业”这一“低成本工业化”得以发轫、发展并在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第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路径创新差异。印度的重工业优先战略延续的时间长于中国,在改革之初由于国际债务和财政赤字已经达到极限,所以首要考虑的是解决债务和稳定经济局面的问题,故而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而中国由于建立了大量的“乡镇企业”,从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离土不离乡”的转化道路,这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第三、基于不同体制创新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战略差异。中国从改革之初就非常重视体制改革,后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位和出口导向战略也非常清楚,在体制改革层面出现了很多创新。事实上并没有受到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而印度在体制创新的力度上则远不如中国。其在工业上的“国有、国营情节”似乎远远超出比他更正宗的、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几十年历练出来的中国。尽管90年代初拉奥政府开始了较大力度的工业领域的改革,但是,以价格形成机制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力度远远不及中国。这些创新力度的差异,正是中印两国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中国之所以走在印度前面关键在两个字:创新。

对于两国经济发展中各自优势的比较也是比较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一般学者都认为,两者各有优势。如郑利的《中印经济优势分析》一文中就详细的分析了两国经济的优势。他认为,和印度相比,中国的经济优势主要表现在:(1)中国经济决策的效率相对更高,在宏观上的竞争力明显比印度要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有一定的保障;(2)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更高,融入世界的程度更大,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好于印度,更有利于长远发展。而和中国相比,印度也有自身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1)印度的法律法规比中国更加完备。(2)印度的私营企业竞争力更强,资本与金融市场更加成熟,使印度经济植根于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3)印度的科技竞争力更强大,人才优势比较明显。

近几年来,由于对印度经济研究的重视,对于两国经济中某一方面的比较的文章也日益增多。比较多的有对于两国利用外资、外贸、农业、工业等等的比较。如唐以今的《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之比较研究》一文中就对中印两国利用外资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比较,认为,两国在利用外资有不同的特点:第一、中国FDI的流入量远远多于印度。2003年印度FDI的流入量只有中国的8%,截止到2003年,印度所吸引到的FDI存量也只有中国的6%。第二、FDI流入的产业结构不同。在中国FDI更多的流向硬件制造部门,而在印度,FDI更多流向软件部门,流向离岸服务业。至于两国利用外资量及结构差距较大的原因,文中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两国的总体引资环境差距较大,中国的引资环境总体上好于印度。其二、两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侧重点不同,中国积极推行开放型战略,对FDI提供比本国企业更优惠的政策,特别是对出口导向型FDI的特殊待遇更加明显。而印度长期奉行的是进口替代战略,并没有对出口导向型FDI提供特殊的鼓励措施。其三、中国的海外华人网比印度的海外印人网更广泛。中国海外华人众多,而且很多与国内企业有家族关系,他们有兴趣也有能力投资于中国大陆,而印度的海外侨胞远远少于中国,而且多数为职业性集团,也很少与国内有家族关系网,所以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投资于印度,这也是印度FDI流量少于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类推荐
  • 旅游房地产学

    旅游房地产学

    本书通过对房地产、旅游两门主要交叉学科的基本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使读者了解《旅游房地产学》这门边缘学科形成的基础和原理。本书还介绍了旅游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程序,对可以作为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主题或者参与的相关学科及其参与方式作了阐述;对旅游房地产项目特有的经营管理,包括旅游房地产的物业管理和资金筹措也作了原理性的介绍。
  • 中国式通胀

    中国式通胀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这一场持续的.谁也躲不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通货膨胀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央的货币政策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如果看清这些让你痛苦的事情本质之后,也许,你反而就可以平和、坦然.毕竟知者,才无畏。
  •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本书全面系统研究国际企业联盟的社会背景、经济诱因、功能绩效、形态安排、治理结构等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选择。
  • 刘邦驰文集

    刘邦驰文集

    我们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新时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财政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创见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在我国更加完备、更加系统和更加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 老百姓必学的经济学常识

    老百姓必学的经济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普及读物。书中采用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写的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例,既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好懂易学。
热门推荐
  • 魔临九霄

    魔临九霄

    魔亦魔,魔非魔,一段爱恨情仇,一场生死别离。红颜逝,一怒为魔,戮尽苍生;天不仁,剑指苍天,魔逆苍穹。(新书《旷古邪尊》已发,各位道友速速移步阅读!更精彩的故事,更好看的情节!)
  • 妃君莫属:魔君,哪里逃

    妃君莫属:魔君,哪里逃

    一朝逆袭,她是异世大陆的天才傀儡师,妄想淡泊于世,却又深陷情网。★★新婚之夜,她着了一袭红纱,半掩半露间,她笑靥如花,玉臂环住他的脖颈,“今夜,我是你的!”★★“最后一次机会,你爱本尊否?”她步步逼近,他却毫不领情,“若是女子都如你这般,我舍弃也罢!”★★“君上,君上!”侍奴慌张跑来,却换得他冷然瞥之,“又是那个女人的事?”“一个自称君上之子的奶娃闯入殿内,无人能擒!”【系列文】妃常惹火:魔君,滚过来【黑洞文学社】
  • 神龙貔貅

    神龙貔貅

    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路上四处碰壁,后阴差阳错参与媒体的一项野外采访报道,在原始森林中遭遇种种磨难和考验,并发现遗落的巨额宝藏,一场与宝藏主人的恩怨纠葛旋即展开,人类与巨兽的夺宝之战也拉开序幕。
  • 追梦少年之携手同行

    追梦少年之携手同行

    “知道有一个魔咒是什么吗?它能让人从此跌下神坛,能让男生放下lol等游戏,能让女生不追星。什么魔咒这么神奇?没错,这就是高考!”这是一个朋友曾经跟关羽说过的,为了缓解她学习的压力。但在高考前夕,她却意外的收到了一个告白,此人穷追猛打死皮赖脸誓要拿下关羽(不要脸-_-||),她还如何面对……
  • 无限之修真小人物

    无限之修真小人物

    有人说从未见过神仙都是迷信,主角想说,那是你不够虔诚,二是你运气不够好,神仙不可能随时都在地球,三是,给你指点了,你也不够机敏没醒悟,有的醒悟了却无毅力执行,神灵说看完此书你还没醒悟,那就会考虑给你安排点任务执行,然后自求多福。本书主角修仙成神至圣,在神灵创造的任务中成长,再超脱极限,谱写不一样的修神之路。
  • 战猫传奇

    战猫传奇

    魔族,这个似乎不可战胜的种族,却不依不饶的追杀。人类,这个似乎主宰世界的生物,却无以反抗。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家园,徘徊于人魔之间,面对着种种险境,挣扎在鲜为人知的世界。魔族出笼之际,伟诺,只是一个高中学生,被素不相识的青妍强灌了一种液体后,与魔族奋战。群魔的围杀,末世的尘埃,求生之路,反攻之战。
  • 学兵瓦当

    学兵瓦当

    瓦当的学兵生涯,是在抗战的战场上完成的,他的教官,个个都是奇人,他们才是本书的主人公。没有狙击镜穿越,没有女鬼子穿帮,没有港台腔扮酷...历史细节真实,演绎才能精彩。西北古驼道,华北青纱帐,平津租界区,军援大通路,云南亚热带丛林...纵横经纬的地理跨度,多彩多姿的人文风情,努力考据的军战史背景,叙写一干传奇儿女的热血抗敌故事。
  • tfboys与三千金

    tfboys与三千金

    tfboys和三位千金的恋爱过程,中间受了很多的苦,最后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 黑道老公:请松口

    黑道老公:请松口

    “你你……你耍流氓……”“不不不……我只对你耍流氓……”某老公邪魅一笑。“别过来……啊!禽兽……”“情兽?乖……我只做你一个人的情兽!”某老公突如其来的专情告白。“放开我……你个大坏蛋!”“哎呀!小卿卿,你怎么能怎么说哀家呢!人家还是纯良美男子一枚”这个“无耻之徒”彻底颠覆了她的三观。(偶家小卿卿要逃跑?)哪来的一只哈士狗狗追着跑?“该死的……色狗,放开你的爪子!”“……嗷嗷”“啊!不要呀!快松口……”黑道腹黑阴险吃萌扮乖,还附带调笑逗弄功能,是情窦初开,良家少女必备的生活调味剂——哈士老公一枚……市场价只需要1元,快快抢购吧!
  • 帝觉

    帝觉

    浩瀚星空,大千世界,无尽宇宙。尽头在何方?尽头的深处,风景又是何样?在远古流传下来的传说中。尽头深处有一虚空大殿,大殿内有五人。一曰道帝鸿钧!二曰魔帝七夜!三曰龙帝莫言!四曰妖帝青染!五曰佛帝恒缘!万族共尊!自此,魔,龙,妖,佛,不敢妄自称帝!始有,魔尊,龙王,妖神,佛祖!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