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3400000024

第24章 中印对外经济关系的转变比较(2)

(2)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并不断降低关税保护水平,促进贸易的自由化。在改革初期,由于外汇的紧张,还是采取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对于进口商品,除了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成套的大型设备和技术引进项目外,对于一般的消费品,还是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政策,这种限制政策既有关税壁垒,也有非关税壁垒。在上世纪80年代非关税壁垒还是非常重要的形式,这些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进口配额、许可证、进口替代名录以及质量与安全标准等等,其中进口配额和许可证是当时采用的最主要的非关税壁垒。80年末许可证商品达到53种,占所有进口商品的比重高达46%,但进入90年代后,这些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到90年代末,只剩下4%的进口商品受许可证限制,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则逐步取消了所有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在逐步减少和取消这些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关税壁垒也逐渐降低。80年代初中国的平均关税税率曾高达56%,当前已经降到10%以下,达到WTO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当的水平。

(3)制定各项鼓励出口的政策。在改革开放以前,奖出限入就是基本的外贸政策之一,改革开放之后,在逐渐放松对进口的限制的同时,也采取了大量鼓励出口的政策。这主要包括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等。

印度对外贸的控制改革前就没有中国那么严格,而且在全面经济改革以前的80年代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改革。如80年代初就改变了以往“只有本国没有或国内不能生产的工业品才能进口”的原则,提出只要有利于技术更新和出口,无论是原料、中间产品还是资本品都可以进口。80年代中期,为了扶持计算机产业,又免除了计算机和电子工业设备的进口税,同时,其他的资本品、机器设备的进口税也大大降低。90年代开始全面经济改革以后,外贸体制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1)大量减少非关税壁垒,同时逐步降低关税壁垒,放松对进口的限制,推动贸易的自由化。印度改革前的非关税壁垒主要是许可证和配额控制,拉奥政府实行经济改革之后,首先全面取消了资本品和中间品的进口许可证,这些商品均改为关税控制,但是,对于一般消费品仍实行许可证控制。同时关税率也逐步下降。1990——1991年印度的最高关税率达到355%,加权平均关税率为87%,1995——1996年最高关税下降到了55%。后来的瓦杰帕伊和曼·辛格政府进一步实行这方面的改革,1998年瓦杰帕伊政府把340种商品从限制进口名单转移到进口许可证名单,2001年4月1日起,又取消了所有商品的进口配额限制,对进口实行关税化管理,2001年3月还取消了10%的关税附加税,降低水泥等与基础设施有关的产品进口税,并表示3年内把最高基本关税降为20%。2005年4月1日起,曼·辛格政府宣布对信息技术协议中217项IT产品进口免征关税。并进一步降低整体关税水平,2005年印度算术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15%。

(2)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促进和扩大出口。印度对出口的促进措施主要有四项,第一、废除原来对出口的限制,到1994年拉奥政府就废除了原来的出口许可证、出口定额以及最低出口价格等对出口的限制,代之以统一的没有歧视的出口刺激。第二、改革出口补贴政策,废除对那些容易造成拖延和腐败的商品的出口补贴,而对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出口给予更多的补贴鼓励。第三、适当改革汇率政策,使其更加有利于出口。1991年为了促进出口曾进行了一次大幅度的卢比贬值,1992年实行双重汇率制度,1993年卢比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并使卢比根据外汇市场上的供需条件而决定汇率。第四,鼓励出口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企业的发展。

总的看来,中印两国在外贸政策上都是不断的走向自由化,都采取了放松对进口的限制以及鼓励出口的政策。但是,相对而言,印度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明显大于中国,但中国在鼓励出口的政策上更加有力。印度对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控制一直比较严格,进口一般消费品曾长期受许可证控制,而中国在90年代后受许可证控制的商品就非常少。90年代以来,印度的进口关税也一直高于中国,另外印度为保护民族企业而对进口商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远远多于中国,据统计,从1995年至2007年6月,印度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次数高达474,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欧盟,而中国则仅为138次。但在促进出口方面,尽管两国采取的是类似的政策,但由于中国从8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几个经济特区和大量的沿海开放城市,这些地方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面向出口的企业,所以鼓励出口政策所起的作用非常大。

6.2.2中印外贸的水平比较

从两国的外贸水平来看,总的来说中国明显高于印度,无论是进、出口的量上看还是增长的速度来看,中国都明显高于印度。

经济改革以来,中印在对外贸易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对而言,中国成就更为显著。当前,从规模上讲,中印外贸规模已经不在一个档次,中国外贸总额已经进入世界前列,2007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位,而印度还没有进入前20名。另外,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1993年之外,中国外贸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但印度却每年都存在逆差,这也说明中国的出口政策取得了更大的成效。当然,中印外贸的差距,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更具外向性,在融入全球化进程方面中国比印度走得更快,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远高于印度所致。不过从贸易的方式和结构上看,则两者各有优劣:

从贸易方式上来看,印度要优于中国。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而并非一般的商品贸易。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加工贸易就超过了贸易总额的50%,而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而非本土企业。印度的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本土企业是印度的贸易主体。从这点来看,印度的贸易方式优于中国。

而从贸易的结构来看,则又有不同,首先,印度贸易中的服务贸易比重明显高于中国。2004年,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商品贸易占90.5%,服务贸易不到10%,进口贸易中,商品贸易占88.6%,服务贸易占11.4%。同期印度的服务贸易占总出口的份额达到34.4%,在进口贸易中的份额达到30%。这方面印度的结构明显好于中国。但是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则中国又优于印度,当前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90%左右,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只占10%左右。但印度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只在70%左右,2005——2007年印度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分别为72.0%、68.6%和69.4%。

6.2.3中印外贸的前景比较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外贸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印度保持明显的优势。这是因为中国的整体经济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印度,而中国经济结构中工业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印度。一般情况下,工业比重高的国家外贸潜力更大,所以,从规模上看,印度很难在短时间内缩小与中国的差距。但是,由于近年来两国经济战略的调整,中国政府开始强调产业结构升级,其中特别强调制造业升级,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变,考虑到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上的优势上明显不如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加上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制造的需求大幅度下降,中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出口的增速可能会有所减缓,在一定时间内甚至会出现负增长,而同时,印度却在近几年明显重视了制造业的发展,这极有可能促进印度外贸的发展。所以,印度外贸的增长速度有可能会在近期内赶上或超过中国。

当然,两国的外贸特别是出口虽然近几年增长很快,但实际上都面临一定的问题。首先是两国的优势出口产业部门实际上都明显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中国的某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过大的优势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的担忧。使中国在国际上所遇到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调查日益增多。如前几年在WTO规定纺织品配额取消的情况下又遭到美国、欧盟等的配额限制,中国所遇到的反倾销更是世界上最多的。而印度由于90年代后期以来长期依赖软件的出口,2006——2007年度印度软件出口占服务出口的42.9%,这也使印度的出口过分的受制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国际经济形势出现衰退时,印度的出口也就将遇到很大的打击。现在印度的软件出口增长已经过了黄金期,年增长50%的情况估计很难再出现,这也必将对印度的出口甚至整个印度的经济发展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其次,两国的出口目标市场都过于集中,2004年中国出口目标市场的前5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73.3%,印度出口目标市场的前5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也达58.4%,这可能造成中印两国过多的依赖少数市场,当然,这方面中国尤其值得注意。本次金融危机中欧美发达国家需求的萎缩之所以给中印两国经济也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与中印出口目标市场过于集中有着重大的关系。

6.3中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比较

6.3.1中印利用外资比较

在实行经济改革以前,中印两国对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中国基本上禁止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外援和对外借款也非常谨慎。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印度尽管从未禁止外商投资,但是对于外资的管制也非常严格。实行经济改革之后,两国都大幅度的调整了有关外资的政策,由限制或禁止外资转向鼓励外资的进入。这一转变过程中,二者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二者都逐步放开对外资的限制,但中国对于外资的开放力度明显大于印度,中国对于外资的待遇也明显好于印度。

中印两国在外资的利用上都有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中国最早决定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时,开放的地区基本上限于经济特区,后来则逐步放开到沿海开放城市,最后面向全国。在开放的领域上,上世纪80年代基本上局限于纺织、轻工等产业领域,90年代后,开放的领域日益扩大。1992年向外资开放了商业零售业,1994年又有条件的向外资开放了民航业,并允许以合资、合作方式投资广告服务业,1995年又开放了船运业、高新技术产业,1996年又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来又逐步放开了证券、保险等领域,到新世纪后基本上除了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而必须由国有企业独资经营的领域外,基本上都向外资开放。印度在90年代初实行大规模经济改革以后,也迅速放松了对外资的限制。拉奥政府首先取消了绝大部分外资只能投资于那些需要外国科技和外汇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业领域,并且外资持股不能超过40%的规定,向外资开放了金融、电力、银行、通讯、保险和服务业等领域,并提出除了34种产业外允许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重点项目股本总额的51%。在瓦杰帕伊上台后,还重点推出银行、非银行金融业、医药、港口等15个领域,让外商重点投资。并规定外国对印度非金融公司的直接投资如超过5000万美元,则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虽然两国都加大了对外资的开放,但中国开放的力度还是明显大于印度。中国开放的领域还是明显多于印度,另外,中国对于大部分行业的外商投资并没有股份的限制,很多行业都可以采取独资的形式,但印度除了少数行业外,都有最高股份的限制,一般不允许外商独资企业存在。此外,中国对于外资企业采取了大量的优惠措施,在税收上明显低于国内企业,实行的是超国民的待遇,但印度在2000年之前,基本上都只是实行国民待遇,而没有实行超国民待遇。但是,最近两国的外资政策上却有了一定的变化,印度在新世纪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后,在经济特区内采取了很多类似以往中国实施的外资优惠政策,甚至也实行了超国民待遇,但中国却在2006年开始宣布要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决定只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

同类推荐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后天有多远?通货危机、石油泡沫和气候变化

    后天有多远?通货危机、石油泡沫和气候变化

    当今世界,气候危机、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三重危机叠加出现,三重危机的核心是能源,为了走出这三重危机的阴影,人们寄希望于低碳能源的新能源,希望通过它“毕其功于一役”,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没有一种能源形式能够替代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那么,在三重危机之下,我们不禁要问:后天有多远?后天之后,我们又该去向何方?本书所讨论的正是这三种危机之间的深层次的相互关系。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等。
热门推荐
  • 危机末

    危机末

    一所三流大学的大学生,一场全人类进化的契机。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未知存在造就出的全新世界,未来的路延伸至我们所看不见的地方。这里,死亡与生存,毁灭与新生,危险与机遇,并存!
  • 邪魅神修

    邪魅神修

    倒霉宅男赶上穿越的潮流,却成了人人喊打的“采花贼”。身怀神秘玉佩坠入上古禁地,竟得获神诀修出七窍玲珑心。何为修神?那就是便是江山美人全揽,诸天神佛跪拜!
  • 我乃主宰

    我乃主宰

    当辉煌成为过往,当红颜化作骷髅,当背叛成为历史,当仇恨成为烟云,只剩下自己一人在十万年后重生,一切还有意义吗?他是被人创造出来的多余的人,堪称完美只是缺少爱情,伊人化作荒丘,红颜穿上袈裟,遭逢兄弟背叛,按理说,应该怨气滔天,可是十万年后才重生,一切都成为了过往烟云,该怎么办?不甘寂寞?搅弄风云?这个世界,只有平庸和辉煌两种选择!
  • 九流绪论

    九流绪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剑三缘

    神剑三缘

    平凡的少年穿越到异世成为皇子,为亲情,他拔剑杀向皇宫;为挚爱,不惜与所谓的正道为敌。在维护正义斩妖除魔的漫长路途中一步步发现自己在渐渐掉入别人的陷阱——原来所谓的正道其实是真正的恶魔。在一步步揭开真相的过程中,主角历经千辛万险去维护这个世界的正义......
  • TFBOYS之恶魔之吻

    TFBOYS之恶魔之吻

    一个女主角一开始遇上王俊凯时很讨厌她,可渐渐的,时间久了也喜欢了,但王俊凯不喜欢她,莫一天女主角在一条街上对王俊凯表白了。…………女主角是皇室公主。
  • 穿越不为妃:皇上,离我远点

    穿越不为妃:皇上,离我远点

    别人穿,她也穿,为毛别人不是皇后娘娘就是千金小姐,悲剧的她居然却沦为乞儿,上天不公哦!哼!她也要霸占个王爷,怂恿他去夺皇位,捞个皇后头衔过过瘾......
  • 总裁太霸道之总裁的独宠妻子

    总裁太霸道之总裁的独宠妻子

    他,Z市最有名多金的商业巨子.她,普通的职工家庭出生.一场暗算,一场情伤,两人相遇.最初,她说:既然我救了你,你做我男人吧,我养你.;他勾勾嘴角:好而在她被现实伤的狗血淋漓时,他宛如最帅气的王子,拿着闪闪发亮的钻戒对她说:既然你救了我,我的生命中又怎么可能没有你,女人,我养你,嫁给我.
  • 时光吹不散我们的记忆

    时光吹不散我们的记忆

    “这位同学请问一下,教务处怎么走。”面对她的回答是“左转右拐”,善良的她真的相信左转右拐。“这位同学,可不可以借我一下你的饭卡,我我我,忘记充饭卡了。”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他,他随手把饭卡借给她了。却听得“你们今天谁饭卡没带,我请你们吃,不用还哦~”他好心的借她饭卡居然这样回报给她,她报复今天早上居然相信他的左转右拐
  • 娱乐圈的爱:总裁大大的心肝

    娱乐圈的爱:总裁大大的心肝

    他,外界传闻冷血总裁,年仅22就拥有数亿身价,从未有过绯闻,外界也没见过真面目,传说各国的总统见了都怕,杀人不见血,但专宠她,遇见她后,变的很暖!她,领证时被男友和闺蜜背叛,和他一纸婚约定下终身,这期间她从三线小明星到影后少不了他的默默支持,在所有人都讨厌她时,他还在她背后默默支持她,两人由一纸婚约到修成正果!(我一定会把这本书写好的,都支持我哦!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