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3000000012

第12章 中外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轨迹(3)

(三)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演化与变迁历程

早在1888年,日本政府的一位德国顾问保罗·迈耶特就曾建议日本政府开展农业保险,但这一建议未被日本政府采纳。直到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部分地区才试办“农业共济”。但由于农业经济落后,政府重视力度很小,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农业共济试点范围非常小。随着5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传统农业转型和现代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政府大力扶持和法律支持下,日本农业保险获得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建立在精细化、科技化、集约化现代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日本特色的“农业共济”制度。日本农业保险是基于其农业灾害补偿制度来实施的,该制度被定性为“国家实施的应对农业灾害的一种经济政策性保险”。与日本农业个体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实相适应,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的是民间非盈利团体——互助保险合作社经营、政府提供补贴和再保险支持的模式。日本农业保险的发展与日本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相关,农业保险与制度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制约了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轨迹和变迁历程,基于特定的制度环境,形成了政府扶持、法律保障、农民互助“三位一体”的富有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首先,完善的法律制度: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日本在1939年正式举办农业保险之前,就于1929年和1938年颁布了《牲畜保险法》和《农业保险法》,战后为配合农村土地改革和推动小农经济转型,日本政府于1947年又将这两部法律修改合并为《农业灾害补偿法》,建立政府扶持、强制投保、以农村合作组织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该法对农业保险的组织机构、政府职责、强制与自愿保险范围以及费率制定、赔款计算、再保险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以后进行了多次调整修订,为建立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

其次,政府支持政策: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持续发展的动力。政府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确保农业保险制度稳定运行。将涉及粮食战略的农产品设立为强制性保险,规定在水稻与麦类的保险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户,不论愿意与否都必须加入,即“当然加入制”。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扶持、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截至2006年,日本国家财政农业保险两项支出预算就到达1177.49亿日元,约占国家财政农业预算的3%左右,平摊到每农户的补贴就达4.39万日元(相当于369美元,3127人民币)。为保障农业保险制度稳定运行,由政府和农民共同出资建立农业保险基金,由农民投保的保费收入和政府财政补贴双方各占50%的比例组成,由基层农业保险经营组织负责管理。

最后,互助合作共济: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的组织基础。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由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区域性农业共济组合)负责经营管理,日本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分为三级:市町村级的保险合作社(农业共济组合);都道府县级(省级)保险联合会(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中央政府级的总会三级组织。村级农业共济组合是农业保险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农户,承担收取保费、支付保险金、办理投保、定损、开展预防灾害等业务活动,并接受都、道、府、县级政府的指导监督;府(县)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是中层管理层,主要负责接受辖区内农业保险合作社的保险业务,并按一定比例向中央政府的农业保险再保险基金进行再保险,接受农林水产省的指导监督;农林水产省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会计处是农业保险最高管理机构,最终承担农业保险的风险并向农业保险协会及其联合会提供补贴。

2.2.2发展中国家(地区)农业保险制度演化与变迁

广大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农业现代进程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农业保险的起步和发展也晚于法国、日本、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但在获得国家政治经济独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传统农业逐步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地区)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其中,印度和中国台湾在农业保险发展、创新上走在了前列,形成了在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印度和中国台湾的农业现代化历程和农业保险演变历程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以管窥豹,对这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农业转型和农业保险演变历程的分析,可以为我们的传统农业转型和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一些富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

(二)印度农业保险演化与变迁历程

印度是一个拥有近7亿农民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农业保险起步较早,目前已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并成为了印度反贫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成为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发展比较成功的范例。印度与中国国情有不少相似性,印度在农业保险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印度农业保险的演化历程

①研究试行阶段

在1947年独立后不久,印度政府就开始考虑农业保险问题,为此,食品和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行作物和牛保险,并于1947—1948年对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1965年,印度中央政府提出一个作物保险法案,就农业保险具体运作、财政支持、政府职责等相关政策向各邦政府征求意见,但由于涉及政府承担(尤其是地方邦政府)很大的财政责任,没有一个邦赞同这一项目。因此,中央政府成立农业保险的这一构想和建议没有变成现实。

②正式实施阶段

1972年印度人寿保险公司综合保险部推出了第一个长期个体作物保险计划——H-4棉花作物保险计划,该计划后来被印度综合保险公司(GIC)接管,该计划持续到1978/79年,但参保率不高,亏损严重,不得不停办。

1979年开始,印度综合保险公司开始试点谷物、小米、油菜籽、棉花等农作物保险,推出了包括农作物保险指导计划(PCIS)等一系列实验性农作物保险计划。该计划对农户提供50%保费补贴,保费补贴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各自承担一半,印度综合保险公司与邦政府按2:1比例分担风险责任。

1985年印度中央政府开始推行综合作物保险计划(CCIS),该计划规定:从金融机构获得为生产粮食作物和油菜子贷款的农民必须强制参与,保额限定在贷款额的100%之内。对参保小农户和边缘农户给予50%保费补贴,补贴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各出一半。保费与赔付额由中央政府与邦政府按2:1的比例进行划分。该计划由中央政府、邦政府的部门机构、银行和印度综合保险公司共同实施,一直持续到1999年。130由于CCIS赔付率太高、波动太大、精算技术不完善,导致财政负担大,实施效果不理想,印度政府于1999年推出“国家农业保险计划”(NAIS)取代“综合作物保险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向农民提供保险服务和金融支持,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稳定农民收入。该计划规定管农户拥有地块大小及是否欠债均可参加保险,小农和边缘农户交纳的保险费享受50%的补贴,补贴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按1:1的比例分担。

除了传统农作物保险以外,印度政府近两年还推出了农民收入保险方案指导计划、咖啡降雨指数和单位产量保险、种子作物保险方案指导计划、嵌入式天气指数农业保险产品、纯保险型的天气指数农保产品等创新型农业保险新险种,农业保险险种日趋多元化,农业保险体系逐步走向完善。

(2)印度农业保险制度的特点

印度的农业保险和普通的农业保险不一样,它的立足点不是普通意义的农业灾害补偿,而是立足于农村反贫困的一种特殊的农业保险。这种特殊性是由印度还有80%的农民,其中2亿农民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国情所决定的,基于农村反贫困的印度农业保险政策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①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

印度在发展农业保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等制度主体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行、农民参与,中央政府和地方邦政府分工协作、协力配合的基于反贫困的农业保险发展战略和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中央政府负责农业保险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并实施管理全国性的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地方的邦政府则根据地方农业经济特点,实施管理地方性农业保险计划;成立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各个邦分公司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参股,并吸引其它社会主体参资入股,共同经营管理、责任分担、收益分享,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合理的权力、责任分配,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主导作用;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和地方农业保险计划由以印度国家农业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四大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市场运行,保障农业保险在政府主导下,实现有效市场运作,提高运作绩效。

②把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配合国家农村反贫困发展战略

首先,通过农业保险立法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法律保障。农业保险是印度政府扶持农业的重要政策,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并保护农民脱贫和增收的稳定性。为此,印度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以法律约束政府行为,规范农业保险,推进法制化,这不仅是农业保险得以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也是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农业保险法律的制定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为印度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风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法律基础,为政府采取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工具扶持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次,作为反贫困发展战略的农业保险为农民抗灾复产、脱贫致富提供制度条件。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印度属于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有效降低农业灾害风险对广大农民的影响,印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各邦的政策农业保险体系,使农业保险成为保护农民,稳定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有力手段,成为为农民减灾防损、脱贫致富的重要制度条件。

最后,农业保险成为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政策工具。印度与中国一样,农业保护体系主要由三大政策组成:一是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研支出、农业扶贫基金及专项基金、农业部门事业费支出等;二是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这项政策在整个农业政策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是收入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农业灾害补贴、农业救济费、农资价格补贴。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发展农业保险,使农业保险成为支持和保护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工具之一,这已成为印度农业发展政策的选择方向。

(二)中国台湾农业保险演化与变迁历程

(1)台湾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与战后台湾地区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伴随台湾的工业化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得到快速发展。台湾地区的农业保险等农村金融制度为保障和推动台湾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台湾70—80年代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战后台湾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至1953年代,为是台湾农业的恢复和稳定阶段。国民党当局在农村广泛开展土地改革,先后通过“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等运动;将土地分发给广大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让农民成为了土地所有者,缓和了农村的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迅速得到恢复。随着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完成,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以农会作为组织基础的农业保险在台湾农村开始推行开来。

第二个阶段从1954年至1971年,为农业培养工业阶段。随着台湾农业恢复和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剩余增加,台湾开始启动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由于工业化所需资本、人力的缺乏,政府不得不对农业采取“挤压”政策,通过榨取农业剩余支持工业化。政府的发展战略导向,“挤压”政策的严重后果,导致台湾农业投入和产出极不平衡,到60年代末期陷入了危机,农业发展的停滞导致农业保险发展停缓下来。

同类推荐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主要内容:3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条道路既汲取了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也借鉴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成功做法。这条道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怎样理解和运用财务数据

    怎样理解和运用财务数据

    本书共二十章,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数据信息平台是企业管理的最佳平台;资产负债表:企业家底状况;经济活动与资金周转;资产负债表是怎样记录业务活动、报表附注:报表的补充说明;决策未来:预测财务数据分析等。
  •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金融改革是在计划金融体制的基础上展开的,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决定和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而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又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我们对金融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要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开始。
  •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本书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GDP、基尼系数等等,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数字开始,介绍这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等的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
热门推荐
  • 绿林老大

    绿林老大

    这个威风凛凛的大汉一见了王重翻身便拜,口中叫道:“哥哥,请收我上山。”……
  • 乱世南渡

    乱世南渡

    王孙公子,本是锦衣玉食,无奈一朝遭劫,难回从前,想要重拾从前的生活,又要怎么去争取?-------------我是管平潮的忠实FANS,不知来看这本书的,有没有同好之人?作为一个做文案策划的广告人,居然写不好自己小说的简介,感叹,感慨!平素工作的严谨,或许会让这本书并不会如题目那般沉重,所以各位大可不必抱着苦大仇深的态度去读这本书……求收藏,求推荐,深谢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末世星生

    末世星生

    几百年前,异族的入侵毁灭了人类经营数千年的文明,时至今日,遗民们已然忘却当年的恐怖,大灭绝只流传于故事之中,然而在暗处,一场新的危机正在蠢蠢欲动;于此同时,人类在废墟之上建立的势力,并未能完全填补权利的空缺,最高处的位置让人垂涎,各方你争我夺,新的文明摇摇欲坠;外敌,内乱,天灾,人祸,人类又一次沦落到灭亡的边缘,风云际会,每个人的命运身不由己,数名少年少女踏上了舞台,朝着自己的道路前进,他们是宿命的抉择,还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文明是再一次毁灭,还是力挽狂澜;人类的灾难是神的旨意,还是咎由自取……看,一颗新星正在升起。
  •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通过现代解读方式,深入挖掘《本草纲目》中的精髓,辑录上千条有关日常养生、食疗、增寿妙方,介绍了100种常见食物的药用功效、100种常用中草药药性、主治、用法,并阐述了中医养生、食疗基本常识,帮助读者运用本草对症治疗现代家庭常见疾病。此外,还结合现代人生活特点和饮食习惯,为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本草养生方案,并详细介绍了五脏的食养方法,帮助读者轻松调理五脏,实现健康。
  • 网游之操戈天下

    网游之操戈天下

    在《龙行》中被杀删号解帮的他,在《核动》中回归,战断天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奇大学:修炼之路

    神奇大学:修炼之路

    一个来自未来的大学,一改往日的文理科学习,这里只有战斗!战斗!战斗!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一切!用积分来兑换自己所需的一切,最终目的只有一个——离开这里!
  • 双生帝尊

    双生帝尊

    诸天万界中有无数神奇的血脉和体质,最强的当为人族十脉与兽族十圣。而在这二十种圣脉之下,还有无数神奇血脉。二级血脉石化、四臂体、威慑眼、御木术。一级血脉暗炎体、元素羽、未来眼、龙臂。特技血脉暗魔之力、斗神化身、雷霆体、幻魔眼。还有最强的那20种血脉与种族:炎凰兽、世界树、吞天兽、天刃兽、不灭体、逍遥体、乾坤眼、万象体等。苏羽在一次次转世后,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体质,十圣兽中的撼天兽,苏羽惊人的发现自己撼天兽化形为人竟然也是人族十圣脉之一。一体生双圣,逆天的身体是天地赐予还是某个无上存在的试验品,苏羽誓要以双生圣脉走出一条帝尊之路。
  • 半月缘

    半月缘

    原为公主的她,经人迫害,家园被毁,亲人被害,侥幸活下来,失忆的她流落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