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2900000043

第43章 参考文献(3)

225. 周其仁,农地入市的两条路线[A],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26. 周霆,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27. 朱冬亮,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28. 朱林兴,集体土地流转异化为哪般[J],国土经济,2002(12)

1.

229. 朱忠贵,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①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曾任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全国社会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第八届四川省人大常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②卫兴华、孙咏梅:《2006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3期。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新华网北京2006年2月21日电。

④党国印:《论农村集体产权》,《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4期。

⑤Davis, Lance, and North, Douglass C.,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a First Step 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J.of Econ.History 30.1979

⑥在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关于“两个趋向”的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并指出从总体上看,中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⑦James Yen. How to Implement the American Policy for a“Strong and Democratic China”,1947.RAC.

⑧涂文涛:《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⑨谭洪江:《我国农业制度变革的根源和思路》,《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7期。

⑩曾建民、彭玮:《略论发达国家农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江汉论坛》2006年第12期。

11韩鹏、许惠渊:《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及其启示》,《世界农业》2002年第12期。

12董向荣:《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局限性与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1期。

13孙津、郭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含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创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3期。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新华网北京2006年2月21日电。

15董向荣:《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局限性与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1期。

16巴斯夏(1801-1850),法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思在《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说,“巴斯夏曾以波尔多和所有法国酿酒厂主的名义煽动反对现存的统治制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94页)。

17王家宝:《和谐经济论》(巴斯夏著)译者的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294页。

19郭镇方:《论经济和谐的内涵及其标志》,《经济学家》2006年第1期。

20蒋京议:《和谐社会利益制度的设计框架》,《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12月8日。

2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2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1页。

23王振中:《对产权理论若干问题的全新探讨》,《产权与经济发展》(王振中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24S·佩乔维奇:《马克思、产权学派和社会演变过程》,J·C·伍德编《卡尔·马克思经济学》第4卷,伦敦,克鲁姆·赫尔姆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40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9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

27 顾钰民:《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77页。

29丁任重、杨慧玲:《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4期。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08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3页。

32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版,第70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82页。

34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经济学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第608页。

36程恩富、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56页。

37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版,第96页。

38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版,第100页。

39刘诗白:《主体产权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47页。

40邵彦敏:《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4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4页。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35页。

43刘敬鲁:《经济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44丁任重、杨慧玲:《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4期。

45裴小革:《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求是学刊》2004年3期。

4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02页。

4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4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4页。

4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21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46页。

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8页

5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03页

5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4页。

5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20页。

55菲吕博腾、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56菲吕博腾、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57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58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59科斯:《社会成本问题》,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3页。

60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7-98页。

61Umbeck, J.1977.“The California Gold Rush:A Study of Emerging property Rights.”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ty,14,no,2:197-206

Umbeck, J.1981.“Might Makes Rights: A Theory of the Formation and Initial Distribution of Property Rights. ”Economic Inquiry,19,no,1:38-59

62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9页。

6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7页。

64凡勃仑:《有闲阶段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8-141页。

65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第87页。

66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67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68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版,第28页。

69此处为周其仁(2004) 对Bazel(1989)、Libecap(1989)、Eggertsson (1990)、North(1990)、Alston(1996)等的相关论述所作的概括。

70杨伯华、缪一德:《西方经济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71Kaldor N. 1939, "Welfare propositions and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s of utility", Economic Journal 49: 549-552

72J.R.Hicks, 1941, The Rehabilitaion of Consumers" Surplus, P111

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6页。

74程恩富、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69页。

75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52页。

76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8-349页。

77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78盛洪:《社会成本问题注释》,载于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6页。

79J.E.Stiglitz,“Whither Socialism? 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4,P238.

80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和西方经济学———吴易风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页。

81顾钰民:《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8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7页。

83菲吕博腾、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8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189页。

85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文版),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8页。

86江平:《现代实用民法词典》,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87巴斯夏:《和谐经济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4、236、242页。

88孟繁义:《“产权”界论》,《不动产纵横》1997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包括了关于“封建主义”与“现代化”、中国(近)现代化:在封建羁绊中步履维艰、封建制度的覆灭和现代化的起飞、封建主义:新时期现代化的沉重包袱、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等。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清晰地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线索;第二部分,全面论述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基本框架的五大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三部分,系统分析了提高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和处理好对内经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
  •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赋税徭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代之前的赋役演变,宋元时期的赋役演变,中国古代赋役制等。
  • 中海化学:新国企的创造性实践

    中海化学:新国企的创造性实践

    本书是一本关于新国企的解读之作!新国企,是2003年以来经济学界对于一批具有股权清晰、管理规范、战略清楚之特点的新型国有企业的评价,其代表者包括中国移动、中国海油等。而中海化学则是中国海油控股的一家子公司,并且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独有的内涵让人眼前一亮。本书正是通过对中海化学独特的使命感、系统化的战略设计、从海南到全国的成长路线图、并购重组的资本运作手段、大胆而前卫的管理创新理念、整合文化的有机行程、核心团队的领导力展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观察,力图让读者在有趣的故事、严肃的论理、深刻的剖析中获得一些对于国有企业使命和管理理念的新认知。
  •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金融改革是在计划金融体制的基础上展开的,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决定和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而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又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我们对金融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要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开始。
热门推荐
  • 雪落花开上

    雪落花开上

    一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年伙伴,一个是只相识一天,却结下半书情缘的知音密友,一个是性格背景截然不同的欢喜冤家,究竟谁才是让她用一生去爱的那个人?生活的艰难让她学会了坚强,亲情的自责让她不敢奢望、不敢追求,友谊的珍惜陪伴却不能教会她如何追求真爱。当她终于陷入“蝶飞六月花瓣雪”的梦里,却再也不能从那个漩涡里挣脱;当亲情友情的挫折将她禁锢,懦弱、迟疑阻挡着她的路,好不容易敞开的心,好不容易得来的爱又将何去何从?雪落,便是花开的季节;梦碎,沉浸心海。
  • 女身男心之绝世妖娆

    女身男心之绝世妖娆

    车祸意外死亡的萧白,竟然来到唐朝,好吧,穿越这种老套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萧白表示能够理解。可老天爷却开了个玩笑,让他变成了当朝尚书之女...萧晴,而且,这具身体居然还是个贫乳。萧白仰天长哮道:“我才不要做女人!我才不要给别人生猴子呢!”............青竹林立,江湖中肆意闯荡,为你红袖添香。阴险狡诈,朝堂上步步惊心,只为踏出宫墙。绝世妖娆,乱花渐欲迷人眼,奈何女身男心。
  • 杨洋:爱你爱了那么多年

    杨洋:爱你爱了那么多年

    爱情,从来都是一种百转千回的事情,不曾放弃,不曾受伤害,不曾难过,不曾迷茫,怎懂得爱人?原来,爱情竟是含笑饮砒霜。往事是冰封在记忆中的梦,而你是我唯一的记忆。细数门前落叶;听,窗外雨声,是思念的泪滴。思念是一种忧伤,幸福而惆怅,是一种温馨,痛苦而惊喜。
  • 血染天下:绝色杀手

    血染天下:绝色杀手

    “宝贝儿,你饿么。”某妖孽男趴在某女的肩膀上哈气。“不饿。”某女冷冰冰的回答,丝毫不为所动。脸皮厚的某男,笑的风华绝代:“宝贝儿,我来喂你喝酒吧。”“不想喝。”某女面无表情。某男依旧不死心:“那我们一起睡觉吧。”····某女微微抬头,忽然扑上去:”那好,我在上,你在下。“······
  • 恶魔总裁娇萌妻:狠爱100天

    恶魔总裁娇萌妻:狠爱100天

    言容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商界奇才,一着不慎,错上无名小卒林小奈。曾经土鳖,华丽蜕变,呆萌娇妻化身彪悍女神。“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杀了我;要么。。。。爱上我!”“我不会杀你,更不会。。。爱上你。言大总裁,你似乎。。。该吃药了。嗯?”女子挣脱男子环抱,莲步款款地离开,留下恶魔总擦独守空房。。。。
  • 天降萌妃:王爷太高冷

    天降萌妃:王爷太高冷

    有人说挂在嘴里的是喜欢,藏在心里的是深爱。上一世,顾琳琅和徐阿娇青梅竹马,白头偕老。最后,相敬如宾。他们都深爱彼此,却都忘了告诉对方我爱你。所以顾琳琅用了一世的时间来学习这一生如何去爱一个人。容华愿给唐尔黛一场轰轰烈烈的深爱。极致宠溺,绝不掩饰。愿用一生,还爱本色。
  • 补天神局

    补天神局

    一场与宿命的对决,一段毁天灭地的情仇,一个浩瀚的世界中,谁能摆脱命运的束缚超然在上?因一场逆天阴谋,少年重生于荧惑大陆,因宿命而奋力逆天改运,琴棋书画刀剑枪百花齐放,万道争鸣,谁能为尊......
  • 无限之国剧空间

    无限之国剧空间

    这里是无限华语电影空间:《大笑江湖》告诉你九阴真经,独孤九剑,葵花宝典的传世之秘,李连杰版《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后来的故事你知道吗?知道《武林外传》中十大顶尖高手的排名吗?在《仙剑奇侠传》的仙侠世界之中我放声长歌,在《倩女幽魂》写另一段传世人鬼奇情,《蜀山传》原来还有东方仙魔对抗西方魔幻世界的故事……在无数的经典影片之中书写东方世界的传奇!PS:华语的经典,这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求梦想杯选票!!!都到碗里来!】
  • 吀靥代表我对你的爱

    吀靥代表我对你的爱

    由于游戏使她与他相遇,而她不知道日日与她聊天的就是在校园的风云人物。是心与心越来越靠近。
  • 早安,盛世娇宠

    早安,盛世娇宠

    “呵,白灵依,你是老子的谁啊?管我!?”“你快点滚出我的房间!”曾经,两人因为家族联姻走到了一起,但并没有爱,终于灵依醒悟了,决定要努力快乐的活下去,于是离开了那个他,他却发现,原来她对他是那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