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2500000033

第33章 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9)

第二,国际资本流动性的加强,尤其是国际游资的流动,都使得我国金融安全受到极大威胁。金融全球化使国际资本流动性加强,但金融资产风险的高传染性使金融危机更具突发性,我国不能忽视国际资本所带来的风险。同时,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也是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用业界普遍使用的计算热钱规模的方法,即“热钱规模=外汇储备变化-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来对我国热钱规模进行测度,可以发现从2003年到2008年一季度,我国热钱流入规模累计已达4175.41亿美元。国际游资的非法流入流出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极易造成金融泡沫,增加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安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使对中国金融安全体系极大的挑战。金融创新被认为使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次贷危机升级过程中,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风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以及去杠杆化等金融创新首先带来了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繁荣,但它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和流动性危机,严重威胁着美国和全球的金融安全,同时使我国金融安全体系面临极大的挑战。

第四,国际收支失衡是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原因。外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集中地表现为国家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截至2012年3月末,外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2万亿美元。而我们外汇储备的运用中,又主要是美元资产。其中又主要是美国政府债券。一旦美元贬值,中国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在这时,中国又不可能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因为如果这样,美元会进一步贬值。这对中国极端不利,而对美国却极为有利。因此,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已经被美国绑架。所以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金融安全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第五,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这势必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从真实汇率的变化来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不存在低估问题,而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加大对市场的注资力度以刺激经济,这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会通过劣化外资质量、抑制贸易发展、助长货币投机、扭曲产业结构、增加金融风险等途径妨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六,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金融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金融制度的建设和监管效能存在着不少危及金融安全的隐患。主要体现在:其一,我国金融企业在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二,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实际资本充足率不符合《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其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制度不健全,社会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警惕性和预警机制。其四,金融机构违规现象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没有得到根本治理,金融秩序还不稳定;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明显增加。其五,我国股票市场的高市盈率和高换手率都说明了其存在过度投机现象,股指的波动也较大,它带给投资者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二、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安全体系面临了诸多的风险因素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我们的看法是:

第一,谨慎有序地推进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坚持金融主权。在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我们既应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又要把握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速度,认清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真正实力和金融监管适应金融业国际化的真实差距,避免金融市场过度、过快开放对金融业带来系统性风险,并坚持金融开放的程度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金融监管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在开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国家的金融主权不容侵犯,维护我国金融主权的整体性,反对一级化的金融霸权。

第二,密切监控国际资本流动态势,适当改变人民币升值预期,防范游资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资本市场。面对巨额国际游资涌入我国金融市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必要时央行应该主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加大投机资金的成本,彻底消除投机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另外,还可以通过开放市场和投资领域,用政策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合理疏导,使短期热钱长期化,这样有助于将热钱纳入监管者的视野,减少其对内地房地产领域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第三,辩证认识金融创新的作用,规范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发人深省,这也告诫了监管者在审视金融创新时应将金融稳定放在首位,并采用有效措施规范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首先,提高金融创新的信息透明度是保证金融安全的基本条件,只有信息充分、透明,才能使投资者更多地了解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定价,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其次,完善金融创新的监管体系是保证金融安全的核心要求。在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的同时,应当努力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使金融创新的发展和监管能力的提升保持动态的协调。

第四,适当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过度增长,提升防范人民币升值对我国金融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外汇储备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国际警戒线。当前应当适度控制外汇储备规模,使其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此外,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外汇储备,利用好外汇储备。为防范风险,我国应尽快改变将外汇储备大都压在美元和美国债券上的状况,增加其他国际货币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放松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打破当前形成的对人民币稳定升值的预期,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这样有助于保障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和经济的发展。

第五,加强金融制度建设,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在中国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必须完善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法制环境,全面建立既符合国情又适应国际监管趋势、覆盖面宽、操作性强的银行业审慎监管法规体系,让监管者在监管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以提高监管的效能。同时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督促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支持金融机构提高资产质量、转换经营机制,以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并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加快《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进度。更重要的是我国应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涉及的有关指标数值随时进行观察分析,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预警,以便及时采取化解金融危机的对策,避免危机的爆发或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小结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金融安全体系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因素的挑战,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配合相应的对策,全面加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就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第六节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1、为了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要求,我们应该建立金融监管领域内的超级部委——“中国金融监管部”,将现在的“一行三会”(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多边金融监管模式,变为“一行一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的双寡头金融监管模式。

2、金融监管的独立性是维护一个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环节。它是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挑战。金融监管所具有的微观性、具体性和直接性,使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在实践中比中央银行更加难以保证,因此,金融监管独立性更应该得到格外的重视。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包括目标的独立与手段的独立。后者包括定规独立、执法独立、机构独立和预算独立。

3、现代行为金融学对传统证券监管理论的“理性主义”和“市场至上”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挑战,认为不仅投资者可能是非理性的,监管者自身也可能是非理性的。我国应该加强对这两者非理性的研究。

4、金融安全的基本涵义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它应该具备四个特点:政府对国家金融主权的掌握;社会单位(个人、企业)保持对经济、金融的信心;货币币值保持相对的稳定;间接融资市场借贷的持续进行,直接融资市场证券的正常发行、承销和发售。

5、我国金融安全三大支柱是:金融主权的掌握是实现我国金融安全的前提;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健是实现我国金融安全的基础;谨慎灵活的外汇储备管理和适当的资本管制政策是实现我国金融安全的手段。

6、传统的金融安全网络中只有“警察”(金融监管和审慎监管)和“救火队员”(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这种金融安全网络使监管和防护措施集中于事后,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而现代金融安全网是金融体系具有自身“免疫系统”的网络,包括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审慎监管和金融审计四个部分,以从根本上提高金融系统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7、在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时,要将维护中国金融安全作为前提条件,即要保护民族金融业的利益,要捍卫国家金融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我国对国有银行的控股权。然而,我国国有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建立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商业银行,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应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8、在金融全球化和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会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配合相应的对策,全面加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就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维护我国的金融体安全。

二、政策建议

1、为了将外国现行的“一行三会”(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多边金融监管模式,变为“一行一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的双寡头金融监管模式,我们可以按照“先立法,后统一;先合作,后合并”的路径,最终实现“适度的独立,有效的制衡”。

2、在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应坚持“总量控制、区别对待”的原则,即从总量上设定一个外资持股的标准,以保证国家对金融的整体控制权,而在具体操作上根据银行的性质和规模采取抓大放小、区别对待的策略。同时,要加强对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后的跟踪评估和持续监管,包括外资机构的承诺的兑现情况和外资进入后对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可能带来的风险的评估。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本书旨在揭示动态能力的识别方法、架构及其形成机制,指导企业培养动态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动态能力的识别、动态能力架构、动态能力作用机理、动态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等。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会计学

    会计学

    本教材共10章,主要讲述了会计学基本理论、账户与借贷记账法、会计循环以及会计核算形式,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
  • 纳家户村志

    纳家户村志

    本志分环境、人口、社会、民族宗教、村政、村区建设、综合开发、农业、工商贸易、兵事、文化等16章,主要记述了纳家户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学长,我们一起黑化吧

    学长,我们一起黑化吧

    “主人……无法完成任务是不能走到下一个故事的哦~不能走到下一个故事您就不能走出这个系统了”“……学长,我可以……毁了它吗”“陆陆……淡定!”
  • 我曾在意过

    我曾在意过

    友情与爱情年少无知的我不懂友情,对不起,在你在意我时,我没注意到你,但还好,你还在我身边。年少无知的我疑惑友情,感谢你,在我迷惑之时,你没有放弃我,感谢你,让我坚信友情。年少无知的我拒绝爱情,谁知却败给你······我曾在意的人,谢谢你也在意我。我曾在意的爱,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我曾在意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因为有你陪伴。阿里嘎多(谢谢)
  • 凌皇本纪

    凌皇本纪

    前世生为豪门却为替身所算,今生重生仍旧难逃樊篱大荒平静了十万年,古老的大帝叹息道:是时候了……这一次,即使星君阻拦,大帝算计,也阻挡不了木凌的脚步。
  • 喻愿使

    喻愿使

    刚刚开启的大航海时代被一场灾厄陡然截断——恒昼时代。那一天起,太阳太阴众多星体从瀚海星的天空中消失。紫色的光柱照射在大地上,灾厄伊始。作为人类的最后一名幸存者,闻人喻策的记忆逆着时光长河回到了十八年前,不一样的历史轨迹是否指向同一个结局呢……兴趣原因写点东西吧更新不保证……不YY不后宫可能无女主也许有些虐主但从心所欲正气凛然
  •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那时我们正年好

    那时我们正年好

    我们的青春正好,爱笑,爱哭,爱闹。在十年后,为自己的衣食住行烦恼。这一碗心灵鸡汤,为你伤痛的青春疗伤。
  • 千年恋人

    千年恋人

    花开花谢,月圆月缺,千千日夜,我依旧还在这里等着你,如今的你还记得我吗,记得当初的约定吗,为了等你,千年的噬心之痛,只是为了等你。
  • 恶魔冷酷的丢心丫头

    恶魔冷酷的丢心丫头

    我喜欢你”“我不喜欢你”“没关系,我追你”“好了,不要作践自己了!我要你从我视线离开”三年之后“沫沫,你还是忘不了他,对吗?”“怎能说忘就忘,我需要的是时间”
  • 隋堤柳

    隋堤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荒仙途

    荒仙途

    不求权势,不求安乐,只求成仙,长生不死,享大自在,大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