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2000000032

第32章 生态经济文化与中国可持续发展(4)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即是以天人关系为坐标来探索宇宙及人间万象,这在中国哲学、宗教和艺术领域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天人合一”的观念代表了儒家那种既尊重自然规律,又自强不息,进而达到天人协调境界的天人观;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其“天地与我并生,物与我为一”、“天地大美”等思想,都表现出道家对天人和谐、物我同根境界的追求;中国古代艺术更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衷情和爱恋,充满灵气的山水田园一直是中国古代诗话词曲所吟咏和表现的主题。总之,对自然的亲近,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只要我们认真发掘整理并加以现代化转化,就可以使之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中国文化基础。

4.制度安排的及时跟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制度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纵观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每一种文明的发展都必然伴随着相应的制度创造和建设,而且这些制度又总是围绕着当时最稀缺的要素产生发展的。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依靠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了征服自然、向自然攫取一切的世界观,使得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所面临的稀缺要素,已经从农业文明时代的土地、工业文明时代的市场交易,转变为生态稀缺。而造成生态稀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制度。

因此,为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要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及相应的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对人类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这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1.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生态化转型

如前所述,文明与经济发展方式是内在统一的,文明的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文明的升华。因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过程,形成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的“三低一高”处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在农业生产上,坚持系统工程学原则,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栽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在工业生产上,要把握从矿物炼制向生物炼制过渡的时代发展趋势,在注重矿物炼制系统升级改造的同时,逐步加强生物炼制这一新兴发展方向,以废物炼制为重要补充,有层次、系统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同步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适应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部门合作协商制度、完善环评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监督检查机制和构造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机制,以推动和生态文明相关的重大立法、政策和计划等宏观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法制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管理约束作用,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滥用生态资源的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参与

社会意识是社会心理的高级形式,而新文明的诞生和成长,是以社会心理的变革为前提的。因此,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生态文明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在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三者之间只有人类是主动的,能动性最强的,而人类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而首先必须通过生态教育,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让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实现在全社会的普及,使处在任何社会实践中的人们,都能自觉调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有限承受力,保护所在层次上的良性生态运行。同时要通过信息交流途径的完善,使公众享有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4.充分发挥中国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

世界文明史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文化的推动,一国竞争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独立发展了自己的高新技术,这正是21世纪中国可依赖的优势条件。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需要通过全面贯彻执行科教兴国战略,改革科技体制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国的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打造、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强生态经济文化协调整体建设,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的高速起步时期。经历了一百多年贫穷、落后和受尽凌辱的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气概实现着强国之梦。但是,同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发展与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更多,也更复杂。当代人类面临的某些尖锐矛盾在中国都有所体现。

1.人口总量巨大

中国的人口已超过13亿,每年净增约1500万人口,新增国民收入的1/4被新人口所消费。即使严格执行人口政策,在未来50年内仍会增加4—5亿人口。人口膨胀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己成为中国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人口增长一直是中国发展和限制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的硬约束。

2.资源相对短缺

中国拥有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就显得相对不足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和草地四类资源,中国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消费,更加剧了资源短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始终受到资源相对短缺的制约。

3.生态变化态势堪忧

人口膨胀、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的失衡。据统计,中国有大约4600种高等植物和400种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3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遭受水土流失的威胁。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削弱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

4.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在中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酸雨的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己由华南、西南地区向华中、华东、华北等地蔓延。中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惩恶化。中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有86%水质超标。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日增,大部分未经妥善处理,垃圾围城现象仍在发展中。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和途径

发展经济、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寻求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须选择。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并具体提出战略目标,主要是: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

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可促进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同联合国《2l世纪议程》相比,《中国2l世纪议程》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体现了中国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与传统的发展战略相比,《中国2l世纪议程》报确定的战略有了本质的进步,在总的发展目标中,既包括了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也包括了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坏境这些影响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也对未来数代人的责任,如何结合国情、有效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还需要探索。当前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协调发展战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历史任务。而人口众多。资源与劳动力结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地区生态经济水平差异大,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特点。同时,在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体制双重根本变革的关键时期,来自传统的或现实的各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价值观正影响着经济健康发。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通过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来推动和实现。

同类推荐
  •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讲述了初起于留日学生爱国风潮,最终消逝在日军侵华炮火中的中国公学近30年的校史。中国公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早的私立大学之一,由爱国留学生发起、依靠民间集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所存在时间不到30年的学校,先后有一大批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外人士与它有密切联系,他们或执教于此(胡适、罗隆基、沈从文……);或求学于此(胡适、冯友兰、张兆和、吴晗、罗尔纲……);或讲学演说于此(梁启超、于右任、罗素……)。
  • 夏莲居著述集

    夏莲居著述集

    夏莲居是现代著名学者,学问渊博。其著述以文言写成,本书为其著述第一次集中整理出版,汇集了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夏莲居著述的所有文献,包括夏莲居一生编辑整理的各种古籍作品,还有著述的各种诗文作品。其中有包括关于古琴、书画等古代艺术与文物研究的专著,有关于山东省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各种纪念诗文等,以及研究先秦诸子、宋明理学、禅学历史等方面的诗文。此次请学术专家进行了校勘标点,有利于现代人阅读与研究。
  •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本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当代教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为分析、研究主要对象,较为集中地归纳了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发生变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剖析了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试图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更为全面、本质的了解,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热门推荐
  • 仙侠情缘之龙女

    仙侠情缘之龙女

    失踪百年的龙珠重现于世,各种族重启纷争,大开杀戒找寻龙珠,人民苦不堪言。方可创世主盘古的后人才能平定这场纷争。
  • TFBOYS之回眸倾城笑

    TFBOYS之回眸倾城笑

    本书讲述了杨雪因考试达不到九十分,被凶狠的后爹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她便服安眠药自杀了。重生后,他变成了人气少年偶像组合tfboys队长王俊凯,他的故事将如何发展?
  • 我的世界之冒险日记

    我的世界之冒险日记

    史蒂夫不小心点击了我的世界,从现实世界穿越到了我的世界,在这里,他能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吗?作者是第一次写书,所以写得不太好,但还是请大家多多支持我的创作!
  • 很久以后的我们

    很久以后的我们

    网球王子和守护甜心同人,性格崩的有些厉害,可以当原创看。动漫中毒者,慎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那年雨季,那时年少

    那年雨季,那时年少

    又下雨了,南宫茜茜又走回了那个校园,只是再也不会和那年的同学同坐教室,嬉戏打闹,捉弄老师,想着想着已经走到了那片有着她珍贵记忆的操场,她又回到了那个排着轮胎的角落,也是属于他们的“老地方”她转眼间看到几个学生在那里打闹,五年前的她,也在其中,她笑了笑,有些轻描淡写,还有些眷恋,她还记得......
  • 温宿县分防柯坪乡土志

    温宿县分防柯坪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赌神的儿子

    赌神的儿子

    何天,是赌神之子。他没有极品的技能,也没有动不动就超神的异能,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有刻苦修来的武功和师父高禁传授的赌术,他本想平平静静地过日子,但是自从接到父亲的一封信,从此,一个清华大学的录取生走进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何年月再圆,何天恨未了?爱,如玄,轻弹,轻叹,轻回头。恨,如歌,悲奏,悲泣,悲凄凉。
  • 亲身经历的灵异故事

    亲身经历的灵异故事

    这本书记录了,我从小遇到的灵异事件和听到的灵异故事,和特别奇葩的鬼,也欢迎你和我一起讨论你身边所发生灵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