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1600000040

第40章 主要参考资料(1)

1、乔治.弗兰克尔著.宏梅译.性革命的失败.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北京

2、姜玉梅.中国生育权制度研究.西南财大出版社.2006年10月.成都

3、赵汀阳.论可能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

4、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北京

5、窦炎国等.试论性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当代性伦理冲突专辑.金城出版社.2004年.北京

6、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北京

8、刘文明 刘宇.性生活与社会规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武汉.

9、利奇德著,杜之、常鸣译.古希腊风化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沈阳.

10、鲁迅全集.鲁迅.我之节烈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北京

11、权雅宁.《女诫》对中国女性道德的第一次系统影响.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0期

12、费侠莉.繁盛之阴. 甄橙主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7月.南京

13、权雅之.心颤--性文化的心理透视.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6年1月.北京

14、游翠萍.夹缝里的革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15、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昆明

16、S.E.Taylor 等著,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欧美心理学译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马芒.社会生产方式与生育文化变迁研究.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月

18、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北京

19、陈云生. 权利相对论. 人民出版社. 1994年2月. 北京

20、陈盛清. 外国法制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年版.北京

21、张江河. 对权利与义务问题的新思考.法律科学. 2002年第6期

22、陈乐.唐亦红.性社会学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西安

23、A. 班杜拉著. 缪小春等译.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24、刘世定.社会公正:利益与社会规范.人民网:theory.people.com.cn 2007年2月

25、唐代兴.公正伦理和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北京

26、阿肖克.高勒克里著.王鹭译.人性的思考.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5月.北京

27、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武汉

28、兰文杰、宛容.西尔斯的发展理论对儿童人格形成的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2

29、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天津

30、金生鈜.德性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长沙

31、高国希.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上海

32、苏东斌.公正创造和谐社会.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4月

33、石明.价值意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2月.上海

34、罗卫东.情感、秩序和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北京

35、杨建毅、唐黎辉.性与婚姻、家庭的建立与稳固.社科纵横.2006年第8期

36、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上海

37、黎鸣.道德的沦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9月.北京

38、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上海

39、周书俊.选择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北京

40、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南京

41、哈夫洛克.霭理士著、李光荣编译.性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06年5月.重庆

42、王伟、高玉兰.性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北京

43、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李银河等译.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北京

44、卡罗.吉里根.男性生命周期中的女性地位.李银河等译.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北京

45、余涌.道德权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

46、付红梅.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研究概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0月

47、石彤.“婚外恋”观念的代际差异性和代内多元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 年8月

48、洪谦.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49、俞吾金.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趋势.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5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北京

51、童鹰.元哲学三论.新华文摘.2003 年第 8 期

52、赵仲牧.一种元哲学的思考.思想战线.1987年第2期?

53、孙伟平.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学术旨趣及学术价值.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4、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沈阳

56、弗兰克.梯利.伦理学概论.何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北京

57、小仓志祥.伦理学概论.吴潜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版.北京

58、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北京

5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版.北京

60、马林诺夫斯基.神圣的性生活.何勇译.知识出版社1998版

61、张玫玫.性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北京

62、[法]皮埃尔.勒鲁著.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北京

63、[德]埃.胡塞著.艾四林等译.伦理学和价值论的基本问题.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64、江畅.重建性禁忌观.当代性伦理冲突专辑.金城出版社. 2004年. 北京.

65、李吉珍.论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求实.2007年第5期

66、[美]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5月.北京

67、马志政.哲学价值论纲要.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版. 杭州.

68、李重明.道德之美、秩序之美、生态之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69、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北京

70、王建疆主编.审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上海

80、[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北京

81、徐勇.浅析孟子性善论.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82、梁艳秋.天人合一总归“诚”.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83、过保录.试论以权利为导向的青少年性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3期

84、司马云杰.文化悖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西安

85、廖申白、孙春晨主编.伦理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北京

86、阮青.价值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8月.北京

87、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长春

88、唐贤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北京

89、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北京

90、钱广荣.亲子鉴定:科技维护家庭伦理存在的道德悖论.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7期

91、范如国.韩明.博弈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武汉

92、倪新.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北京

93、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

94、李永胜.诚信价值论.理论界.2006年第4期

95、郑雪、严标宾等.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广州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议》.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② 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天津. www.duxiu.com

③ 杨建毅、唐黎辉.性与婚姻、家庭的建立与稳固.社科纵横.2006年第8期

④李吉珍.论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L].求实.2007年第5期

⑤《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第十六届六中会通过. 2006年10月11日

⑥资料来源:搜狐新闻.http://news.sohu.com .2005-09-27

⑦资料来源:http://bbs.yinsha.com/bbs.php .2007-02-20

⑧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北京.P.13

⑨ 马志政.哲学价值论纲要.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版. 杭州.P.54

⑩ 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上海.P3—4

11 泰勒著.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谢随之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299-335

12 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P118

13 黎鸣.道德的沦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9月.北京.P31

14 新浪网:中国人大型婚外恋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5月

15 《编译参考》1995年第12期.P7 转引自黎鸣.道德的沦陷.中国社会出版社.P36

16 付红梅.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研究概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0月

17 猜忌成为婚姻幸福的硬伤.哈尔滨新闻网.http://www.HarbinNews.com.2007.4

18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liyinhe/

19 欧阳海燕.聚焦“第四次婚姻革命”.乡镇论坛.2007年第2期

20 石彤.“婚外恋”观念的代际差异性和代内多元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8

21 周书俊.选择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北京P36

22 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P123

23 全国性病防治协作组《1999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年第6卷第3期

24 资料来源:http://liyinhe.blog.sina.com

25 江畅.重建性禁忌观.当代性伦理冲突专辑.金城出版社.2004年.P.113

26 乔治.弗兰克尔著.宏梅译.性革命的失败.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处12月.P7

27 俞吾金.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趋势.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28 洪谦.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P92

29 俞吾金.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趋势.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30 童鹰.元哲学三论.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

31 赵仲牧.一种元哲学的思考.思想战线.1987年第2期???

32 孙伟平.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学术旨趣及学术价值.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3 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北京.P2-5

34 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资料来源:http://www.duxiu.com

35 赵仲牧.一种元哲学的思考.思想战线.1987年第2期

36 弗兰克.梯利.伦理学概论.何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182-185

37 小仓志祥.伦理学概论.吴潜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版.P73-74

38 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1-10

3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议》.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40 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南京.P23

41 姜玉梅.中国生育权制度研究.西南财大出版社.2006年10月.成都 P3-5

42 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南京P72

43 赵汀阳.论可能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P1

44 赵汀阳.论可能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P2

45 王伟、高玉兰.性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P45

46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北京.P55

47 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南京.P60

48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北京.P13

49 窦炎国 刘建芳.试论性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当代性伦理冲突专辑.金城出版社.2004

50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北京.P87

同类推荐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你才神经

    你才神经

    这是一本颠覆你世界观的非常态人群心灵访谈书。书中收集了国内最离奇的非常态人群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22个经典案例。包括透视眼、多重人格犯罪、不眠人、潜意识训练、楔齿蜥眼、世界末日论、自我变性人、灵魂存在、智商转移、心脏移植与记忆跟随、阅读强迫症、四维空间的蚂蚁、人卵说、梦境控制、预测学等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行为和现象。
  • 被颠覆的村庄

    被颠覆的村庄

    本书分为村庄表情、村庄审美、村庄文化、村庄政治、村庄意识、村庄未来六章,内容包括:一个村庄的记忆、一个村庄的风水、一个村庄的名字、一个村庄的政治等。
热门推荐
  • 魔方里的世界

    魔方里的世界

    魔兽重现异界,少年穿越救世,访遍各国元素,带来奇幻之旅。一个可以让元素实体化的世界肯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发生,给人们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元素之争,八国开战;魔兽降临,问鼎苍穹。少年铤而走险,化解危难。精彩冒险之旅不容错过,敬请来到魔方里的世界!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等风等遇见你

    等风等遇见你

    我爱你……这三个字一旦说出口,你就已经属于我了,我愿意护你,陪你,爱你,宠你。
  •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 EXO:爱上未来的你们

    EXO:爱上未来的你们

    「EXO」,十二位花样美少年组成的组合,「Future」,十二位花样美少女组成的组合,看exo十二位少年如何邂逅十二位少女,看十二位花样少女如何实现梦想!在他们之中是否有自己的未来呢?(有意讨论小说者可以加QQ群390651159:)小说纯属虚构,请勿较真!
  • 青春是一场赌局

    青春是一场赌局

    年少的我们总是没有勇气述说自己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小心翼翼的掩埋着自己的内心。有人说,世界上最傻的事莫过于暗恋,然而,有更傻的,是互相暗恋。
  • 刘巴黎手记

    刘巴黎手记

    一个赤脚医生与一个自封大侦探的逗比的故事
  • 战天三界

    战天三界

    少年意外获得战胜魔像,加入战狼兵团,创建属于自己的帝国军队,战三界,成主宰!
  • 全能废柴,纨绔嫡小姐

    全能废柴,纨绔嫡小姐

    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金牌医师慕月夕在一次任务中丧失悬崖,穿越到星月大陆桃花素馨身上,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废物变天才。
  • 魔魂令

    魔魂令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你曾经幻想过穿越吗?你做好准备了吗?也许你想过但你一定没有准备好,那么就让小刀来带你装B带你飞~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