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6000000005

第5章 有了电影电视,为何还要去剧场?

With movie and TV,why you still go to the theatre?

文赵征

20世纪初,电影作为工业文明时代以商业为目的的新传播样式流行了起来,它必然性地分流了一部分戏剧观众,这在当时引起了戏剧人的深度恐慌。他们意识到,发展了两千多年的戏剧艺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剧场要被电影院取代了!戏剧要被新的大众娱乐方式取代了!打击是沉痛的,然而发展是不可逆的,甚至随之而来了更为沉痛的打击:普通家庭开始拥有电视机了。

如今,人们有了用更低成本(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获取娱乐的手段,那么为什么还要走进剧场?在接下来的整个世纪,戏剧领域的探索都笼罩在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之下,戏剧人聪明且敏锐地意识到,比新鲜、比娱乐性,他们是无论如何拼不过以娱乐为目的诞生的电视和电影的,所以他们不约而同,或者说殊途同归地走到了一条路上,那就是对戏剧做减法,发掘剧场独有的魅力对于戏剧本质的探索,反而在危机时刻走向了高峰。

时隔百年,我们身处上世纪的戏剧家无法预知的未来世界,全球每年有10000部左右电影上映,仅中国每年播出的电视剧剧集就有12000集,除此之外,互联网给传播带来的新变革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的娱乐方式一个人,一部电脑足矣。我们也可以看到,戏剧作为大众主流娱乐方式的地位一去不返,但是带着两千余年的传统以及上世纪戏剧家探索印记的戏剧,如今仍然在剧场中不断上演,焕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再试图回答上世纪戏剧家也提出过的问题:

“有了电视电影,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剧场看戏?”

无法取代的戏剧本质:观演关系

戏剧和其他艺术样式最显见的区别,便是观演(观众-演员)关系了。彼得布鲁克在他的《空的空间》中说到:“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当然,布鲁克本人的实践丰富而多样,这里无非是想提出他所认为的戏剧本质观众和演员的关系。我们现在要说的独特性种种,也是基于观演关系的。

戏剧演出的现场感

戏剧作品在此时此刻,面对观众完成

在戏剧演出正式开始之前,尽管进行了长时间的排演和各部门间的反复磨合,都不能称为“作品”。待到戏开场的那一刻,场灯关闭,大幕拉开,一出戏才开始作为“作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在观众面前呈现。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他们参与了这个戏剧作品的创作和完成。这种“参与”其实是多维度的。观众的专注,笑声,哭声和分神带来的噪音都会对舞台上演员的表演造成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些对于演员而言也是无意识的,演员的状态又会对观众的观赏状态进行新的影响,这种循环式的反馈效应使得每场演出都不同,且无法重复。

此外,观众的视线是由自己控制的,这点极大地区别于电影和电视剧。电影和电视的焦点,是由镜头来控制的,而话剧舞台的整个表演空间都在观众的视野范围内,观众的目光聚焦在哪里是自由的。虽然导演可以运用对于舞台焦点的把握引导观众的视线,但是也有导演充分利用这种自由,进行多焦点的尝试每个观众看到的作品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现在,这种“参与”也被许多小剧场戏剧提炼出来进行放大,或者说直接化了:观众可以现场与演员进行互动,甚至可以决定戏剧情节的走向和结局。

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现场感”,其实并非来源于戏剧的艺术真实和戏剧摹仿生活的逼真,而是来源于观演关系造成的“即时性”和“参与感”。与戏剧事件和参与事件的人物身处同一空间剧场,以及观看时间与时间发生时间演出进行的一个或几个小时,使得观众和艺术作品的关系达到了其他艺术样式不可能带来的密切程度。这种同时同地所带来的“现场感”,是观众的情感迅速带入剧情和人物的基础,也是给观众造成更为强烈的审美感受的前提。

观演关系的假定性

亦真亦幻的舞台空间

观众在被限定的演出时间里,看着固定的舞台,却对舞台上忽快忽慢流动着的时间,和舞台空间所代表的或广大或狭窄且不断变化的地点深信不疑这就是假定性。这种假定性是一种约定俗成,观众一旦坐在剧场中就开始生效,而戏剧的表现手段也是由这种假定性决定的。

编剧用有限的篇幅所讲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导演丰富而充满想像力的调度;舞台美术师在舞台上营造的环境和氛围;灯光音效的配合以及演员连续不断的表演这些有时候用来制造真实感,让观众相信这些人物的存在和舞台上的事件正在发生,有时候又被用来制造间离感,让观众得知舞台上的事情是虚假的,自己正在看戏。如果这些手段运用得成功,无疑会给在假定性条件下的观众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种参与感下身临其境的满足感是其他艺术样式无法带来的。

戏剧功能的新思路

从上世纪以来,我们谈到的电影、电视对于戏剧的“取代”,其实并不是艺术样式的取代,而是作为大众娱乐方式的替代,这种替代的前提是电影、电视与戏剧社会功能的重合。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看到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社会功能。

图:依照莎士比亚时期仿建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电视通常摆放在家里,即使电视剧不一定好看,娱乐节目不一定精彩,广告每天都在重复,而且有了新的选择(在网上追剧或看视频),电视仍然不可替代。这是因为,对于很多城市人而言,看电视是与家庭成员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一起追剧、吐槽、对演员评头论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城市人交流不畅、两代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和观念隔阂等问题,客观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体验是每个人坐在各自的电脑前看视频取代不了的,“看电视”这个行为的意义大于电视内容本身。

而电影院多在商圈中,是休闲和社交的场合。与家人、男(女)朋友、闺蜜或基友一起出去逛街吃饭,在接下来的时间看个电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即便是一个人看电影,在微博和朋友圈上晒的电影票和影评也赋予了这个活动社交的意义。此时,电影作为消费文化的性质就凸显出来,这也是商业大片排片最多,票房最好的原因。

那么,戏剧在当下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呢?

1.剧场启蒙和思辨的场所。

剧场不仅是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也是启蒙和思辨的场所。如今我们看到的很多话剧,由海外传入之初就带有知识分子强烈的启蒙的自觉性。在西方,戏剧也紧密地同其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状况和文艺思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强烈的启蒙性和思辨色彩。戏剧创作者对于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对于大众生活的体验和关注,在剧场中通过戏剧表现手段传达给观众,引导观众对于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环境进行反思和认知。这使得戏剧区别于电影和电视,具有一种特殊的严肃性质。

戏剧起源于仪式,20世纪也存在着戏剧向仪式复归的倾向,体现为对剧场种集体无意识的重新认识和对仪式对个人精神所起的作用的多重探索。这种探索在现代剧场中的延续,也将拓展观众的观剧体验。

2.戏剧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

戏剧在当代无可避免地从大众艺术变成了一种小众艺术。受众群体的急剧缩小也赋予了戏剧一种新的符号意义:戏剧同“有文化”、“有品味”自然地联系到了一起,定期进剧场看戏的观众被认为是有文化的人,看戏这个活动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带有个人修养意味的娱乐活动。看戏不仅仅作为休闲和娱乐方式,也带有对于符号的追求的意义。

对于城市中衣食无忧,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人们来说,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必然会越来越丰富多样,戏剧的符号意义无意识地迎合了这一趋势,这是今天人们仍然会进入剧场的原因,也是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剧场的原因。

3.看戏作为新的生活方式。

在波兰,许多观众为了看一出格洛托夫斯基的戏,会在周末驱车几个小时到他进行戏剧实验的乡村参与一场戏剧演出。在法国阿维农,每年七月都有持续一整个月的戏剧节活动,世界各地的观众聚集于此,一边享受度假生活一边观看每日不断的戏剧演出。

而在中国,这种将戏剧和度假结合在一起的观剧活动也正悄然兴起,天津大剧院为观众报销往返车票,使得“去天津看戏”在北京观众中变成了一件非但可行,且极其普遍的事情。乌镇戏剧节也将旅游和观剧结合在了一起,戏剧观众可以住在景区中,感受浓烈的戏剧节的文化气氛。类似地,我们目前尚想象不到的结合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也有可能出现,看戏将变成一种更为丰富和多元的体验,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终于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刻了:上世纪戏剧人所恐惧的取代并没有发生,尽管有了电视,戏剧仍然有观众,而且永远会有,这既是戏剧本身的魅力,也是观众对于戏剧的需求。

同类推荐
  •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三只耳朵听音乐

    本书是小提琴曲《梁祝》作者——陈钢的散文集,收录《三只耳朵听音乐》、《关于“耳朵”的补白》、《三个“洋”老头》、《命运在敲窗》等作品。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这本书以一种新手和支持者能够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方式,灵活地引用了影片公司主管们使用的各类“成功”片例(《特工佳丽》(Miss Congeniality)、《虎胆龙威》(Die Hnrd)、《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天兆》(Sign)等),揭开电影的神秘面纱,正面地作出解释(类型、情节、结构、市场、选演员等)。《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就像揭示好莱坞每个影片公司执行官和制片人秘密语言的指南书。一旦你学会了像带有支票本的执行官和制片人那样思考问题,你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系列两册以香港牛津同名4册为蓝本,经作者挑选,择精华编为两本,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热门推荐
  • tfboys开始懂了梦也醒了

    tfboys开始懂了梦也醒了

    一个少女组合jasmine也是三位大小姐。重庆参加拍摄,偶遇三只和三只展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
  • 田园弃女很嚣张

    田园弃女很嚣张

    新文【将门娇女:帝尊溺宠小毒妃】求宠~她是现代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天之骄女,却被一架飞机送回了千百年前。破屋烂墙,缺衣少食?看她一双素手扭转乾坤,发家致富。相公冷落?她强行上位;姑姐陷害?她将计就计!庶母凶狠?一巴掌甩过去:“能动手的,老娘从来不吵吵!”
  • 争天隐战

    争天隐战

    天虽无界,却有上下之分,图上者在下,图下者在上。你惦记着我的,我牵挂着你的,才有了千古的纷争。殊不知,这本是同一片天.......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姐姐大人的刀剑神域

    姐姐大人的刀剑神域

    由于家境原因,从小就受到优良的教育,学习成绩优秀,有着良好的礼仪,精通各种护身术,五官极为的端正,但是性格又有点软弱的男孩子——宫小路瑞穂,最近似乎迷上了一款名叫“SwordArtOnline刀剑神域”的VRMMO游戏。所有的故事、一切的起点,就此拉开了序幕。QQ群:324564,欢迎大家踊跃加入。本人绰号:小梦,大家以后都这么叫我就行了。
  • 逆矩

    逆矩

    历史就是拿来改造的,未来就是用来设计的,这是宁煦的信条。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与宁采臣扯上关系后,竟然真的改写了历史,重塑了未来。十年前的那场诡异遭遇留下的阴影,虽使他对重回故地,讳莫如深,避之唯恐不及。因缘自有,冥冥难脱!
  • 诛神泪

    诛神泪

    不同以往的玄幻故事,这里让你耳目一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主人公,他们都是王族的后裔,他们用自己的情与爱,生与死去证明了各族人只是他人的玩偶,他们敬惧的神只是拥有变态生命与功内的杀手……一定精彩,等您欣赏!!
  • 愿我一世喜乐无忧

    愿我一世喜乐无忧

    我叫无忧,母后希望我可以快乐无忧。可是我灾星附身,总是给身边人带来灾难,没有朋友。母后去世,没有人记得我是一位公主,从小受尽欺凌,本以为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直到遇到了衍凉......
  • 神魂之剑破异界

    神魂之剑破异界

    魂者,天魂、地魂、人魂、合魂,此天地人和,破四境魂者即达到无限神魂,从古至今从无一人。剑者,侍剑士、剑士、剑师、、、、、、剑帝、剑神,慢长的修炼之路,遥遥无期能够达到传说中的最高。修炼一途,要的不仅是修炼的天赋,更在于毅力和心性,以及一定的机遇。孤独夜一个重生到异界的少年,他是怎么样慢慢的蜕变、成长,走向无上境界。
  • 雷霆震天响

    雷霆震天响

    杨震霆,从小父母双亡,沦落为仆,偷学武功,却被发觉,差点丧命。但机缘巧合,得到无上心法,走上了修真之路。是机遇也是危机,俗世纷争,修真之乱,他一头扎了进去,是福是祸谁又能说清。
  • 莹皇荷帝

    莹皇荷帝

    无尽混沌之中,原本很平静。但自混元与邪祖一战之后,茫茫宇宙之中缓缓衍生出了七界。衍生时代,域外各族趁人族应付大劫。攻其不备,一举歼灭了人族众多强者。邪道兴起,人族四面楚歌。所幸圣灵两界施加援手,这才得以渡过难关。曾经的霸主古家,在蛮荒时代已退隐古荒。一代天骄古晨风,在面临七界之战时。他果断决定轮回转世。借助混元血脉,古晨风成功启动了两世共存计划。祎古时代,在面临最终决战的时刻。轮回后的古晨风,能否重新带领人族屹立在七界之巅?阻止这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