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8000000005

第5章 爱恨贪嗔痴皆牢笼——佛说烦恼(1)

【颂】虚堂雨滴声,作者难酬对。若谓曾入流,依前还不会。会不会?南山北山转滂霈。

【评】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见闻进行判断的做法常使自己在不自觉中陷入爱恨贪嗔痴的牢笼无法自拔。当我们守住了自己的心灵宝藏,冲破自身的身心束缚,远离这一牢笼的愿望才变得切实可行。

佛说,人生有三毒,贪、嗔、痴,它们是每个人一生所有烦恼的来源。实际上,无论是对于某事或某物的过分执著,还是对于生死的无法释怀,归根结底都是贪、嗔、痴的结果。它们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会让人们在抱怨和烦恼中迷失自己。因此,远离爱恨贪嗔痴的牢笼也就远离了烦恼的根源,远离了可能浑浑噩噩的一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有一天,无德禅师接待了三位向他求教的信徒。宾主落座之后,三人向禅师道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师,请问礼佛真的可以解除心中的痛苦吗?如果这是实情,那为什么我们虔诚地做了多年的佛家信徒还没有得到快乐的眷顾呢?”

无德禅师听后,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你们为什么要活着呢?”

沉默片刻之后,甲首先打破僵局,答道:“我活着是为了不死。一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变成毫无生机的尸体,我就感到非常害怕。我要好好地活着,我还不想死。”

乙回答说:“只有活着,我现在的一切努力劳动才有意义,我才能在晚年的时候过上富裕的生活。”

丙回答说:“我是一家的顶梁柱,负责养活全家人。如果我死了,他们就会冻饿而死。”

听了三人的回答,禅师道:“你们整日都在为死亡、年老和辛劳这些事担惊受怕,哪里还会想到快乐呢?如果能用理想、信念和责任来替换它们,相信你们就会逐渐地快乐起来了。”

三人听后,脸上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您说的是真的吗?光靠这些就能得到快乐的眷顾呢?”

禅师说:“那你们心目中的答案是什么呢?”

甲说:“我相信名誉可以带来快乐,因为有了名誉就有了一切。”

乙说:“我认为爱情是快乐的使者,因为爱情能为我带来最甜蜜的享受。”

丙说:“我想金钱应该是我最大的快乐,因为金钱是最有用的。”

无德禅师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如果真是这样,你们永远都只会与快乐擦肩而过。当你们真正拥有了自己所说的名誉、爱情和金钱之后,烦恼和忧虑还会像影子一样跟在你们身边。”

三人一听傻了眼:“大师,那我们该怎么办才好呢?”

无德禅师答道:“你们如果想与快乐结伴而行,就要先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爱情需要向爱人奉献,金钱要用来布施大众,唯有如此,你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快乐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故事中的三人所追求的,也是快乐。他们将快乐视为自己的人生大事,希望可以通过它从对死亡、年老和辛苦的担忧中解脱出来。然而金钱、爱情和名誉带来的快乐非常有限,并很容易引发人的私欲膨胀,带来无数的烦恼和痴嗔怨怒。正如无德禅师所言,只有先改变固有的观念,真正的快乐才会到来。

世间万物并不会恒常存在,而是时时处于无穷的变化当中。因此,过分执著于自己所求并不能让你享受真正的快乐,相反地只会烦恼丛生。另外,当个人私欲不断膨胀之时,由声色带来的快乐持续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烦恼将如雨后春笋一般长满人们心中的每个角落。所以,当心灵中堆满各种各样的欲望时,我们是无法寻到快乐的影踪的。

说到寻得快乐的踪迹,放空堆满欲望的心灵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便是佛家常讲的因果。在佛家看来,我们若是没有制造出地狱产生的缘由,自然就不会招来下地狱的惩罚;如果没有制造出上天堂的缘由,自然就不会承受上天堂的结果。正是不断增长的贪欲为我们找来了烦恼这个心障。

贪欲若在心中不断增长堆积,我们的身心最终会到达崩溃的边缘。此刻,放空心灵是唯一的选择。只有放空心灵,我们才能成为自我心灵的主宰,才能自由自在地塑造自己的心境,快乐才会真正到来。与此同时,我们若能开始布施之旅,就迈出了远离贪嗔痴牢笼的第一步,心也会在这一刻开始回归澄明。一颗澄明清净之心是与快乐携手同行的重要保证。

【莲心慧语】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海市蜃楼并不是人间的实相。欲望就如同海市蜃楼,我们如果过分执著于自己的欲望,就会生出烦恼的因由,使自己为烦恼所扰。如能放空心灵,开始布施之旅,快乐就会常伴我们身边。

一心一用是最难得的品行

佛说,心无杂念,才能万物皆空。一心一用是世间最难得的品行。可惜,世人常常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总是在生命的表面徜徉,迷失在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中。一个人只有做到一心一用,才能穿越百般浮华、千般宠辱,看透毁誉得失、功名利禄与成败胜负,达成自身的完满。龙牙山居禅师就是这样一个心无杂念之人。

有一天,龙牙山居禅师去向翠微无学禅师请教问题。

龙牙禅师问道:“大师,请问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翠微禅师答:“请你把香板拿过来。”

龙牙禅师将香板递给了翠微禅师,没想到翠微禅师一接过香板马上就打了他几下。龙牙禅师并没有躲闪,只是说:“我任由你打,可是你并没有讲出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后来,龙牙禅师又去请教临济义玄禅师:“大师,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临济禅师说:“请你替我把蒲团拿过来。”

龙牙禅师将蒲团递给了临济禅师,可是,接过蒲团的临济禅师竟然像之前的翠微禅师一样用蒲团打他。

龙牙禅师这次还是没有躲闪,只是说:“我任由你打,可是你并没有告诉我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祖师西来意”是佛家最重要的偈语之一。无数参禅者都想参透达摩祖师当年来到中土的深意,龙牙禅师也不例外,他还专门为此去请教翠微、临济两位禅师。尽管两位禅师都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还用香板和蒲团打他,龙牙禅师却不为所动,只是念着自己请教佛法的初衷。

同世人对奢华生活的企图心相比,龙牙禅师心无杂念地追求佛法的行为是如此弥足珍贵。当奢华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主旋律时,贪欲和烦恼就会像影子一样时时跟随在身边。如此一来,我们的身心就会从早到晚都被层出不穷的痴嗔包围,没有安顿的地点。而若能做到心无杂念、恬淡自然,我们就可以集中全副精力做事,不被痴嗔所扰。

每个人都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幸福的到来其实并不会因角色的不同而有所延迟,之所以有那么多不幸福的人,是因为他们并不确信心无杂念是幸福到来的使者,况且他们也绝少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嗔痴的牢笼。心存疑惑的人常常生活在人群中却无法与感情的世界结缘,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却不明白如何去爱别人,腰缠万贯却不知道快乐就是要不断给予。他们并不清楚心无杂念、恬淡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清楚真正的幸福就源于我们的内心。

当心中的杂念被清除一空时,我们才会发现一直在寻找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其实就在自己身边。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置身其间,我们不必过于看重自己拥有多少私产,不必过于纠缠于种种偏离自我梦想的杂念,只要保持一颗恬淡自然之心即可。

【莲心慧语】

《阿含经》中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世间万物无常,既有积聚、崇高、统一、勃发的一面,也有消散、堕落、分裂、毁灭的一面,勘破其中的真谛也便体悟到了世间的真相。由此,我们也可以远离心中杂念带来的烦恼,回归恬淡自然的天性。

不要指着月亮发誓

古人总结的人生四大赏心乐事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洞房花烛夜”又被人们称为“小登科”。古往今来,无数痴情男女都在月下盟誓定情,期盼“小登科”的到来。可是,很多人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却还在守着月下之盟的执念,不肯醒悟。爱情如此,世事亦如此。即便在今天,耽于执念的人也是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更令人惊讶的是,执念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现代工业的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不仅是水涨船高的生活水平,还有紧张忙碌的社会节奏。种种无以言表的恐慌心理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并最终会聚成一种混杂着多种欲望情感的执念,正是这种执念打破了原本宁静淡然的生活状态。如今,全方位开足马力已成为生活的常态。身处其中的人们也变得愈发急躁不安,整日忧心忡忡,既无法摆脱无边的忙碌和沉重,也无法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时间好像总是不够用,生活也好像总是疲于奔命。如何应对这些执念带来的危机,守住自己心灵的宝藏呢?

佛说,放下执著,就成为阿罗汉;放下分别,成为菩萨;放下妄念,成为佛。在佛家看来,只有破除我、法二执,并从闻、思、修三个方面做好修行的功夫,才能解除一切烦恼和恶行的根源。这便是自我教育、自我修行的法门。为执念所困的人们同样可以通过放开执念、安守本心的方式来渡过危机。

有一天,玄沙师备禅师对他的弟子们说:“各地有名望的禅师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做好宣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工作,那么当遇到下面这三种情形的病人时,该怎么做呢?第一,当你举起香板和拂尘的时候,他虽然看见了,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像盲人看不到东西一样。第二,当你跟他讲话,他听不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像聋人听不到任何声音一样。第三,当你教他讲话,他却说不出来,就好像哑巴一样。请你们来谈一谈,如何才能使这三种人得到接引呢?你如果说这件事根本无法做到,那么佛法岂不是不灵验了?”

当时,没有一个弟子可以回答玄沙禅师的问题。后来,有一名弟子向云门文偃禅师请教这个问题。云门禅师听后,说道:“你应该向我行礼!”可是,当这名弟子行完礼起身之时,云门禅师却突然用手中的拄杖子打向提问的弟子。弟子不由得倒退了几步。云门禅师说:“我看你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接着又叫弟子上前,弟子听了禅师的话就向前走去。云门禅师接着说:“你的耳朵也不是听不到。”随后,云门禅师又问他:“你懂了吗?”弟子回答道:“我不懂。”云门禅师说:“你也不是不能说话。”这时,弟子恍然大悟。

由这则公案,我们不难看出,当不再执著于玄沙禅师所讲三种病症的具体情形时,提问的弟子才领悟了其中的真谛。由于佛法是不着文字、直指心性的法理,所以弟子越是执著于玄沙禅师的描述,就越无法拨开眼前的迷雾,离开执念的泥潭。而云门禅师用身体力行的方法帮助提问的弟子打破了心中的执念,领悟了玄沙禅师的深意。

生活中有无数繁花似锦的风景,也有许多难以实现的月下之盟。月有阴晴圆缺,所以千万不要指着月亮发誓。因为就在发誓那一刻,你将一种执念种在了心中。唯有放开执念,守住本心,理想和幸福才会常伴你我左右。

【莲心慧语】

黄龙禅师说:“昔人去时是今日,今日依前人不来。今既不来昔不往,白云流水空徘徊。”恪守无法实现的执念不仅会扰乱自我的身心,还会阻断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唯有破除执念,守住自己的本心,我们才能拥有逍遥自在的生活。

澄明内心是我们修习的关键

古人说,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凡事皆有两面。一棵不成材大树,能在旷野中独活;一头鼻子高高翘起的猪不会被用作祭祀的牺牲,才会安全终老。当某件事需要做出明确的判断时,我们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爱憎来发表见解。于是,偏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偏见虽然看起来只是个人的一种见解,却将无穷的烦恼带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不仅会一直沉迷于自己编织的幻梦中无法自拔,还将失去辨别事物真伪的慧眼走向见解的极端。更可怕的是,澄澈的真心将在偏见的迷雾中隐去,爱憎之心将会成为生命的主宰。此时,若想从烦恼中挣脱,就要驱散偏见的迷雾,找回澄明之心。而大随法真禅师便是个中高手。

有一天,一位僧人向大随法真禅师请教问题。

这位僧人问道:“禅师,如果劫难的火烧起来了,整个世界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诸如须弥山、四大海和三千大千世界都不存在了,不知道‘这个’会不会被损坏?”

大随禅师回答说:“会损坏的。”

僧人接着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随它去吧。”

大随禅师说:“对!就随它去。”

故事中提到的“这个”就是“真如或者自性”的代称,也就是人们的天性所在。开始的时候,提问的僧人一直担心自己的天性会损坏,在听到大随禅师“会损坏”的回答之后又随即释然。实际上,就在心中释然之际,他的见解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天性在请教之初还被当做十分重要的前提,而释然之时他已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正因为先在心中存了损坏与否的观念,自己才会对天性的存在有所误解。

同类推荐
  • 尼采箴言录

    尼采箴言录

    本书分为人生·命运、宗教·信仰、平凡·伟大、哲学·哲理、道德·修养、知识·认识、读书·写作、以自信·自强以及尼采年谱等内容。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修身读老子

    修身读老子

    《读老子学处世之道》主要讲述了: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日明,守柔日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热门推荐
  • 彭格列枝墓

    彭格列枝墓

    秉着叛逆的想法想要冲破命运的枷锁,在一次次的失败下,她走向了毁灭,在生命流逝之际,她又被命运选中了,这次她还会走向毁灭吗?,重回儿时,改变命运,看它如何冲破世代诅咒。
  • 毒妃倾城

    毒妃倾城

    她是最顶尖的情报员,却被老大算计穿越,为了完成任务她为和亲公主。后宫路上明枪暗箭,她始终高傲的姿态。皇帝软弱?那就帮着他。谁知他是腹黑的狼,反而夺了她的身。王爷多情?那就利用他。谁知他的温柔与无求让她内疚不已。宰相嚣张?那就灭了他的气焰。谁知惹祸上身,遭来猛烈报复。妃子仗势欺人?那就夺了她的势。给她巴掌,她必还之。想算计她?那就让那人付出沉重的代价!一杯毒酒,一条白绫,一把匕首任你选。你不选也行,那就亲自送你上路,乱刀砍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天神灵

    九天神灵

    一个小偷,因为偷取传世之宝《炎黄决》莫名其妙来到异世。这个世界有一群被称为“通灵人士”的人,其中帝国林立、宗门泛滥、幻兽百出……看一个气量极小,好吃懒做,玩世不恭的普通人,如何让走出一条英雄般的道路。书中灵士等级:一级灵师、二级灵师、三级灵师,四级灵王、五级灵王、六级灵王,七级灵帝、八级灵帝、九级灵帝,神灵。每天三更,一万字,不间断。
  • 被别人梦想充斥的日子

    被别人梦想充斥的日子

    只是想着混玩读书日子的陈折,却因为一位仙女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平静无聊的生活
  • 寻三国记(已经完结)

    寻三国记(已经完结)

    一个少年为验证三国历史,回到著名的三国时期,却变身为常山赵子龙,因此为三国乱世重新划出了一段新的历史!而在三国时期中,少年与自己的女朋友解成连理,赵云与马云禄的故事展开了!
  • 傲娇学渣99次逃课:学长别过来

    傲娇学渣99次逃课:学长别过来

    什么叫先下手为强?比如,她老妈决定跟他老爸结婚,他决定把她“睡”了。哎?等等,关她什么事?她才不要跟他在一起!他家世一流,她家穷四壁,他成绩一流,她倒数第一,他国民男神,她小区豆腐渣,你看,咱们门不当户不对,学长求放过。惹不起,躲得起,第99次逃课,误落君怀,她炸毛:“学长,别过来——”“苏笑笑,我父亲决定再婚了。”“挺好呀,可喜可贺,百事可乐。”“所以,我决定把你睡了。”“噗——咳咳咳——what——?”
  • 全能游戏

    全能游戏

    段云无意见融合了未知的系统,莫名其妙的成了一个训练师,竟然可以召唤精灵!!!什么鬼?流浪法师也是精灵?怎么出来了个周瑜?哟,小火龙,这个就正常了嘛!不过,为什么就没有女精灵!!!读者群:129554639
  • TFBOYS之爱的味道,有点苦

    TFBOYS之爱的味道,有点苦

    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 老小区诡事

    老小区诡事

    她和她本不相识的两个女大学生却在毕业之后同时住进一个小区就是这个决定让两人几近崩溃
  • 菩提仙心

    菩提仙心

    她,自上古众神之战后难得一见的修仙奇才,千年修炼得以踏入仙君境的第一人。他,天狐一族修为登峰造极的天才少主,风流倜傥仙界第一美男。她本玲珑佛心,红尘不扰,他本霸气神尊,旋转乾坤,若论缘浅,怎得痴缠两世,若说情深,怎得情伤千年,刻骨柔情慰藉相思泪,忘情锁爱斩断情丝结.......可如果没有这一切,仙途茫茫,岁月悠悠,怕是早已忘了稽秋山上那个古灵精怪的青衣小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