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8000000005

第5章 爱恨贪嗔痴皆牢笼——佛说烦恼(1)

【颂】虚堂雨滴声,作者难酬对。若谓曾入流,依前还不会。会不会?南山北山转滂霈。

【评】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见闻进行判断的做法常使自己在不自觉中陷入爱恨贪嗔痴的牢笼无法自拔。当我们守住了自己的心灵宝藏,冲破自身的身心束缚,远离这一牢笼的愿望才变得切实可行。

佛说,人生有三毒,贪、嗔、痴,它们是每个人一生所有烦恼的来源。实际上,无论是对于某事或某物的过分执著,还是对于生死的无法释怀,归根结底都是贪、嗔、痴的结果。它们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会让人们在抱怨和烦恼中迷失自己。因此,远离爱恨贪嗔痴的牢笼也就远离了烦恼的根源,远离了可能浑浑噩噩的一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有一天,无德禅师接待了三位向他求教的信徒。宾主落座之后,三人向禅师道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师,请问礼佛真的可以解除心中的痛苦吗?如果这是实情,那为什么我们虔诚地做了多年的佛家信徒还没有得到快乐的眷顾呢?”

无德禅师听后,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你们为什么要活着呢?”

沉默片刻之后,甲首先打破僵局,答道:“我活着是为了不死。一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变成毫无生机的尸体,我就感到非常害怕。我要好好地活着,我还不想死。”

乙回答说:“只有活着,我现在的一切努力劳动才有意义,我才能在晚年的时候过上富裕的生活。”

丙回答说:“我是一家的顶梁柱,负责养活全家人。如果我死了,他们就会冻饿而死。”

听了三人的回答,禅师道:“你们整日都在为死亡、年老和辛劳这些事担惊受怕,哪里还会想到快乐呢?如果能用理想、信念和责任来替换它们,相信你们就会逐渐地快乐起来了。”

三人听后,脸上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您说的是真的吗?光靠这些就能得到快乐的眷顾呢?”

禅师说:“那你们心目中的答案是什么呢?”

甲说:“我相信名誉可以带来快乐,因为有了名誉就有了一切。”

乙说:“我认为爱情是快乐的使者,因为爱情能为我带来最甜蜜的享受。”

丙说:“我想金钱应该是我最大的快乐,因为金钱是最有用的。”

无德禅师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如果真是这样,你们永远都只会与快乐擦肩而过。当你们真正拥有了自己所说的名誉、爱情和金钱之后,烦恼和忧虑还会像影子一样跟在你们身边。”

三人一听傻了眼:“大师,那我们该怎么办才好呢?”

无德禅师答道:“你们如果想与快乐结伴而行,就要先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爱情需要向爱人奉献,金钱要用来布施大众,唯有如此,你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快乐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故事中的三人所追求的,也是快乐。他们将快乐视为自己的人生大事,希望可以通过它从对死亡、年老和辛苦的担忧中解脱出来。然而金钱、爱情和名誉带来的快乐非常有限,并很容易引发人的私欲膨胀,带来无数的烦恼和痴嗔怨怒。正如无德禅师所言,只有先改变固有的观念,真正的快乐才会到来。

世间万物并不会恒常存在,而是时时处于无穷的变化当中。因此,过分执著于自己所求并不能让你享受真正的快乐,相反地只会烦恼丛生。另外,当个人私欲不断膨胀之时,由声色带来的快乐持续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烦恼将如雨后春笋一般长满人们心中的每个角落。所以,当心灵中堆满各种各样的欲望时,我们是无法寻到快乐的影踪的。

说到寻得快乐的踪迹,放空堆满欲望的心灵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便是佛家常讲的因果。在佛家看来,我们若是没有制造出地狱产生的缘由,自然就不会招来下地狱的惩罚;如果没有制造出上天堂的缘由,自然就不会承受上天堂的结果。正是不断增长的贪欲为我们找来了烦恼这个心障。

贪欲若在心中不断增长堆积,我们的身心最终会到达崩溃的边缘。此刻,放空心灵是唯一的选择。只有放空心灵,我们才能成为自我心灵的主宰,才能自由自在地塑造自己的心境,快乐才会真正到来。与此同时,我们若能开始布施之旅,就迈出了远离贪嗔痴牢笼的第一步,心也会在这一刻开始回归澄明。一颗澄明清净之心是与快乐携手同行的重要保证。

【莲心慧语】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海市蜃楼并不是人间的实相。欲望就如同海市蜃楼,我们如果过分执著于自己的欲望,就会生出烦恼的因由,使自己为烦恼所扰。如能放空心灵,开始布施之旅,快乐就会常伴我们身边。

一心一用是最难得的品行

佛说,心无杂念,才能万物皆空。一心一用是世间最难得的品行。可惜,世人常常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总是在生命的表面徜徉,迷失在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中。一个人只有做到一心一用,才能穿越百般浮华、千般宠辱,看透毁誉得失、功名利禄与成败胜负,达成自身的完满。龙牙山居禅师就是这样一个心无杂念之人。

有一天,龙牙山居禅师去向翠微无学禅师请教问题。

龙牙禅师问道:“大师,请问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翠微禅师答:“请你把香板拿过来。”

龙牙禅师将香板递给了翠微禅师,没想到翠微禅师一接过香板马上就打了他几下。龙牙禅师并没有躲闪,只是说:“我任由你打,可是你并没有讲出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后来,龙牙禅师又去请教临济义玄禅师:“大师,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临济禅师说:“请你替我把蒲团拿过来。”

龙牙禅师将蒲团递给了临济禅师,可是,接过蒲团的临济禅师竟然像之前的翠微禅师一样用蒲团打他。

龙牙禅师这次还是没有躲闪,只是说:“我任由你打,可是你并没有告诉我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祖师西来意”是佛家最重要的偈语之一。无数参禅者都想参透达摩祖师当年来到中土的深意,龙牙禅师也不例外,他还专门为此去请教翠微、临济两位禅师。尽管两位禅师都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还用香板和蒲团打他,龙牙禅师却不为所动,只是念着自己请教佛法的初衷。

同世人对奢华生活的企图心相比,龙牙禅师心无杂念地追求佛法的行为是如此弥足珍贵。当奢华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主旋律时,贪欲和烦恼就会像影子一样时时跟随在身边。如此一来,我们的身心就会从早到晚都被层出不穷的痴嗔包围,没有安顿的地点。而若能做到心无杂念、恬淡自然,我们就可以集中全副精力做事,不被痴嗔所扰。

每个人都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幸福的到来其实并不会因角色的不同而有所延迟,之所以有那么多不幸福的人,是因为他们并不确信心无杂念是幸福到来的使者,况且他们也绝少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嗔痴的牢笼。心存疑惑的人常常生活在人群中却无法与感情的世界结缘,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却不明白如何去爱别人,腰缠万贯却不知道快乐就是要不断给予。他们并不清楚心无杂念、恬淡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清楚真正的幸福就源于我们的内心。

当心中的杂念被清除一空时,我们才会发现一直在寻找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其实就在自己身边。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置身其间,我们不必过于看重自己拥有多少私产,不必过于纠缠于种种偏离自我梦想的杂念,只要保持一颗恬淡自然之心即可。

【莲心慧语】

《阿含经》中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世间万物无常,既有积聚、崇高、统一、勃发的一面,也有消散、堕落、分裂、毁灭的一面,勘破其中的真谛也便体悟到了世间的真相。由此,我们也可以远离心中杂念带来的烦恼,回归恬淡自然的天性。

不要指着月亮发誓

古人总结的人生四大赏心乐事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洞房花烛夜”又被人们称为“小登科”。古往今来,无数痴情男女都在月下盟誓定情,期盼“小登科”的到来。可是,很多人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却还在守着月下之盟的执念,不肯醒悟。爱情如此,世事亦如此。即便在今天,耽于执念的人也是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更令人惊讶的是,执念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现代工业的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不仅是水涨船高的生活水平,还有紧张忙碌的社会节奏。种种无以言表的恐慌心理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并最终会聚成一种混杂着多种欲望情感的执念,正是这种执念打破了原本宁静淡然的生活状态。如今,全方位开足马力已成为生活的常态。身处其中的人们也变得愈发急躁不安,整日忧心忡忡,既无法摆脱无边的忙碌和沉重,也无法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时间好像总是不够用,生活也好像总是疲于奔命。如何应对这些执念带来的危机,守住自己心灵的宝藏呢?

佛说,放下执著,就成为阿罗汉;放下分别,成为菩萨;放下妄念,成为佛。在佛家看来,只有破除我、法二执,并从闻、思、修三个方面做好修行的功夫,才能解除一切烦恼和恶行的根源。这便是自我教育、自我修行的法门。为执念所困的人们同样可以通过放开执念、安守本心的方式来渡过危机。

有一天,玄沙师备禅师对他的弟子们说:“各地有名望的禅师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做好宣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工作,那么当遇到下面这三种情形的病人时,该怎么做呢?第一,当你举起香板和拂尘的时候,他虽然看见了,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像盲人看不到东西一样。第二,当你跟他讲话,他听不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像聋人听不到任何声音一样。第三,当你教他讲话,他却说不出来,就好像哑巴一样。请你们来谈一谈,如何才能使这三种人得到接引呢?你如果说这件事根本无法做到,那么佛法岂不是不灵验了?”

当时,没有一个弟子可以回答玄沙禅师的问题。后来,有一名弟子向云门文偃禅师请教这个问题。云门禅师听后,说道:“你应该向我行礼!”可是,当这名弟子行完礼起身之时,云门禅师却突然用手中的拄杖子打向提问的弟子。弟子不由得倒退了几步。云门禅师说:“我看你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接着又叫弟子上前,弟子听了禅师的话就向前走去。云门禅师接着说:“你的耳朵也不是听不到。”随后,云门禅师又问他:“你懂了吗?”弟子回答道:“我不懂。”云门禅师说:“你也不是不能说话。”这时,弟子恍然大悟。

由这则公案,我们不难看出,当不再执著于玄沙禅师所讲三种病症的具体情形时,提问的弟子才领悟了其中的真谛。由于佛法是不着文字、直指心性的法理,所以弟子越是执著于玄沙禅师的描述,就越无法拨开眼前的迷雾,离开执念的泥潭。而云门禅师用身体力行的方法帮助提问的弟子打破了心中的执念,领悟了玄沙禅师的深意。

生活中有无数繁花似锦的风景,也有许多难以实现的月下之盟。月有阴晴圆缺,所以千万不要指着月亮发誓。因为就在发誓那一刻,你将一种执念种在了心中。唯有放开执念,守住本心,理想和幸福才会常伴你我左右。

【莲心慧语】

黄龙禅师说:“昔人去时是今日,今日依前人不来。今既不来昔不往,白云流水空徘徊。”恪守无法实现的执念不仅会扰乱自我的身心,还会阻断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唯有破除执念,守住自己的本心,我们才能拥有逍遥自在的生活。

澄明内心是我们修习的关键

古人说,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凡事皆有两面。一棵不成材大树,能在旷野中独活;一头鼻子高高翘起的猪不会被用作祭祀的牺牲,才会安全终老。当某件事需要做出明确的判断时,我们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爱憎来发表见解。于是,偏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偏见虽然看起来只是个人的一种见解,却将无穷的烦恼带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不仅会一直沉迷于自己编织的幻梦中无法自拔,还将失去辨别事物真伪的慧眼走向见解的极端。更可怕的是,澄澈的真心将在偏见的迷雾中隐去,爱憎之心将会成为生命的主宰。此时,若想从烦恼中挣脱,就要驱散偏见的迷雾,找回澄明之心。而大随法真禅师便是个中高手。

有一天,一位僧人向大随法真禅师请教问题。

这位僧人问道:“禅师,如果劫难的火烧起来了,整个世界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诸如须弥山、四大海和三千大千世界都不存在了,不知道‘这个’会不会被损坏?”

大随禅师回答说:“会损坏的。”

僧人接着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随它去吧。”

大随禅师说:“对!就随它去。”

故事中提到的“这个”就是“真如或者自性”的代称,也就是人们的天性所在。开始的时候,提问的僧人一直担心自己的天性会损坏,在听到大随禅师“会损坏”的回答之后又随即释然。实际上,就在心中释然之际,他的见解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天性在请教之初还被当做十分重要的前提,而释然之时他已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正因为先在心中存了损坏与否的观念,自己才会对天性的存在有所误解。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积聚了周国平先生近30年来的智慧,以最浓缩最凝练的语录形式撷取而成,涉及到人生的50个方面:人、自然、人性、生命、死亡、智慧、觉悟、安静、超脱、尊严、孤独、创造、成功、幸福、苦难、灵魂、信仰、男人、女人、婚姻、爱情、友谊、生活、艺术、哲学……令人回味,给人启迪。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能够让人在薄中读厚,在短小的语段中获得最多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热门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文心雕龙

    中华国学经典: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本书分上下两编,每编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本书的文学思想是传统观念与时代思潮的集合。本书的创作目的,主要是反对南朝“浮诡”、“论监”的文风。同时,也有意于纠正文论“各照隅隙,鲜观衢路”的严重缺点。
  • 梦归何处(续缘)

    梦归何处(续缘)

    现代的我由于受不了被亲朋好友冤枉成杀人犯而自杀了。来到地府,在二阎王的告知下才知道自己几世轮回都是因为被冤枉成杀人犯而郁郁而终的,原因是千年前的一段缘为了摆脱被冤枉的命运,我在二阎王和牛郎织女的帮助下,回到千年前但是为什么我只是来救自己的怎么拯救整个武林和国家的重任也落在了我这个小女子的身上
  • 华夏九州记

    华夏九州记

    体育高校毕业的高材生考上了知名大学的物理硕士,研究出逆天神器遭遇天劫洗礼,看《华夏九州记》,揭晓凡胎肉体如何抵御天劫....再次醒来已是褓中婴儿,看云锋带着前世记忆,凭借什么手段,能在异界迅速崛起,请关注《华夏九州记》等待揭晓!!!
  • 青春冒险队

    青春冒险队

    青春冒险对本是由学生组成的,他们机智勇敢,不怕困难,不惜一切的去帮助人们帮助帮助受伤害的人们打跑恶魔,最终,成就了一生的梦想和荣誉!
  • 天降萌宝腹黑妈

    天降萌宝腹黑妈

    “叔叔,我想尿尿。可我找不到厕所。”洛宸璇皱眉,低头,看见一个小包子拉着自己的裤子,双腿紧紧并拢着,扭来扭去。“我抱你去。”洛宸璇第一次没有排斥小孩子。“叔叔,对不起,我没憋住。”洛宸璇看着自己湿漉漉的衬衫和小屁孩的裤裆,咬牙切齿。“安小姐,根据DNA亲子鉴定,您的孩子和洛先生的基因相似99.9%”。律师递过一份资料。“哦。你们拿错我孩子的头发了,那根头发本身就是你们老板他妈的。”安橙淡定地接过资料,“看来,你们老板是亲生的”。“女人,你狠!”霖宸企业董事长办公室,一股莫名的寒气从周遭蔓延……一场以夺子为名的追爱之旅即将展开,当腹黑单身妈咪遇上万年单身傲娇总裁,谁将会为谁画地为牢?
  • 万殊劫

    万殊劫

    本是巨商富贾之子,享尽荣华富贵,却突遭幕后黑手陷害。复仇之路,牵出身世谜团,管你何人,犯我者,虽远必诛!
  • 喻少专宠:恶魔小娇妻

    喻少专宠:恶魔小娇妻

    喻邪曾经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我就娶你好不好。”江卿目光炯炯,红了脸望向他,“好啊好啊。”可是,到了他们大婚那天,他却丢下她一人独守空房,“你若心已向着她人,又何苦来娶我。”江卿看着身旁的红盖头,咬着嘴唇不让自己流泪……《日更√坑品有保障√》
  • 倾心一爱,三世情缘

    倾心一爱,三世情缘

    一朝穿越,苏雨成为了相府的嫡出千金。娘早死,爹不爱,还与太子有一纸婚约!尼玛,这剧情太狗血了!还有更狗血的:她的妹妹居然喜欢太子!第一次,嘿嘿~~(抱歉,作品名改为:穿越之相府千金,对不起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江小余短篇作品集

    江小余短篇作品集

    这里有恐怖故事、玄幻故事、架空历史。这些短篇故事将带领您走入一个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