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8000000030

第30章 常怀欢喜之心——佛说乐生(1)

【颂】似海之深,如山之固。蚊虻弄空里猛风,蝼蚁撼于铁柱。拣兮择兮,当轩布鼓。

【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盲目地拣择并不能为自己带来身心的安顿和富足。唯有守住自己的本分,打破见解上的黑漆桶,我们才能拥有欢喜之心,才能拥有圆满的人生,任性而活。

人生本就是一场艰辛的旅程,前行的路上充满了未知的困难和危险。恐惧在不自信中逐渐滋生,欢喜和快乐从此渐行渐远。它们是如此真实,又是如此令人痛苦。然而,带来这一切的正是我们自己。若要从这无形的牢笼中走出,与欢喜重逢,我们就需要守住自己的本分,常怀欢喜之心,双脚踏在现实的大地上。

守住本分,慢慢修行

人们总是渴望能够沿着一条开满鲜花的笔直大道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心愿,也存在变成现实的可能,只是通往人生的路径往往会有许多意外出现,走在路上的我们常常会手忙脚乱,甚至会在倾尽全身之力后仍然一无所获。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坚强地走下去,因为没有谁可以取代自己。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安住自己的身心,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这便是盘山宝积禅师希望表达的真意。

盘山宝积禅师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光照不着地方,地方也根本就不存在。光与地方二者俱忘,那是什么东西?”

后来,盘山禅师又说:“若从见闻上来讲,既不是见闻,又不能用声音或形象来使之呈现出来。如果心中能了然无事,那么区分体和用又有什么意义呢?”

佛家以悟道为修行的最高境界。在盘山禅师看来,只要能够做到心中无杂念,拥有澄澈的心性,修行者就可以不用再去做区分体和用的事情,就可以真正悟道。而做到心中无杂念便是佛家所说的本分事。

在人生旅途中,行走也是一种悟道的过程。通往人生旅途的大道上充满了苦难与挫折,我们若是能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就不会迷失自己前行的方向,就可以冲破一路上的艰难险阻,最终与梦想在现实世界中重逢。

曾经有一个和尚想要到京城去学习佛法。有人告诉他,去往京城的路非常难走,要经过人迹罕至的沙漠、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波涛汹涌的大河。可是,和尚却毫不畏惧,他认为到佛法大盛的京城求取佛法,为塞外的人们带来精湛的佛理是他的本分。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还念了一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三年后,和尚学成归来,带回数百部经书。

这位僧人就是做好自己本分事的最佳注脚。他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为己任,为此不惧途中沙漠、草原和大河的挑战,毅然求学京城。正是这种以弘扬佛法为本分带来的坚定的求学之心,使得他在三年之后带着数百部佛经学成而归。

追求任何事情的过程都是一个艰辛的历程。人生本身就是用“艰辛”二字书写的。我们会在人生之旅中遭遇各种意外,常常会与痛苦正面交锋,会一直与消极的自己发生冲突。这一切都将使我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跌入痛苦的深渊,住进无形的牢笼,成为心魔的奴隶。所以,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在艰难困苦面前处变不惊才是“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云卷云舒”的有效途径。

世路难行仍要行。这便是人们眼中无数强者成功的秘密。而成功的人们将自己一路来超越艰难困苦、战胜懦弱的自己的经历称之为完成了自己的本分事。

佛家认为,扫地洗碗也是一种修行。因此,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并不需要做出意义多么深远的大事,只要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做好身边的小事就好。古人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只要做好身边的小事,我们便守住了自己的本分,便可以在积累之后完成实现梦想的心愿,与快乐同行。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教导人们说:“努力修行,慢慢修行,就能有成果。”这也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只要做好本分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就能逐渐积累起实现梦想的力量和财富,就能获得圆满的人生。

见山仍是山,将心中芥蒂放下

圣严法师说:“身为修行人,如果遇到心外的、物质上的、环境上的困难,别人也许可以帮上忙。然而,内心的烦恼、生死的烦恼,以及根本的无明,谁能解决?它是怎么生起的,就得靠你自己去解除。这就像老虎身上的铃,只有挂铃的人才解得下来。”生死烦恼是由我们自身生出的。若要烦恼不生,看淡生死,还是要从我们自身出发。

佛家认为参禅悟道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叫做“见山是山”,也叫做执著的境界。处于此重境界的人还没有打破世俗的见解,还在依靠感官来判断各种事物,很容易沉迷于外在的色相。在他们看来,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无论是山还是水,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第二重境界叫做“见山不是山”,也叫做虚无的境界。处于此重境界的人对于事物的真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到世事无常,明白了“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感悟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性邪道,不能见如来”。此刻,他们眼中的山已经不是山,水也已经不是水了。

第三重境界叫做“见山仍是山”,也叫做淡定的境界或解脱的境界。处于此重境界的人已经不必再刻意去逃避外在世界的形相了。此时,他们已经拥有金刚不动的禅心,已经从容淡定地洞悉了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山水在他们看来就是山水,只是不再计较和执著了。

人生也是一种参禅悟道,因此这三重境界便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我们对生死与烦恼无比纠结就是因为自己还在依靠感官对周围的事物作出评判。进入“见山不是山”的境界,不再有心性上的分别之后,我们才能将心中的烦恼暂时放下。而只有进入“见山仍是山”的境界之后,我们才能将心中的芥蒂真正放下,以平和淡定的心来观照世事。

一天,一位僧人问云门文偃禅师:“禅师,《华严经·贤首品》中说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数的尘尘三昧,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呀?”

云门禅师回答:“只要认得饭钵中的饭就是饭钵中的饭,水桶里的水就是水桶里的水,就是尘尘三昧。”

云门文偃禅师所讲的“尘尘三昧”就是超脱境界的化身。最高深的境界往往呈现出最简单的形态,并没有翻天覆地的改变。饭钵里的饭还是饭钵里的饭,水桶里的水还是水桶里的水,只是观照这一切的人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生在世,总要追求些什么。这几乎是每个人心中最简单也最一致的想法。正是对于追求的过分执著,我们才会为痴嗔所扰,为物象所迷,陷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解脱。只有心中有佛,果断舍弃自己不应得的东西,我们才能用平和淡定的心来观照世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才能享有欢喜的人生。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说:“心中有欢喜的人,到处是赏心悦目的景色;心中有禅定的人,耳闻是八万四千的诗偈;心中有佛法的人,面对是善人善缘的世界。”若能以禅涤心,放下心中的执著,远离痴嗔,我们就能拥有宁静平和的心境,就能安享超脱快乐的人生。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六祖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间万物本来就是一片虚空,因此我们也无须担心自己的身心会像菩提树和明镜台一样被灰尘铺满。若能悟及此处,诱惑和烦恼便不会再次出现,胸怀会变得像海一样宽。因为于我们而言,任何事物都可以穿心而过,不留任何痕迹。

人生如潮,随着潮水的起落,我们时而攀上高峰,时而跌入谷底。如此便是每个人最为真切的人生轨迹。每当它发生变化时,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有人只能在顺境中蹁跹起舞,一旦逆境来临,就不堪重负,心魔缠身,从此一蹶不振;有人却能迎着困境奋勇前行,直到重新拥抱胜利。

一帆风顺并非是某个人的专利,任何人都要面对人生的低谷。无论是选择勇敢地面对危机,化危机为动力,还是选择落荒而逃,心甘情愿地成为困境的俘虏,能够做出决断的人只有我们自己。而懂得问题的关键所在便是做出决断的重要前提。

有一次,一位僧人向赵州禅师请教:“禅师,《信心铭》上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那么到底什么是不拣择呢?”

赵州禅师回答:“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僧人说:“您那样说还是拣择呀。”

赵州禅师说:“你这个没有智慧的家伙。什么是拣择呢?”

从表面上看,赵州禅师和提问的僧人似乎一直围绕“拣择”和“不拣择”的问题打哑谜。僧人一直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是一味纠缠于表面现象。其实,赵州禅师早已将答案告诉他了。所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是指要想参悟不拣择的智慧,就要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心性出发。

同类推荐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本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
热门推荐
  • 故事之外的故事

    故事之外的故事

    故事之外的故事,是一段旅程,是一场冒险。幸福的起点却也是悲剧的开端。
  • 笔阵图

    笔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女总裁的贴身侍卫

    美女总裁的贴身侍卫

    回家,别跟着;女厕所,请走开;洗澡……;走开,全部都走开······我是在保护你······美女的贴身侍卫上线了······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 贱人系统

    贱人系统

    史小贱竖起了中指,不小心又小小的犯贱了一把,竟然就穿越了,还获的了贱人系统。“姐姐!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闭月仙子啊,我终于见到你了。”少年望着不远处那如同不食人间烟火仙子一般的极美少女一脸崇敬的喊道,还带有一些少年特有的小羞涩。少女矜持的微笑着点了点头,旁边的俊朗青年哈哈笑道:“闭月,连这里的偏远小地方都能听到……!”我可以摸一下你的屁股吗?“少年突然阳光的笑了起来,大声吼道。”对了,这是留在我大哥那的内裤,我给你带来了。“少年拿出了一个绣着小熊崽的小内内甩向了高空。少年的心泪流满面,贱人系统爷爷不要再玩我了……!
  • GAMBARA

    GAMBA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散落一地的幸福

    散落一地的幸福

    青春恋爱曲——灰姑娘遭遇背叛,只因为他爱上了千金,但是灰姑娘终究成公主。。。“为了你曾经的誓言,付出代价。”穿上水晶鞋,公主裙,我就是queen。“嗬,你以为你是什么?不过一个穷人家的灰姑娘,我还不屑”说完,还冲着那个打扮极其妖娆的所谓的千金一笑“我要你付出代价,财富金钱荣誉很重要吗?”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神魔通鉴

    神魔通鉴

    这是人与神魔,蛮荒古兽,魔物共生的大陆,包括荒兽古林,魔兽谷,等险地,人类始祖开辟出一大块地,魔物,凶兽,神灵畏惧原因竟是人族都城中心的裂神塔。裂神塔崩溃在即,神魔联手,征伐人族,危机在即......
  • 西游——最後的劫难

    西游——最後的劫难

    《西游》中,所描述的是原着中从未出现的劫难,发生在师徒西行取经之末,灵山脚下。真经在前,师徒五人几近正果,心绪行为、甚至性格,都以以往不同。悟空收住了‘心猿’,八戒更加善良可爱,沙僧、白龙也都加了戏份。最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唐僧,他成爲了整书中无可替代的一号主角,契合了张版《西游记》中‘贴近玄奘’的理念设定——强大的意志力和信仰力和人格魅力,加之对佛学、众生深刻的思考,取经团队的灵魂领袖人物。虽然这与原着中唐僧形象极大不符,甚至可说是彻底的颠覆,但对于我来说,确实愿意看到这样一个真正能够让几个徒弟,普度众生的伟大的师父。再者,文中对于原着所含“心”“讽”两个主题皆都作了延展性继承,也算是对原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