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8000000016

第16章 终止内心的暴力——佛说慈悲(2)

【莲心慧语】

圆悟禅师说:“世尊三百余会,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万众牵绊说法,毕竟无二种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性和智慧,要想存善念,行善行,我们就要从被帮助者自身的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寻找双方交流的契合点。唯有如此,我们期待中的慈悲之花才会怒放。

不委曲求全,不睚眦必报

从儒学最早的经典著作《论语》开始,人们便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到底该不该以德报怨?可是,千百年来,一致的结论始终没有出现。因为若是赞同以德报怨,又无法找出更好的方法来回报别人的恩德;若是反对,又会陷入冤冤相报的怪圈。那么到底怎样做才是符合慈悲之心的做法呢?《碧岩录》中收录的云门禅师的相关开示或许能为我们带来启迪。

有一天,云门文偃禅师问一位身边的僧人:“你最近是从什么地方回来的?”

僧人回答:“我刚从苏州西禅和尚那里来。”

云门禅师问:“西禅和尚最近说过什么话没有?”

僧人摊开了双手。云门禅师打了僧人一掌。

僧人说:“我有话要说。”

云门禅师却摊开双手。

僧人无言以对。

云门禅师又打了僧人一掌。

众所周知,佛家讲究以心印心。一个人只有既见到自己的本心,又知晓他人契悟的本心,方能得到佛法的真谛。故事中的僧人便是不能知晓他人契悟本心的典型。他只被云门禅师打了一掌之后就急忙大喊“我有话要说”,犯了“瞻前不顾后”的毛病。果然,当云门禅师摊开双手时,他只好默默无言了。

古人常说:“过犹不及。”我们若是像故事中的僧人那样“瞻前不顾后”,就会因为见解不够深入而有失偏颇,违背了慈悲之心的初衷。所以,恰如其分便成为终止人们内心暴力最好的选择。这一点与佛家讲求的不必委曲求全、不必睚眦必报是深深契合的。当他人无法领悟眼前事物饱含的深意时,我们无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迫使他们接受;当对方已经有所省悟时,我们只需及时伸出鼓励之手,帮助他们重返快乐的世界。

不过,想要真正做到不必委曲求全、不必睚眦必报,做事的方法和智慧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我们才能与他人并肩站立在实实在在的大地上。

一位禅师曾对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晚饭后,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踏着月光外出散步了,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茅屋竟然被小偷光顾了。更凑巧的是,此刻光顾茅屋的小偷正从屋中走出,小声抱怨着主人的贫穷。于是,禅师迅速脱下了自己的外衣。所以,当小偷出现在门口时,一位手拿外衣的禅师映入他的眼中。

方才还胆大如牛的小偷顿时手足无措起来。正在这时,禅师开口了:“谢谢你走这么远的路来看我。夜深了,你穿上这件外衣快点回家吧。”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的身上。

小偷不知如何是好,就低着头溜走了。

看着小偷离去的背影,禅师不禁感叹道:“真是个可怜的人!只盼望他能够踏着我送去的一轮明月下山。”

第二天,禅师一觉醒来,在门口发现了昨天他送给小偷的衣服。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把一轮明月送给他了。”

禅师从一开始就发现了小偷,却并没有揭发他,只是送上一件外衣。这件外衣为小偷留下了充分的余地。第二天,小偷悄悄地将外衣送回就表明了他的改过之心。这样,禅师和小偷都得到了自己的快乐。禅师为了小偷明白自己的慈悲之心而快乐,而小偷则为自己没有辜负禅师的殷殷之心而快乐,是禅师用自己的宽容为小偷送上了一轮照亮前途的明月。

不睚眦必报、不委曲求全,坚持有原则的宽容,这便是人生。只是需要记住的是,宽容并不等同于纵容。纵容带来的快乐只是转瞬即逝的烟花,绽放之后就迅速不见了踪影,而有原则的宽容是一杯陈年的佳酿,时间越久味道就越香醇,直到渗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不要以富贵贫贱论成败得失,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生活中既需要全心全意,也需要量力而行,不委曲求全、不睚眦必报便是照亮我们人生之旅的那盏明灯。正是这有原则的宽容引领人们终止内心的暴力,迈向人生的坦途。

对众生怀有责任感

有一次,一位官员问赵州禅师:“和尚会进地狱吗?”

赵州禅师回答:“我第一个进!”

官员感到很奇怪:“您是得道高僧,修行得非常好,怎么会到地狱去呢?”

赵州禅师回答:“我不下地狱,谁来指引你呢?”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是佛家的著名法理。赵州禅师的回答丝毫没有贬低提问官员的意思,而是在表达一种禅宗的情怀。在佛家看来,洁身自好并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要对众生怀有一份责任感,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帮助他人,直面承担他人所遇到的困难。

不置身事外,不冷眼旁观,勇敢地入世行慈悲,普度众生。当这样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行善时,我们便达到了佛的境界,便可获得人生的最高道德,否则就会像下面公案中的僧人一样失去当下悟入的根基。

曾经有一位僧人向香严智闲禅师请教:“禅师,什么是国王索取仙陀婆?”

香严禅师说:“请你走到这边来。”

僧人走到香严禅师身边。

香严禅师说:“你的根器真的是太拙劣了!”

后来,这位僧人又去请教赵州禅师同样的问题。

赵州禅师走下禅床,弯着腰双手交叉。

提问的僧人迟迟没有领悟“国王索取仙陀婆”的真意,是因为他不敢直面承担。在他看来,领悟“国王索取仙陀婆”是像香严、赵州这样的高僧才能做到的。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禅僧,不可能领悟到其中的深意。

不敢直面承担是普度众生行动中的大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可只要对自己想要帮助的对象有所了解之后就开始打退堂鼓。究其原因,还是他们的私心吓退了自己。

当问题摆在面前时,很多人都会在做出具体行动之前利用心中的小算盘来计算一下自己的得失,只要计算的结果无法满足预期的打算就会马上鸣金收兵。在他们看来,自己不受损失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过重的私心使得他们总是表现出有心无力的样子。若是不能涤荡这种过重的私心,帮助他人将永远是纸上谈兵。

佛家认为,净心不仅要去除怒心、嗔心、淫心,还要从根本上去除私心。去除私心不一定非要标榜自己是如何大仁大义,做足表面文章,而是要从内而外地净化自己的心灵。古人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们只有真正为他人着想,将他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将他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才能使自己的心得到彻底的净化。这样,我们心中才能生出无限的大爱,才不会在他人的困难面前裹足不前。

直面承担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只顾自己利益而对他人熟视无睹的人。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将最重的担子留给自己;社会生活中,他们总是全力以赴解决所有遇到的困难,从不会推诿或是袖手旁观。《大智度论》有言:“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敢于直面承担他人困难的人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箴言。

【莲心慧语】

大乘佛法说:“人要勇于担当。要具法眼故,知好赖故,明是非故,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应世入世。”人要勇于直面承担。如果放弃了承担,就意味着自己的心将再次迷失在对自我利益的过度追求中。唯有主动承担,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更好地成就自己。

将心念安置在最欢喜、慈悲处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打断心绪,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无法找到继续前进的思路;退,又无法回到原来平和无澜的心境。若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加无奈,因为若是不能及时地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就会将所有的负面情绪传递给他人。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当年,临济禅师曾在黄檗禅师门下参访。在参访的那段时间里,临济禅师种了很多松树。

一天,黄檗禅师问他:“你为什么在深山中种这么多松树?”

临济禅师回答:“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增添此处的优美景致,二是为了给后来者做个榜样。“说完,临济禅师又掘了一下地。

黄檗禅师说:“虽然是这样,你已经被我打了二十棒。”

临济禅师又掘了一下地,说道:“嘘!嘘!”

黄檗禅师说:“当你成为禅宗的传承者的时候,禅宗一定会在世上大大弘扬。”

后来,大沩慕哲禅师说:“像临济禅师那样像大地一样沉平还能够临危不乱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临济禅师深受黄檗、大沩两位禅师的赞赏,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与黄檗禅师的问答极为精彩,更因为他遇事能够心底沉稳,临危不乱。大沩禅师认为,只有像临济禅师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也只有这样的大丈夫,才能做到真正的慈悲。

慧律法师说:“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真正的慈悲不仅是用爱的力量去感化他人,还要有临危不乱的心态去安定他人不安的心。

一位禅师发心去南海朝圣。一日,禅师所坐的船在途中遇到狂风,船舱因舱中重量超载而进水。众人一片忙乱。有人建议由船上的道士作法来止住风浪,可是道士的符咒已经被水浸湿无法发挥作用;有人建议由几个人乘小船先去附近的村落求救,可是小船一放下水就被大浪吞没,不见踪影……几次尝试失败,局面变得更加混乱。

这时,禅师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众位施主,不要惊慌。只要按照老僧的办法做,我们大家一定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禅师说话时声音洪亮,目光坚定。看着禅师胸有成竹的样子,大家都愿意听从禅师的安排。

禅师将船上众人分成几组:一组负责清点舱中的货物,将一些笨重的东西抛入海中;一组负责利用船舱中的布匹堵住进水的地方;一组负责集中船上有鲜艳颜色的衣服做成船帆,以便引起过往船只或是附近居民的注意;一组负责集中分配船上的干粮,以便保持大家的体力。分配完毕之后,大家按照禅师的吩咐各司其职,禅师则一边细心地检查各组的工作,一边不断地为大家鼓劲。

一个时辰之后,几艘渔船发现了禅师所在的船。大家终于得救了。

船只遇险使得众人手忙脚乱,人心惶惶。正是禅师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才使慌乱的人恢复平静,积极投身抢险工作中。最终,大家在几艘渔船的帮助下脱险获救。

海涛法师说:“心念有强大的力量,所以才有必要把心念拿来念佛,把我们的心念安置在最高能量,最欢喜、清净、慈悲的状态。”遇到突发情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突发情况来临时自己先慌了阵脚。只有处变不惊、冷静应对,我们才能生出慈悲、欢喜之心,才能帮助他人走出困境。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能够心悦诚服、欢欢喜喜、平平静静地面对它、解决它,当下即得解脱。”在为他人提供帮助时出现突发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唯有心底沉稳,临危不乱,我们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同类推荐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妖孽总裁娇妻别乱跑

    妖孽总裁娇妻别乱跑

    傲娇的她遇到了妖孽的他竟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嗯?刚刚你不是很霸气么”他轻挑着他的发丝漫不经心地说道她别扭的扭过头不再看向他、、一场醉心的沉沦就此开始
  • 孤岛试炼游戏

    孤岛试炼游戏

    神马?玩个游戏竟然玩到穿越!悲催的秦晴发现自己来到一个名叫枫叶岛的神秘岛屿,即将面对主神设计的试炼游戏,听说每场试炼都会有人死去,也会有新人补充上来,每个人都在为了活着而努力。想要活下去吗?那就,努力吧!PS:这是一个小女子在无限世界里奋斗挣扎的故事.
  • 我来自天山

    我来自天山

    当年在江南游历的状元爷慕容彦与私自下天山的月婵姑娘相恋,并私自成亲。没想不久月婵便被师父了缘师太发现并强制带回天山,从此让慕容彦遍寻不得。而当时月婵已怀有四个月的身孕,后来在天山上生下女儿知之,便难产而去。十四年后,轩辕王朝的二皇子为母妃独自上天山求解药,遇险被知之所救。当时正遇了缘师太大限已至,了缘师太临终托付二皇子带知之下山寻父。而此时的慕容彦也是当今宰相。从小在天山与动物一起长大的知之,有着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但却不谙世事。随了二皇子来到京城宰相府,从此既成为天下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也成为青年俊杰们追逐的对象。故事便由此发生了。
  •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陆先生,别扰我幸福

    陆先生,别扰我幸福

    遇到陆胤铭后,我从圈子里最底层的陪游、小导游一跃成为电视台旅游节目的外景主持人。原本只是一场金钱游戏,陆胤铭却越来越在乎我,宠我至极,原以为这是一场爱情的开始。却不想有一天,新闻、杂志、各大论坛全是陆胤铭和我的床照,一夜之间,我从高冷女神成为世人唾弃的婊子、小三。而陆胤铭已经跟新欢在国外度假。后来,有个娱记朋友私下告诉我,照片是陆胤铭传出去的。我想了许久都没有想明白陆胤铭为什么要怎么做。但是,我明白,我跟他始终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怎么能走到一起?等我熬过这段,收拾好一切准备当一个温暖简单的人,嫁人生子,陆胤铭又出现在我身边,花钱毁我婚姻,许我富贵人生。
  • 心中自有颜如玉

    心中自有颜如玉

    本文原名《何处安宁》==真是不知点解用不了这个书名。。。所以随便取了个名字,大家凑合看吧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一个宋子亚,他和你青梅竹马,他和你称兄道弟,当你还没明白爱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就在你的生命里消失的无影无踪每个人的生命中也许也会遇到一个安宁,你很爱他,但他未必爱你。这是冯美玉的爱情故事,纵然并非都是快乐,但她选择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骑士之誓

    骑士之誓

    就是这么中规中矩的小说,就是骑士等职业的故事,不否认有一些小说的影子,但是,这就是我自己写的故事,誓与士的故事。一个人活在事上,最重要的就是信仰;一个人,最不能少的就是信仰。
  • 癫狂世纪

    癫狂世纪

    我所理解的自由,便是可以轻易说不的生活。
  • 死神代理员

    死神代理员

    白天,他是邻居眼中的无为青年。开着一家三流的侦探事务所,每天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然而,晚上;他,镰刀飞舞,翻手间血色弥红!他,黑衣飘飘,嘴角带着一丝冷酷微笑!他是死神的代行者!世间亿万灵物,生死全在他一念之间!夜晚降临,林墨出没,请注意你的灵魂!……看着眼前这个可怜兮兮的望着自己的甜美丽人,林墨把手中血色镰刀往地上重重一跺,无奈的一摊手:“美女,就算你色诱我,但规矩就是规矩,你阳寿已尽,跟我走吧。”甜美丽人银牙一咬:“我可以献身!”林墨的脸色却变得更加无奈了。他思考半响,最终才勉为其难的偏了偏身,露出其身后一片风采各异的极品美女,然后一指某个狭窄的空隙,说:“好吧,你是第一百零八个。”
  • 太平经钞

    太平经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