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7400000005

第5章 行禅:踏出世上最安稳的步伐(1)

行禅就是一种通过身体的活动让心灵拥有喜悦的修行。当我们以全然放松的身体去修习各种禅法,并慢慢打开心门来感受这个过程所带给我们的喜乐与和平,这就是我们所踏出的世上最安稳的步伐,一步一步迈向内心幸福的大道。

身心一体:先空身,再空心

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金刚经》

《金刚经》中佛祖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悟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常迷不觉,所以永劫坠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这四句偈正是受持四句偈,有助于人修行的。我们平常听到佛学大师教诲众人“先空身,再空心”,正是从此处得来。

佛家认为,我们的肉身是父母所生,所以就具备了父母的气息和习性,所以,人的一身九孔带有种种不净。我们的生命又是由“地火水风”四大假合组成的,所以最终都是留不住,要败坏掉的,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间的一切都如醒来即逝的梦境,虚无缥缈的幻想,一碰即破的肥皂泡,或是只能短暂存留的影子。而那些有大智慧的男男女女,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肉身的虚幻不实,所以,他们就潜心修炼,在肉身未死之前,也死了一般,不对它寄予什么希望,只不过是想借此幻身来学佛修行,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悟身空。

满世界上的七宝都是外财、外物,本来就不属于你,你只是暂时使用它、支配它而已。当你离开这个世界,它们就会随别人而去,被别人所支配。任何身外之物都具有这样的物性,注定是要受人支配。上面所提到的四句偈也是这个意思。在佛家看来,你我众生都有肉体凡胎,在没有证悟的时候,我们所持有的是业报之身;而那些有证悟、有道果的人,则拥有快乐之身。我们观察一下现实中的大部分人,他们整天不是愁这个,就是忧那个,总有很多烦心的事围绕着他们。所以,当他们无法忍受这些烦恼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去寻找寄托。小孩子会上网打游戏,然后被游戏里的那些事迷惑;大人则喝酒、赌博,又被酒桌上、赌桌上的那些事迷惑。总而言之,我们的心常常会被外边那些东西牵着走,这些就是佛家常说的邪惑,一旦被这些邪惑拴住了,就等于没有受持四句偈,没有空身、空心、空性、空法。

其实,能够让我们得以空身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参禅。参禅,即是一个通过净身、空身,从而净心、空心的过程,是禅宗用以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参禅所参的是宇宙万法的实相。若得参透,便是明心。参禅会使我们动荡的心回归寂静,浑浊的心得到澄清,它的妙用不只是让我们记起多年的一笔豆腐账,而是洗涤内心重重的尘垢,让我们忆起内心还有一个不动、不痴、不染、不变的真我在主宰着我们的生命。当我们听闻到佛法,佛法就会进入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内心发生变化,这种微妙的东西无声、无色、无言、无说、无香、无味却能在我们的心田里生根、开花、结果,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状态。

星云大师就将参禅视为洗涤内心污垢的法门,是明心见性的方法。用他的话来说:“参禅,使我们找回久被遗忘的性灵,重新和它握手言欢,寻回清净具足的如来佛性。”由此可见,要想得心空,我们就必须耐心参禅,先让自己的肉身空下来,再空心,空性,空法,一步步走向人生幸福的空空大道。

悟空之旅的开始:禅修,心的导引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唐·六祖慧能大师《兀兀不修善》

当我们选择走上悟空之旅,来追寻自己最终的幸福时,就自然要为之付出一些努力,先空身,通过一些修行的方式让我们的身体达到一种清净的状态,然后让我们的心灵也达到一种空的境界,从而得到我们追求的幸福。

禅修,作为导引心灵的最佳工具,在悟空之旅伊始最先出现。为了打开心灵的后花园,我们就要拿到打开花园大门的那把钥匙。而禅修,正是能够助我们打开智慧禅门,获得轻盈人生的钥匙。它将我们从奔波忙碌的世俗生活中解放出来,以身体的种种修行换得心灵的舒展。

在禅宗中,有非常重要的“持戒”观念。在有些人看来,那些清规戒律与我们之前所说的“空身”是相背驰的,其实不然,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会受到一定的约束,我们所拥有的幸福都是有条件的。

正像一则寓言所讲的:车轮的幸福就是自由地奔驰,所以它总是埋怨方向盘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而方向盘却语重心长地说:“我若不限制你的自由,只怕你会跌入无底深渊中去!”我们的生命并不是像车轮所想的那样简单而自由,进行禅修也是如此。禅宗的修行是需要遵循戒律的,持戒的目的是改过迁善,即“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所以,禅修之人既要遵守五戒,又要求得四种精进,守五戒是自利自保,求精进是为了利乐众生,通过对这两者的修行,我们的心灵才能被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路途上。

五戒是佛戒之中最简单的戒律,也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故称五戒为根本戒,其他一切戒律无一不由五戒衍生而成,也无一不将五戒作为重戒。五戒主要包括杀、盗、淫、妄、酒。圣严法师在《佛教入门》一书中对其做了详细的解释:

1.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

2.不偷盗,主要是不取非分之物,不收不义之财;

3.不邪淫,主要是不违社会秩序,不背人间伦理,不妨害家庭,不损害健康;

4.不妄语,主要是不以语言使得他人受到损害;

5.不饮酒,应包括麻药在内,主要是不以饮用酒精及麻药,失去自制能力而去作出杀、盗、淫、妄的犯罪行为。

从字面上来看,五戒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其实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并不多,很多时候即使在形式上遵守了五戒的要求,却不能从内心真正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精进,又称为四正勤,圣严法师将之解释为劝导他人除一切恶修一切善,也就是佛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含义:已作之恶令中止,未作之恶令不作;已行之善令增长,未行之善令修行。前两句是为众生拔苦,后两句是给众生带来幸福。拔苦与乐,正是大悲心的菩萨行。

真正的出家人或佛教徒,他们要遵循的戒律更多,我们就不必如他们一般,只要谨守五戒、四精进来进行禅的修行,自然能够没有痛苦,没有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达到我们想要的舒适和谐的境界。

寻回散逸的心: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

智者观心,愚者枯坐。

——《维摩诘所说经》

大千世界光怪陆离,我们置身其中常常会被各种欲望和诱惑扰乱了心神,久而久之,当我们回首,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回当初那份清澈宁静的心境。在佛家看来,人类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种种好坏,都不可以执著。因为一旦执著,心就有所染、有所住、有所执,不容易与最初的禅定目标契合。为了能够让我们达到行禅的目的,我们就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心念,用止观的方法来让自己摄心凝念。比如,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呼吸的次数、观身不净、念佛、礼拜、静坐、冥想等方法帮助自己达成目的。而静坐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集中已经散乱的心,使它慢慢转变为统一心。

通常,人们在达到心的统一之时,就进入了静坐的状态,也就是定的状态。六祖慧能大师曾在《坛经》中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也就是说,当我们接触到各种外境而心不乱,那么我们就可以“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

禅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再用这种无上的智慧来印证我们的人生,达到一种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状态。我们所说的静坐就是通过静坐的方法将外境与内心统一起来,让我们本来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专注于一境。静坐或参禅打坐就是由“入静”开始,再到“至静”,最终达到“寂静”,从而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也就是从“身空”、“心空”最后进入到虚空法界。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参禅打坐并不仅仅是身坐,最重要的还是用心、观心。很多佛学大师都是鼓励静坐的,但他们又不止一次地告诫初学者“坐禅不能成佛”。静坐不过是禅修的基础,它让人通过冥想的方式达到入定的状态,当我们处在一个彻底放松的环境中,外界的寂静与内心的空明能够减少心中的妄念,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因此,很多禅宗的修行之人都很重视禅坐。

有一位虚云和尚,曾经在终南山打坐修行。他终日打坐,非常虔诚,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睡觉。有一次他煲马铃薯,煲起来之后他便去打坐,哪知这一坐就坐得定下去了,而这一定就定了好多天,并且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旁边的人好几天没有见他,非常担心,就过去看望他,见他还在那里打坐,就把引磐一敲,替他开静。开静以后,虚云和尚对来客说:“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和我一起用饭吧!”于是他就把煲的马铃薯打开,里面的马铃薯已经发霉了。虚云和尚没有意识到,他入定已六七天了!

虚云和尚修禅的心是虔诚的,他重视静坐入定在修行过程中的作用,并且真正在静坐之中达到了空的境界,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而在开静之后,他又能自然地融入现实生活中,定与不定没有了明显的界限,也就是时时都在定中。

上面说的虚云和尚是因为禅修而忘记了吃饭,他的弟子具行则是在禅坐之时引火自化了。这两位都是佛门的高人、奇人。

虚云和尚门下有一个弟子,名唤具行,他本是为求生计而到鸡足山祝圣寺做工,后来被虚云收为弟子。他没有什么文化,但人很勤快,一天到晚尽做些苦事,别人不做的苦差事,他都去做。别人看不起他,他也不放在心上。他一心念佛,修行也很用功。他跟虚云和尚告假三年,外出参学,回来之后,还是老样子,别人不去做的苦事、重活儿,他都去会做。

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小茅草屋里,一天有人看到他的房子隐约有火光,跑过去时,火已经熄灭。而具行和尚仍然保持着坐禅的姿势,只不过,他已经圆寂。具行和尚圆寂时,穿衣搭袍,拿着一把草,一把引磐,坐在一个草垫上,就这样自己把自己烧掉了。

这件事在当时很轰动。当时唐继尧在当地当督军,他想去看一看圆寂的具行和尚。唐继尧看的时候,用手稍稍动一下,具行和尚整个身体都垮掉了,成了灰。

故事中的两位高僧能够修行到此般境界,已是极致。我们普通人虽然也能在静坐中感悟到身心的放松和思想的圆融,却很难达到虚云和尚和具行和尚的境界,所以不必强求,只要自己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能够不与外界发生冲突或者内心不再涌起波澜,我们修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静坐就是将我们的身、息、心合而为一。在静坐中,我们保持正确而舒适的姿势,随时调整呼吸的节奏,放下心中一切妄念,将散乱的心集中为统一的心,正如佛家所言:“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在安坐中渐渐寻回已经散逸的心,自见清净的本性,才是最重要的。

行亦禅、坐亦禅:平静地坐行都是修习的艺术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唐·永嘉玄觉《永嘉证道歌》

快节春天的都市生活,人们都是来去匆匆,很少有人能够安静地坐一会,都像上了马达一样,不停地在世上奔走忙碌。身不歇,心也不会静,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实践。有位佛学大师说过,宁静地安坐是一种艺术。其实静坐对我们的身心有很多好处,它能很好地调节我们身体和心理,帮助我们减少执著,使我们的头脑更冷静、清晰;如果能够将静坐作为一种长久的修行坚持下来,加上有佛法的正确指导,将会让我们产生大智慧。

但是,在静坐时,我们要注意三个事项:调身,调息,调心。调身就是说我们要有正确的坐姿;调息就是要注意调节我们的鼻息、腹息、胎息、龟息的呼吸状态。而调心就是要进行一定的意念锻炼,也就是让我们排除各种杂念,控制自己的心神。

禅宗虽然强调打坐,却不认为打坐就能开悟。禅坐不等于禅定,禅定是一种境界,禅修为入定,入定则是为了在一片静谧之中实现心灵的绝对自由。

六祖慧能大师有一位弟子永嘉玄觉,他在“证道歌”中有一段话:“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论我们是行、是住、是坐、是卧、是动、是静,或是说话,或是沉默,当我们真正体会到安定和自然,就等于在禅的里面,这也正说明了入定与外在的禅修形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下面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并不是一回事。”

“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要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迷茫了。

同类推荐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礼仪全书(第三册)

    礼仪全书(第三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你其实不懂交际学

    你其实不懂交际学

    交际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吗?对,但又不全对!交际除了是一种交往之外,更是一门学问,它有自己的一整套理论。而且这些理论我们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在不知不觉地使用着,尽管我们不知道它们叫什么,不知道它们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玄机,但是它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作用力。它们就是“交际学定律”。
  •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磁力语言、成功社交、精彩演讲,制胜辩论、“双赢”谈判、温馨情爱、机智应急、日常口才等十个方面的口才技巧。掌握好这些说话技巧,你就能在错综纷繁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你就能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就能在斗智斗勇的谈判桌上侃侃而谈,屡出奇招。
  • 你的种子能发芽

    你的种子能发芽

    任何人都可以成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都取决于能否超越自我。找到自己长处的人,就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找不到自己特长的人,就成为碌碌无为的庸人。
热门推荐
  • 末世星门

    末世星门

    一个丧尸病毒爆发进入大进化时代的末世星球,一个一片祥和还处在和平时代悠然探索宇宙的地球文明,当主角可以在两个星球间穿越,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谁告诉我金手指都是主仆关系的?!金手指才是大爷好不!”这是一个渴望刺激生活的男主带着金手指横行末世与地球!励志拯救两个星球文明的故事!【PS:新书期间求推荐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爆笑穿越妃:爷,王妃又爬墙了

    爆笑穿越妃:爷,王妃又爬墙了

    人家穿越走的都是华丽路线,可她陆雯雯偏偏好死不活的穿越掉进了河里,于是就成了京城里的笑柄……一朝下旨被赐婚,她成了当今七王爷的王妃,她还不想这么快就结束这大好青春啊,所以她在就来了个婚前单身party,于是大婚当天迎来了个醉醺醺的新娘……从此她便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了……相传七王妃经常爬墙,又相传七王妃爬墙时总被七王爷抓……〔小剧场〕某日,某王妃很兴致勃勃的问某七王爷喜欢吃什么,某爷沉默了一会,便云淡风轻的说了句:“本王最喜欢吃你。”新人上线,多多好评哦
  • 重生:千金难宠

    重生:千金难宠

    她本以为他是她的小幸运,可卻不知他是她的夺命手。新婚当天他跟自己亲爱的姐姐滚床单。重生了,重回孤儿院,这一切都还没发生,哈尼,现在开始我们的游戏吧
  • 缅国纪略

    缅国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职术士

    全职术士

    木叶可以削平千丈高峰,阵法可以封锁万里山河,咒语可以瞬杀万千生灵。修炼玄术,可以飞天遁地、移山填海、摘星拿月,甚至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少年从地球穿越到此方世界,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术士之路。
  • 追心:单恋拽丫头

    追心:单恋拽丫头

    有的人浅薄有的人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之后你会觉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既善良又霸道的苏茉,本是万千人当中最闪耀的一颗星。亲人的失去,爱人的背叛,同学的欺辱。带给她的还是一场噩梦——毁容,使坚强的她堕入黑底。一年后,苏茉改名苏梓曦,当今女歌手,回来复仇。而他,萧逸轩,不顾一切守护着她。
  • 冰山帝少:娇妻诱人

    冰山帝少:娇妻诱人

    他是帝国集团的CEO,黑道和白道都有交涉。人称“江二少”。没人敢惹,因为下场只有一个死路一条。他碰过多少女人,见过多少世面。唯独栽在她的手里。她欠下他债款,为了不卖身努力工作。可是也还不上,难耐之极也无法摆脱他的纠缠。时光荏苒,一年过去。发生了太多事,她就算费尽心思也无法逃离。命运注定他们纠缠在一起......
  • 九世妖孽

    九世妖孽

    悲催的现代人朱斌一事无成,整天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扬眉吐气,机会他得到了,他得到了重生的机会,而且是九次重生,可是.......
  • 颠倒看世界

    颠倒看世界

    在《围城》旧版序中有这样一段话:理想不仅是个引诱,并且是个讽刺.在未做以前,它是美丽的对象;在做成以后,它变为惨酷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