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于人才会去找朋友,很快就没有朋友。如果你希望有朋友,先做别人的朋友。不要让帮助你自消沉中振作起来的朋友失望。朋友是了解你并尊重你的人。友谊需要经常表达才能长存,友谊是看出朋友的缺点就善意地指出。
朋友是你一生的财富
哈佛教授乔赛亚·罗伊特说:“朋友是你一生的财富。你可以贫穷,但是你不能没有朋友。”
获得朋友的唯一办法是自己先成为别人的朋友。那些没有朋友的人,就像是身处地狱,他们总是羡慕别人的友情,哀叹自己形单影只,却不想想自己是否给别人带去了友谊。
一位哲人说过:“友谊既能使人摆脱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一个和风细雨的春天,又能使人摆脱黑暗而混乱的胡思乱想,走进光明而理性的思考。”“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不管你有多么融洽的亲情,不管你的人生有多成功,你都不能没有朋友。儿时需要玩的朋友;长大了需要共事的朋友;年老了需要说话的朋友。人需要朋友犹如鱼儿需要水、生命需要氧气。
哈佛教授曾在课堂上讲过这样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
一个人死了,上帝的使者来接他,问他愿进天堂还是地狱。他大胆请求:“先让我看看再做决定可以吗?”“当然可以。”使者说。
使者先让他参观地狱。进了地狱之门,他看到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房间,空气中飘溢着诱人的食物的香味,原来在房屋中间放着一口很大的锅,锅里正在煮着肉粥。但是在粥锅的周围却围着许多面黄肌瘦的人,有些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他们互相仇视着,恶狠狠地瞪着别人。
“这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守着肉粥不吃,宁可挨饿呢?”他不解地问。
“你再仔细看看,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什么?”使者指点他。
他这才看到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勺,但这个勺的柄很长,足足长过他们的身高。“这里严格规定必须用勺吃粥。但他们每个人都无法把粥送到嘴里,只好挨饿!”使者解释道。
他们又到了天堂。天堂和地狱的环境完全一样。但这里的人个个面色红润,健康愉快。他不解地问:“他们也必须用长柄勺来吃粥吗?”使者回答:“是的,你看!”
他看到这里的人们在互相喂食,你给我一勺,我给你一勺,人人都吃得饱饱的,他们谈笑着、嬉闹着、心满意足。
地狱和天堂的差别就在于,在天堂里面,每个人都相互信赖,相互依靠,都愿意主动给他人提供食物,也乐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而那些地狱里的人,就是不愿意与他人成为朋友,他们不愿意给别人食物。其实,只要他们给别人递上手中的勺子,别人也会给他们送上食物。
当你成为别人的朋友时,你就拥有了朋友。德国小说家歌德说:“一个人总不可能跟所有的人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也就不可能为每一个人而活着。若能真正认识到这个真理,人就会极度珍视自己的朋友。”
没有朋友的人在这个世上将显得非常孤立和可怜。如果没有朋友帮我们避开那些残酷无情的打击和攻击,并耐心地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我们中许多人将会陷入声名狼藉、伤痕累累的境地。有了好的朋友,不但精神上可以得到慰藉,而且可以保持愉悦的心情,生活得更轻松。
哈佛寄语:
哈佛有句格言:“朋友是了解你并尊重你的人”。只有朋友才会真心对待你,为你分担忧愁,交友之道,在于真心,更在于交心。
哈佛风采:
美国高等院校有公立大学1464所,私立大学2312所。75%的学生在公立大学就读。哈佛大学属于私立学校,学生以研究生为主。学生毕业后都经常切磋经验并互相帮助,即使在校期间不认识,在人海中认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人生的成功就是人际关系的成功
在哈佛,人际关系会被视为重要的学科来学习,因为哈佛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来自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专业技能。
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孤立的生活。哪怕是漂流到孤岛上的鲁滨孙,也会给自己找一个“星期五”来帮助自己度过漫漫人生中的孤寂。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人际关系而活着,同样也没有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而获得事业上的极大成功。
哈佛人常说:“三十岁以前靠专业赚钱,三十岁以后靠人际关系赚钱。”这话不无道理,人际关系专家曾从各个角度做了大量研究,结果都表明:越是懂得好人脉的重要性,人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越主动积极,其人际关系也越融洽,越能适应社会,其工作业绩也越大。
美国著名杂志《人际》在2002年发刊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不信,你可以回忆以往的一些经验,就会发现原本你以为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事,事实上背后都有别人的帮助。因此,在社交场合,你应该尽量表露真正的自我与自己真正的才华,它们将会给你许多有用的建议。绝不可低估人脉的力量,否则将白白失去许多有利的帮助之力。”
哈佛大学的一些成功自助书籍上有这样的故事,虽然有点传奇色彩,但确是真实的案例。
人脉资源专家哈维·麦凯从大学毕业那天就开始找工作。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很少,他自以为可以找到最好的工作,结果却徒劳无功。好在哈维·麦凯的父亲是位记者,认识一些政商两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查理·沃德是布朗比格罗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月历卡片制造公司。四年前,沃德因税务问题而入狱服刑。哈维·麦凯的父亲觉得沃德的逃税一案有些失实,于是探监采访沃德,写了一些公正的报道。沃德非常感激那些文章,他几乎落泪地说,在许多不实的报道之后,麦凯的父亲终于写出公正的报道。
出狱后,他问哈维·麦凯的父亲是否有儿子。
“有一个,在上大学。”哈维·麦凯的父亲说。
“何时毕业?”沃德问。
“他刚毕业,正在找工作。”
“噢,那正好,如果他愿意,叫他来找我。”沃德说。
第二天,哈维·麦凯打电话到沃德办公室。开始,秘书不让见,后来他三次提到他父亲的名字,才得到跟沃德通话的机会。
沃德说:“你明天上午10点钟直接到我办公室面谈吧!”第二天,哈维·麦凯如约而至。不想面试竟变成了聊天,沃德兴致勃勃地谈到哈维·麦凯的父亲的那一段狱中采访,整个谈话过程非常轻松愉快。
聊了一会儿之后,他说:“我想派你到我们的金矿工作,就在对街‘品园信封公司’。”为找工作奔波了一个月的哈维·麦凯,现在站在铺着地毯、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办公室内,不但顷刻间有了一份工作,而且还是到“金矿”工作。所谓“金矿”是指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单位。
那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42年后,哈维·麦凯仍在这一行继续勤奋开采着“金矿”,他已成为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麦凯信封公司的老板。
哈维·麦凯在品园信封公司工作期间,熟悉了经营信封业的流程,懂得了操作模式,学会了推销的技巧,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这些人脉成了哈维·麦凯成就事业的关键。事后,哈维·麦凯说:“感谢沃德,是他给我工作,是他创造了我的事业。”
哈维·麦凯正是利用人脉取得成功的典型代表,像他一样的成功人士还有很多。
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兴衰成败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才可为事业开拓宽广的道路。如果没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就免不了处处碰壁。
哈佛教授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2/3的雇主的答复都是:“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可见,学会与人相处、拓宽人脉对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惨遭淘汰有多么重要。
哈佛人认为,每个都将成功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因为只有拥有成功事业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成才、成功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都与他的人脉关系息息相关。只有掌握人脉资源,才能为成功提供必要的可能。
哈佛寄语: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除了个人的才能水平、努力程度等要素外,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所有成功之士的共性所在。每一个伟大的成功者背后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人是自己一个人能达到事业顶峰的,假如你决心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你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你的人际关系。
哈佛风采:
哈佛专家曾挑选了“最幸福”的100%的人做研究,发现这些人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有焦虑、压力、挫败感,他们在很多方面都与常人无异,不同的是他们更容易恢复,他们有很强的免疫系统——当然不是他们天生的身体好,而是他们有着成功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