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7200000023

第23章 血浓于水:亲情是不凋的玫瑰(2)

老妇人闻言哭声更大,说:“其实我是个鬼魂,在世间时为了生活,养儿育女,造了种种恶业,所以死后堕到地狱,日夜受到各种酷刑。后来我从地狱里被放了出来,阎王告诉我,因为我的儿子出家修行,安住道场,每日参禅打坐,精进修为,因为我的儿子有了这等功德,我才得以解脱。”

“那不是很好吗?”和尚反问。

老妇人摇头说:“可是今天地狱的狱卒又来捉我,说我儿离开了修行的道场,毁坏了修行,我还得回地狱受苦。”想到还要遭受苦难,老妇人哭得倍加凄凉。

和尚心生疑惑,问道:“老人家是哪里人氏?叫什么名字?或许我可以帮你找到儿子。”

妇人这才告诉了和尚,和尚一听,羞愧地喊道:“娘!我正是您要找的不孝子。”于是悲恸地哭了起来,老妇人却突然消失了踪迹。

和尚心生惭愧,自悟道:“原来我潜心修行,母亲在地狱不用受业报,今生妄想,懈怠了修行,结果母亲也因此受累,我实在是不孝。”于是回到寺中,痛改前非,潜心参禅,为母积善业,以表尽孝之意。

这个故事中的因果轮回和地狱鬼魂虽作妄想,但提醒人们,不能忘记亲恩,应以行动忏悔,以恭顺心孝顺父母。

人们时常强调正己,而正己的伊始正是从回馈父母开始的,不必为父母买房买车,买金买银,时常给父母打一通电话,倒一盆洗脚水,便已足够。这才是菩提的孝、智慧的孝。

父母给了我们一切想要的,正像和尚的母亲,生前为了养育他不惜造恶业。而人们尽情享受着父母创造的一切,把向他们索取视为理所当然,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总是那般义无反顾。可以说,父母的爱与子女的爱之天平,永远没有平衡之时。

红尘禅语:星云大师说:“从我们出生开始,亲情就支撑着我们的世界。”我们被父母精心呵护,在他们不辞辛劳的照顾下茁壮成长,而父母从未要求我们一报偿一报。有人说,时间最难斩断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这种爱永远都是真诚、可贵、质朴和无条件的。父母是我们最亲密的人,而我们对他们的感情也是最深重的。

身为人子,誓报亲恩

佛家讲究慈悲,其基础在于孝道。父母将我们接引到这个世上,赋予我们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此身。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的关怀和教育更是恩重如山,所以父母的恩德总是“殒命亦不足为报”。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曾为比丘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过去,在印度波罗奈国流传着一个陋习:当父母年老时,就将他们活埋,以节省食粮来养活子妻。时间一久,这一陋习竟成了这个国家的法律规定。

波罗奈国中有一位长者,他的儿子十分孝顺,因此,对国内有这样一条法律实在不能认同,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导正它。

岁月不饶人,长者逐渐老了,儿子为了孝顺父亲,便偷偷在地下建了一座密室,将父亲藏在里面,每天以上好的饮食供养父亲。他的这份孝心感动了天神,天神现身前来协助。天神手中拿着一卷纸,来到波罗奈王面前,对他说:“这张纸上有四个问题,如果七日内能够解答出来,我就拥护你和你的国家;如果答不出来,我就把你的头劈成七块!”说完,就立刻消失了。国王紧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议,然而,大家望着纸上的四个难题,绞尽脑汁却还是束手无策,期限一天天逼近,国王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他将问题昭告天下,说解答出问题的人,能得到最好的奖励:“不论什么要求,国王都答应他。”

天神给国王出的难题是:“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长寿?”

长者之子见到这四个问题,立即跑回家询问密室中的父亲,长者一一给出了圆满的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财富。”“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乐。”“诚实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为长寿。”

长者之子向国王禀告这些答案,国王顺利通过了天神的考验。国王高兴极了,便问长者之子:“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还是别人教你的?”长者之子回答:“是我父亲教导的。”国王非常诧异:“你父亲?他不是已经很老了吗?他现在在哪里?”“请大王恕罪,我的父亲确实已经老了,而我也违反国法,私自将他藏在家中的密室里。”长者之子接着说:“大王,父母对我们的深恩,如天地一般,十月怀胎、辛苦地抚养我们长大,还要教育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纵使有人能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走一百年,并且无微不至地侍奉、供养,这样做都还无法报答父母的深恩啊!大王,我别无所求,只希望大王能废除‘活埋年老父母’这条法律。”

当然,波罗奈王必须遵守诺言,于是答应长者之子一切要求。而事实上,国王也深受感动,不仅废除了这条法律,还增加了另一条法律:“凡是不孝顺父母的人,将治以重罪。”

佛陀对比丘们说:“能够孝养、恭敬父母,即是孝养、恭敬一切佛及贤圣,这是非常殊胜可贵的。”佛陀接着说:“当时的长者之子就是我,由于当时能够去除不孝的陋习,更成就孝顺的法律,这份功德福报,也就是今日成佛的资粮!”比丘们听了都赞叹不已,纷纷发心效仿。

《劝孝歌》中说:“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直白的语言,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不论他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庄子》中曾记载:“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孔子也说:“父母唯其疾之忧。”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是一个大孝子。无论哪一家、哪一派的学说,对于孝都有着深深的情,即便佛家称六根清净,在未削发出家前也难抛孝道。

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就一定有责任感,才可能为天下国家献身。换言之,忠就是孝的发挥,就是扩充了爱父母的心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子之爱亲,命也”,儿女爱父母,这是天性,是没有道理可讲的。然而,很多人通常将父母的爱视作理所当然,不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等自己有了子女,理解了为人父母的苦心,却发现自己想要反哺回报已悔之不及了。

红尘禅语:物初大观禅师说:“仰报亲恩,恩无不酬。不能事亲,焉能成佛?”作为子女,我们常常享受着父母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索取得心安理得。然而,父母之爱与子女之爱的天平上,永远是不平衡的。所以人要正己,正己的伊始要从回馈父母开始,孝为百德的先行,如果不知爱父母,终究难以成事。

尽力生时养父母,死后悲号总是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孝又分为“生孝”和“死孝”。在中国,有时“死孝”比“生孝”更为隆重。有些晚辈平时忽略了对父母的关爱,一旦老人们去世,自觉对不起父母,反倒舍得花大把银子办盛大的丧事,而且买墓地,修祖坟,不惜一切代价让长辈泉下有知。可是,如果“生孝”没有尽到,“死孝”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个富翁捧着母亲的灵位找到方丈,请求方丈为他死去的母亲做一场法事,要求寺院里所有修行的和尚都来祷告,还口口声声地说:“无论花多少钱都愿意。”

方丈看着他,说:“请你告诉我令堂大人生前做了什么善事,我好为她写悼文。”

富翁说:“我父亲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将我拉扯大,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本来日子好过点了,想把母亲接过来,可还没来得及,母亲就去了。”

方丈说:“你今年多大了?工作多少年了?”

富翁说:“我今天五十有三,工作三十年了。”

方丈说:“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把令堂大人接过来呢?”

富翁愣了一下,说:“我想等家里再富一些,让母亲过更好的日子。”

方丈说:“对母亲来说,什么才是好日子?好吃好穿还是跟你一起生活?”

富翁低头不语。

方丈手捻佛珠:“活着的时候不好好报答,死后何必折腾?施主还是请回吧!”

很多人总在想,等有钱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但你可以等待,父母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渐渐变老。花点时间多陪陪父母,父母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想让你多陪陪。不要等到想要孝敬时,父母都已经亡故而让自己空留遗憾。亲情很多时候不能等待。

佛学大师们常常感慨:“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号总是空。”确实,生时不养,死后万事皆空,悲号恸哭,于父母已毫无意义。

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不易。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位老年人都希望在有生之年得到儿女的孝敬,在亲情中颐养天年,这是他们最大的期盼和幸福。但时下许多年轻人与父母分开生活,另立门户,又都忙于自己的工作,顾及自己的家庭,虽然有孝心,却很少有时间照料老人,他们总想等条件再好点、钱挣得再多点、孩子再大点再尽孝。但时过境迁,等所谓的条件好时,老人或许来日不多,可能已没有机会了。其实,孝顺父母不只是看物质,“精神赡养”更为重要,多回家陪陪老人、吃一顿饭、说一会儿话甚至一个电话、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能让他们开心半天,让他们觉得无比温暖和欣慰。

红尘禅语:圣严法师告诫众人:“不要总以为自己很忙,不要总以为父母还年轻,不要总以为我们有的是时间去表达孝心。”“孝”字当头,更应及时,不要让行孝不及时成为你终生的遗憾,不要让行孝不及时成为你终生的悔恨,不要让行孝不及时成为你喉头哽咽的理由。

同类推荐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热门推荐
  • 布衣相少

    布衣相少

    简介,在一个精通阴阳之术,风水术数,占卜,五行八卦,星宿的相师家族中出现了一个少年天才张羽飞,这个名字是在他15岁的时候为自己起的,知音他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因为一次机缘巧合下他得到了上古邪术黑暗相经,黑暗相经理包含了所有不为人知的相术和功法可谓是博大精深。不料被自己的爷爷张相天发现自已修炼了上古邪术,因为这样自己被逐出了家族,从此游行天下,他所到之处无人不敬仰有加。从此声名,美女金钱滚滚而来!
  • 纯女爱上校草

    纯女爱上校草

    校园“纯”少女单恋校草。。。。她表白,他拒绝,她再次表白,再次拒绝。。。终于,第一百次时,她要放弃了,他却追上来,向自己表白某人笑开了花。。。同时也腹黑的拒绝了,自此之后,他每天都拉这男闺蜜在他眼前晃悠,。。。。
  • 夜王绝宠,冷血娇妻很倾城

    夜王绝宠,冷血娇妻很倾城

    她是特工女王,一夜胎穿,成了雪山老人的弟子,三个美男师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她性格冷清,他性格冷血残忍,碰在一起竟然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 查理九世之雾灵庄园的黑暗魔法师

    查理九世之雾灵庄园的黑暗魔法师

    神秘的世外桃源,拥有超自然的天启者!远古的诸神现身于蒙昧的村民当中?!恐怖的噩梦,残忍的恶犬······笑容如天使的黑魔法师,隐藏着怎样的目的?当天眼开启时,一切罪恶都将诸于世间。恶之花结出的果实,终究会在灿烂的阳光下枯萎!
  • 穿越之嫡女无双

    穿越之嫡女无双

    当她再次醒来时,她已经不再是慕家那个无能的嫡女,那些害她的她要加倍奉还!
  • 惊悚短篇小说三十篇

    惊悚短篇小说三十篇

    给你不一样的西式恐怖!新书,还望各位大侠多多指教,不胜感激。请速速围观。
  • 胭脂泪残梦

    胭脂泪残梦

    其实我才是那个早就该死了的人,为何留我一个人在这个世上独活!说好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此生我便不会在离开!从小被充为官妓,长大后又代小姐出嫁…叶秦衣的人生简直就是一个悲剧…泪祈小说讨论群116172704
  • 凤临九界

    凤临九界

    她,二十一世纪的豪门千金,中华古武术的继承者。而他,都却是杀伐果断的帝王。她与他就只有不死不休吗?
  • My腹黑主人is学霸

    My腹黑主人is学霸

    本小说写了一场搞笑罗曼史,女主输给男主,因此从此成了男主的“仆人”,而男主虽然外表阳光英俊,内心却是个腹黑的主啊!可整惨了女主(想看男主虐女主的快点开看)。这其中发生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件(喜欢搞笑类型的快点开看)。然而,这其中却牵连着多角情感(虐恋有木有),男女主角又因此分分合合,互相不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意。想想看,搞笑加言情再加虐,噢,绝配有木有,最重要的是男主可是学霸哦,想看学霸辅导女主吗?本小说权权提供此福利,所以不管你喜欢什么样的,只要点开这个小说,一应俱全,一定要看哦!『PS:此为颜第一部小说,如有不好的地方,请多指点,欢迎大家的点评,不过最好不要恶言相对啊。』
  • 废柴少爷华丽蜕变

    废柴少爷华丽蜕变

    落星晨是青灵镇落家分家的少爷,同时也是青灵镇的一大美男,但是在这个以强者为尊的世界,他却饱受磨难,因为——他落星晨是个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