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6600000033

第33章 不以生喜,不以死悲——谈死亡(1)

生死是人生一大问题。季路有生死之问,孔子有“未知生焉知死”之答;庄子有齐生死之说,老子有长生久视之求;佛家有生死轮回之论……各家之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在王阳明看来,人生中,一切声利嗜好都可以看破,但生死却不易看破,如果人们能看破生死,不以生喜,不以死悲,那就没有生死的忧患了。

明白昼夜变化,就知道生死

萧惠问死生之道。

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

问昼夜之道。

曰:“知昼则知夜。”

曰:“昼亦有所不知乎?”

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着,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忌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

萧惠向王阳明请教生死的道理。

王阳明回答说:“知道昼夜,就知道了生死。”

萧惠又请教昼夜的道理。

王阳明回答说:“懂得了白天,就懂得了黑夜。”

萧惠又问:“还有人会不懂得白天吗?”

王阳明回答说:“你能知道白昼吗?迷迷糊糊地起床,傻傻地吃饭,不明白为什么开始,习惯后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全天都昏昏沉沉,只是像在做白日梦。只有时时不忘存养的功夫,使心变得清醒明白,天理也没有片刻的中断,才能算是知道白天了。这就是天理,通晓了白天夜晚的道理,还会有什么生死之事弄不明白呢?”

在王阳明看来,生死就像昼夜交替一样平常。其实,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曾望着奔流的江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道破了时间的无限流逝和生命的不断消亡。生命在一呼一吸间延续,也在一呼一吸间消逝。每天早上我们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死亡是必然的,正如这个地球存在生命一样自然。当我们谈论生命的时候,我们往往将生命作为一个延续的过程来看待,一个人的寿命就是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段延续的时间。儿时的玩乐、在学校接受教育、成家立业、工作赚钱、和朋友交往,这些就是生命的过程。我们把时间分成一天、一个月、一年,然后累积起来就构成了生命的长短,直到死亡终止了这一切。然而具有延续性的事物永远不可能自我更新,永远无法了解未知。活着的时候,生命是一个从不间断的延续的过程,过去的每一天都变成了已知。然而死亡是一个未知的事物,我们不可能通过已知的事物去了解未知的东西,因此活着的人永远无法得知死亡。因为经历过死亡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了,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死亡的感受。

就像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样,每个人一生只能经历一次死亡。生命经过出生、成熟、生病、消耗、衰老,在每一瞬间都可能死去,因此死亡是每一个当下的活动,而不可能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想要了解死亡的真相,我们就必须停止那种延续的运动。要想超越死亡的恐惧,为了新的诞生,必然要有终结。每一天的终结,无论是好日子还是坏日子,都可以称作死亡。如果每天都让昨天的记忆、快乐和悲哀死去,这样的头脑才是新鲜的、天真的,没有年龄的。认为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的人,就是超越了死亡。

既然我们不能获得死亡后的体验,那么我们就该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去的感觉,我们可以尝试终结所有的记忆,包括已经累积、储存的记忆以及我们在其中寻找安全、幸福的记忆,抛弃我们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而建构的形象,这样每一次的结束和抛弃都意味着我们对死亡的接触和觉知。

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每天都有起始与终结,当今天走到尽头,它就什么也不是。我们必须现在就了解死亡,而不是明天。也就是说,每天都死去,以便来日有重生的可能。只有如此,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才可能了解死亡。只有在这种死去里,在对延续的终结里,才会有重生,才会在自由中产生一种既有死亡又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永恒的创造。

把生命看得太重,就易迷失自己

问《志士仁人》章。

先生曰:“只为世上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太重,不问当死不当死,定要宛转委曲保全,以此把天理却丢去了,忍心害理,同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学者要于此等处看得明白;比干、龙逄,只为也看得分明,所以能成就得他的仁。”

有人向王阳明请教《论语》里《志士仁人》那一章。

王阳明回答说:“就是因为世人都把自己的命看得太重了,不问当时是不是应当献出生命,只管委曲求全,为此,把天理都丢弃了。忍心伤害天理,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如果违背了天理,那他就如同禽兽了,苟且偷生在世上千百年,也只不过是做了千百年的禽兽。学者们在这个地方要看得明白。比干、龙逄等,都只是因为他们看得分明了,才能够成就他们的仁。”

生死是人生最根本的大问题,所以哲学家常常会思索死亡的问题。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果能够看透这一点,人生还会有什么困难呢?其实,对死亡的恐惧,来自对死亡的无知和对生存的执著。既然死后的世界是不可知的,那就意味着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活着和死亡哪一个更快乐、更自在,那么为什么人们不能对死亡进行一个乐观的猜测呢?

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死亡想象成失去、虚无、黑暗、痛苦,所以,在人的心里,死亡成了绝望的代名词。我们心甘情愿地被自己的想象所欺骗,因而生出了种种恐惧,又让这种种恐惧占据了内心,影响了活着的心情。六祖慧能禅师弥留之际所说的“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犹在耳边,发人深省。没人知道死后的人是否快乐,说不定在“另有去处”之地反而活得更自由舒服。

关于生死苦乐的问题,庄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

庄子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枯骨凸露,呈现出原形。

庄子用马鞭从侧旁敲了敲,问道:“先生是贪求生命、失却真理,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遇上了亡国的大事,遭受到刀斧的砍杀,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有了不好的行为,担心给父母、妻儿子女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遭受寒冷与饥饿的灾祸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享尽天年而死去成了这样呢?”庄子说罢,拿过骷髅,用作枕头而睡去。

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听你所说的那些话,全属于活人的拘累,人死了就没有上述的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的有关情况和道理吗?”

庄子说:“好。”

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做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

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来恢复你的形体,让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左右邻里和朋友故交中去,你希望这样做吗?”

骷髅皱眉蹙额,深感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

人们如此惧怕死亡,但是没有人知道,人在死亡以后是否也会一样畏惧着生存,想方设法地避免“出生”在这个“活着”的世界。人所以恐惧,是源于对那些神秘事物的惧怕,越是不了解死亡,恐惧感就会越强。

古希腊的快乐主义大师伊壁鸠鲁认为:“一切善恶凶吉都在人的感觉之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所以,死亡事实上与我们的感觉无关,因而无须恐惧死亡。因为,在人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真正到来,而一旦死亡降临时,我们又感觉不到死亡了。”确实如此,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我们对生存的执著。王阳明劝诫人们不要把生命看得看重,以免迷失自己,也是这个道理。

只要还有一丝贪生怕死的念头,就难以心安

问“夭寿不贰”。

先生曰:“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有人向王阳明请教“夭寿不贰”的意思。

王阳明回答说:“做学问的功夫,能够将一切声色、利益、嗜好都摆脱干净。但是只要还有一丝一毫在意生死的念头牵累着,便会有和本体不能结合在一起的地方。人有在意生死的念头,是生命本身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这里都能看破、想透彻,心的全部本体才能自由没有阻碍,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我们通常以为,每个人都很重视生命,而忽略了死亡。事实刚刚相反,我们通常都是忽略了生命而重视了死亡。我们总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消耗宝贵的生命,而在死亡自然来临前,却过于重视死亡的发生,以至于让自己最后的生命始终笼罩在恐惧之中。从时间上说,我们的生命有限,而死亡则是无限的。而从生命的意义上说,生命是绵长的,而死亡是短暂的。

人都是轻死贵生的。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很怕提到“死”字,因为他们害怕面对死亡,认为自己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其实,对死亡的惧怕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平淡的心来接受。我们也要明白这样的道理,与其把大好的光阴用在惧怕死之上,不如真真切切地去想一想怎样好好地活着,把握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其实,不论人们想与不想,人的生命终究是要走向终结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一劫。既然如此,人们何不把生死看得淡然、坦然一些呢?要知道,死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死才有生。佛门讲究生死轮回,把一次生命的结束当成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开始。宇宙万物就是在这样的生生死死中循环不息的。天地造化赋予人一个生命的形体,让人们劳碌度过一生,几十年的忙碌后当人们到了生命的最后才让人休息,而死亡就是最后的安顿,这也是人一生的描述。一个善待自己生的人,也一定会善待自己的死。

同类推荐
  • 女人赢在28岁前

    女人赢在28岁前

    《女人赢在28岁前》是针对28岁前女性独有的特征,从社会现实出发.立足于规划女人一生幸福的宏伟蓝图。全书共分为魅力、品位、心态、爱情、品性、商数、习惯、交际、智慧、成功、事业、定律、幸福等十二大篇,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赢在28岁以前”的理由与内涵,紧扣女性成功的主旨,从不同侧面详尽地为女性展现成功的要素。 捧读此书,它将为你拨去心中的疑团,点亮智慧之灯,指引你扣开隐秘的成功之门,引导你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本书以慧眼独具的视角,对古今中外数以千计的女性成功案例进行发掘和淘先,最终提炼出女性成功的不二秘诀,将其呈现在大家面前。
  • 有效执行

    有效执行

    本书收录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习近平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
  • 做人有原则

    做人有原则

    本书归纳了48个做人必须坚持的原则,并给出了“建议与忠告”,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充满智慧的1200条贤哲箴言

    充满智慧的1200条贤哲箴言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关键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正是一些贤哲箴言促使无数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这些贤哲箴言足可被人们视为珍宝,其除了语言锤炼精彩、简洁上口、极具传唱性之外,还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极富哲理,更重要的是,这些语句是古今中外名家在经历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磨难中悟出的智慧和真谛。本书从浩瀚的人类知识的宝库中精心遴选,把那些可以激励一代人健康成长,发人深省、令人焕发活力甚至可能促进人们成就不凡业绩的箴言精髓编辑加工成册,以供广大读者特别是对人生充满热情与困惑的青少年朋友们品读。
  • 杨力讲易经职场智慧

    杨力讲易经职场智慧

    本书共分为如何度过职场的“婴儿期”、如何管理上级、如何做好同级功课、如何善待下属、如何让自己平步青云、如何平衡人际关系、如何提升工作能力、如何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等9个部分,并细分为职场智慧64讲。每一讲都包含一个富含哲理、引人深思的《易经》智慧,对于有志于在职场中有所作为的人士来说,具有广泛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是帮助我们进军职场、决胜职场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幻想少女的逆袭

    幻想少女的逆袭

    我不在乎你是谁,从哪里来,做过什么,只要你爱我就好…………
  • 钉子户们的血泪抗争史

    钉子户们的血泪抗争史

    名字无所谓,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很严谨的科幻救世文,没有武功魔法,没有纵横争霸,也没有二次元的妹子软哒哒。这里只有一群名为“支援者(supporter)”的战士们的故事。当责任与牺牲真正落在你的肩上时候,你会做出什么选择?来随作者一起走入这个全新的世界——为了我们的中华帝国,青年,我们去战斗!!总有一天,荣耀和牺牲会并肩而来!至此,以上!
  • 道途轮回

    道途轮回

    当上古的禁制破碎时,人族、魔族、鬼族、兽族、海族,掀起血雨腥风,争霸天地!当天涯海阁、九大禁地、十万大山……再现时,是机遇,是神迹,更是无情的杀戮!当沸腾的热血洒向这片恩怨情仇的大陆时,上古的禁咒还可以封印一切吗?三魂:天魂、地魂、命魂;七魄:昆仑、山海、灵慧、中枢、天冲、草木、力魄。东海、西域、南疆、北荒、中原。迷雾鬼林、焱焚之地、幽冥间域、冰天雪地、罡风崖涧、洞天幻境、煞雷之渊、枯骨荒原、无间地狱
  •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健康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助于防御疾病,还能促进发育、提高智力,更有助于延长寿命。健康的睡眠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睡眠质量下降,开始出现失眠的状况。本书介绍了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了提高睡眠质量、防治失眠的一些有效方法。本书文字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为关注睡眠健康的人、饱受失眠困扰的人量身打造的一本睡眠宝典。了解睡眠,认识睡眠,掌握一些防治失眠的方法,我们就能提高睡眠质量,轻松愉快地睡个好觉。
  • 天皇霸途

    天皇霸途

    小子凌天,在偶遇中获得一颗灵石。里面的功法,相当于整个世界的功夫。对,他来说他找到了一把最好的刀……
  • 末世逆仙神

    末世逆仙神

    空间通道被核爆炸撕裂,地球难民纷纷涌入各界。王明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一幕,自语道:我就听说过奥特曼打小怪兽,没想到还有钢铁侠大战行尸走肉!……啊!是他,是他,就是他,居然还有少年英雄小哪吒!
  • 被时光偷走的秘密

    被时光偷走的秘密

    他们曾经是最好的前后桌,很多人看好的cp,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从一开始的相互打击到最后俩人成了最好的朋友她18岁生日后,他突然消失…对景汐来说无疑是个打击…两人再次相遇便是几年后,当他知道景汐要嫁人了,江勋灏坐不住了,他要回去找她!
  • 这是一本假的快穿纪

    这是一本假的快穿纪

    大概……这就是小仙女吧!教训一下渣男贱女,逗一逗暗黑系的小萝莉,闲的蛋疼的时候装装13,诶呀呀,神器神马的,有什么好抢的,我给你做一把不就好了?还有那边的奸臣,我看你夺位十分的费心费力,给我做个黄金屋,还要几个小姐姐,皇位就送你啦!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怜生一语佛明心

    怜生一语佛明心

    世世轮回,今生为佛,到处都是金光,唯独不见性情。世世对的起佛,唯独对不起所爱之人。解了他人业障,助了他人因果,辅了他人姻缘,了了他人夙愿。千年情,记得,不记得,又何妨?今世果,明白,不明白,又如何?怜生,怜生,你怜悯了众生,那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