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啊?我一如既往地划着船儿在河上荡着。万万没想到,就在今天这个寻常日子里,我遇到了一个不寻常的人,这位王子为人宽和,他不因我这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责骂我,居然愿意和我共乘一舟。只是我的心跳个不停,我的手抖个不住,因为我看到了王子,我心心爱慕的人儿。人人都知道山上有树木,树木长树枝,而我这样爱着王子,他却无从得知。
《诗篇》中说: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鹿知道自己爱慕着溪水,可是,那终日流淌不息地溪水能够懂得鹿的心情吗?
佩索阿的《惶然录》中有一句话我最喜欢,他说:一旦写下这句话,它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永恒的微言。永恒的微言,多么适合那位泛舟的越女,她用他不懂的语言唱出只有她自己才懂的心情,一曲毕,即永恒。
席慕容曾根据《越女歌》而作一首现代诗,她以女子的心情揣摩越女当时的心动,也以女子的情感熨帖越女当时的心痛:
灯火灿烂,是怎样美丽的夜晚,
你微笑前来缓缓指引我渡向彼岸,
那满涨的潮汐,
是我胸怀中满涨起来的爱意,
怎样美丽而又慌乱的夜晚啊,
请原谅我不得不用歌声,
向俯视着我的星空轻轻呼唤,
星群集聚的天空,总不如,
坐在船首的你光华夺目,
我几乎要错认也可以拥有靠近的幸福,
从卑微的角落远远仰望,
水波荡漾,无人能理解我的悲伤,
我于是扑向烈火,
扑向命运在暗处布下的诱惑,
用我清越的歌,用我真挚的诗,
用一个自小温顺羞怯的女子,
一生中所能,
为你准备的极致,
在传说里他们喜欢加上美满的结局,
只有我才知道 隔着雾湿的芦苇,
我是怎样目送着你渐渐远去。
传说中,子晳让人将越女的歌译出,他知晓她的心意后,就拿起一床锦缎制的棉被披在她身上,并将她带回了楚国。其实,如果故事没有这样的结局也许会更唯美:
灯乍亮,你还是端坐在千万人中
那么脆弱而易受伤
或作嗔喜,或作自卫而笑……
而千万人中,我就渴望那么一眼
千万年中,我生来就为等着千次万次中,就白衣那么一次
当杏花 烟雨 绿水江南岸。
当我诗篇背后
透出银色的字
你喜悦不喜悦?感动是可忧的,而我年岁悠悠……
每次一说到“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自然就会联想起鲍照的“两相思,两不知”。鲍照被今人称为南北朝文学成就最高者,但我浅浅读过他的数篇诗文后,对其并无多少感觉,只承认他的诗文中确有别于众人的清朗俊逸,但仍不如后世之柳宗元、苏轼深得我心。他内心于民族、家国有大抱负,而其文字之清朗正如其内心之磊落刚硬,细想来,他也不过尘世一不得志之寻常男子。
直到一日,看沈德潜《古诗源》评鲍照的《代春日行》:声情骀荡,末六字比“心悦君兮君不知”更深。当时对《代春日行》末六字并无多少印象,就翻出全诗重读。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
春晖始发,我即将出发去见那明媚春光:百草绿,万木欣欣向荣,春晖洒满绿色大地,千山万岭也换上青青春装。园中处处可闻莺声燕语,仿佛一曲曲悦耳春歌。红梅在春风中竞先怒放,向人间报告春的消息,而含烟带雾的杨柳枝条也不甘示弱,纷纷抽出嫩绿的芽。
人们也换上春装,纷纷来到那浩渺的烟波之上。男子们登上那龙舟画舫,见这春光大好,玩兴渐起,他们齐齐举起木桨,喊着号子,使得那船儿飞快地在水上滑行,一时间,白色的水鸟被惊得扑翅飞向两岸。人们看着青的山,绿的水,白的鸟儿飞,也不禁逸兴大起,在船上奏起了江南流转柔婉的《采菱曲》;不一会儿又唱起和雅古朴的《鹿鸣》之歌。弦歌声声不断,酒杯时时常满,人们在这和煦春风中尽情痛饮。
女子们悠悠荡开双桨,没入一片荷叶田田中,不一会儿又荡到岸边,去攀折那尚未开花的桂枝。她们轻盈地摇着桨,那频频挥动的罗袖随风送出阵阵香气。她们的船儿轻快地行着,沿路翠绿的水草叶子纷纷地向两边倒伏,给她们让路。
春游中的男子女子早已互相钟情,却又不知道对方同时也在相思之中,这情根既已萌发,只待破土而出之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是一场无望地暗恋,而“两相思,两不知”却仿佛这人世尚有无限可能,纵使现在不知,总会有一天相知。纵使一懒、一擦肩、一个不小心,自此错过了,也无妨,淡淡的遗憾才美。
虽然到最后,我也没想透,到底“我爱你,你却不知道”和“我爱你,我却不知道”哪个更深情,但有一件事,我却再明白不过:爱一个人是美好的,而更美好的是爱一个人并且他知道。
到底相思都似梦——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世人之所谓相思者,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虽辛劳求之,终不可得。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眉头心间。
看窗外春日暖阳炫人眉目、沁人心神,而她单纯如白纸的芳心如今已飘落了几滴他人留下的色彩,氤氲在不经意的心湖,隐约有涟漪阵阵。眼望去,泛桃红夹碧绿,正是缤纷意境。
只是,人何在?
像离开了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城市,像传闻中所有陈词滥调的故事。你离去不归,我用尽全力在想你,为你奋力地写下: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我本应还是那个天真无愁绪的少女,若那天没有遇见你。因你,我初初知晓相思的滋味情状,却也染上了相思的清愁,得了那永难治愈的相思之症。正像我如今这般,身子轻飘飘得如天上的浮云一样随风而荡,心思则像春风中飞舞的柳絮,无方向,无着落,而呼出的气息像游丝一样细弱,似断还连。
我如一丝残留的香气在此处徘徊不去,不过是单纯地盼望能够知道你的消息,知道远行的你现在在什么地方。要问我这相思病是在什么时候染上的?就是在窗外的灯昏昏暗暗,天上的月色朦朦胧胧之时,我看着眼前的昏暗朦胧突然如此强烈地想念你。
爱情像一滴浓墨,总是强悍地滴落在纯白无垢的宣纸上,不断地渲染扩散。除非割掉墨染的那一点,否则,宣纸永远回不了纯净无垢的最初。只是,不割,痛;割了许是更痛。若已然沾染情愁,心又怎能如宋明山水,再平静没有。世事无常又无奈,很多事情正像十几年后再相逢的曼桢和世钧“再也回不去了”。
《西厢记》云:隔花阴,人远天涯近。“人远天涯近”这五个字足以道破世间情路上所有的悲哀。天涯多么远,也远不过那个人离开的心,也远不过行行重行行的相思。李之仪那首《卜算子》说的正是这样的无奈伤感。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我住在长江的上游,而你就住在长江下游。我们每天都同饮这长江里的水。沿江顺流而下就是我思念的方向,可是,说说容易,就算我天天想念你也依然很难见到你。
长江之水,悠悠向东流去,没有人知道江水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流向大海,而我对你的相思之痛、我心中的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无可奈何之下,我只希望你的心意像我的思念一样,这样的话,我一定不会辜负你思念我的情意。
这首词写了分离隔绝中的矢志不渝的爱情,词中的女子日夜思念心上人,在痛苦和怨恨中,唯有将“共饮长江水”作为自我安慰,又将“只愿君心似我心”作为希望,让自己稍减思念之痛。
死心塌地爱一个人、思念一个人就是这样吧,能与他共饮一江水,共照一轮月都会觉得是上苍赐予的莫大福泽。
多少诗人习惯于将相思愁长比作不尽的水流,正像这首《长相思》中所说: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这相思之愁、离别之恨要到那远去的人归来才能停止,否则只有忧愁,只有等待,只有空空耗尽一缕一寸的生命。足见:世间无限里,却只情字最伤人。
这些女子都是傻的,却又傻得这般甘愿,这般不悔。她们不过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故事,而她们思念的人就是这些故事中不可缺少的那个部分,所以她们可以无悔,可以甘心将自己变成一段并不快乐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