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他们企图瓜分中国的野心唤醒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使中国人产生了危机感,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迫切的需要。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之后,1900年又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他们到处杀害外国人,烧毁教堂,拆毁电线,并攻进天津租界,这引起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恐慌,各国使馆纷纷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但是没有获得回应。1900年8月,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组成联军入侵中国。
参与入侵中国的这些国家都有分割中国领土的想法,俄国希望获得中国东北部的领土,英国、美国则希望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日本则垂涎中国的胶东半岛。总之,为了各自的目的,他们联合起来。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从北京仓皇逃到西安,清王朝被迫向帝国主义求和,指定李鸿章为议和代表。
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侵略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无恶不作,天津城三分之一被烧毁,北京城一片残垣断壁。八国联军在北京城内大肆抢掠,并攻入紫禁城,抢走宫内珍藏的大量珍宝。
1901年,李鸿章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投降,并赔偿各国白银4亿5千万两,禁止中国人民组织反对帝国列强的组织。《辛丑条约》保住了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却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又被称为“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期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传教士及基督徒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由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这三园中圆明园最大,以水景为主,水面曲折萦绕,与陆地勾连交错,婉转曲折之间布满亭台楼阁。这三园之中又各有景点,如圆明园内有“勤政殿”、“上下天光”、“月地云居”、“方壶胜境”等48景;长春园也有“西洋楼”、“万花库”、“方外观”、“海晏堂”等30景。
圆明园的建筑融合古今中外的建筑精髓,每一处都纤美精致,园中既有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有糅合中西风格的建筑,还有纯粹西方特色的建筑。如中西结合式建筑群西洋楼,上为中国琉璃瓦屋顶,中有西方巴洛克式骨架,下有罗马式汉白玉雕刻,在中外建筑史上别具一格。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闯入这座“万园之园”后,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富丽堂皇,随处可见奇珍异宝。英法联军的士兵们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钟表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到了10月9日联军撤离圆明园的时候,这处秀丽的园林已经满目疮痍。
为了掩盖抢劫的事实,10月18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烧了3个昼夜,烟雾笼罩着整座北京城,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被彻底毁灭。
英法联军抢劫及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著名的文学家雨果在1861年这样写道:“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印度民族大起义。
17世纪初期,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殖民者侵略和掠夺印度的主要工具。1757年6月,英国占领了孟加拉,这是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开始。到了1849年,整个印度都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殖民者将印度划为自己的殖民地,在统治初期,对印度进行大规模的殖民屠杀。英国殖民者还雇了大量印度人为他们服务,当雇佣军。印度人民心怀怨恨,他们希望自由,渴望和平。本来,印度雇佣军被英国殖民者当做工具驱使已经令他们很不满意,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宗教信仰遭到亵渎。印度士兵开始联合起来进行反抗,想要为自己赢得光明,于是一场起义一触即发。
导火索是一批涂抹着牛油的子弹,对于有着虔诚信仰的印度信徒来说,这无疑比伤害他们的性命更难以忍受,他们拒绝使用这批子弹以表示他们的不满。但是他们的反抗招来了更大的侮辱,英国军人将他们捆绑起来,把子弹塞进他们嘴里,甚至高声辱骂他们,辱骂他们的信仰。被深深伤害的印度士兵忍无可忍,决定提前起义。
第二天,起义军在德里郊外遭遇了前来阻拦的英国军队,双方即将展开激烈的战斗,但在千钧一发之际,起义军认出了穿着英国军士服装的都是印度人,英国人想让他们自己人打自己人。大家群情激奋,纷纷高举武器,一致对外:“同胞们,我们是自己人,把枪口调过头去,对准英国人,打倒殖民强盗!”
起义的烽火很快在整个印度蔓延,北起尼泊尔边境,南至德干,东起孟加拉,西到西北部的旁遮普,尤其是北印度恒河中上游两岸城镇,起义更是风起云涌。英国统治者无法抵挡印度人民如此顽强的反抗,调集了大部队来到印度。面对庞大的敌军,印度的起义一度陷入低迷,但是印度人民靠着自己顽强不息的精神,经过两年多的战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东海岸加尔各答到西北边境的白沙瓦地区都摆脱了英国统治,重新赢得了自由。
结束了百年被奴役的命运,印度人民无比激动,他们终于重获自由,不再被欺压。印度人民用鲜血为自己赢得了独立和自由,为自己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就连英国女王也不得不改变策略,对其他的殖民地实行拉拢政策,改变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可见印度起义的影响之大。
殖民地。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的,没有政治、经济、军事等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
明治维新。
德川家康统一日本之后,为了使子孙后代能够长久统治日本,制定了影响日本几百年的锁国政策。但这一政策在使政权稳固之余,最大的弊端就是使日本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其他许多国家。
19世纪中叶,日本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幕府运动,一直被欺压的百姓和武士投入这场浩大的运动中。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颁布“五政复古”诏书,恢复天皇亲政、废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并责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交出领地和财产。随后不久,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新政府成立,在日本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由此,日本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政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天皇不遗余力地进行改革,将之前数百年遗留下的陋习一扫而空。
但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的新改革,并没有得到日本普通民众的认同。当时的内忧外患已经使日本人民心力交瘁,他们对政府不再信任,对战争的关心甚至超过对国内改革的关心;而且新的改革因为过于彻底而使一些人产生了仇恨情绪,改革举步维艰。
在明治政府统治日本期间,虽然起义不断,但改革依然坚持了下去。日本由此迅速脱离了落后和贫穷,走向了现代化,产业革命高潮开始出现,但也为日后日本的极端发展埋下了伏笔。改革消除了很多旧问题,但也带来了很多新矛盾。从不断发生的起义中就可以看出,统治者的维新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明治政府锐意改革,整体而言偏重于促使国家强盛。最初的改革者只是希望国家可以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不再受欺负,但是他们没有将改革进行彻底,以至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扩张的道路。
军国主义。
所谓军国主义,就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
马赫迪起义。
在19世纪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浪潮中,英国以埃及为据点向四面扩张,当它的魔爪伸向苏丹的时候,遭到了苏丹人民的强烈反抗。19世纪70年代末,苏丹爆发了非洲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殖民主义武装起义——马赫迪起义。
马赫迪出生于苏丹一个木匠家庭,从小吃过很多苦,但他从未被苦难打倒。
苏丹盛产黄金、象牙等宝贵资源,贪婪的殖民者闻风而来;此外,殖民者想要在非洲建立纵贯南北的殖民地,自然需要大量的财富做支持,这一切导致的对苏丹人民的压迫和掠夺让苏丹人民饱受奴役之苦,痛苦不堪。1881年2月,在马赫迪的带领下,苏丹开始了对英国的反抗起义。马赫迪仅带领200多人,便勇敢地和英国军队展开了战斗,带领部队躲进山区,并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后来马赫迪不断走出山区,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大批奴隶和农民加入起义军。起义军从最初的200多人,很快增加到10万人。
面对马赫迪的势力扩张,英国政府有些慌了手脚,为了保住这块殖民地,英国派出臭名昭著的刽子手戈登做苏丹总督,希望他可以控制住局势。戈登用高官厚禄诱降马赫迪,但遭到马赫迪的拒绝。后来,马赫迪带领10万起义军将城池包围,将戈登及英军围困在里面。
几个月后,断水断粮又得不到支援的戈登一筹莫展,马赫迪也不再等待,他当机立断发动了进攻。1885年1月26日凌晨,总攻开始了。起义军英勇地杀进城里,早已饿得头昏眼花的英国士兵没有丝毫抵抗力,战斗进行得分外顺利。戈登在战乱中被杀,为他的罪恶付出了代价。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马赫迪和他的起义军将旗帜挂起,一起欢呼。
经过几年的武装斗争,马赫迪的起义成功了。起义军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伊斯兰国家,名叫马赫迪王国。可惜的是,殖民者的野心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被消灭的,马赫迪王国不久就被摧毁了。只要有正义和希望的地方就有和平,经历了18年的炮火,非洲迎来了和平,而马赫迪也被永远载入了史册。
苏丹。
苏丹共和国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东临红海,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
苏丹是非洲大陆面积第三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名字源自阿拉伯语“Bilad-al-Sudan”,意思是“黑人的土地”,这里一度被称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