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平实与幽默
1.“平实”,是诸多语言风格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也是一种表达技法。其表现为:语言质朴无华,坦率得体,分寸感强。
平实说法,首先是朴素,没有华丽词藻的雕琢,用最质朴平常的话,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老老实实地表达出来。乍听似乎平平常常,语不惊人,但立意深远,很有力度,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平实说法,具有坦直的品格。表达者往往坦诚率直,不藏不隐,不拐弯抹角,不装腔作势。一种心口如一、自然亲切、真实可信的感觉,从而大大增强了可信度。平实说法还讲究洗练精到,不铺排,不夸张,没有多余的形容,没有累赘的话语,具有以少胜多的作用。
由此可见,平实乃是烂熟老练,炉火纯青的标志。这就是所谓的“返璞归真”。
2.幽默说法则是另一种口语表达技巧。
什么是幽默呢?这是指人们交际时再现现实生活中喜剧性的特征和现象的一种表达能力。幽默又可分为表情幽默、动作幽默和语言幽默。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是语言幽默。语言幽默,往往是三言两语,既饶有风趣,又鞭辟人里,既使人忍俊不禁,又含意深刻,而当人们收敛笑容时,又会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智慧和哲理。
能够产生幽默感的修辞有比喻、夸张、婉曲、反语、双关、歇后、颠倒等几十种,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对比。运用两个事物的鲜明对比,利用其不一致性,再现事物的强烈反差,产生幽默。
(2)双关。在谈话时,故意赋予某些词语在特定环境中具有的双重意义,以产生出幽默效果。
(3)婉曲。着意把本意隐含起来,话中有话,意在言外,这也是一种幽默方式。
(4)归谬。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正确,然后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来,欲擒故纵,亦有强烈的幽默效果。
(5)歇后,有的歇后语本身就具有幽默性。恰当地利用歇后语的转折形式,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形成幽默。
(6)反语。有时故意正语反说,或反语正说,也可以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
(7)借题。巧妙地借助别人的某一话题,引申发挥,出人意料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
(8)倒置。通过语言材料的变通使用,把正常情况下的人物关系,在特定条件下易位,也能造出幽默。
须知幽默与滑稽不同。仅仅逗人一笑的是滑稽;使人想一想再笑的才称得上是幽默。幽默是人们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的外露,如列宁所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六)反复与省略
1.在口语表达中,反复是一种突出重点、强调要害、加深印象的表达技巧。它常常通过词语、句式或内容的重复出现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
反复方式,有助于听者对所述内容加以深化理解。
2.从表达形式上看,与反复相反的是省略技巧。它是因语表达的特殊语境造成的,显示了口语表达的优越性。在书面语言中通常要求主谓宾各种成分齐全,讲究结构的严密。口语表达则常常省掉主语或谓语,看起来似乎成分残缺,但在特定环境中不但不影响交流,相反使交际过程变得简单明了,更富感情色彩,交际效率也更高了。
(七)先说与后说
1.口语表达的效果如何,不仅与内容本身有关,而且与这些内容展开的秩序和结构相联系。因此每一次表达过程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便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表达技巧。如何把握这一技巧呢?
一般情况下,应把最能打开对方心灵大门的内容放在前面先说,而后根据情况娓娓道来,水到渠成地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双方观点有一定距离或完全对立时,更应注意讲究说话内容的总体设计和顺序。
2.口语表达顺序可以千变万化,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应从表达主体的宗旨出发确定表达顺序,以能准确、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为结构依据。
(2)应从客体的接受程度为着眼点,一般应将对方易接受的内容放在前面,从“共同点”人手说开去,把分歧点放在后面说,效果较好。当然人们的个性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直性子人,直来直去也许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节广播节目主持人声音形象塑造的要求
一、树立节目形象
节目是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单位。一台或一档节目向观众传达某些信息,表达某种情感,宣传某一思想,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相对的完整性。主持人熟悉其中的每一环节、每部分内容,并运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将其串联、整合,以准确、鲜明、生动地将节目的全部引导呈现在听众面前,这是主持人工作的职责所在。
广播节目主持人存在于节目之中,声音首先是节目形象的代表。所以在其塑造声音形象时,节目的宗旨、内容、对象、性质等无一不是主持人安排考虑的问题。脱离了节目形象之外的声音,也许很动听,然而因舍弃了和谐统一的塑形原则,终将被听众遗忘。
(一)明确节目宗旨
塑造符合节目形象的声音形象。广播节目主持人应明确该节目的宗旨。做什么,为谁做,怎么做……任何节目播出前都经历如此一番的精心策划,简言之便是确立节目的宗旨。广播节目也不例外。而节目的宗旨将具体化为节目内容,由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串联而成。因此节目的宗旨是声音形象塑造的基石,声音形象是节目宗旨的表征。基础实则声形立,基础虚则声形废。
节目的宗旨决定着节目的内容与基调。节目主持人根据基调的感情,把握语调,带给听众某种思想上的教育启迪,某种情感上的陶冶、满足。宗旨是行为的目的,是思想、感情的来源。如果失去宗旨的引领,那么主持人的言语行为、思想感情都将失去方向,出现偏差。因此主持人鲜活的声音形象必然根植于节目宗旨之中。
(二)选择适宜的语体
不同宗旨的节目具有不同形态。正如体型各异的人们,穿衣戴帽各有区别一样,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必须合“体”,不同的语体有着不同特点和表达规律,并且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和规范。不同宗旨的节目为听众传达着不同的信息、情感。例如法律节目要求用词规范、准确、严肃、庄重,当然不能用日常闲聊时的口语。同样热线点歌类节目气氛轻松、愉快,常有主持人与听众间的热心问候,如果采用过于理性化的事务性口语则有冷漠敷衍的嫌疑。
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还必须得体,得体是对合体的补充和配合。所谓得体,就是与听众交流时,要适时、适情、适势、适机,一切以适度、恰当为原则。对此应坚持四条原则:一是注意看对象,二是看当时的情况,三是看对方身份,四还要在更深层面上考虑文化传统。这是主持人在节目中常需自省之处。
明确了节目宗旨,选定了适宜的语体,便是为树立节目形象打下了扎实的基座。
(三)打好声音“名片”
广播节目主持人“生活”在节目之中,林林总总、各具特色的节目是主持人存在与发挥才干的土壤。没有了节目,也就无所谓主持人,脱离了节目的主持人,其身份就变得不确定或被其他社会职业角色所取代。因此,主持人的称谓总被冠之以某某节目而为人们认可。主持人的名字往往又成为某节目的代称。与节目形象相融相辅的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形象,不仅为节目增光添彩,也会展示主持人自身的学识修养及人格魅力,从而吸引听众,成为节目的标志。听众会因喜爱主持人而愈加喜爱其主持的节目。由此,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声音便成为其节目的“名片”。“戏抬人,人抬戏”的老话便是这种关系的印证。
不同广播节目主持人声音形象各具特色,一般可归纳出以下几种类型:
1.新闻评论类:主持人具备敏锐的新闻素质和深刻的思辨能力。声音形象显得成熟、稳重、干练、理性。
2.谈心类:主持人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广播和社会阅历,更要有善良的心灵。声音形象应具备温和、耐心、善解人意的特质。不仅关注倾诉对象表面化的问题,更需挖掘他们深层的心理需求。
3.娱乐类:活力、动感或浪漫、温情是这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声音的共性。
4.少儿类:首先要求主持人应有一颗童心,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活泼可爱的性格。反映在声音形象上应有跳跃的节奏、优美的韵律,丰富多变的语气、明媚亮丽的音色。
二、营造交流氛围
如今,大众传播越来越依靠人际传播的魅力,越来越注重传播中人的色彩。主持人正是大众传播中人的色彩。主持人正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沟通点。二者的优势“嫁接”到一起,非常注重与受众的直接交流。广播节目主持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树立听众观念,注意对象感的培养,便能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氛围,吸引听众。
(一)听众具有主动权
受众在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时不是无能为力、被动和消极的。他们作为接受者所具有的主动权表现在三个层次当中。第一,受众对节目有选择权和拒绝权。他们可以在电子、印刷等多种大众传媒中进行选择。节目是传播者制作的,播出之前的主动权应该说是在传播者手中,然而节目一旦播出,看(听)什么,不看(听)什么,看(听)多长时间,主动权可就转移到受众手中了,受众的遥控器锁住某个频道(率)就是选择了这个节目,同时也就是拒绝了其他节目。第二,节目的全部社
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只有在受众的接受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即便他选择了这个节目,但是对节目的理解和评价,主动权是在受众这一边。国外传播学者在讨论受众位置时,有人用了一个有关“房屋”的比喻,大意是说“居住房东的房屋的我们,可以把房屋变为我们的‘空间’,住房子的是我们,而不是房东”。面对当今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受众,显然,媒体本身往往依赖与受众的互动才能存在和得以实现传播目的。
(二)对象感的培养
“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关于表演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广播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的工作状态。
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广播节目,主持人往往“情不自禁”地“眉开眼笑”,“喜形于色”,还难免带上动作。这是因为主持人已进入了一个交流“场”,“此时无人胜有人”,面前始终有着设想中的交流对象在与之呼应,达到“单项流动自补回流”。主持人的这种对象感越细腻,越真切越好。有经验的节目主持人善于把自己交流对象设想得很具体、很真实,对方的年龄、身份、性格、修养、相貌、神态以及听话时的反应等等,都像过电影似的栩栩如生地活现在眼前。实践告诉我们,主持人的这种设想越具体,设想中的交流对象范围越小,所获得的听众面却越大,因为这样的交流具有了针对性,受众便都可能以自己为你的交流对象。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眼神就不能游移飘忽,而是要有“视象”,即“目中有人”。假如你的目光定位在正前方的摄像机上或某个物体上,那么不妨把它当作你的“忠实观众”,这样你屏幕上的眼神将会有一个开阔的“视野”,在这个“视野”中的观众便会接受你的亲切交流。
当然语言的“对象感”更为重要了,尤其是广播节目。广播节目主持人也完全可以借鉴电视节目主持中的“视象”,寻找一个心理投向。一旦有了设想中的“交流对象”,语气声调也会得到相应的制约和调节,给听众以“就是在跟我说”的感觉。
三、展现个性魅力
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有一档厨艺大比拼节目,以同样的主料来考核大厨们的功力。然而大厨们各具特色的构思角度,辅料配置,烹调技法,将同一味主料变化出迥然不同的花色口味,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由此联想到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展示问题。同一档《焦点访谈》节目,方宏进以理性见长,言语中充满逻辑思辨的力量;敬一丹以感性见长,善于由细微处着眼生发,极具人情味的议论与感慨。广播节目主持人更应发挥个性的魅力。
没有了直观的外观形象,有声语言便是展示个性魅力的惟一工具。主持人的学识、阅历、眼界、思维方式等都是个性魅力的深层信息,它决定着你看问题的角度、思路、感受,决定着你表达时的构思、风格。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广播节目主持人应在有声语言表达的“深层信息”上下工夫,从而使思维方式、叙述方式与声音表现方式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语言个性明朗化。
主持人,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旦成为“荧屏之星”,他们的形象自然会受到众多人的关注。为了保持美好的形象,他们不仅重视外在仪表的发型、美容以及着装等方面的修饰,而且更重视内在气质、行为以及言语表达方面的修养。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国内外知名节目主持人的屏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