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4200000057

第57章 体育节目的驾驭艺术(1)

§§§第一节:体育节目的总体驾驭

一、体育节目的分类

体育节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大体可归为体育新闻、体育专题、体育直播这三大类:

(一)体育新闻类节目

电视体育新闻节目主要以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资讯为主,涵盖体育赛事、大型赛事组织、体育公众人物和与其相关的内容。虽然体育节目自产生之始,就以体育新闻报道为主,但体育新闻真正的发展是随着1989年1月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节目的开播而开始逐渐展开的。这档我国最早的专业新闻栏目,实现了体育新闻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使得体育新闻开始有了自己的阵地。从内容分类来看,国内的体育新闻分为体育竞技赛事新闻、各种运动会的组织新闻、各级运动组织机构相关新闻、群体体育新闻、体育公众人物新闻等。

(二)体育专题类节目

体育专题节目由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体育的各个领域,再加上不受赛事资源的限制,因此体育专题节目在体育节目中播出规模最大。电视体育专题节目主要指有固定栏目、固定受众群、固定广告客户,能为电视带来长期而稳定的收益,构成各体育频道日常主要节目内容的节目类型。按照内容来分的话,体育专题节目主要分为集锦节目、录播节目、娱乐节目、教学节目、访谈节目等。中央电视台从1980 年~1984年,陆续开办固定的体育栏目“体育之窗”、“世界体育”和“体坛纵横”,这些体育专题类节目的开设标志着电视体育传播逐渐成熟。中央电视台第一个体育直播谈话类节目的《体育沙龙》,为我国电视体育直播谈话类节目起到了示范作用;1996年4月4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的“《足球之夜”》栏目是中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现场直播固定性电视杂志栏目。;2000年11月27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创办了《天下足球》,一个以报道国际足坛最新赛事和新闻为主的栏目,为广大观众呈现“最纯粹的足球”,让大家体会到“最高级的享受”。

(三)体育赛事直播

1958年6月,中央电视台就转播了八一男女篮球队对北京男女篮球队的表演赛,这是中国第一次电视体育实况转播。1978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转播了第11届世界杯足球赛,这是我国首次通过通讯卫星转播体育比赛。1978年12月,中国首次组织报道团前往泰国曼谷采访,对第8届亚运会作现场报道,这也是我国首次从国外现场直播体育比赛。1984年7月第23届奥运会,中央电视台先后通过卫星现场直播了开幕式、闭幕式和女排取得“三连冠”胜利等十多场比赛的实况,至此,中国电视界开始进入了大型体育赛事全面转播的阶段。2008年中央电视台成功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的全程报道。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电视广播独家转播机构,也为广大球迷呈上一场精彩的世界杯盛宴。体育赛事直播节目是最极受受众欢迎的节目形式,体育赛事节目有国内与国际之分,根据赛事类别还可以分为足球赛事、篮球赛事、排球赛事、网球赛事等诸多类型。近年来,体育赛事节目播出规模占体育电视节目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体育节目的受众特点及需求

体育节目有其特定的受众群体,与访谈、娱乐、新闻节目相比,它的受众群体特点更加突出,它的受众人群特质更加集中。因此有必要在此特别强调一下。

(一)体育节目的受众特点

体育节目受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程度高和集中度高。体育比赛是典型的“悬念+过程”的一种活动,这正是它的吸引力所在。广播、电视与体育的结合,则使这种悬念破解过程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赛事的转播过程成为吸引受众注意力“磁铁”。实力媒体策略研究副总裁谭泽薇曾在《中国体育行销分析::体育传播作为品牌沟通的商机与挑战》中对受众的收视状态进行分析,他她认为电视观众收看体育节目的状态与平日大相径庭。收看体育节目时,人们表现出的是一种个人的、主动的收视行为,这种主动性体现出他们与体育节目之间存在着极高的“关系品质”。他还认为人们看电视体育节目的方式与看其它看其他节目的方式是不同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看电视体育节目的时候注意力更集中、精神更专注。集中度高是指体育节目的受众主要集中在城市,集中在男性,集中在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中。

(二)体育节目的受众需求

受众需求是确定传播内容、选择和取舍材料的重要依据。概括起来,电视体育节目的受众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了解信息,获取知识。这是受众收看所有节目的基本需求。“大致来说,从体育传播中受众主要可以获得有关体育项目的知识、历史地理知识、各国民族文化知识及医疗保健知识等”。

2.娱乐。可以说,人们消费电视体育节目或参与体育运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得身心的愉悦。体育说到底,就是一种娱乐。看或听体育节目,更多的是为了心情放松,消遣一把下。

3.体育体验,释放压力。电视体育节目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内心深处潜藏的种种无意识欲望,为大众提供一种既实现本能欲望又被社会认同的“白日梦”。体育节目给了观众梦幻般的快乐。梦幻在这里是理想的替代品,“在梦幻中有高于感官刺激的精神或心理内容”。

4.明星偶像。不少受众关注体育仅仅是因为某个运动员的个人魅力。很多人因为崇拜姚明而喜欢看篮球比赛,因为喜欢伏明霞、郭晶晶而喜欢上了跳水节目,体育和明星总是连在一起的。正如新华社记者徐济成所言:“如果奥运会没有体育明星的话,观众看起来就像吃饭没味一样”。所以健康、充满活力的体育明星拥有相当大的受众群,观看体育节目的人群中有许多人就是冲着体育明星的。因喜欢体育明星而喜欢上了体育运动、因喜欢明星而了解到了明星的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则的大有人在。

(三)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

获得认知,觉得有用是人的理性的需要,身心愉悦是人的感性需要,满足就是根植于人的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任一极端发展都会让人不舒服。体育节目要让观众感到有用,又要让观众感到愉快,这二者的混合物就是让观众在视听阅读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获得某种情感上的宣泄、寄托或是体验,以消解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冰冷的压抑,从鲜活的、连贯性的动作图像和现场声音中获取兴奋点,实现个人对体育知识、体育明星、体育运动等方面的感悟和需求,体味和领略体育运动带给人的特殊感受。具体如何达到满足受众需求这一目标呢?

1.拓宽报道面,满足和引导不同体育项目爱好者的收视需求。

体育,尤其是竞技类体育项目,比赛本身的特点是以视觉形象出现的,动感性很强,受众的兴奋点在于运动员冲刺的一瞬间,如射门的一刹那,扣篮、抽球的定格,而电视视听兼备、声画合一的鲜活的现场感、动态感、过程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这一切。所以不论是在比赛现场或是电视屏幕前,竞技类体育节目总是拥有相当数量的拥趸。媒体在安排节目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观众这样的喜爱。但从另一方面讲,观众在某一类项目上吃饱、吃足并不一定意味着营养全面,所以,要满足和引导不同项目爱好者的收视需求,拓宽报道面,考虑均衡协调,在突出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对一些中国观众不熟悉的项目也要多多关注,在青睐竞技类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对大众体育也应重视。

2.“眼中有人”,让受众更深地体会体育的真谛。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对我而言,体育就是人,就是情感,就是人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像体操男团小伙子们‘打死他们’的壮语;;像占旭刚在奥运会上创造个人最好成绩、完成对自我的超越;像张军、高凌在胜利后喜极而泣、紧紧相拥的场面,无一不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热衷于关注和报道这类‘人’的题材。反之,如果体育比赛变成了生硬数字的比较,变成了单纯姿势的量化考评,变成了受到各种繁杂规则束缚的高深游戏,相信不会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同,这样的体育报道就是失败的。”理解了体育竞赛的几个关系,即天赋和努力、成绩与成功、个人和集体、竞技和道德、普通和特殊。在他客串主持的体育节目中显示出了少有的深刻,闪现着人性的光芒电视体育节目的制作人员要充分意识到人才是电视体育节目的表现主体,体现在节目中,就是要表达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着眼于生命的关怀,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道德上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作为体育报道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唤起人类对人自身的不断体认。反之,电视离开对人的关注,也就不会再被人们关注。白岩松曾经说过,“一个好的记者如果不够敏感就不能走进被报道者和收看收听你的报道的人的内心,你不能去了解人性,你的眼中没有人,你的新闻就会没有味道,味道是让好记者跟不好的记者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体育传播不仅仅是转播赛事,不仅仅是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的宣扬,还有运动场外、运动员外的体育精神的延续和体现。

3.以情感人,使受众的身心得到愉悦。

体育不仅是奋起的拼搏,还是从容的应对;体育不仅有残酷的胜负之争,还有尊重对手、尊重失败的和谐;;体育不仅仅是比赛,还是将体育内化于心的一种生活方式。比赛场上总有那么多感动、感叹、感慨,有时是夺取冠军的狂喜,有时是运动员们之间真挚的感情,有时是英雄迟暮的无奈,抑或是长久的期盼让你喜极而泣。陈新民和张华在《“遥控器”、“广角镜”和传播场——对央视奥运专题节目<;一起看奥运>;的分析》中指出:“体育运动中的情感元素与运动元素相生相伴。我们欣赏人的运动,欣赏运动中的人,同时体验人在运动的情感。如果说运动之美是体育传播的‘形’,那么凸显情感之美则可以称得上体育传播的‘神’。电视的声情并茂和灿烂斑驳使得表现对象——体育分外饱满和光彩夺目。它以色彩、光线、音乐、煽情的语言、真实的镜头等诸多诱惑人的方式,将那些让人感动、感叹、感慨的东西生动地、逼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做体育节目就要赋予它能够愉悦受众身心的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感情。让受众感受到热烈的体育竞技背后那些触及情感、触及心灵的东西。

4.带领受众“体验节日”和“庆祝节日”

受众接触媒介是由于他们预期媒介可以帮助他们满足某种需要。而媒介也总是千方百计了解受众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需要,以便在传播活动中设计或传播符合其需要的新闻信息,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媒体在给受众提供服务、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应培养和引导受众,甚至创造受众的需求,影响受众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

所谓创造需求,就是以受众为中心,着眼于受众潜在的、模糊的、内在的欲望及满足欲望以形成受众新的需求。创造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适应。对于电视体育节目来说,创造受众的需求就是在媒介事件中扮演另一种角色——即“演出的导演”,带领受众“体验节日”和“庆祝节日”。例如,世界杯激情上演期间,以电视为主的大众媒介把“世界杯”足球赛塑造成了一个节日,并带领受众“体验节日”和“庆祝节日”,把“节日心理”渗透到观众内心。促使其产生“节日行为”。此期间,看球、猜球、评球成为人们一段时间日常谈论的热门话题。即便只是“准球迷”或者“非球迷”,也在被电视“邀请”、“要求”收看比赛。即使因此耽误休息影响白天工作,人们也视之为正常和值得,并为自己亲身“见证”和“经历”了比赛过程而骄傲。这个节日的演出由于有电视媒体这个导演的介入而更加丰富多彩。还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也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此时。虽然奥运会已经闭幕,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还依然在世人的心中盘旋。当时,人们之所以那么关注奥运会,那么期待奥运会,这也是与当时有关北京奥运会的宣传报道是离不开的。观众不断地被邀请和催促,“节日心理”和“节日期待”不断被强化,并最终在节日期间得到满足和释放。

三、体育节目的特点及其对主持人的要求

体育有其独特的性质,那就是真实和鲜活。真实是过程的真实,也是结果的真实,它也需要体育体育节目传播的信息真实。鲜活是人物的鲜活,也是赛事的鲜活,这就需要体育节目的基调鲜活,主持人的语言鲜活。

同类推荐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本书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进行了系统阐释。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五十多年里,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素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先回顾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其启示,使我们对中西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和专业素养结构;最后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以中国三代人类学者非正式访谈“口述历史”方式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进行研究,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努力、显示了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等。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热门推荐
  • 中华实用养生宝典

    中华实用养生宝典

    本书介绍了中医养生基本理论、中医养生基本原则、精神养生、运动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等养生理论和具体方法还介绍了五脏保健、养生防治亚健康、日常生活养生、传统性保健、养颜润肤、名人养生等。
  • 光明战争之圣帝传奇

    光明战争之圣帝传奇

    【光明战争之圣帝传奇】又名【刹神戮魔之银河英雄传说】零大陆,处于科技发达的未来,即有强大的科技,又有人们可以操纵的元素力量,科技与元素力量,带你见识不一样的未来世界,整片大陆,有五个最强国家,大明、大天、大圣、大战、大翼,其中以大明国科技最为发达,大天国最为强大。五亿年未曾出现的光明之神再现大明国,化身萌妹子明帝,只为再次维护地球和平,为你展开银河英雄的传说
  • 年华曾赠我以歌

    年华曾赠我以歌

    在朱晓彤的理发店兼职打工的大学女生陈浅浅,连续二十天,在早上七点刚开店的时候接到生意:帮沈清哲吹头发。沈清哲知道陈浅浅学的专业之后,公开在学校贴吧发帖,要追陈浅浅。这件事被喜欢沈清哲的女生知道,自然百般刁难陈浅浅。而事实上,陈浅浅喜欢朱晓彤很多年,她只记得,多年来朱晓彤陪在自己身边,说她是傻丫头,让她别哭了,告诉她要幸福,却从来不言喜欢。而她亦不知,朱晓彤多年所要,也不过相爱一场。年少的喜欢会如何落幕?四个人又会各自走向何处?青春这般仓促,最初喜欢的那个人,最后去了哪里呢?
  • 星空岁月:boss,求放过

    星空岁月:boss,求放过

    在一个安静的晚上,突然,一个声音
  • 红砖房里的俏姑娘

    红砖房里的俏姑娘

    撑开她送给我的这把花格子雨伞,我的眼前一片雾色缭绕的茫然,离开这座古城的多年以后,我终于又一次踏上了这片给我太多回忆的土地。不知道这是第几场春雨,沥沥淅淅地落在身上。望眼看去,那一条灰蒙蒙古城墙,又将一段令我今生今世都无法忘却的记忆呈现在我眼前……“姝婷,你还好吗?”就在此刻,心头再一次涌起多年未曾平息过的惆怅和忧伤,犹如钟楼的沧桑,鼓楼的暮色。看那,起风了,大雨瓢泼起来,白色的雨乘风倾覆,古城被洗涤得焕然一新。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听她说“我永远是你的鱼”,清晰的记得那座位于西安S大不远处一个叫白庙的村庄,那里曾经是我们栖息的地方,我把它称之为“红砖房”。"
  • 雪碍

    雪碍

    圣都雪域的宁静,从他的归来开始改变。他是曾经的王,也是将来的王。落魄何年,奈何强者。
  • 世上最后一个仙

    世上最后一个仙

    上古神话时代末年,一场黑暗动乱,仙佛尽灭,妖魔皆陨!战斗中将天地打的残缺不全,此后,修士再难证道,世上再也无仙!但是,当年却有一名小仙,自斩一刀,得以苟延残喘。百万年后,天地将变,这一世,作为世上最后一个仙,我又该何去何从......
  • 花王阁剩稿

    花王阁剩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尚狐仙

    时尚狐仙

    第二部简介:迷香变成白狐后,徐思文伤心至极,阎王指点迷津,让他去找芭蕉精,可当徐思文找到芭蕉精后却发现,他心怀仇恨,为情所困,半颠半狂……迷香的白狐身也被吸入冥王妃的体内,徐思文稀里糊涂的沦为男宠……爱又一冲被冲入波涛
  • 一纸

    一纸

    她被所爱之人强奸,是选择报复还是忘怀。或许忘记是一种温柔,但谁又能保证加害者不会再次侵犯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