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3900000050

第50章 传统佳节,民生万象(1)

§§§第一节 春节

春节概说:

春节,即农历新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中国的春节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还有这颇具特色的节日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的历史十分悠久,而关于春节的起源,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源于殷商时期人们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相传当时舜即位做了天子,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将这一天当做一年的开始,把这一月称为“元月”。

然而在历史的流传中,“春节”这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指和内涵。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称为“春节”。在魏晋南北时期,整个春季都被称为“春节”,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现代意义上的春节正式固定下来。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大致为祭神拜祖、除旧迎新、祈求丰年、相互祝愿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场面热闹异常。

春节特色习俗:

贴春联

春节期间一个富于特色的习俗就是贴春联,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到了除夕之日这天,人们一大早都会精心选择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加春节的喜庆气氛。

春联是楹联中的一种,也叫门对、春帖、对子,因为多在春节期间张贴,所以在正式的场合一般都称为“春联”。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并没有春联这一种文学形式,只有中国才有。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幅完整的春联一般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横披”主要张贴在门媚中央的横木上,上联和下联则分别张贴于门的两侧。春联所用的语言对偶、工整、简洁、精巧,常用于描绘时代背景、反映生活变化、抒写美好愿望等。

在中国,春节张贴春联的习俗历史悠久,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目前还没有准确翔实的资料可供查证。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这一习俗大约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一些学者通过史料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此外,有学者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考证得出,春联的原始形式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符。

相传在五代时,西蜀的国君突发奇想,让人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表达美好祝愿的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不仅如此,在很多地方,人们已经不用桃木板,而改用了一种叫做“春贴纸”的纸张。纸上书写文字的的内容一般都是祝愿性的,包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祈求五谷丰登等。这一习俗不仅是为了驱邪避灾,还传达出人们的美好愿望。

到了明代初年,“春联”这个词正式出现了。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却喜欢排场和热闹,当他即位后,看到大户人家每到除夕都贴的桃符非常喜欢,于是决定推广一下。便颁布圣旨,要求金陵的每户人家都要用红纸写好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而且还亲自挨家挨户地查看。这一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在春节期间,除了贴春联,中国很多地方还有贴门神和贴“福”字的习俗。

不仅是贴春联,贴“福”字也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在贴春联的同时,很多人家还喜欢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这种方式来祈求福气、福运的到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历史的发展,“福”字的图案也变得越来越精致和多样化,有寿桃、寿星、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都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在原先的时候,“福”字一般都是正着贴的,到后来,有些人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自己的希求和向往,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的意思。

这一“福”字倒贴的习俗,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相传春节前夕,恭亲王府的大管家为了讨主子欢心,便命家人在贴春联的同时也在大门口及家中张贴大大的“福”字,有一个家丁因为不识字,竟然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福晋看了,非常生气。

此时达主管灵机一动,忙跪下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祥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心中非常高兴,不仅没有责罚那位家丁和主管,还奖赏了他们。

从这以后,倒贴“福”字的习俗就慢慢流传开来,不仅是达官贵人,寻常百姓人家也喜欢将“福”字倒过来张贴,在贴的时候还不忘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吃饺子和年糕

到了除夕之夜,中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关东地区甚至有“穷过年,富过年,不吃饺子没过年”的说法。这是因为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同时还有年份更替的意思。同时,因为饺子形似元宝,所以在过年的时候吃饺子还有“招财进宝”的寓意。

中国人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历史悠久。据三国魏人张揖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的用面制成的食品,形状上与现在的饺子一样,只是被称为“馄饨”。到了南北朝时期,春节期间吃这种食品在民间已经十分普遍了,只是在当时,这种面食在煮熟后是和汤盛在碗里一起吃的。大约到了唐代,饺子的外形和吃法就变得和现代一样了。

在现代的春节,中国的平常人家通常都会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这些东西都有着美好的寓意,吃到糖和如意的人,来年的日子就会更甜美如意,吃到花生的人将会健康长寿,发大财;吃到枣和栗子的人生活将更加幸福美满。

在一些地区,人们还有过年吃年糕的习俗。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制成糕饼状。它的种类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其中南北地区的年糕风味很不一样。北方的年糕多位甜味的,制作的方式有蒸和炸两种;而南方则甜的咸的都有,制作的方式也更为多样,除蒸、炸外,还有片炒和汤煮等。

年糕不仅是人们爱吃的一种美食,还寄托者人们的美好祝愿。年糕又被叫做“年年糕”,这个词与“年年高”谐音,象征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围炉守岁

在中国,除夕守岁是最一项重要的年俗活动。丰盛的年夜饭之后,全家人便会围坐在火炉旁一边闲聊一边品尝瓜果糕点,除夕这晚整夜都不睡觉,一起等待新一年初一的到来。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它们生性残忍,虽然居住在深山密林中,但也时不时地会到人居住的地方来吃人。后来,人们了解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便会出来危害村民,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天亮时便会返回山林中。于是,到了“年”要到村子里来肆虐作恶的日期,每家每户都会提前将家中的好东西都藏起来,大门紧闭,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

而且,在守岁之时,人们吃的各种食物也都是有讲究的。在北方,人们一般喜欢将大米和小米混合着来煮,黄白相间的“金银饭”象征着“有金有银,金银满盆”。而人们所吃的各种水果,基本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苹果象征着“平平安安”; 杏仁代表幸福人;枣代表春来早;柿饼代表事事如意;而长生果则代表长寿健康等。

以前,在守岁期间,有的人家还会进行一些增进家人感情交流的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等,不过现在守岁之时大家更习惯于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就这样,一家老小在守岁的过程中边吃边乐,交流情感、其乐融融。

拜年和压岁钱

在中国,春节“拜年”也是一中很有特色的传统节俗。新年的初一,全家人早早地起来,走亲访友,以吉祥的话语向对方祝贺新年。

这一习俗起源于明朝。在当时的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相拜年,百姓则会在春节期间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拜年时,一般是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说一些吉祥如意的祝福话。

拜年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同宗族的族长带领一些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全家人相邀去亲戚家拜年;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而对于那些左邻右舍的街坊,则会再见面的时候抱拳说些如“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这类的吉祥话,有时也到屋里去小坐一会儿。

一般大年初一是儿子给长辈们拜年的时候。到了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带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如是新婚第一年回娘家拜年,还要准备很多礼品,在进门前放一串鞭炮以表告知。

拜年时,长辈通常都会给年幼的晚辈一些压岁钱以表达祝愿。压岁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趁孩子熟睡时悄悄地放在其枕头底下;另一种则是长辈先将钱用红纸包裹好,然后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这一种最为常见,而且至今仍然盛行。

相信多数同学都在收到压岁钱的时候都很高兴,可关于压岁钱的由来却未必人人都知道,下面就来说说吧。

早在我国汉代时期,就有压岁钱出现了。不过当时它被称为“压胜钱”,是一种铸成钱币形式的供赏玩的物品而不在市面流通。这种钱币的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而关于压岁钱的由来,还有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每到除夕之夜都会到人间游逛,还专爱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一旦被他摸了,就会发高烧、说梦话,甚至变得痴呆。大人们都怕他来伤害自己的孩子,于是亮着灯陪孩子玩耍,整晚不睡,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这年除夕之夜,他们在陪孩子玩耍的时候实在是熬不住便睡着了。“祟””到了他们家,刚想作恶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金光,吓得它逃走了。原来,这道亮光是孩子枕边的钱币放出的。

很快,这件事就传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因为“祟”与“岁”发音相同,后来就慢慢地成为“压岁钱”了。

§§§第二节 元宵节

元宵节概说: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所写的一首关于元宵节的诗歌。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元宵节便紧接而来了。

元宵节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节日期间的热闹程度堪称中华民族“狂欢节”。

早在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帝时期,正月十五已被命名为元宵节了。按照农历的说法,正月即是元月,古代的人也称之为“宵”,而正月的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这天就被称为元宵节。到汉武帝时,还会在这一天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后来,在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的节日了。古代,人们常常会在这一天进行一些祭神拜祖、点灯敬佛之类的活动。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这一民间传统节日仍然流传了下来,只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在,人们常常会在这天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然后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与祝愿。

元宵节特色习俗:

正月十五吃汤圆

汤圆是元宵节的特色食品,因为一般多在元宵佳节食用,所以人们也常常称它为“元宵”,一些做生意的人还会称之为“元宝”。尽管全国各地元宵样式繁多,风味不尽相同,但都有团圆的寓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在中国台湾的民谣中还有“吃了汤圆,好团圆”的说法。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流传开来了。宋朝时期,中国民间流传着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主要用各种干果做馅,外面用糯米粉包裹着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由于这种食物在煮的时候会不断地沉沉浮浮,到最后完全浮于水面就可以吃了,所以又被称为“浮元子”,后来人们根据形状又称为“汤圆”。最迟到了明代,这一称呼和做法就流传得很普遍了。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它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

关于元宵和汤圆的称呼,在中国近代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一心想当皇帝,但又很担心激起民愤。在这年的元宵节时,更是觉得终日忐忑不安,因为“元”和“袁”、“宵”和“消”同音,他担心自己会被消灭,于是就将元宵改为汤圆。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现如今,吃元宵已经成为了元宵节重要习俗活动,人们在这天一定会自己制作或购买美味的元宵。全家一起来分享。

赏灯

中国不少节日有观灯活动,但在元宵节表现得特别突出。元宵节也称灯节,在这天,人们一般都会点灯赏灯。

同类推荐
  •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三册,做教师要优秀,更要注重细节。一本关于教师教学细节的宝典,送给每一位渴望成功的辛勤教师,让贴心的点滴细节温暖你的心。其中的思想、机智、技巧、情感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概论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核心和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现象、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本书在参照国内优秀同类教材基础上,力图实现创新,体现自己的特色。在方法上,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规范与实证的结合;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介绍与分析,以体现理论对现实的关注和解释力。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与管理学各专业,也适用子自学考试、函授等成人高等教育。
  •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国学是国家和个人立国立命的根基。本书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特点和兴趣出发,精心选材,遴选出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学知识精粹,以流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娓娓道来,力求拉近小学生与国学之间的距离,为大家学习和了解国学知识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 天文兴趣看台

    天文兴趣看台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天文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天文科学、宇宙知识、宇宙探索、宇宙之谜、天文故事等内容。
  • 中学生必读经典名著赏析

    中学生必读经典名著赏析

    本书集中介绍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经典,同时对这些经典进行了解读,对中学生的阅读量及对文学名著的理解有辅助作用。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扩散性百万穿越

    扩散性百万穿越

    没有单调恶俗的穿越剧情,摆脱单一主角开挂刷怪。世界是公平的。当穿越者只有你一人时,也许懦弱的你会摇身一变成为绝世无双的强者。当你的身边的都是穿越者时,懦弱的你就会被打回原形!要么在角落里像蝼蚁一般颤抖,要么站起来反抗命运的轮回。无论哪一个都是充满了血腥残酷的现实,只能孤身一人的走!但是我们的主角,却强行开辟出了第三条路。
  • 心中界

    心中界

    宇宙,因为浩瀚宏大,所以宇宙内所有的星球,显得格外渺小;如果人心中的境界宽广博大,那么心界中所有的困惑,就渺小得如同草芥!
  •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

    小说描写了有着漂亮外表的杜洛华是一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女人发迹,在短时间内便飞黄腾达,获得巨额财产和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地位。
  • 归墟神图

    归墟神图

    飘飘渺渺无人见,归墟神图如钩镰,往事越千年。秦皇陵墓打开的瞬间,朝着历史抛出了一道钩镰,鼓角争鸣,刀光剑影,上古有着怎样场景?是灿烂的文明还是野蛮无知的蒙昧?南四奇北四帝又有怎样的传说,昆仑西王母,五庄莲花生是神话还是真实,巫术,秘术,神奇的武功它们真的存在吗?他走入上古是意外还是阴谋?当他解开上古的一角,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画卷徐徐打开,向我们展示那曾经的秘密
  • 一个人的巅峰

    一个人的巅峰

    这里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孩子的传奇,他注定流芳百世。
  • 莲卷天地

    莲卷天地

    变故,改变了他。体质,塑造了他。世事,成就了他。看他如何斩破层层巨浪,问鼎天下至强,赢得神魔同惧!
  • 谁碰了我的身

    谁碰了我的身

    我奶经营了一家美容院,生意不错,但奶替别人美容时却从不让我看见。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奶不仅接活人的活,还接死人的脸。那时我就知道了奶的美容术不简单,从那刻起,人和鬼就都找上我,说我奶把她们的脸都搞烂了,为了替我奶证明清白,我走进了这条不归路。殊不知,当我第一个脚趾头踏进这个圈子时,诡异的事件便接踵而至:骤然失踪的未婚夫,镜子里倒映的血腥双腿,随处可见的破损人皮……将我的人生搅的天翻地覆……这也就算了,为什么夜里还要被一只色鬼骚扰?他会在我耳边吐着冷气,把我折腾的不人不鬼!我颤着声问:“你,你又来干什么…”他低沉的声音略带魅惑,痞笑道:“亲爱的,我看你印堂发黑,命里需我。”
  •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丧葬文化》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丧葬文化相关知识。《丧葬文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走吧,去结婚

    走吧,去结婚

    “呐,阿芜,你相信爱情吗?”“我啊,还是比较相信我自己。”“也许有一天,你会碰到一个比起自己,你更愿意相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