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春节
春节概说:
春节,即农历新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中国的春节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还有这颇具特色的节日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的历史十分悠久,而关于春节的起源,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源于殷商时期人们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相传当时舜即位做了天子,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将这一天当做一年的开始,把这一月称为“元月”。
然而在历史的流传中,“春节”这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指和内涵。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称为“春节”。在魏晋南北时期,整个春季都被称为“春节”,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现代意义上的春节正式固定下来。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大致为祭神拜祖、除旧迎新、祈求丰年、相互祝愿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场面热闹异常。
春节特色习俗:
贴春联
春节期间一个富于特色的习俗就是贴春联,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到了除夕之日这天,人们一大早都会精心选择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加春节的喜庆气氛。
春联是楹联中的一种,也叫门对、春帖、对子,因为多在春节期间张贴,所以在正式的场合一般都称为“春联”。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并没有春联这一种文学形式,只有中国才有。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幅完整的春联一般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横披”主要张贴在门媚中央的横木上,上联和下联则分别张贴于门的两侧。春联所用的语言对偶、工整、简洁、精巧,常用于描绘时代背景、反映生活变化、抒写美好愿望等。
在中国,春节张贴春联的习俗历史悠久,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目前还没有准确翔实的资料可供查证。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这一习俗大约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一些学者通过史料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此外,有学者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考证得出,春联的原始形式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符。
相传在五代时,西蜀的国君突发奇想,让人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表达美好祝愿的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不仅如此,在很多地方,人们已经不用桃木板,而改用了一种叫做“春贴纸”的纸张。纸上书写文字的的内容一般都是祝愿性的,包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祈求五谷丰登等。这一习俗不仅是为了驱邪避灾,还传达出人们的美好愿望。
到了明代初年,“春联”这个词正式出现了。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却喜欢排场和热闹,当他即位后,看到大户人家每到除夕都贴的桃符非常喜欢,于是决定推广一下。便颁布圣旨,要求金陵的每户人家都要用红纸写好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而且还亲自挨家挨户地查看。这一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在春节期间,除了贴春联,中国很多地方还有贴门神和贴“福”字的习俗。
不仅是贴春联,贴“福”字也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在贴春联的同时,很多人家还喜欢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这种方式来祈求福气、福运的到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历史的发展,“福”字的图案也变得越来越精致和多样化,有寿桃、寿星、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都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在原先的时候,“福”字一般都是正着贴的,到后来,有些人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自己的希求和向往,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的意思。
这一“福”字倒贴的习俗,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相传春节前夕,恭亲王府的大管家为了讨主子欢心,便命家人在贴春联的同时也在大门口及家中张贴大大的“福”字,有一个家丁因为不识字,竟然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福晋看了,非常生气。
此时达主管灵机一动,忙跪下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祥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心中非常高兴,不仅没有责罚那位家丁和主管,还奖赏了他们。
从这以后,倒贴“福”字的习俗就慢慢流传开来,不仅是达官贵人,寻常百姓人家也喜欢将“福”字倒过来张贴,在贴的时候还不忘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吃饺子和年糕
到了除夕之夜,中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关东地区甚至有“穷过年,富过年,不吃饺子没过年”的说法。这是因为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同时还有年份更替的意思。同时,因为饺子形似元宝,所以在过年的时候吃饺子还有“招财进宝”的寓意。
中国人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历史悠久。据三国魏人张揖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的用面制成的食品,形状上与现在的饺子一样,只是被称为“馄饨”。到了南北朝时期,春节期间吃这种食品在民间已经十分普遍了,只是在当时,这种面食在煮熟后是和汤盛在碗里一起吃的。大约到了唐代,饺子的外形和吃法就变得和现代一样了。
在现代的春节,中国的平常人家通常都会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这些东西都有着美好的寓意,吃到糖和如意的人,来年的日子就会更甜美如意,吃到花生的人将会健康长寿,发大财;吃到枣和栗子的人生活将更加幸福美满。
在一些地区,人们还有过年吃年糕的习俗。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制成糕饼状。它的种类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其中南北地区的年糕风味很不一样。北方的年糕多位甜味的,制作的方式有蒸和炸两种;而南方则甜的咸的都有,制作的方式也更为多样,除蒸、炸外,还有片炒和汤煮等。
年糕不仅是人们爱吃的一种美食,还寄托者人们的美好祝愿。年糕又被叫做“年年糕”,这个词与“年年高”谐音,象征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围炉守岁
在中国,除夕守岁是最一项重要的年俗活动。丰盛的年夜饭之后,全家人便会围坐在火炉旁一边闲聊一边品尝瓜果糕点,除夕这晚整夜都不睡觉,一起等待新一年初一的到来。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它们生性残忍,虽然居住在深山密林中,但也时不时地会到人居住的地方来吃人。后来,人们了解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便会出来危害村民,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天亮时便会返回山林中。于是,到了“年”要到村子里来肆虐作恶的日期,每家每户都会提前将家中的好东西都藏起来,大门紧闭,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
而且,在守岁之时,人们吃的各种食物也都是有讲究的。在北方,人们一般喜欢将大米和小米混合着来煮,黄白相间的“金银饭”象征着“有金有银,金银满盆”。而人们所吃的各种水果,基本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苹果象征着“平平安安”; 杏仁代表幸福人;枣代表春来早;柿饼代表事事如意;而长生果则代表长寿健康等。
以前,在守岁期间,有的人家还会进行一些增进家人感情交流的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等,不过现在守岁之时大家更习惯于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就这样,一家老小在守岁的过程中边吃边乐,交流情感、其乐融融。
拜年和压岁钱
在中国,春节“拜年”也是一中很有特色的传统节俗。新年的初一,全家人早早地起来,走亲访友,以吉祥的话语向对方祝贺新年。
这一习俗起源于明朝。在当时的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相拜年,百姓则会在春节期间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拜年时,一般是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说一些吉祥如意的祝福话。
拜年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同宗族的族长带领一些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全家人相邀去亲戚家拜年;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而对于那些左邻右舍的街坊,则会再见面的时候抱拳说些如“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这类的吉祥话,有时也到屋里去小坐一会儿。
一般大年初一是儿子给长辈们拜年的时候。到了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带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如是新婚第一年回娘家拜年,还要准备很多礼品,在进门前放一串鞭炮以表告知。
拜年时,长辈通常都会给年幼的晚辈一些压岁钱以表达祝愿。压岁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趁孩子熟睡时悄悄地放在其枕头底下;另一种则是长辈先将钱用红纸包裹好,然后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这一种最为常见,而且至今仍然盛行。
相信多数同学都在收到压岁钱的时候都很高兴,可关于压岁钱的由来却未必人人都知道,下面就来说说吧。
早在我国汉代时期,就有压岁钱出现了。不过当时它被称为“压胜钱”,是一种铸成钱币形式的供赏玩的物品而不在市面流通。这种钱币的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而关于压岁钱的由来,还有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每到除夕之夜都会到人间游逛,还专爱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一旦被他摸了,就会发高烧、说梦话,甚至变得痴呆。大人们都怕他来伤害自己的孩子,于是亮着灯陪孩子玩耍,整晚不睡,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这年除夕之夜,他们在陪孩子玩耍的时候实在是熬不住便睡着了。“祟””到了他们家,刚想作恶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金光,吓得它逃走了。原来,这道亮光是孩子枕边的钱币放出的。
很快,这件事就传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因为“祟”与“岁”发音相同,后来就慢慢地成为“压岁钱”了。
§§§第二节 元宵节
元宵节概说: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所写的一首关于元宵节的诗歌。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元宵节便紧接而来了。
元宵节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节日期间的热闹程度堪称中华民族“狂欢节”。
早在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帝时期,正月十五已被命名为元宵节了。按照农历的说法,正月即是元月,古代的人也称之为“宵”,而正月的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这天就被称为元宵节。到汉武帝时,还会在这一天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后来,在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的节日了。古代,人们常常会在这一天进行一些祭神拜祖、点灯敬佛之类的活动。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这一民间传统节日仍然流传了下来,只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在,人们常常会在这天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然后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与祝愿。
元宵节特色习俗:
正月十五吃汤圆
汤圆是元宵节的特色食品,因为一般多在元宵佳节食用,所以人们也常常称它为“元宵”,一些做生意的人还会称之为“元宝”。尽管全国各地元宵样式繁多,风味不尽相同,但都有团圆的寓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在中国台湾的民谣中还有“吃了汤圆,好团圆”的说法。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流传开来了。宋朝时期,中国民间流传着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主要用各种干果做馅,外面用糯米粉包裹着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由于这种食物在煮的时候会不断地沉沉浮浮,到最后完全浮于水面就可以吃了,所以又被称为“浮元子”,后来人们根据形状又称为“汤圆”。最迟到了明代,这一称呼和做法就流传得很普遍了。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它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
关于元宵和汤圆的称呼,在中国近代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一心想当皇帝,但又很担心激起民愤。在这年的元宵节时,更是觉得终日忐忑不安,因为“元”和“袁”、“宵”和“消”同音,他担心自己会被消灭,于是就将元宵改为汤圆。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现如今,吃元宵已经成为了元宵节重要习俗活动,人们在这天一定会自己制作或购买美味的元宵。全家一起来分享。
赏灯
中国不少节日有观灯活动,但在元宵节表现得特别突出。元宵节也称灯节,在这天,人们一般都会点灯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