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3900000021

第21章 拾精荟萃,集结成集(1)

§§§第一节 《楚辞》

《楚辞》概说: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总是与其名相随的,就是《楚辞》。

其实,在屈原出现之前,“楚辞”早就存在了,它的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只是“楚辞”的发扬光大,真的还全赖屈原之功。现今,“楚辞”的固定含义有两种:一是由屈原创造的诗歌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西汉文学家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里面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所以《楚辞》中收录的作品虽然是以屈原的作品为主,也包括其他人的一些同类型的文章。这些作品中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和方言,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楚辞》中收录的作品中还涉及了很多能凸显楚地文化和历史特色的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在中国诗史上,《楚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继《诗经》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光辉之作,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其中的“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则指《楚辞》中的《离骚》,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此后,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而且,《楚辞》还开启了后来的赋体,对中国后世的散文等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楚辞》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读:长路漫漫,但是我要努力寻找方向。屈原要在人生之路上上下求索,为了民生和家国要永远前进,其实他的投江,就是求索的最高乐章。

长叹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解读:我掩面流涕,为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困苦。不为自己的得失而流泪,社会的兴衰才让人痛苦。看到楚国民生艰难,作为公子的屈原忍不住流泪。他的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一直受到后世的君子崇敬和理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读: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的人民。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这种为了理想而永不放弃的精神。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解读: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为人就应该保持正直而高洁的品格,绝不能为了迎合世俗而轻易改变自己。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解读:秋天的气息是多么的让人感到悲戚啊!萧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败景象。这是宋玉的《九辨》中的名句,描述的是诗人对秋的体会。诗人的这种体会千百年来得到了很多文人的共鸣,相传古人有悲秋的传统,就源于此句。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解读: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宋玉的这句话表达了不为人知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崇高的情怀。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自己的良好德行,不要因为附和的人少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解读: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要“与世推移”,但屈原表示自己宁可投江而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渔夫走时,就吟唱了这两句诗。实际上,它表现出的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处世哲学。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解读:我一天天老去了,越来越担心为国立功的美名还没有建立起来。时间是人类的最大对手,没有人可以战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中多多努力,到了老年才不会后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解读: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我独独喜欢修养美德。爱好美德的人,至少能成为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能理解世间的美好所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建议“好修以为常”的原因。

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解读:方的和圆的怎么能和在一起,志向不同的人怎能相安无事。在宋代,王安石和司马光就是“异道”不能相安的典型,管宁和华歆之间,也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好朋友只有志趣相同,才能友谊长久。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争光。

解读:我要和天地一样长生,要和日月一样光辉。人的生命是不可能与天地日月相比的,但是人的精神是可以永存的,屈原的精神就留在了人民的心中。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解读:候鸟飞走后,还是要回到故乡的,狐狸在弥留的时候,一定要将头向着巢穴。动物都如此思念家乡,更不用说人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解读:世人都浑浊不堪,只有我清白;大家都醉生梦死,只有我清醒。屈原的孤独是精神上的,他因为没有知己,所以赶到世间的可怕。如果有人能读懂他的心,也许就不会发生汨罗江上的悲剧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解读:长尺与竹竿比就显得短了,短寸与秋毫比就显得长了。任何事情都是相比较而言,在赶到不满足的时候,要想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能知事。

解读: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第二节 《淮南子》

《淮南子》概说:

现如今,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这与当代人享有充分的出版权利有关。而在中国古代时期,出版权基本上都是被贵族垄断的,一般人是没有出版权的,我们今天所说的这本《淮南子》就是西汉时期贵族主导下出版的一本著名刊物。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以此为书名,意在表明这本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这本书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由西汉初年的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论文集。

这本书的发起者刘安是当时贵族阶级的代表,他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活动于汉景帝和汉武帝之间。刘安广招门客,手下不乏博学之才,于是他们一同编定了《淮南子》。这本书原本包括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但是至今留传下来的只有那二十一篇内篇了。全书在编写上很有特色的一点就是把全书的序言《要略》放在最后。从序言来看,全书在创作过程中都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

后人一般将《淮南子》列为杂家,因为从思想来看,这本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虽然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但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融合趋向。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体现出了创作者们较强的融会贯通的思想。

《淮南子》中有先秦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但是对于孟子的取义又有发挥,书中认为不仅要从内在来自省,也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除了讨论一些哲学思想之外,《淮南子》还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都是靠这本书才得以流传的。

《淮南子》名句: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解读:马要先驯服,然后才能锻炼成好马;人要先讲信义,然后才能追求各种技能。一匹千里马,但怎样都不听管教,脾气暴烈,也是不能有用的。先从最基本的道德上来培养,然后再加以能力上的提高,这样的人才不会犯错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解读:赛翁的马丢了,又怎能说这未尝不是一种福气呢?一件事情并不一定是简单的好与坏,可能会引发其他的一连串的效应。能够看多远,就要凭一个人的推断力,总之是不能盲目乐观和悲观的。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解读:不把池里的水放干了再捕鱼,不把树林烧光了再打猎。做事情要想到以后,涸泽而渔,将来就不会再有鱼,我们如果为了一时之气而伤害了朋友,将来就会因为孤独而后悔了。

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瀚之流;芝生于山,而不能生于盘石之上。

解读:水稻是一种生长在浅水里的谷物,但是它不能生长在水流湍急的浅准;灵芝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瑞草,但是它不能生长在巨石嶙峋的秃岭。比喻任何事物生存发展都要有适合其特点的特殊环境。

华骝、绿耳,一日至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技能殊也。

解读:华骝、绿耳这样的骏马一日可以走千里路,但要是让它们去捕捉兔子,就比不上豺狼,因为他们的技能不一样啊。不仅是骏马,人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做事不能太盲目,而应该先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

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

解读:只是看到老虎的一点斑点,不可能知道老虎的威猛;只见到骏马的一点毛发,不可能了解它善于奔跑。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只从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解读:看见一片落叶飘落就知道这一年就要过去了,看到瓶子里的水结了冰就知道天气要变寒冷了。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说山训》。

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

解读:就是百句话都说对了,也不如选择一句可行的加以审慎地去实践。这句话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

解读:不会耕种而想收获粮食,不会织布而好穿美丽的衣裳,不劳而获,这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出自《淮南予?说林训》。

不益其厚,而张其广者毁;不广其基,而增其高者覆。

解读:不增加厚度却扩展广度的一定会毁坏;不扩展根基却增加高度的一定会倾覆。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泰族训》。

有百技而无一道,虽得之弗能守。

解读:如果没有一定的方向,即使具有多种技能,即使能有所收获,也不能坚持长久。说明只有精专,才能长久,杂而不精就会半途而废。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诠言训)。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解读:一千个人同心协力,就可以得到一千个人的力量;一万个人,如果不齐心协力,就会一个人的力量也得不到。说明统一军心的重要性。这句话出自《淮南子?兵略训》。

循流而下易以至,背风而驰易以远。

解读:船顺流而下就会很容易到达目的地,马顺风而驰就很容易跑得远。要学会利用身边的条件,如果逆流而上,不仅事倍功半,也让自己的信心大受打击,这是不明智的。

不耻身之贱,而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穷。

解读:不以自己的身份低贱为羞耻,而以道义不能推行为耻辱;不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忧虑,而为百姓的穷苦而忧伤。这是古代君子的心态,一个人心怀天下,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读: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体会高尚的道德,不内心安宁就无法达到豁达的境界。淡泊名利、心安理得,这样才能接近世间的真理。

得隋侯之珠,不若得事之所由。

解读:与其得到隋侯珠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如明白事理可贵。是加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知识,不明白道理,就算珠光宝气也是可悲的。

多闻博辩,守之以陋。

解读:虽然是博学多识的人,但是也要认为自己是孤陋寡闻的。因为山外有山,只有虚心才能进步。

§§§第三节 《文选》

《文选》概说:

我们现今在图书市场上也经常会见到一些著名作家的文选,这些文选一般都是从该作家众多作品中遴选出来并进行汇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日臻成熟,名家名著层出不穷,想要一网打尽、全部收录史籍记载中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专门选录优秀作品的文学总集,这些文学总集在对以往的文学作品进行品鉴别裁﹑精简提炼的基础上,保存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据史书上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共出现了两百五十部文学总集,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是流传下来没有丢失的,只有《文选》。

《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主要编著者是南朝梁太子萧统,因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又被称作《昭明文选》。据史学家分析,这本书虽然是以昭明太子的名义出版的,但编写者却有很多人。萧统和淮南王刘安一样,是当时显赫的权贵,门下有许多文人,当时负有重名的刘孝绰﹑王筠﹑殷芸﹑以及《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都曾做过东宫太子的属官或为萧统所赏识,一起讨论篇籍,商榷古今,《文选》就有可能是这些名家共同创造的。

《文选》共30卷,收录了130家作家,上起子夏﹑屈原,一直到当时,但是不录还健在的人,只收录作古的人的作品。这些作家的作品大致划分为赋﹑诗﹑杂文 3大类,又分列赋﹑诗﹑骚等38小类。由于赋﹑诗所占比重最多﹐又按内容把赋分为京都﹑郊祀﹑耕籍等15门﹐把诗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等23门﹐这样的分类标准的确是细致,也为人们的查找提供了方便,但后世一些学者如章学诚、俞樾等人,就批评这种分类方法太繁琐了。

同类推荐
  • 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国际贸易视角

    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国际贸易视角

    本书内容包括: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的评估模型构建、提高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的经营策略。
  • 市场营销案例新编

    市场营销案例新编

    《市场营销案例新编(第2版)》案例既包含国内外著名公司的营销典范,也记述了知名企业的营销困局。案例内容翔实、生动,素材资料丰富,涉及食品饮料、信息电子、家电、汽车、通信、医疗保健等多个行业。《市场营销案例新编(第2版) 》力图从4个方面体现出自身的特色。①典型性:选取的案例在该行业具有代表性,基本上能代表行业的发展情况。②时代性:所选编案例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近期发生的案例,具有时代感并能给人以启迪。③适用性:全部案例源于实践,背景真实,资料丰富,编写通俗易懂,便于教、便于学。④系统性:以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搜集整理相关案例,以满足教学和不同市场主体的需要。
  •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汽车维修基础

    汽车维修基础

    以汽车维修工艺及技术实践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分别讲述了汽车维修技术基础、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设备、汽车维修测量技术、汽车检测设备、汽车维修管理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梦中剑

    梦中剑

    梦中不见梦中剑,梦中无君梦难圆。剑芒彻骨梦已碎,梦醒时分泪涟涟。主人公谢晓荻从方外五大剑客之一的谢梦得之处学得“大梦剑法”后开始闯荡江湖,却无意中得罪了一个神秘的门派——“无量门”。绝世武功,阴谋诡计,权势之争,儿女情长……一个妙彩纷呈的武侠世界。
  • 云潋云

    云潋云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事。恩,也许你知道,但是你却不认为它存在。比如……一切非人类的生物……比如……灵异事件的制造者……再比如……人类中的幸运者……你永远也不知道,你身边的朋友究竟是人,还是非人类,还是……鬼!!说不定,他会透视,他可以穿墙,他可能是超人般的存在噢……恩,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很大……
  • 校草亲亲太难缠

    校草亲亲太难缠

    谁也说不清楚,下一秒,将发生什么事。就像谁也说不明白,桃花运,会什么时候来一样。在杜梓瞳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她被塞进了云上学院,本来就觉得够倒霉了,偏偏还惹上了那么个刺头儿,好吧,她本着能躲就躲的性格,不和他相遇就没事了,可偏偏某一天,家里竟然先后来了两位骨灰级美男,最让她咋舌的是,两人都自称是她的未婚夫,天哪,有没有谁来告诉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 家有小娇妻——

    家有小娇妻——

    “她被人抛弃,再度绝望,命运又安排了他与更好的人相见”
  • 逆乱超凡

    逆乱超凡

    历经艰辛,看透世间冷暖。动心忍性,踏上苍穹之巅。我行我素,执掌天下命盘。是对是错,任由后人评判。如果我所生存的世界,不是我想要看到的样子,那我只好将它击得粉碎,重建一个新的乐园。
  •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作者经历坎坷,选择用童话和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活的希冀。这部小辑由两部童话及百余首诗歌组成。其中的《寻找幸福的小蜘蛛》是一部童话,讲述了一只孤苦伶仃的小蜘蛛,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传说中快乐森林的故事。故事中,坚定、勇敢、智慧并富有爱心的更为深切的理解与感悟。在作者看来,小蜘蛛的种种愿望、每次面临苦难后表现的乐观及战胜困难的决心都是其发自肺腑的心声,也可以说是其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战胜困难的另一种写照。
  • 棋掌轮回

    棋掌轮回

    什么?我是棋子?就我这种烂大街的小透明都能成为棋子!你……你……你简直太有眼力劲了!谢谢,谢谢!太感谢了!能成为棋子简直就是我的荣幸啊!一直以为我就是个棋盘来着——心胸宽广嘛!没想到啊!老子也有今天!——————走的是剧情流,无YY,无种马……先坚持看三万字,没兴趣再走可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盗德鲁依

    大盗德鲁依

    直到很多年过去了,在食人魔山谷,似乎仍然能听到他们的酋长印在群山之中的怒吼:“我的——《龙骨之盾》!”侏儒领地,繁忙之中的大工匠梅林,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就会念起那本《大工匠之书》矮人地下城堡,他们像坚硬的铁块似的山丘之王格莱尼则会在醉酒之后一次又一次谈起他和他们的“巨匠之锤”人类世界,大陆上最有名的贤者学院,则一定不要在他们的院长面前提起那支学院传承了无数代的“院长之杖”光明教堂,则传说在夜晚降临后,有时能听到教皇愤恨无极的声音:“圣光!亵渎者,竟敢染指神的领域!”……每当提起这些事迹或者传说,人们就会想起他,传奇、伟大的德鲁依,杜克.奥博莱恩.
  • 万邪归宗

    万邪归宗

    灾星降世,妖魔当道。退一步,立地成魔,前一步,放下屠刀。不进不退,是为《万邪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