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这一新名词概括了上述现象,也许它是未经深思熟虑的行为,但在这些现象背后,确实潜藏着现代人的一个急切愿望,即竭力保持健康,拥有富有价值的人生,力图战胜癌症、循环系统的疾病和疑难病症。当前,许多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即由于平时精神过分紧张而造成的身心疲劳;对各种现代病应采取何种对策;随着平均寿命的增长,又提出如何才能度过“充实、健康的老年”等问题。今天,要想真正健康地活下去,已显得日益艰难。因而可以说,建立正确的健康观,正是当前极其重要的一大课题。
有人认为,健康是指所谓“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社会的健康”。而这三者又是紧密相连的。
诚然,身心的健康十分可贵,但人生是无法逃避疾病和苦难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健康”和“疾病”两者浑然一体,这正是“生命”的实相吧。就是健康的人,到一定的年龄也会多少染上些疾病,有时也会略感身体不适。但也有许多人,即便被病魔缠身,也能完成伟大的事业。相反,也有人尽管非常健康,却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
旺盛的生命力,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水,在人生和社会中,不断形成人们每天的活动。人们可从中窥视到正确的健康观,它与“全体”、“完成”的意义相通。在这种意义上,是否也可以说,每个人的生活目的和态度,都将受到“为健康而忧虑的时代”的严峻考验呢?
哲语沉思:
我们的幸福九成在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健康是一切快乐的源泉,没有了健康,无论外在有多好,对我们来说都不具有任何意义。甚至于那些主体的好处,例如精神、性情、气质等,都会大打折扣。所以,人生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财富、名利,甚至情欲以及其他欢愉而献出自己的健康。
118 未见新思想
春天带给我们的仍是那被我们看了多次、嗅了多次的花。
我们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总是翻来覆去地诵着“花与夜莺”的主题,没有任何新的创造。
我们只是在旧的事物里搜罗新的主题。这不过是在老太婆脸上蒙一块新纱巾而已。
这里,母亲们带来了新生的儿子,可是她们的头脑里却生不出新的思想。
这里,妇女们可以走出大门了,可是新的主题仍然不能从大脑里走出来。
这里,由于风俗习惯,姑娘在父亲家里成了老小姐之后才嫁出去。
这里,媒人们正在旧思想的家里进进出出,旧伦理比新思想更有市场。
这里,旧观念在老太婆的秋千上任意游荡,唱的仍然是老调。
这里,靠施舍过活的人成了百万富翁,目不识丁的人当上了局长。
尽管妇女的威风已超过了丈夫,毛拉已加入了酒徒的聚会,可是新思想和新主题却依然没有产生。
孩子们一生下来就像老头子。他们睡的是旧时代的摇篮,听的是古老的儿歌,照顾他们的是老太婆。如果我们的青年再不刮净脸上的胡子,完全可以把他们称为老翁。
我们把新帽子戴上头顶,可是拒绝接受新思想;我们建造了新城市,可是住在那里的全是老头子,讲的全是老故事。
我们在老头们的集会上唱古老歌曲,还要这些老头子们跳起青年人的阿丹舞。
我未能如愿以偿。我应该到别的地方去追求新的思想。
这种新思想与那些复古的人是不会在一起的。
如果一位80岁的老翁刚娶亲,他还是个老翁。一个老人穿上件新衣,他仍然是个老人。即使他从一座旧城迁到新城,那些旧家的精神也将仍然跟他在一起。
他们的住房是新的,思想却是旧的。虽然他们住在崭新的房子里,但新的思想与主题仍然产生不出来。
哲语沉思:
创新首要的问题应是灵魂的独特和丰富。一个人灵魂中发生的事情必然会是最具个性的和最独特的,不得不寻求相对应的最个性、最独特的表达方式。然而,很多时候,人们都忙于享受外在的生活,追求外在目标,又有多少人是有真正的内在生活呢?
119 生命的四季
每当清早,我拉起用木条制成的黄色百叶窗时,都能看见她。她高耸、挺拔,永远伫立在我窗前。秋夜,她消溶在幽暗之中,不见了,而你若相信奇迹,便会以为她走到别的地方去了,因为不见了。但刚一露出曙光,白昼的一切尚在酣睡,隐约感到清晨的气息时,她又已出现在原处了。
我凝视着她,不禁萌生出奇思异想。她想必有自己的生活吧。又有谁知道,如果苍天赋予我认识大自然全部完美的感官,也许我眼前会展现出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具有一切生物所固有的伟大的和渺小的感情,这些感情人是无法理喻的。然而我仅有五种感官,况且由于人类历尽沧桑,这些感官已不那么灵敏了。
而她生机勃勃!她日益茁壮,逐年增高。如今我得略微抬头,才能从窗口看见她那清风般轻盈的、透亮的树梢。可十年前半个窗框便能把她容纳下。
春
她的枝条刚刚摆脱漫长的严冬,还很脆硬,犹如加热过度的金属。春风吹过,枝条叮当作响。鸟儿还没在枝叶浓密的枝头筑巢。然而她已苏醒。这是一天清晨我才知道的。
邻居走到她跟前,用长钻头在她的树干上钻了个深孔,把一根不锈钢的小槽插进孔中,以便从槽中滴出浆汁。果然,浆汁滴了出来,像泪珠那样晶莹,像虚无那样明净。
“这并不是您的白桦。”我对邻居说。
“可也不是您的。”他回敬我。
是啊,她长在我的围墙外。她不是我的,但也不是他的。她是公共的,确切些说,她谁的也不是,所以他可以损害她,而我却无法对他加以禁止。
他从罐子里把白桦树透明的血液倒进小玻璃杯里,一小口一小口把它喝干。
“我需要树汁。”他说,“里面有葡萄糖。”
他回家去了,在树旁留下一个三公升的罐子,以便收集葡萄糖。树汁像从没有关紧的龙头里面一滴一滴地迅速流下来。既然流出这么多树汁,那么他破坏了多少细管哟……她也许在呻吟,她也许在为自己的生命担忧,我不得而知,因为我既没有第六感觉,她没有第七感觉,更没有第一百感觉、第一千感觉。我只能对她怜悯而已……
然而,一个星期后,伤口上长出一个褐色的疤。她自己治好了伤口。恰恰这时她身上的一颗颗苞芽鼓胀起来,从苞芽里绽出嫩绿的新叶,成千上万的新叶。目睹这浅绿色的雾霭,我心里充满喜悦。我少不了她,这棵白桦树。我对她习惯了。我对她永远伫立在我的窗前已经习惯了;而且在这不渝的忠诚和习惯中,蕴蓄着一种令我精神振奋的东西。的确我少不了她,尽管她根本不需要我。没有我,就像没有任何类似我的人一样,她照样生活得很好。
夏
她保护着我。我的住宅离大路一百米左右。大路上行驶着各种车辆:货车,小轿车,公共汽车,推土机,自卸卡车,拖拉机。车辆成千上万,来回穿梭。还有灰尘。路上的灰尘多大啊!灰尘飞向我的住宅,假若没有她——这棵白桦树,会有多少灰尘钻进窗户,落到桌子上,被褥上,飞进肺里啊。她把全部灰尘吸附在自己身上了。
夏日里,她绿荫如盖。一阵轻风拂过,它便婆娑起舞。她的叶片浓密,连阳光也无法照进我的窗户。但夏季屋里恰好不需要阳光。沁人心脾的阴凉比灼热的阳光强百倍。然而,白桦树却整个儿沐浴在阳光里。她的簇簇绿叶闪闪发亮,苍翠欲滴,枝条茁壮生长,越发刚劲有力。
六月里没有下过一场雨,连杂草都开始枯黄。然而,她显然已为自己贮存了以备不时之需的水分,所以丝毫不遭干旱之苦。她的叶片还是那样富有弹性和光泽,不过长大了,叶边滚圆,而不再是锯齿形状,像春天那样了。
之后,雷电交加,整日里在我的住宅附近盘旋,越来越阴沉,沉闷地——犹如在自己身体里——发出隆隆轰鸣,入暮时分,终于爆发了。正值白夜季节。风仿佛只想试探一下——这白桦树多结实?多坚强?白桦树并不畏惧,但好像因灾难临头而感到焦灼,她抖动着叶片,作为回答。于是大风像一头狂怒的公牛,骤然呼啸起来,向她扑去,猛击她的躯干。她蓦地摇晃了一下,为了更易于站稳脚跟,把叶片随风往后仰,于是树枝宛如千百股绿色细流,从她身上流下,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狂风停息了。滂沱大雨从天而降。这时,白桦树顺着躯干垂下了所有的枝条,无数股细流从树枝上流下,像从下垂的手臂流到地上。她懂得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岿然不动,确保生命无虞。
七月末,她把黄色的小飞机撒遍了自己周围的大地。无论是否刮风,她把小飞机抛向四面八方,尽可能抛得离自己远些,以免她那粗大的树冠妨碍它们吸收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使它们长成茁壮的幼苗。是啊,她与我们不同,有自己的规矩。她不把自己的儿女拴在身旁,所以她能永葆青春。
那年,田野里,草场上,山谷中,长出了许多幼小的白桦树。唯独大路上没有。
若问大地上什么最不幸,那便是道路了。路道上寸草不生,而且永远不会长出任何东西来。哪里是道路,哪里便是不毛之地。
秋
太阳躲开我的住宅,也躲开白桦树。树叶立刻开始发黄,而且越来越黄,仿佛在苦苦哀求太阳归来。但太阳总是不露面。瓦灰色的浮云好似令人焦虑的战争的硝烟,向天宇铺天盖地涌来,又如巨浪相逐,遮蔽了一切。云片飞得很低,险些儿触及电视天线。下起了绵绵秋雨。雨水淅沥淅沥地下着,从一根树枝滴落到另一根树枝上。霪雨不舍昼夜,一切都变得湿漉漉的了,土地不再吸收雨水,或者是所有的植物都不再需要水分了吧。
夜里,我醒来了。屋里多么黑暗、多么寂静啊……只听见雨珠从树枝上滴下时发出的簌簌声。萧瑟而连绵不绝的秋雨的簌簌声好生凄凉啊。我起了床,抽起烟来,推开窗户,于是看见了她那在秋日的昏暗中依稀可辨的身影。她赤身露体,任凭风吹雨打。翌日凌晨,寒霜突然降临。随之又是几度霜冻,于是白桦树四周铺上了一圈黄叶。这一些全都是发生在寒雾中。然而,当树叶落尽,太阳露出脸来时,处处充满忧郁气氛,尤其是在她周围。因为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青翠葱茏,一切都光艳照人,欣欣向荣。过去,一切都是这样美不胜收,朝气勃勃,如今却突然消失了。将要下起蒙蒙细雨来,树叶将要腐烂发黑,僵硬的树枝将要在冷风中瑟缩,水洼将要结冰。鸟儿将要飞走。死寂的黑夜将要拖得很长,在冬季里它将会更加漫长。暴风雪将要怒吼。严寒将要肆虐……
冬
我离开家了。我不能留在这里,为不久前还使我欣喜和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事物的消亡而苦恼。我搭机飞向南方。到了辛菲罗波之后,我便改乘出租汽车了,我又惊又喜地仔细观看温暖的南国的苍翠。一见黑海,我便悄声笑了。
浩渺、温暖的海。我潜进水里,向海底,向绿色的礁石游去。我喝酸葡萄酒,吃葡萄,筋疲力尽地躺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大海,观看老是饥肠辘辘,为了一块面包而聒噪的海鸥。接着我又游进温暖的海水,攀上波峰,滑下浪谷,又攀上去。我又喝酸葡萄酒,吃烤羊肉,钻进暖烘烘的沙子里。在我身边的也是像我一样从自己的家园跑到这片乐土来的人们。大伙儿欢笑啊,嬉戏啊,在海滩上寻找斑斓的彩石,尽量不想家里发生的事情。这样会更轻松、更舒坦些。但要抛弃家园是办不到的,就像无法抛弃自己一样。
于是我回家了。四周一片冰天雪地。她也兀立在雪堆里。我不在时,刺骨的严寒逞凶肆虐,把她的躯干撕破了。撕裂得虽不严重,但落上一层雪的白韧皮映进我的眼帘。我抚摸了一下她的躯干。她的树皮干瘪、粗糙。这是辛勤劳作的树皮,同南方的什么“不知羞耻树”的树皮迥然不同。这里,一切都是为了同霪雨、暴雪、狂风搏斗。所以,像平时见到她时那样,我又萌生出各种奇思异想。我暗自忖度:你看哪,她不离开故土,不抛弃哺育自己和自己的儿女的严峻的土地。她没有离去,而只是把自己的苞芽藏得更严实,裹得更紧,使它们免遭严寒的摧残,开春时迸发出新叶,然后培育出种子,把它们奉献给大地,使生命万古长存,永葆青春。是啊,她有自己的职责,而且忠诚不渝地履行这些职责,就像永远必须做那些为了生存下去而必须做的事情一样。
北风劲吹,像骨头似的硬邦邦的树枝互相碰撞,劈啪作响。刮北风的时间一向很长,一刮就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这一来,一切生物都得倍加小心,更何况天气严寒呢。好在我的住宅多少保护着她。但她毕竟还要挨冷受冻啊。严寒要持续很长时间,以致许多羸弱的生命活不到来年开春。但她能活到这个季节。她挺得住,而且年复一年地屹立在我的窗前。
哲语沉思:
其实,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容易一些,所需要的就是接受一切不可能的情况,能够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前行,能够承受不可忍受的困境。经受生活的考验越多,取得的成绩就会越多。关键在于你要让自己的思想放松,依靠自己的内在力量,去自信而成功地战胜困难的时刻。
120 理想与幸福
就是写上十部著作,也表达不完我的全部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在向往,从早到晚,甚至夜里也不间断,很难说具体在想些什么。但这又不是一般的遐想,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千篇一律。我一次又一次地变更,就像日出和日落一样。
我无法回答得很具体。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即使是最缥缈的,也总是充满着生活和泥土的气息。我从来都不去空想好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