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2300000034

第34章 快乐的“好赌东家”(1)

虽然在投资上有“好赌东家”的称号,但熊晓鸽声称他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不会下哪怕1美元的赌注。在投资领域往往“一掷千金”的他,说投资可以对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带来的乐趣要比在赌城赢钱大得多。“投资一旦成功,不仅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还能为国家上缴更多的税。奉献永远要比索取更能让人得到满足和快乐”。

§§§第一节 一个能够化解的悖论:风口浪尖下手,风平浪静回报

虽然早在1993年,IDG就已经在上海建立了基金,熊晓鸽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投资,但IDG在随后的几年内一直“默默无闻”。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熊晓鸽的投资理念:关注早期投资,在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进行投资。这样的投资理念要求投资者要有耐心,要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发展。这个理念不仅是熊晓鸽多年经验的总结,也符合熊晓鸽的性格:忍耐、踏实与持久做事的风格。

实际上,早期投资的风险都比较大,因为很难看清楚未来到底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但风险大,也意味着成功后的回报会很高。熊晓鸽觉得做投资,就要做个“好赌东家”,他甚至把这种“早期投资”策略比喻成抱养别人家的孩子。作为中国最早的VC,IDG在“抱养”这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

熊晓鸽很清楚,创业投资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投资的回报率。投资的企业小,进入的时间早,风险虽然比较大,但最后的回报率是相当惊人的。比如,1996年,熊晓鸽投资搜房网,到2006年,IDG转让部分搜房网股份时回报已经达到了50倍之多。

早期投资也是当前中国最需要的,中国的企业在最初的发展阶段,缺乏的往往不是技术和人才,而是资金。熊晓鸽投资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早期投资虽然有很大的诱惑力,但因为风险过高,多数并不敢轻易涉险。

做事稳重、外表斯文的熊晓鸽在投资上,却一直有着“好赌”的性格。IDG的早期投资涉及软件、电子、电信和互联网等诸多新兴行业,熊晓鸽在这些领域的投资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1993年起步,直到1998年,熊晓鸽和IDG中国终于体会到了起飞的感觉。1998年10月,IDG与中国科学技术部签署了“在今后7年内向中国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这也让熊晓鸽开始大显身手。他开始集中大量资金投向创业初期的IT行业,百度、腾讯、搜狐、3721、易趣、当当、搜房等互联网企业,最早都得到过熊晓鸽的投资。

数年后,这些企业一个个迅速成长,IDG获得的回报是惊人的,熊晓鸽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2004年,IDG在110多个投资项目中获得了超过50%的回报,这个数据要远远高于VC在美国的回报率,而IDG早期投资的三十多家企业都已成为行业翘楚。

在很多人看来,IDG进入中国的前5年,对中国的VC发展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但1998年后,IDG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始变得深刻起来,几乎是催热了中国的风险投资产业。IDG也由此形成一个品牌,这不是IDG宣传的结果,而是与IDG本身在全球以及中国的业务发展有关。

作为IDG的中国“掌门人”,熊晓鸽深知IDG的企业定位。IDG是美国最大的50家私营企业之一,它的投资基本都是围绕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领域展开的,公司的经营发展追求的是稳健和长期。

熊晓鸽明白:“VC品牌不是看你说得多好,而要看你投的项目,看你的回报。”IDG并非上市公司,它不需要取悦股民。它有足够的资金来开发市场,所以熊晓鸽的每一步看似充满“赌性”,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他选择投资媒体和信息服务行业,正是以行业成长的平均值来制定回报比例的,这对于早期投资来讲,无疑是最有效的。

熊晓鸽给自己定的是一个长期计划,他潜心于自己熟悉的IT领域。追求“早期投资,长远回报”的熊晓鸽,将投资周期设为5年,符合他耐心的性格和踏实的作风。

同时,在熊晓鸽看来,从事投资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为这可以帮助创业者。创业者在初期是最艰难的,在这时出现的熊晓鸽无疑是他们最大的希望。熊晓鸽觉得自己做VC,就像教练训练运动员一般,想尽方法给他们打好基本功,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熊晓鸽的投资经历中,他最大的乐趣在于,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以及那些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的亿万富翁。

虽然在投资上有“好赌东家”的称号,但是熊晓鸽声称他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不会下哪怕1美元的赌注。原因很简单,熊晓鸽觉得在拉斯维加斯下注不能给社会增加任何价值,这样的金钱积累对他来说没有意义。在投资领域往往“一掷千金”的熊晓鸽,说投资可以对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带来的乐趣要比在赌城赢钱大得多,因为“投资一旦成功,不仅可以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又能为国家上缴更多的税。奉献永远要比索取更能让人得到满足和快乐”。

随着IDG中国基金的增加,熊晓鸽“好赌东家”的名声也日渐大起来。钱越多,熊晓鸽越发显得谨慎,他的投资脚步依然踏实和稳重。熊晓鸽坚持自己“早期投资”的理念,而IDG的投资重点仍然放在以往熟悉的行业,TMT领域仍是熊晓鸽的首选。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IDG快乐的“熊掌柜”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投资策略,他已经不仅仅投资创业期的企业,更关注起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企业的成长价值,也许会给熊晓鸽带来更多的快乐。

§§§第二节 风投就像姑娘找对象:投前充分考察,投后充分信任

多年的投资之路,让熊晓鸽对投资界“投资就是投人”的观点有着切身的体会。正如他所说的:“做风险投资,与其说是找项目,不如说是找人。”

从最初建立IDG中国起,熊晓鸽就在不断“找人”。IDG的团队建设过程,就是他“找人”的过程。如今,熊晓鸽的IDG中国团队已精英聚集。“我们现在的团队很强大,有7个高级合伙人、4位合伙人、30多位投资经理,是国内投资行业最大的团队。而且我们的高级合伙人在一起的时间最短的都已经有10年了。”对于找到合作者,熊晓鸽一直很自豪。

IDG中国一共有“八大金刚”,这一直是IDG中国的特色所在,“合伙人制”也是IDG对于中国投资行业的一大促进。

熊晓鸽在不断“找人”的过程中将团队建设起来,然后他又开始“找人”投资项目。

在谈到风险投资时,熊晓鸽通常都把它归结为三件事:第一,评估市场,市场有多大的发展空间;第二,选择产品,哪一种产品更合适市场环境;第三,就是考察投资的企业团队。

在评估某个投资项目的时候,熊晓鸽前期会做很多工作。比如找市场研究报道,找专家咨询,获得这个项目市场方面的信息。当然,更好的方法是用一些信得过的公司数据,IDG在这一点上是有优势的。它有一个市场研究公司,很多关于IT方面的数据研究都十分权威。

因为有了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支持,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熊晓鸽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考察创业团队。在时间的分配上,往往考察公司的商业模式、赢利模式只占熊晓鸽40%的时间,超过50%的时间,熊晓鸽都用来考察企业的团队。由此可见,风投对于企业团队的重视。

怎样的企业团队才是最理想的投资对象?这是风险投资谈论最多也是最关注的话题。IDG做风险投资已经有了多年的经验,在成功的背后也有过一些失败的教训,而失败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过于看重产品。产品的市场不错,但是如果把产品和技术看得太重,往往适得其反,不易成功。而回头看IDG投得最成功的公司,核心的一点就在于投资团队,只要创业的核心团队没有太大的变动,最后都能取得成功。

关注企业团队,让熊晓鸽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看起来已经不单纯是在做投资。关于这一点,熊晓鸽有个很有趣的比喻,风投就好比“女孩子找对象一样”。

既然是找“对象”,那考察就需要全方位,“向男方周围的人尽可能多地打听情况”。熊晓鸽在寻找投资项目的时候,经常会关注到细节方面。比如企业管理者毕业于哪个学校、曾经管理过怎样的团队、有哪些创业经历等,通过这些琐碎的事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平。

对于企业团队的考察,核心集中在团队的管理者身上。管理者个人的号召力尤为重要,能否召集到有能力的人,并且把他们留住,这在企业创立之初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壮大。在这种时候,熊晓鸽的经验显得非常重要,就像年轻人找到对象总会把人带回家给父母看一样,因为父母阅历丰富、看人准。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人,熊晓鸽看人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除了看人眼光的经验培养外,还要对这些企业团队的核心人物进一步观察。比如核心管理者的身体状况如何。现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精力和时间。一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为了应付更多的事物,管理者得比别人少睡觉、多工作,而好身体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提。

有时候,企业管理者的家庭生活是否幸福也成为观察的内容。对此,熊晓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一个人天天和老婆吵架,或是忙着搞婚外情,我们怎么信任他能带领好一个创业团队?”

熊晓鸽曾经投资过一家不错的公司,公司的管理者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只是有个特别爱好,喜欢开快车。针对此事,熊晓鸽还专门提醒过这位被投资人,让他不要开快车。但这位被投资人不以为然,最后发生了不幸,出车祸去世了。失去了核心管理者后,这家不错的公司很快也宣告瓦解。

除身体和家庭幸福之外,熊晓鸽还很看重管理者的大局观。熊晓鸽曾和一位企业管理者聊起公司的管理问题,这位管理者告诉熊晓鸽:“公司管理绝对没问题,我老弟管这个,我老婆管那个。”在这样的管理者管理下的企业,熊晓鸽是不会投的。原因很简单,他任人唯亲,不信任外人,不可能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把自己的亲戚都弄到公司里来,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就没有合适的位置,这样的管理者的大局观是值得怀疑的。

与投资企业之初的反复考察相反,一旦决定投资某家企业,熊晓鸽就会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熊晓鸽对自己有着清楚的定位,“我虽是投资者,却只起监督指导作用,绝不会干涉企业的人事、财务等方面的事宜,更不会在经营方面横加干涉或者随意参与。既然要与人合作,就必须相信对方,否则你干脆放弃他”。

在投资之后,熊晓鸽通常有着足够的耐心,他充分信任自己选择的投资对象。既然做出了投资决定,就意味着姑娘找到了“对象”,耐心和信任是帮助“对象”成长的关键。同时,熊晓鸽还抱着和“对象”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态度。投资了一个创业团队,就意味着这个团队已经成为“自己人”。而且,熊晓鸽始终认为,从创业者身上,投资者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投资领域中被奉为经典的“投资即为投人”,说明好的创业者要比好的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而在熊晓鸽的投资理念中,做投资就是在做人。对合作者的负责和信任,也是对自己和社会的负责,熊晓鸽正以一名优秀投资者的身份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第三节 做“红海”到“蓝海”的“黄海”摆渡者

从1999年投资腾讯、搜房、携程,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投资百度,再到2002年投资如家、2004年投资框架传媒,熊晓鸽在投资领域的每一次出手,都不为当时的人所看好。不过,在熊晓鸽的眼里,它们都是极有潜力的绩优股。

如果要细数IDG中国曾投资的项目,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熊晓鸽涉及的企业数量实在太多。再去研究在IDG中国帮助下上市的公司,又让人感到惊叹不已,因为整个过程跌宕起伏。

从1991年加入IDG以来,熊晓鸽参与过太多IDG项目的完美投资及退出。他也从最初的IDG董事长亚洲业务开发助理,到了今天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蓝海”。

提到“蓝海”,熊晓鸽有本很喜欢的书——《蓝海战略》。“我很喜欢《蓝海战略》这本书,这本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熊晓鸽已经率领着IDG在中国先后投资了一百多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亿美元。多年来,他一直在实践着“蓝海”的理论。熊晓鸽犀利的投资眼光、敏锐的思维,让他成了一位“蓝海”专家。他能准确地把握诸多行业的发展前景,发现更多的“蓝海”。

从腾讯QQ的IM模式,携程网的预订机票、客房,百度的搜索,迅雷的下载……在这些与很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背后,都有熊晓鸽的默默支持。而Telstra2.54亿美元收购搜房、分众传媒以1.83亿美元收购框架传媒,百度、如家的上市……更显示出熊晓鸽的投资智慧。

尽管取得了如此多的成绩,熊晓鸽却不自大,因为他知道“在从红海到蓝海的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个‘黄海’需要跨越”。黄海,在熊晓鸽看来,是到达“蓝海”时需要跨越的“沙漠之海”。

同类推荐
  • 总经理如何激励考核部属

    总经理如何激励考核部属

    总经理带队伍的主要方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激励,一种是考核。本书对这两种方式都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介绍了总经理激励员工的具体方法,以及企业如何成功导入KPI。方法简单易行,注重实际操作性,辅以生动的案例分析,实用而有趣。
  •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宗庆后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宗庆后

    本书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宗庆后的创业之路,从他的童年讲起,分析他的成功性格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形成的;叙述了他在创业之前的沉淀,在漫长岁月中受到了怎样的洗礼,才养成了他不服输、有干劲儿的精神;分析宗庆后在创业之路上的艰辛、策略和领悟,他在茫茫伤害中成功的秘诀,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 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1835年,达尔文周游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十三个小岛上同一种雀的喙部有直有弯,这激发他的思考:物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化。达尔文因此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这种雀也被称为“达尔文雀”。在商业环境巨变的今天,小米就是“互联网+”的“达尔文雀”。它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的改变,成为“互联网+”的标杆企业。非常幸运,我和小米公司一直有密切的联系,小米的几位联合创始人、高管和同事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的研究得到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在小米高速成长的繁忙工作中,他们依然特意安排时间接受了我的访谈,让我能非常全面地、解剖式地研究小米这个“达尔文雀”。
  • 李嘉诚中国式领导及经营管理

    李嘉诚中国式领导及经营管理

    本书从李嘉诚的中国式领导和经营管理方面,讲述李嘉诚的传奇人生,深入分析李嘉诚的成功经验,指出借鉴之道。
  •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经理人的职业生活中最困难的部分便是对员工的管理了,而《你领导,他们服从》将使这一工作变得简单。本书囊括了首席执行官、总裁、业务总监、部门领导和其他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许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办法,是一本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管理百宝箱”。这是一本经理人看了就想买的书,因为本书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从而极大地帮助经理人员创造卓越业绩、攀登职业高峰。
热门推荐
  • 重黎

    重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破苍穹

    星破苍穹

    星冕,当失去了自己家族的传承,但却又被告知注定成为大陆的王。他为了不再让父母忧伤,一步一步的成长,面对朋友、战友,面对失败、成功,面对依恋、背叛,他又有怎样的经历呢?且看《星破苍穹》
  • 二次元成神系统

    二次元成神系统

    世界:灰色迷宫→学园默示录→漆黑的子弹→GOSICK→(不定)本书是作者的处女作,若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若是支持作者的就请给打赏吧!
  • 权志龙十年未央

    权志龙十年未央

    初次见面,意外邂逅,暖心帮助,渐渐靠近。相知相遇。让我们一起见证十年的陪伴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QQ群264403768欢迎+)
  • 若诺羽初乐神迹明

    若诺羽初乐神迹明

    若诺羽初,乐(yue)神迹明。Ps:题目的乐读yue,与月的发音一样。
  • 遇卿未冉

    遇卿未冉

    东方彧卿,想必这已经是大家所熟悉的了,本是异朽君的他,本来就应该世世了无牵挂,却对花千骨动了情,他深爱着花千骨,他一次次地守护,一次次地为她付出一切,向来世借了五年寿,来换取今生多陪小骨一年,当初小骨被流放蛮荒,那也是异朽阁唯一无法掌握的地方。但他却为自己心爱的骨头,在一年中想尽千方百计的方法。第二世为了骨头主动退出,第三世,明明想一直守护花千骨的他,为了花千骨,深重剧毒,可他差点忽略了为他找解药的素冉,最终,他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虽然他还爱着花千骨,但他只愿把花千骨当作红颜知己,永远守护,对于素冉,他想永远拥有。东方彧卿,奈何桥头,三生石旁,彼岸花前,我可曾见过你。
  • 孤旅

    孤旅

    这部诗集着意内在情思的直白坦露,并蕴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高扬的生命意识,长于用平实的生活语言暗喻哲理,又以意象符号创造艺术意境,因之这些诗超越了繁复的意象而实现了更高层面上的语义简约,使之成为淡泊诗人独抒性灵的精神自传。
  • 亿万总裁:轻点爱

    亿万总裁:轻点爱

    华憬肃也是在商场当中摸爬滚打了十年的人了,而且,华憬肃一贯的性子也是外表云淡风轻,但是,心机却是很深沉的人。虽然,洛氏集团的实力和他们华氏集团的实力是没有办法比的,但是,最近华氏集团和洛氏集团也是有着不少的合作,在商场上面,只要是能够成为朋友,华憬肃还是不想要自己多一个敌人的。“华萝莉,过来一下,让本少爷亲一口”,华憬肃你个恶魔,老娘诅咒你以后生儿子没有JJ。“我家的萝莉,你怎么可以这么说你未来的儿子呢?”
  •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源计划

    超级源计划

    一个湮没在历史中的神秘计划,一个重现在世人面前的天才;它到底能否造就传奇,他到底能否成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