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2300000026

第26章 寻觅中的“麻衣相士”(2)

“很好,那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和公司人事部门商量一下。你是做编辑的,不知道你对公司管理方面有着怎样的能力,正好我这里有本中国台湾的《微电脑世界》,你拿回去写一个分析报告,如何能让这个杂志办得更好。”麦戈文临走时,还不忘考察一下熊晓鸽。

回到家后,熊晓鸽就开始研究如何写好这份报告。在做了大量分析和调查后,熊晓鸽写出了一份厚厚的分析报告。当时熊晓鸽的房东是波士顿有名的大律师,熊晓鸽写完报告后,专门拿去给他看。这位律师认真看过后觉得写得不错,不过也给了熊晓鸽一个小建议:麦戈文工作很忙,肯定没有时间看这么多的东西,报告最好再简短点。

于是,报告被熊晓鸽压缩成了两页,寄给了麦戈文。几天后,熊晓鸽接到麦戈文秘书的电话:“麦先生约见你。”

熊晓鸽应邀与麦戈文共进早餐,彼此聊得很尽兴,原定一小时的时间转眼间过去了3个小时。

麦戈文当时问得最多的是,熊晓鸽准备回中国去做什么。而熊晓鸽只和他谈到回中国做媒体投资,还没有涉及后来的全面风险投资。

熊晓鸽告诉麦戈文:“机会可能还是在杂志。”熊晓鸽因为在杂志社做过记者,所以就提出了哪些行业的杂志发展的机会多一些。比如,电子类、计算机类的等。“那时我就觉得未来的电子产业一定会向中国大陆市场转移,当时这个行业还都在中国台湾及国外。”

熊晓鸽的观点得到了麦戈文的支持,他让熊晓鸽先去香港工作,IDG的合同将在熊晓鸽辞职后寄到。

“何以如此信任对方?”曾有人针对熊晓鸽加入IDG的经过,这样问过熊晓鸽。在拉斯维加斯1美元赌注都不肯下的熊晓鸽告诉对方:“既然要与人合作,就必须相信对方,否则你干脆放弃他。”在熊晓鸽看来,“进入IDG就算是一场赌博,我和麦先生也是一场对赌”。

1991年8月,仍在卡纳斯公司的熊晓鸽被派到了香港。熊晓鸽决定利用这段过渡时间回一次老家。他先从香港到深圳,这是他去美国5年后第一次回国探亲。此时的深圳,似乎遍地是机会,到处都是梦想着创业和赚钱的人。

熊晓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那时正好有很多外地人过去开发深圳,创业者很多。我遇到很多大学同学,坐到一起时,听到他们每个人都在计划自己做公司或项目,他们缺少的就是风险投资基金。有梦想,有项目,就是缺钱。”

中国的发展势头,让熊晓鸽想起了他初到美国硅谷时看到的情景。不过,中国的创业者谈论的大多是房地产、股票和办公司,而绝少有人提到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东西,他们获取的科技信息太少。这些信息更让熊晓鸽认定,此时回中国做信息类刊物是正确的选择。

1991年9月,熊晓鸽探亲结束后回到了美国。他主动找到老板艾伦,提出了辞职。艾伦非常意外。艾伦深知熊晓鸽的实力,熊晓鸽一走,他负责的那些事没人能接手。艾伦让熊晓鸽继续做一段时间,等找到接替的人之后再交接。

熊晓鸽和麦戈文沟通之后,麦戈文表示理解。不过,因为卡纳斯公司和IDG是竞争对手,所以艾伦不得不让熊晓鸽离开办公室在家里办公。

就这样,熊晓鸽在家中为卡纳斯公司做了两个月的工作后,于1991年11月加入IDG。

§§§第四节 出手如此之快

1991年11月6日,熊晓鸽正式到IDG工作。麦戈文也没有想到,熊晓鸽的第一次“出手”会来得如此之快。

1991年8月回湖南老家探亲后,熊晓鸽又顺便去了趟北京。他见到了当时计算机世界的社长许金寿,闲聊中提到了《国际电子报》。当时美国有家公司准备和《国际电子报》签订一份合资协议,政府方面也已经同意,但是美方因为突然的风险变故而决定中止协议。这让许金寿很头疼,他知道熊晓鸽在行业内有些实力,于是想请熊晓鸽帮忙解决。

由于工作交接的问题,熊晓鸽一直没有时间解决这件事。到IDG上班后,熊晓鸽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到了如何解决许金寿的难题。熊晓鸽拨通了许金寿的电话,说:“我现在已经在IDG工作了,要不就让IDG和国际电子报合资吧!”许金寿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很爽快地答应了。

1991年12月,在加入IDG的第二个月,熊晓鸽以IDG董事长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再一次来到北京。这次他是专门来谈IDG和国际电子报的合资事宜的。当时他的想法是将《国际电子报》并入IDG的《计算机世界》。

熊晓鸽和中方的代表都是老熟人,双方见面后,只谈了半小时,就签下了合同,这个速度也让麦戈文见识到了熊晓鸽的人脉关系。之后,《国际电子报》正式并入《计算机世界》,并在后来改刊为《网络世界》,成了业内的一本领先杂志。

熊晓鸽小试牛刀后,麦戈文又交给他一个任务。这一次,熊晓鸽让麦戈文看到自己在投资领域的潜质,同时这也成为他真正进入风投行业的转折点。

早在1989年底,麦戈文就在中国投资了一个叫“太平洋比特”的公司。“太平洋”,源自麦戈文和他太太成立的一家私人投资公司——太平洋技术创业公司;“比特”,来自北京理工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

1989年10月,麦戈文用太平洋公司的基金投资了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个校办工厂,主营业务是大型的台式健身器材生产。麦戈文的投资理由很简单:“这所大学既然连坦克都能设计出来,那么做的健身器材质量一定非常好。”于是,他投资了50万美元,成立了“太平洋比特(Pacific-BIT)”。

然而,麦戈文的这个投资项目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于是,1991年12月,麦戈文让熊晓鸽去北京时,顺便也看一看这家公司。

“因为有在硅谷采访的经历,我当时还是比较了解VC的,但老麦并不知道这点。”熊晓鸽提及这次“阴差阳错”的任务,仍觉得有太多巧合,“不过那时,我也以为老麦就是做出版业的而已。”然而,不管怎样,这次的“临时任务”让两人从太平洋比特开始真正认识到对方的实力所在。

在北京友谊宾馆附近,熊晓鸽找到了这家挂着“Pacific-BIT”的公司。随后,熊晓鸽认真考察了太平洋比特的生产和销售等情况,他发现公司项目在技术方面没问题,只是因为市场销售不对路,所以产品才卖不掉。熊晓鸽认为只有在国外找买主,才能真正打开太平洋比特的市场,从而获得收益。

不久后,在美国举办的一场体育器材展销会上,熊晓鸽选了一家叫“太平洋健身”的公司。熊晓鸽提出了由太平洋健身出设计,太平洋比特生产并出口产品给太平洋健身的合作方案。于是,太平洋比特首次获得了美国公司的订单。这一年,该公司就订了600套产品,这使太平洋比特扭亏为盈,赚了近200万元人民币。

熊晓鸽轻而易举就做成功了两个项目,这让麦戈文大喜过望,他第一次看到了熊晓鸽在投资方面的潜能。麦戈文也因此判断出除了出版以外,在中国也可以做风险投资。

而熊晓鸽最初加入IDG,只是因为看到IDG庞大的媒体出版资源以及麦戈文的中国市场情结,他没有想到自己最终的主要工作会和创业投资扯上关系。而将熊晓鸽带入创业投资领域的麦戈文,也不曾料到自己一次“无意识”的任务安排会让IDG在中国大放光彩。

1991年,熊晓鸽以IDG董事长亚洲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回到中国。当时与他一同来中国考察的,还有一些大牌的国外VC。不过,当时的中国市场让这帮大牌们很失望,因为那时的中国根本没有VC,甚至在管理基金里连个像样学历背景的MBA都找不着。

硬件的不足,使得许多国际大牌VC冷落了当时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在美国、欧洲的投资回报比中国高,环境也好,这也是他们当时不愿意登陆中国的原因。

不过,麦戈文这边有熊晓鸽。在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做VC时机过早的时候,熊晓鸽觉得现在就可以做,可以先小规模地做,中国的市场一定会慢慢扩大,“赌明天”总好过在一旁观望。

于是,熊晓鸽开始不断提醒麦戈文:“应该去中国投资,而不是在美国继续投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机会,他们的市场还太小,未来的重心一定会转移到中国内地。”

熊晓鸽给麦戈文的建议是:要马上做,以“低成本、低姿态”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麦戈文“投”了熊晓鸽一票,这一票也为IDG赢得了10年的先机。IDG进入中国后,取得了让国际同行羡慕的成绩,也因此远远超前于其他风险投资公司。

§§§第五节 IDG中国团队宣告成立

自从成功将国际电子报合并之后,熊晓鸽开始了代表IDG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进行投资,以及与国人合作经营行业刊物的历程。

从负责主管亚太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等出版物开发事务的董事长业务开发助理做起,到1992年9月,熊晓鸽用自己的成绩说明了自己的实力——连续赔了7年的新加坡市场开始赢利,连续赔了2年的马来西亚市场开始赢利,连续赔了8年左右的中国港台市场开始赢利。到1993年,熊晓鸽无可争议地成为IDG的亚太区总裁。

在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随着IDG越来越注重开发中国市场,麦戈文决定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事务进行一次总体研究。

当时IDG负责亚洲事务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驻中国香港的总经理,主要负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还有一个是美国人,住在中国台湾,是亚洲地区的总负责人。麦戈文在考察完后,让熊晓鸽和这两个负责人各写一个方案交给他。

1992年12月中旬,没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熊晓鸽又一次咬紧牙关,开始努力。他准备了很多材料,也为此放弃了圣诞休息和新年休假。熊晓鸽一直记得1993年的元旦,他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度过的。那天他在办公室里写着报告,而楼下是欢度新年的热闹人群。熊晓鸽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这么努力,一定能够写好!”

1993年1月3日,熊晓鸽将一份新颖独特的企划案放到了麦戈文的办公桌上。随后,他跑去纽约好好地放松了一下。到1月6日,熊晓鸽再次见到麦戈文时,后者告诉他:“你的方案很好,我们就照你的办。”熊晓鸽很高兴,不过他还想看看另外两个负责人的方案,好学习一下。结果,麦戈文哈哈大笑,他告诉熊晓鸽,那两个人正忙着度假,企划案都还没交过来。

勤奋与刻苦,让熊晓鸽深得麦戈文的信任。麦戈文开始交给熊晓鸽更多的资金,由熊晓鸽决定在亚太地区所有的投资项目,无须向任何经理请示。

同类推荐
  • 消费者文化心理研究

    消费者文化心理研究

    尽管通过出版本书力图尝试性地对消费者文化心理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探讨,但由于本书涉及的相关学科太多。加上本人研究水平与视觉所限,本研究成果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敬请广大读者尤其是高校同行批评和指正。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纪律”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纪律”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作为职业人应该了解的职场纪律和我们应该有的规则意识、纪律意识。
  •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在前3本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的研究基础上,收录了基于调研取得的最新雇主品牌研究成果、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热点事件及部分优秀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本书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雇主品牌研究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品牌管理者、营销管理者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由朱勇国、丁雪峰等著。
  • 集团内部控制论

    集团内部控制论

    本书分为十五章,主要内容为集团内部控制的探索价值、集团内部控制的研究基础、中国集团内部控制的理论探索、中国集团内部控制的实践探索、国际内部控制的经验借鉴、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打造、集团内部控制能力本源等。
  •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法、知识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时间管理法……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的管理思想、方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有的甚至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发展到今天,管理问题受到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商界精英,掌握、了解各种管理思想与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商业素质。本书汇集了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8个经典的管理方法,集中体现了管理大师们超凡的经营智慧和管理艺术。一书在手,尽览当今世界管理精髓。
热门推荐
  • 兵王成保镖

    兵王成保镖

    嚣张一世的兵王,何龙,外号:血刃!!由于师傅的任务,被派到了京城执行保护任务,神一样的风波即将到来.......
  • 男神在手:萌妻莫慌

    男神在手:萌妻莫慌

    暮城有两大奇葩,一是温家小儿温亦晟,同性克妻还有病;二是陆家小女陆萌萌,性淡克夫还很二。暮城人都说温亦晟和陆萌萌是天生一对,天赐良缘。初见时,她一盆冷水从天而落,灌浇了他一身,他沉着脸,抑郁难平,轻吐两字:“何意?”“天下大雨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哎呀妈啊!我跑了!”相亲宴,萌宝上来就喊妈,择偶标准是这样的:‘肤白貌美体棒棒,三年抱两顶呱呱,横批:活要好’陆萌萌咬唇咬唇,敲桌定案:“就你们家了!”后来后来……果然儿女成双。(我用一生情,编织成网,密密麻麻只为引你入局。—温亦晟)欢脱宠文
  • 斩痕破

    斩痕破

    斩痕一出,锋芒毕露!斩痕再出,谁与争锋!斩痕三出,傲视苍穹!
  • 四象封神

    四象封神

    他是一个出生在世家的子弟,天生的神魂强大,被内定为家主之位候选人,正因为如此他被卷入了家族权利的争斗之中,屡次被暗杀,最终幸存,却因凝练兽魂时被暗算变成了一个神魂弱小的废材,他不甘于沦为家族的废材,遂离家出走,从此踏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修炼之路。
  • 噬血之地

    噬血之地

    天降陨星,大陆巨变,人类为了生存,开始了修炼。千年后,落羽穿越而来,陌生中带着迷茫...一次意外却带来了致命的杀机,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绝望中,曾受落羽滴水之恩的一个小人物却用生命弥补了这场意外!落羽发狂了!他恨透了这个畸形的世界,他需要力量,需要报仇的力量!!!!***********************************************************白安谢谢来看的书友,谢谢支持!!!
  • 破乱荒古

    破乱荒古

    八为巅,九为极,十转阴阳逆生死。这是一个少年自异世中踏步而来,成就属于他自己传说的一生,一个修道与炼丹极致辉煌的时代!
  • EXO之异能学校

    EXO之异能学校

    一个在现代世界的女生突然横冲直撞来到了一个未来世界开启了她的一场未来之旅进去了一个异能学校遇见了十二个异能学校的花美男
  • 末世之无尽杀机

    末世之无尽杀机

    吕布:我很后悔没有在第一时间降到韩力阵营,不知还有没有机会?白起:武将技,在这逆战天下,韩指挥官说第二,自我而下,无人敢再说第三!巴顿:闪击战,就算大元帅亲至怕是也快不过韩力军团,我输的心服口服!蓝博:活在逆世战域这无尽世界里,最幸运的是,我败给韩力后选择了加入,否则早就成了逆时空的魂灵尘埃……韩力:我的背后是生我养我的那个世界,我绝不容许任何怪物魂灵踏过雷池——……韩力被战神主宰从末世发生之前的过去选来为人类未来而战。和万千魂战士一样进入混乱未知的逆世界,为生存而战,为未来而战——吃人肉的丧尸,吞尸气的兵魂,吸魂环的魂战士,还有吃粮草的人与兽,妖月魂天之下,逆战求生。韩力努力要做的,从城市废墟里寻找幸存者,组成强大战力,涤荡出一片净土家园。
  • 蝴蝶缘

    蝴蝶缘

    《蝴蝶缘》,一名《鸳鸯梦》、《鸳鸯蝴蝶梦》、《蝴蝶媒》。小说叙隋仁寿间,杭州有三秀士曰蒋青岩、张澄江、顾跃仙者,皆怀不世之才,具潘安之貌。姑丈家有三女,人女韩香、秋蟾、柳碧烟亦才貌俱佳,三秀士遂成就出几段姻缘。
  • 红发妖姬

    红发妖姬

    一具身体如何装载两个灵魂?她不是好姐妹吗,为什么最终会选择伤害她?她不是一直以来想置她于死地吗为什么最后却要帮助她?他,虽贵为帝王,却形同虚设。一直以来,他韬光养晦,步步为营为的就是铲除异已,巩固帝权。所有人的轻视他都能一一忍受,唯独她不行,所以,他用最残忍的行为狠狠的中伤她的自尊。却不知他的种种做法只因他对她早已情根深重!再次相见,那婀娜多姿的身影是她亦不在是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