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就跟着年长的人往上爬。斗转星移,不知又过了多久,年轻人独自走下山来。
又是那座寺前,和尚问年轻人:“你们到山顶了吗?”
“是的。”
“另一个人呢?”
“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为什么?”
“唉,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战胜世上最高的山峰,当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也就没了人生的目标,这就好比一匹好马折断了腿,活着与死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
“他从山崖上跳下去了。”
“那你呢?”
“我本来也要一起跳下去,但我猛然想起答应过你,把我在山顶上最不想要的东西给你,看来,那就是我的生命。”
“那你就来陪我吧!”
年轻人在庙旁搭了个草房,住了下来。人在山旁,日子过得虽然逍遥自在,却如白开水般没有味道。年轻人总爱默默地看着山,在纸上胡乱画着。久而久之,纸上的线条渐渐清晰了,轮廓也明朗了。后来,年轻人成了一个画家,绘画界还宣称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升起。接着,年轻人又开始写作,不久,他就以文章回归自然、清秀隽永而一举成名。
许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年轻人已经成了老人,当他回想往事的时候,他觉得画画、写作其实没有什么两样。最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更高的山并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里,只有忘我才能超越。
故事中从山上跳下去的那位登山者就属于第二类人,他执著地追求着登上世界最高峰的荣誉,而愿望实现了,他却不能将之放下,再继续前行,所以他认为只有绝路可寻;而另一位年轻人也有了轻生的念头,但因为不能违背对和尚的承诺,所以他才有机会了悟真正的禅机——世界上更高的山在人的心里。收放之间,总能不断得到提升,只有坦然放下一切俗物俗心的牵绊,才能真正觅得生命的意义。
星云大师曾说,做人要像一只皮箱,随时提放自如,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光是提起,拖累太多,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提放自如,意味着不浮躁、不虚荣、不自私,意味着心灵定静,不被任何外界因素动摇。
要做到提放自如,首先,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把争名逐利的心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去恶行善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行善是分内事,止恶也是该主动承担的责任。真正的智者应该孑然一身,不受虚名牵绊,也不为富贵诱惑。
其次,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把成败得失的心放下。成就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成就别人,只有充实了自己,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在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要能够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成功中积累经验,而不只是沉浸在收获的快乐或者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最后,要把淡定的心提起,把浮躁的心放下。无论进退,都不躁进冲动,都不喜不忧,不沉醉不迷失,能专注于自身,从容提升自己,如此方能收获心灵的平和与充足。
在喧嚣处,修得暇满身
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心中能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人常常生活在喧嚣之中,不仅环境的喧嚣无处不在,内心深处不息的追逐和欲望带来的喧嚣,也令人不得安宁。人们或许可以回归大自然,寻找片刻的宁静,然而,大多数时候,人们依然身陷凡尘,无法平复内心的欲求和骚动,因为人们不懂得在喧嚣处为自己留一份清静。
历史上,有许多得道禅师远离世俗,独自在佛法中寻得了内心的宁静,这份宁静,使他们曾经孤单的内心绽放出芬芳的莲花,荒凉如沙漠的灵魂注入一股清泉。他们孤单,但并不寂寞,内心感到的只是清净。这份清净,使他们能听到落叶的声音,明白时光的絮语。
有的人可能认为清静是一种难耐的寂寞,但在禅师们的心中却觉得清净是生活中难能可贵的境界。
赵州禅师问新来的僧人:“你来过这里吗?”
僧人答:“来过!”
赵州禅师便对他说:“吃茶去!”
又问另一个僧人:“你来过这里吗?”
僧人答:“没有。”
赵州禅师也对他说:“吃茶去!”
在一旁的院主奇怪地问:“怎么来过的叫他去吃茶,没有来过的也叫他去吃茶呢?”赵州禅师就叫:“院主!”院主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就对他说:“走,吃茶去!”
心若清净,才能有心思吃茶,才能品味出茶的清香。一个想得太多的人,心灵如同投进石子的湖面,失去了原来的平静。偶尔如此没有关系,若常常如此,心湖没有静止的时候,那便可悲了。内心清净的人,不会想太多,亦不会要求太多,就像母体中的婴儿,处于一种无可无不可的快乐无忧的境界。
心若清净,凡事简单,如此,才能尽享生命的清闲之福。暇满之身就是健康有闲,可是世界上的人有清闲不肯享受,有好身体要去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闲暇满,自己反而悲哀起来。这类人内心是喧嚣的,所以,他们不知道清净的重要,不懂清闲的滋味。
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心中能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衡山的一个山洞中,他曾写下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岳,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心想,这首诗写得如此洒脱,作者一定也是一位洒脱飘逸的人物吧!应该见一见!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懒瓒禅师。
大臣拿着圣旨东寻西问,总算找到了懒瓒禅师所住的岩洞。见到懒瓒禅师时,正好瞧见禅师在洞中生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声说道:“圣旨驾到,赶快下跪接旨!”洞中的懒瓒禅师却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懒瓒禅师以牛粪生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愈烧愈炽,整个洞中烟雾弥漫,熏得懒瓒禅师鼻涕纵横,眼泪直流。大臣忍不住说:“和尚,看你脏的!你的鼻涕流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吧!”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
懒瓒禅师边说着边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凑近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懒瓒禅师吃的东西哪是地瓜呀,分明是像地瓜一样的石头!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请趁热吃吧!世事都是由心生的,所有东西都来源于知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你在心里把它看做一样不就行了吗?”
大臣看不惯禅师这些奇异的举动,也听不懂那些深奥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添油加醋地把懒瓒禅师的古怪和肮脏禀告皇上。德宗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赞叹道:“我们国内能有这样的禅师,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啊!”
懒瓒禅师是真正达到佛的境界的人,他的眼中没有富贵贫贱,没有生熟软硬,万物在他心里都是一样的,他的心是真正清净、没有分别的。就像六祖慧能的禅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个人的大清净,不是寂静无声、死气沉沉,而是看透繁华后的欢喜。当落英成泥,漫天的白雪便是最美的景色;当地瓜不在,周围的石头也能在心中散发出地瓜的香甜。一心清净,即使是冰天雪地、万物沉眠,心里的莲花也能处处开放。
世间熙攘喧嚣,因此世人心生浮躁。在喧嚣处为自己留一份清闲,不时从热闹的俗世中退回来,调和内心,就能在纷扰中安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