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1900000039

第39章

许多人生活得空虚、不快乐,是因为他们求得太多,求而不得,求得了又不满足。被欲求紧紧缠身,不得片刻安宁,又怎么能够活得简单自在呢?

明代大诗僧苍雪大师有首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只有祛除各种各样的妄想,摆脱名、利、欲等的束缚,才能消除心中的忧虑,才能不颠倒,在无事中得大自在。

南宋末年有一位著名的道元禅师,他年轻的时候希望能够求取正法,所以就独自远行,历经艰辛到西方求经。十年后道元禅师回到国内,人们关切地问他在外十年,是否求得了真经?道元禅师开心地说:“我知道了眼睛是横着长的,鼻子是竖着长的,所以我就空着手回来了。”

众人听了都捧腹大笑,而笑过之后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眼横鼻直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客观存在,然而心中充满妄念的人却无法看透平常的真义,道元禅师心中已然觉悟,所以能够在历经万难之后,两手空空而透彻真谛,达到了寻常中领悟生命的高妙境界。

纷纷扰扰的世间,总有无尽的诱惑,如果一味地追求浮华,沉迷于花花世界之中,心中所求太多,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寝食难安。

茫茫人生,生不满百,再好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不熄灭心中的各种欲望之火,让心灵在无物无我之中,看透世间诸多颠倒呢?执著是颠倒,放弃才是自在。身在红尘中,心却在红尘外,正如身居闹市,心却在清静山野,过好眼下的日子,不多求,让心灵畅游青山绿水,沐浴徐徐清风,人生何等惬意。

富足的境界

穷困而不潦倒,入世而不沉迷,无声色之欲,无功名之累,这就是“富足”的境界。

《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有一个东西浑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广大,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

南北朝时有一位禅宗大师的悟道偈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对于形而上的表达,佛学归于“空”,一切皆空。“寂”和“寥”也是对空的一种认识。寂是绝对的清虚,清静到极点,毫无一点声色形象;“寥”是形容广大,无穷无尽。

生命原本就是一段清虚寂寥的旅程,身外的种种,过眼即逝。如果执意追求,被外在的牵绊束缚住,人心就会为欲望鼓动,无法平息,也无法从生活的琐碎中解脱出来,得到心灵的安宁。欲望是一串锁链,一环套一环,满足了一环,常会随之而来。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搭了一间茅草屋,独自居住。

后来,他发现茅屋里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块布,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不愿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不堪老鼠骚扰之苦的他回到村庄,向村民们要了一只猫。

得到猫之后,他又想:“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让它跟我一样只吃一些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奶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为生。

在山中居住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自己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来照顾那只奶牛,于是又回到村中,找了一个流浪汉做他的仆人,帮他照料奶牛。他还帮这位仆人搭了一间茅屋。仆人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于是……后来故事不断发展,一年以后,山上成了一个热闹的村庄。

人总是活在不断增加的心绪和欲望中,或许原本是想过简单朴素的生活,谁知,事情的演变和发展却不由自己的本意决定,而是随着人心的欲求而发展,最终失去控制。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无所挂碍,不执著,让心自在,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这和人生要达到寂寥的境界是一样的。寂寥的生命中应寻求富足,而富足正是来自心灵的空寂不染。不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束缚,清心寡欲,恬淡自然,穷困而不潦倒,入世而不沉迷,无声色之欲,无功名之累,这就是富足的境界。

身在俗世心出离

内在不够丰沛,才需要外在的繁华来彰显。如果内心圆满,就能达到心无所住的境界。

法融禅师是禅宗牛头宗的创始人,据说他在金陵牛头山修行,山中经常出现百鸟衔花的奇景,还有很多野兽在他身边安栖。四祖道信禅师深感好奇,于是亲自前去拜访。

道信禅师看到法融禅师在那里端坐不动,于是问道:“你在做什么?”

法融禅师说:“观心。”

“观心的是何人?心又是何物?”

法融禅师心中一惊,知遇到了高人,问道:“大德在何处修持?”

道信禅师说:“我无所住。”

法融禅师问道:“你可知道道信禅师?”

“你为何问到他?”

“我仰慕他很久了,希望与他共同探讨佛理。”

道信禅师说:“我就是!”

法融禅师说:“您因何屈尊来到我这里呢?”

“我只是来拜访你,你可有地方让我歇脚呢?”

“当然有。”

于是法融禅师将道信禅师引到住所,在住所内见到虎狼。

法融禅师说:“原来虎狼还在这里。”

道信禅师突然反问:“你不是说你在观心吗?”他的意思就是说,法融之前在观心,此刻却观的是虎狼,很显然修行不够。

法融禅师无言以对,道信禅师于是写了一个“佛”字送个他,法融禅师看了这“佛”字,感到宝相庄严,心中戚戚然,请求道信禅师说法。

道信禅师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法融禅师瞬间开悟。

从此以后,山中再无百鸟衔花的奇景出现了。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意思是说,要开悟,既不能沉迷于物象的表面,期待鸟兽朝拜这些情景,也不能执著于“佛”这个字。百千佛法都在人的心中,从心出发,才能开悟。

后来人们观此公案,解释说,修行禅法时,没有百鸟衔花要比百鸟衔花的境界高出一层。这是因为,内在不够丰沛,才需要外在的繁华来彰显。如果内心圆满,就能达到心无所住的境界。

心无所住,意味着自在,不为外物所拘。心自在,便不需要外物的依托,而能自足、自得圆满。

唐宪宗时期,从印度来了一位大耳三藏法师。大耳三藏道行高深,具有他心通。宪宗于是派遣南阳慧忠国师去试验他的神通,慧忠国师见了大耳三藏,开门见山地说:

“听说你有他心通,能洞悉他人心中的动态去向,那么你倒说说老僧此刻的心在哪里?”

大耳三藏看了国师一眼,不假思索地说:

“哟!你是堂堂一国的国师,怎么跑到西川去看龙舟竞渡呢?”

“那么此时我的心又到了哪里?”

“和尚怎么又跑到天津桥上看人弄猴狲呢?”

“你再瞧瞧我的心现在究竟在何处呢?”

大耳三藏再度进入禅定之中来观看国师的心,但是任他如何观照,都无法知道国师的去处。慧忠国师于是呵斥道:“你这种他心通不能透过外物从根本去认识我们的心,充其量只不过是野狐禅的伎俩罢了!”

修行之人,心有所住,也就很容易被俗世牵绊了,自然容易被人看穿,落了下乘。而得道之人,如慧忠国师,因为心无所住,不拘泥任何事物的圈定,自然能得禅悟大成。

世人因为心中无法保持淡泊的境界,因而难以把握“身在俗世,心却出离”的境界,所以满心纷乱,又生惭愧。其实,世界再繁华,不过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就像月亮再美,也不过是冰凉的,无法化作拯救世人的慈悲。因而,与其为了追求物质而摸爬滚打,还不如从外物的牵绊中挣脱出来,以闲看清风白云的心境快乐生活。

对于外物的追求和执著,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我们常常对生活太过苛求,因而活得筋疲力尽,远离了幸福与快乐,生命也变得仓促,充满忧虑和恐惧。

其实,人生于世,赤条条而来,离开时也不过两手空空。在生命的过程中,一切拥有都是暂时的,一切物都是身外物,没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执著于外物,也不应该被外物所役。超越外物,就是超越自我,无物就是无我。不拘于物,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心境才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舍弃,就会执著于外物,就会在做事的时候分心,在达到目标的路上绕弯子。不舍得放弃也就是拒绝简单的生活,这样只会令人不堪重负,心力交瘁。

初心何在:没有主观,没有成见

那些能够保持自己自然天性的人往往会拥有别人想象不到的幸福。

一休禅师有一个叫珠光的弟子,他有打盹的习惯,因此经常在公共场合中失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珠光听从了医生的意见开始喝茶。这样做果然有效,而珠光也因此渐渐喜欢上了喝茶。在他看来,喝茶应当有一定的礼节,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珠光创立了“茶道”,并享有“茶祖”之誉。

有一天,一休禅师问茶祖珠光:“你喝茶时用的是什么心态呢?”

珠光答道:“我是为健康而喝茶。”

一休禅师便对他说:“赵州禅师对向他请示佛法大意的学僧说‘吃茶去’。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珠光默然不语。

接着,一休禅师让人送来一碗茶。正当珠光将茶捧在手上时,一休禅师将珠光手上的茶碗打落,而珠光一动也不动。不一会儿,珠光向一休禅师道谢,起座离开。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做捧碗状,说:“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开此地,怎可说还在吃茶?”

珠光诚恳地说道:“弟子到那边吃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喝茶,将是如何?”

珠光沉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于是,一休禅师大喜,便授予印可,珠光完成了新的茶道。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浮躁的世俗生活,难得安心的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有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有创造力,发自信心。是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书,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热门推荐
  • 呆萌女孩我来爱

    呆萌女孩我来爱

    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两座别墅挨在一起。谁都没有了解过谁。有一天,邻居妈妈请吃饭。潇月认识了比她小两岁的洛晓逸——告白给假花,还是教师节送老师的那种泡沫花。潇月成绩不好,自己却有个修完初中课程的小男友。潇月笨,自己却有个打游戏为大神,成绩为大神,相貌为大神的小男友。智商高,情商低的小男友。
  • 湘江之战

    湘江之战

    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红军牺牲3万人,被俘6千人,红八军团、红三军团六师18团、红五军团34师几乎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为3万人。《湘江之战》以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主线,真实再现中央红军突围以来的军事、政治现实。不仅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更站在历史发展和历史思辫的立场上,反思战争决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国之商人谋国

    三国之商人谋国

    所谓大商谋国,叶晨穿越为三国商贾之家,以商发家,因商贾之人地位低下,不得不勾结张让阉人。招兵买马,训练甲士,北上抗击匈奴,南下争霸天下,收猛将谋臣,遇美人江山。
  • 校园七大不可思议的魂淡们

    校园七大不可思议的魂淡们

    【本文会在这时候发出来,是为了占坑,后是为了撒网,最后做个比较,嗯,聪明的我】这一天,校园里的七大不可思议为了争夺最不可思议的宝座,展开了不眠不休的斗争。“不过这关我什么事?”“你既然已经看到了我,那就为我们做一个裁判吧!”“请容我拒绝。”“我们已经一致同意了,今天晚上你就可以享受到此生以来最不可思议的一夜了。”“魂淡啊!好歹为正在被罚站的我考虑考虑吧!!!”“……我可以在你考试的时候帮你看看答案哟。”“请务必让我向诸位展示自己的公平与公正!!!”于是,这一天——我因为在罚站时间于走廊内大声喧哗,被叫到教导处接收了狠狠一顿训斥。
  • 综漫之校园大乱斗

    综漫之校园大乱斗

    嘛,是一部融合了作者喜欢的动漫人物的综漫小说。就是描写一大群2次元的笨蛋在校园欢快的日常的故事。另外,推荐大家玩玩三国志11MOD华夏萌战录,很有爱的说。
  • 迷失时间

    迷失时间

    世界的时间迷失在何处?亚特兰蒂斯,兰陵王墓,空中花园,秦始皇陵,吴哥窟,金字塔,德古拉古堡,魔鬼三角洲。究竟是什么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水晶骷髅头中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你将知道一切!
  • 我的霸道小师姐

    我的霸道小师姐

    当周围的世界都陷入深深的恐惧,当前方已经走到了绝路,才会明白:人间至爱,可破一切妖魔鬼神。
  • 若天非聆

    若天非聆

    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在某一个地点,某一个时间,,,或许会有奇迹发生,而茹若林却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了错的人......
  • 为政善报事类

    为政善报事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魅当道:妃子你站住

    冷魅当道:妃子你站住

    叱咤一方的特级佣兵淤染,在一次任务中失败,却歪打正着穿越到了异界的丞相之女颜淤染身上。哼,此淤染已非彼淤染,看她怎么把欠在原主身上的债给一点一点地讨回来!不过,那个外表冷漠内心其实腹黑的不得了的王爷是怎么回事?!呜呜,快逃,他要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