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1900000039

第39章

许多人生活得空虚、不快乐,是因为他们求得太多,求而不得,求得了又不满足。被欲求紧紧缠身,不得片刻安宁,又怎么能够活得简单自在呢?

明代大诗僧苍雪大师有首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只有祛除各种各样的妄想,摆脱名、利、欲等的束缚,才能消除心中的忧虑,才能不颠倒,在无事中得大自在。

南宋末年有一位著名的道元禅师,他年轻的时候希望能够求取正法,所以就独自远行,历经艰辛到西方求经。十年后道元禅师回到国内,人们关切地问他在外十年,是否求得了真经?道元禅师开心地说:“我知道了眼睛是横着长的,鼻子是竖着长的,所以我就空着手回来了。”

众人听了都捧腹大笑,而笑过之后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眼横鼻直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客观存在,然而心中充满妄念的人却无法看透平常的真义,道元禅师心中已然觉悟,所以能够在历经万难之后,两手空空而透彻真谛,达到了寻常中领悟生命的高妙境界。

纷纷扰扰的世间,总有无尽的诱惑,如果一味地追求浮华,沉迷于花花世界之中,心中所求太多,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寝食难安。

茫茫人生,生不满百,再好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不熄灭心中的各种欲望之火,让心灵在无物无我之中,看透世间诸多颠倒呢?执著是颠倒,放弃才是自在。身在红尘中,心却在红尘外,正如身居闹市,心却在清静山野,过好眼下的日子,不多求,让心灵畅游青山绿水,沐浴徐徐清风,人生何等惬意。

富足的境界

穷困而不潦倒,入世而不沉迷,无声色之欲,无功名之累,这就是“富足”的境界。

《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有一个东西浑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广大,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

南北朝时有一位禅宗大师的悟道偈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对于形而上的表达,佛学归于“空”,一切皆空。“寂”和“寥”也是对空的一种认识。寂是绝对的清虚,清静到极点,毫无一点声色形象;“寥”是形容广大,无穷无尽。

生命原本就是一段清虚寂寥的旅程,身外的种种,过眼即逝。如果执意追求,被外在的牵绊束缚住,人心就会为欲望鼓动,无法平息,也无法从生活的琐碎中解脱出来,得到心灵的安宁。欲望是一串锁链,一环套一环,满足了一环,常会随之而来。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搭了一间茅草屋,独自居住。

后来,他发现茅屋里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块布,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不愿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不堪老鼠骚扰之苦的他回到村庄,向村民们要了一只猫。

得到猫之后,他又想:“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让它跟我一样只吃一些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奶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为生。

在山中居住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自己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来照顾那只奶牛,于是又回到村中,找了一个流浪汉做他的仆人,帮他照料奶牛。他还帮这位仆人搭了一间茅屋。仆人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于是……后来故事不断发展,一年以后,山上成了一个热闹的村庄。

人总是活在不断增加的心绪和欲望中,或许原本是想过简单朴素的生活,谁知,事情的演变和发展却不由自己的本意决定,而是随着人心的欲求而发展,最终失去控制。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无所挂碍,不执著,让心自在,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这和人生要达到寂寥的境界是一样的。寂寥的生命中应寻求富足,而富足正是来自心灵的空寂不染。不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束缚,清心寡欲,恬淡自然,穷困而不潦倒,入世而不沉迷,无声色之欲,无功名之累,这就是富足的境界。

身在俗世心出离

内在不够丰沛,才需要外在的繁华来彰显。如果内心圆满,就能达到心无所住的境界。

法融禅师是禅宗牛头宗的创始人,据说他在金陵牛头山修行,山中经常出现百鸟衔花的奇景,还有很多野兽在他身边安栖。四祖道信禅师深感好奇,于是亲自前去拜访。

道信禅师看到法融禅师在那里端坐不动,于是问道:“你在做什么?”

法融禅师说:“观心。”

“观心的是何人?心又是何物?”

法融禅师心中一惊,知遇到了高人,问道:“大德在何处修持?”

道信禅师说:“我无所住。”

法融禅师问道:“你可知道道信禅师?”

“你为何问到他?”

“我仰慕他很久了,希望与他共同探讨佛理。”

道信禅师说:“我就是!”

法融禅师说:“您因何屈尊来到我这里呢?”

“我只是来拜访你,你可有地方让我歇脚呢?”

“当然有。”

于是法融禅师将道信禅师引到住所,在住所内见到虎狼。

法融禅师说:“原来虎狼还在这里。”

道信禅师突然反问:“你不是说你在观心吗?”他的意思就是说,法融之前在观心,此刻却观的是虎狼,很显然修行不够。

法融禅师无言以对,道信禅师于是写了一个“佛”字送个他,法融禅师看了这“佛”字,感到宝相庄严,心中戚戚然,请求道信禅师说法。

道信禅师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法融禅师瞬间开悟。

从此以后,山中再无百鸟衔花的奇景出现了。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意思是说,要开悟,既不能沉迷于物象的表面,期待鸟兽朝拜这些情景,也不能执著于“佛”这个字。百千佛法都在人的心中,从心出发,才能开悟。

后来人们观此公案,解释说,修行禅法时,没有百鸟衔花要比百鸟衔花的境界高出一层。这是因为,内在不够丰沛,才需要外在的繁华来彰显。如果内心圆满,就能达到心无所住的境界。

心无所住,意味着自在,不为外物所拘。心自在,便不需要外物的依托,而能自足、自得圆满。

唐宪宗时期,从印度来了一位大耳三藏法师。大耳三藏道行高深,具有他心通。宪宗于是派遣南阳慧忠国师去试验他的神通,慧忠国师见了大耳三藏,开门见山地说:

“听说你有他心通,能洞悉他人心中的动态去向,那么你倒说说老僧此刻的心在哪里?”

大耳三藏看了国师一眼,不假思索地说:

“哟!你是堂堂一国的国师,怎么跑到西川去看龙舟竞渡呢?”

“那么此时我的心又到了哪里?”

“和尚怎么又跑到天津桥上看人弄猴狲呢?”

“你再瞧瞧我的心现在究竟在何处呢?”

大耳三藏再度进入禅定之中来观看国师的心,但是任他如何观照,都无法知道国师的去处。慧忠国师于是呵斥道:“你这种他心通不能透过外物从根本去认识我们的心,充其量只不过是野狐禅的伎俩罢了!”

修行之人,心有所住,也就很容易被俗世牵绊了,自然容易被人看穿,落了下乘。而得道之人,如慧忠国师,因为心无所住,不拘泥任何事物的圈定,自然能得禅悟大成。

世人因为心中无法保持淡泊的境界,因而难以把握“身在俗世,心却出离”的境界,所以满心纷乱,又生惭愧。其实,世界再繁华,不过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就像月亮再美,也不过是冰凉的,无法化作拯救世人的慈悲。因而,与其为了追求物质而摸爬滚打,还不如从外物的牵绊中挣脱出来,以闲看清风白云的心境快乐生活。

对于外物的追求和执著,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我们常常对生活太过苛求,因而活得筋疲力尽,远离了幸福与快乐,生命也变得仓促,充满忧虑和恐惧。

其实,人生于世,赤条条而来,离开时也不过两手空空。在生命的过程中,一切拥有都是暂时的,一切物都是身外物,没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执著于外物,也不应该被外物所役。超越外物,就是超越自我,无物就是无我。不拘于物,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心境才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舍弃,就会执著于外物,就会在做事的时候分心,在达到目标的路上绕弯子。不舍得放弃也就是拒绝简单的生活,这样只会令人不堪重负,心力交瘁。

初心何在:没有主观,没有成见

那些能够保持自己自然天性的人往往会拥有别人想象不到的幸福。

一休禅师有一个叫珠光的弟子,他有打盹的习惯,因此经常在公共场合中失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珠光听从了医生的意见开始喝茶。这样做果然有效,而珠光也因此渐渐喜欢上了喝茶。在他看来,喝茶应当有一定的礼节,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珠光创立了“茶道”,并享有“茶祖”之誉。

有一天,一休禅师问茶祖珠光:“你喝茶时用的是什么心态呢?”

珠光答道:“我是为健康而喝茶。”

一休禅师便对他说:“赵州禅师对向他请示佛法大意的学僧说‘吃茶去’。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珠光默然不语。

接着,一休禅师让人送来一碗茶。正当珠光将茶捧在手上时,一休禅师将珠光手上的茶碗打落,而珠光一动也不动。不一会儿,珠光向一休禅师道谢,起座离开。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做捧碗状,说:“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开此地,怎可说还在吃茶?”

珠光诚恳地说道:“弟子到那边吃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喝茶,将是如何?”

珠光沉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于是,一休禅师大喜,便授予印可,珠光完成了新的茶道。

同类推荐
  •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浮躁的世俗生活,难得安心的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有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有创造力,发自信心。是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书,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幻雪域

    幻雪域

    苏雅玥上辈子因好姐妹的背叛而被好姐妹亲手杀死,而她因祸得福,被迫穿越到了另一个灵异世界,在这里,她与她的朋友们将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霸道校草的合租拽丫头

    霸道校草的合租拽丫头

    苏南觉得,那个又拽有讨人厌的家伙绝对是她的克星,这也就算了,还同居?还培养感情?什么跟什么诶!不想看见那所谓的后妈,她一个人也过的好好的,凭什么要这个男人跟她一起住,她倒霉,而且还倒霉到家了,行不?接着,定下三大法则:1:各过各的2:各过各的3:各过各的某男倒也乐得自在,不过~哼哼,的确是各过各的,但是——他脸皮厚,怕啥?!蹭饭?必须的!不知不觉间,苏南总会莫名的烦躁,这是为啥?不就是看见那个可恶的家伙和别的女生那啥啥吗?她,哼,这是咋地了——【男女主身心十分健康,嗯哼~】
  • 降妖伏魔记

    降妖伏魔记

    封神大战过后,天上三百六十五路诸神神位已定,二郎神,哪吒等人率领众神降妖除魔,捍卫正道
  • Letters to His Son

    Letters to His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灵缘

    梦灵缘

    史如歌、时如河,纷争入长册;争权谋、夺名利,此时风光,他时落迫;君有大德泽于世,世多悖逆伴婆娑,一场浩劫隔千世,千世英魂斩邪魔,成也一时,败也一时。人如何、兽如何,情思终难过;惜前缘、怜今世,千年之约,一朝蹉跎;花到盛时逐流水,流水伴花根默默,冰寒怎堪心碎冷,火热有若血吟歌,爱也一世,痛也一世。
  • 次商於感旧寄卢中丞

    次商於感旧寄卢中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王追妻,废柴小姐太逆天

    邪王追妻,废柴小姐太逆天

    21世纪的王牌杀手竟穿越成了废柴,废柴?在说姐么?信不信姐一把毒粉过去嫩死你!
  • 南安亦事

    南安亦事

    又是一个夏天,可惜这个夏天没有许亦,艾安南伸出手去感受阳光的温暖,只有在她清醒的时候才会这么恬静美好,对,她疯了,为了一个叫许亦的男人疯了。伦敦的天气很差,很少有这么明媚的天气,她该好好珍惜,不然会错过,她已经错过了一次,她不想再错过,让自己后悔了。而那个被艾安南想着的男人许亦,坐在办公室里,望着一张照片傻笑,纵使现在的他拥有了人人羡慕的权力,可是那个曾为他展开美好笑容的女人已经走远了。可是当艾安南彻底清醒了的时候,忆起了那段残酷的五年的时候,无奈道,“有时候,疯了,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 冥亡契约

    冥亡契约

    【暗界亡灵,帝王双星。权摄天下,幽独其身,终是虚名化孤魂;颠沛流离,前尘忘却,红颜命格徒多艰;星辰陨落,换命而行,方得归复帝王身。】降生时就已被决定的命运终将开启,经历种种生死世事后,她是否能再次找回失去的一切?
  • 孤岛男女

    孤岛男女

    我滴个老天爷,咱可不带这么玩滴。我只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一个小职员而已,混次免费坐头等仓的机会不容易啊,还没有来的及享受一下飞机头等仓空姐的服务,空姐竟然告诉我因为天气原因要在海上迫降,妈呀,什么叫迫降啊,几千米一下就落下来,这叫迫降,行迫降就迫降,可你总得给我留件衣服穿吧,几千米悼到海里没摔死也没淹死,没衣服穿也就没衣服穿,这我也认了,可你不能把我丢在没有一人的孤岛上吧,孤岛我也认了,你竟然还送一魔女男人婆给我,呜呜,人家出事穿越,有美女权利金钱,我这算什么,反古,这我也认了,为了救魔女竟然误会我的人格,这我绝对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