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人们都像上面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样空怀希望,空有远大的目标,却不曾思考这个目标的可行性。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触手可及的目标做起,一步一步前进,才能最终实现高远的理想。
一个人一旦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便会对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都抱着享受的心态,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精力充沛地昂首向前,任何时刻都不会丧失热忱和创造力。相反,一个人若是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遥远目标努力,那么,他在梦想破灭的同时,就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打击。
细细想来,人生苦难几多,失败寻常,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人,多数人注定是芸芸众生里的一棵凡草。然而,即使是一棵草也可以向往天空,只要它明了自己的根扎于厚实的大地,并对此心怀诚恳的感激。
很多人之所以碌碌无为地过活,是因为他们无法以平常心度日,不肯承认自己只是凡人,好高骛远,对自己没有准确清晰的定位,如此一来,自然就会在烦恼与焦躁中虚度时光。其实,许多大的修为,都是在一日一精进中不断积累,继而到达自己的终点。
希望不是妄想,也不是奢望,而是对未知的欣喜渴盼,对人生的不息热情。而妄想和奢望却是欲念的无限膨胀,是虚荣心的步步紧逼。希望是对自我的清晰定位,妄想和奢望则是一种看不清自我的盲目自大。怀抱希望,才能在认清自己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一步步实现人生的理想。心怀妄想和奢望,就会好高骛远,在现实中节节败退,频频受挫,最终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
执著的只是想法,而非活法
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只不过是在暗示另一条路上的辉煌。
生命不能总是算计,否则会越算越短;固执也不能丈量,否则会越量越长。过分的执著无异于飞蛾扑火,人如此,事亦是如此。就像为了让树木长高,就必须剪去多余的枝杈一样,即使如美玉般的生命,也需要工匠的雕琢。假如工匠不善取舍,焉能得到美妙的精品?
一条路走到黑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每一份坚持都能获得等价的回报。人生需要取舍、需要迂回、需要变通,因为在我们生存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结果,只有必然存在的放弃;没有绝对的执著,只有随缘的意外。
既然生活的道路本来就是弯曲盘旋的,而且随处都有绝壁和死胡同,那我们就不应该盲目执著。只有随时调整方向,不断放弃原来错误的选择,才不会在曲折的人生路上莽撞失控或者停滞不前。
一位非常有威望的大师说他可以通过意念把远处的山召唤过来,当大师开始操作这件事情的时候,许多人慕名而来,要和大师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到了约定的时间,大师便面向大山的方向,大声说“过来吧,大山”,之后大师问周围的人,山有没有近一点点,大多数人说没有。
然后大师继续说“过来吧,大山”,如此重复了几个小时,周围的人依然说山没有过来。
于是大师继续呼唤,一直从早上呼唤到太阳下山,大山依然没有近一点点。不耐烦的人们早已经走了大半,最后,大师领着众人向大山的方向走了一步,问众人,山有没有近一点点,众人说好像近一点了。
大师继续向山的方向走动,直到来到山底下,问众人:“现在山有没有过来?”众人恍然大悟。
大师总结说:“如果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是我一辈子的所悟。”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山是不会动的,但人是活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处理眼前发生的事情,而不拘泥于形式。
生命本身复杂而残酷,但并不缺乏希望,绝望的只是人们的思维。很多时候,人们不肯放手是因为等了太久、付出太多,坚持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的付出并非徒劳,这样的坚持是对过去的执著,等待也是对过去的等待。
这时,我们需要依靠智慧认清方向,依靠勇气终止蠢行。早一日调转方向,就能早一日踏上新的起点,看到新的风景。不要因为在某一条错误的路上走了太久而不忍心改道,也不要担心新的道路会让自己无所适从,每条路上都有追逐梦想的旅人,只要拥有乐观和自信,就能在“半途而废”之后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很多人将这句话当做对“执著”二字的最好诠释,但我们也可以将“求索”二字理解为对生活方向的摸索。既然要摸索,就少不了摸爬滚打,只有在跌跤碰撞中,才能更准确地确定真正合适自己的路。
生活之路不只一条,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只不过是在暗示另一条路上的辉煌。适时止步,“半途而废”之后,或许你会发现,人生之路原来可以如此宽阔。
直面困厄的勇气:从绝路中走出路来
每日满怀希望,脚踏实地的人,生活给予他的绝不可能是绝望。
有一个小和尚,天生愚笨,同时入寺的师兄、师弟们都已有不深不浅的悟性,只有他一直不能开化,负责教导的大和尚忍不住了,去住持那里诉苦,要求赶走小和尚。主持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他每日勤勤恳恳,诚心诵佛,并没有什么大过错,给他一些时间吧!”
一年过去了,小和尚依旧诚心念佛,却仍然没有开化,大和尚又到住持那里诉苦:“住持啊,将他赶走吧,他实在没有佛缘。”
住持说:“他依旧每日诚心诵佛,并没有丧失希望,弟子尚且如此,做师父的为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呢?再等等吧。”
大和尚说:“这样愚笨的人,要等到什么时候?”
住持笑了笑说:“不远了。”
大和尚见赶不走小和尚,于是安排他做砍柴挑水的粗活。小和尚在干活之余就坐在大堂殿外,静心参佛。
年底,寺院召开佛光大会,向来木讷的小和尚居然语出惊人,将寺院的高手一一辩退,独占大会鳌头。
会后,大和尚对住持说:“这孩子居然深藏不露,平日哪里看得出有这般机灵?”
住持笑道:“每天满怀希望,诚心诵佛的人,开化只是时间问题。”
小和尚的修行,看起来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作所为不过是净心礼佛,做砍柴挑水的粗活。但他从未因为不能悟道而失去修行的希望,每天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礼佛,从未停止修行,终于破茧悟得禅机。
生命在于永不放弃。有希望在,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希望是一切成就的基础。内心充满希望,可以为人增添勇气和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挺直脊梁,让人时时不忘前行。
当我们处于厄运,面对失败和重大灾难的时候,只要仍能在自己的生命之杯中盛满希望之水,那么,无论遭遇怎样的坎坷与不幸,我们都能永葆快乐心情,生命也不会因为打击而枯萎。
谁不曾对生活灰心过、失望过?然而,世界上没有绝望的事,只有绝望的心。无论现实如何,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华丽的结局,才不枉此生。
我们在遇到绝路时,要鼓起勇气,去开辟一条道路。勇气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只看我们是否能将它激发出来。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勇气就存在于你对未来存有的希望中。很多时候,有些事情看起来没有回旋的余地,但只要不放弃,坚持到最后一刻,就很可能出现转机。
生活中没有任何困难或逆境可以成为我们畏缩不前的理由。当我们陷入困境,一蹶不振时,一定要拿出勇气走过人生灰色的地带,对未来充满希望,让自己勇敢地再来一次。这样才能大步向前,推开成功的大门。
希望是生命不竭的原因所在,无论在什么境况中,我们都要有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生命的动力在于我们满怀希望,不懈追求。所以,有希望才有对未来的展望,每日满怀希望,脚踏实地的人,生活给予他的绝不可能是绝望。
远离不良情绪:世间没有永久的不幸
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并时时调整自己前进的方面。
人总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一时的得意并不代表永久的得意。然而,在失意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把心态调整过来,就很难再有得意之时。生活很平常,不要想太多,一切平常对待,就能达到快乐无忧的境界。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一切皆为虚空,又何必对什么事都抓得很牢,不肯放手呢?
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
有两个沙弥正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一条毒蛇,将其中一个沙弥咬死了。可是,另一个沙弥连头也不抬,继续干他的活。一个过路的人正好看到这一切,万分惊讶,便上前问他原因。
沙弥问路人:“你从哪里来,到这里做什么?”
路人回答:“我从远方而来,听说你们国家孝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打算来求学修道。但是你的同伴被毒蛇咬死,你怎么非但不难过还接着干活呢?”
沙弥说:“世间万物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忧愁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人因伤心而寝食难安,什么也不干,那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了。你要进城,路过寺庙时,请您替我带话给师父。就说我的师兄已经往生,让寺里不必准备他的饭菜了。”
路人来到了沙弥的寺庙见到了住持,便把毒蛇咬死他弟子的事情告诉了他。住持听后说:“人生即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我这徒弟也是一样。生是赤条条来,死亦赤条条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一规律。”
既然生死不可强求,便无须介怀,生不是喜,死亦不是悲,随缘就好。一个人在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生老病痛、输赢、成败、福祸……不论境遇如何,倘若都能保持一份随缘心,不挂心、不纠结,就能随时超脱烦恼。
想要抓住一切的人,往往什么都抓不住。一位名人说过:“没有永久的幸福,也没有永久的不幸。”厄运虽然令人忧愁、令人不快,甚至可以打击一个人几年、十几年,但也有它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它不会持久存在。
一个人不能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也不能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并时时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任何时候,都不要因厄运而气馁,因为厄运不会时时伴随你,阴云之后阳光很快就会来临。
人要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恐惧的思想和焦虑的态度是一个人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软弱的表现,是不能控制环境的表现。不管过去的一切多么痛苦,都要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无论祸福,都不故步自封,不让不良情绪消耗我们的精力,要把精力全部投入未来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