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夫妇5年前用多年的积蓄在上海浦东新区购置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价值好几百万元。他们夫妇二人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虽然儿子已经成家立业、生活稳定,但儿子一直无暇顾及他们。张先生夫妇俩就靠着每月2500元的养老金过日子。虽然他们守着价值几百万的房子,可生活得还是有些寒碜。张先生就想能不能利用这套房子改善一下生活。
几天前,张先生看电视的时候发现了一档节目讨论“以房养老”的问题,并谈到一项他们从未听说的银行新业务——住房“倒按揭”。只要把房子抵押给银行,银行就会根据房产估值、老人寿命等综合因素进行估算,然后每月按一定金额给老人发“生活费”,老人去世后,房产归银行所有。张先生看完后非常激动,立即去银行咨询,可让他失望的是,他所住的区域竟没有一家银行办理“倒按揭”业务。
“倒按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得先从我国的国情说起。目前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社会,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切实解决好老龄人老有所养的问题,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
“倒按揭”也是一种“以房养老”模式,即“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倒按揭和传统的按揭不同,传统的按揭是在买方支付一定房款之后,其差额款通过以所购房屋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然后由买房者在较长时间内分期偿还给银行的一种贷款形式。“接力贷款”便是按揭贷款的一种,它是被人们称为“父贷子还”的新型房贷,指的是作为父母的借款人在贷款购买住房时,如果指定其子女作为连带还款人并经连带还款人承诺还款,则借款人年龄加贷款年限可适当延长,不受规定上限的限制。
倒按揭的房贷对象主要是有住房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后,在一定年限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这将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亦归抵押权人所有。以一个60岁的老年人为例,如果他拥有一套价值25万元的房子,那么假如按照贷款利率3.675来计算,20年内他每月可以从银行领取1446.67元;假若办理的年限为10年,那么他每个月可领取2232.48元。
倒按揭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银行创立的,在美国已流行多年,而且有着成熟的运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现金穷人,不动产富人”的养老问题。许多国外的老年人将其作为一种改变生活方式、过更积极生活的途径。
在我国,倒按揭与传统养老理念发生了冲突。因为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养儿为防老”,甚至有些人认为,“房子是老人留给子女的最大遗产,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卖’给银行”,而倒按揭则带有“自顾自”的负面暗示。
另外,倒按揭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其中涉及人的寿命预期、房地产评估、利率确定等多个因素,而且在中国推行还要综合考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银行的经营方式等。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合理的按揭率制定起来并不容易。如果按揭的利率偏向消费者,银行面临的风险会变大;而如果利率偏向银行,对消费者来说也不合算。
在人口老龄化,子女养老负担重的今天,倒按揭不失为一种非常合适的养老方式,它不仅可以帮助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减轻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尽管目前“倒按揭”实施起来还存在很多困难,但对于应对老龄化、缓解子女养老压力的社会问题,它还是存在着重要的意义的。
通过按揭提前领到房产证
有两个老太太在天堂里相遇了,一个来自中国,一个来自美国。中国老太太懊恼地说:“我攒了一辈子钱,终于在临死前买了一套大房子,可是刚搬进去,就上天堂了。”美国老太太则高兴地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在上天堂之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
这则故事中美国老太太的消费理念在今天已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超前享受并不是一种罪过。
先买房再还款采取的方式就是“按揭”。“按揭”一词是英文“Mortgage”的粤语音译,指以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或有价证券、契约等作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并依合同分期付清本息,贷款还清后银行归还抵押物。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按揭讲究的一个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另一个是资金成本。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说未来的一块钱不如今天的一块钱值钱,这很容易理解。而资金成本是指任何一个投资项目都必须满足最低的回报率,比如说钱存在银行里的利率或是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因为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虽然也有一些风险,但在现实中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那么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对应的原则,最低风险的投资必然对应最低的回报率。而我们进行投资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比这些近乎无风险的收益更低才对,否则还不如把钱拿去存银行或买国债。
按揭贷款一方面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成本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提升了人们的购买力,使得那些暂时买不起房的人能够提前消费,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在按揭买房的理念为人们接受之后,很多工薪阶层加入按揭购房大军。中国各地掀起了购房热潮,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按揭付款方式购房。
按揭购房是一把双刃剑,其中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很值得人们担心,因为抵押贷款利率是可变的,国家有可能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里选择提高利率,以抑制经济的迅猛增长势头。对购房者而言,利率上涨将使他们面临新的压力。很多人对利率的风险往往认识不足,他们在利率低的时候贷款,一旦发生通货膨胀,利率上涨,还款的压力就变大了。
我们可以看出在红红火火的房贷市场背后,是不断攀升的家庭负债率。一些人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按揭,结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房奴”。他们在享受住房的同时,不得不整日为房贷忧虑。
那么买房到底是一次性付款划算还是按揭划算呢?很多人都在心里盘算着这件事。
经济学家认为,在权衡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未来的现金流。如果当期现金流很好,但未来的现金流不可预期或不被看好时,缩短按揭年限或是一次性付款可能就是比较好的选择。而若当期现金流不佳,且此事对房贷人没有多大经济上的影响,这时不妨选择按揭。
其次,应该考虑现在的资金成本。假如当前的20年期国债的利率是10%,而20年期按揭利率为8%,房贷人则应按最低限额支付首付,而其余款项均由银行贷出,将自己其余的钱全部用于购买国债,用国债的现金流支付按揭款,并获取每年2%的无风险收益,这种行为就是套利。当然,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市场错误定价时,一般是很难遇到的。
“孩奴”的降生
继“房奴”之后,“孩奴”一词又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电视剧《蜗居》中,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台词:“你这个小东西,吃奶粉要100多一罐,尿不湿也要100多一包,进出都要钱,整个儿一双向收费。”如今,网络上关于“孩奴”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曾有一篇《80后孩奴妈妈晒百万账单:你还敢要孩子吗》的帖子引起网友热议,其开头写着:“潇洒的80后小资消失了。我不再去电影院看热映的电影,我不再去健身房塑造迷人的身材,我不再悠闲地走在大街上,我不再惬意地品尝咖啡。曾经的一切都随着那套新房的到手、那个小宝贝的降生灰飞烟灭。”诙谐的语言、调侃的姿态,却反映出80后夫妻的辛酸和无奈。
对父母来说,从孩子出生起,奶粉钱、尿布钱、衣服钱、教育费用等无一不是压在身上的重担,甚至在孩子未出生时,怀孕费用、分娩费用、检查费用等就已经让一些家庭吃不消了,孩子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高端消费者”。然而在很多老一辈眼中,生孩子根本不算什么大事,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不也照样生了那么多小孩?无非是粥里多添一碗水而已。
到底是什么导致越来越多“孩奴”的突然产生呢?经济学家给出了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孩奴”多少是80后追求物质的结果。“孩子要吃好的,穿好的,全身上下都得是名牌”,“奶粉要原装进口”,“上学要上名校,得给孩子上各种早教班”等,这都是家长“奴性”的表现,是对高消费行为的推崇,也体现出家长盲目攀比的心理。对于生活在蜜罐里的多数80后来说,他们已经被房子压得精疲力竭,还要因为孩子支出各类大笔的费用,这样就彻底“被奴役”了。
其次,孩奴现象与社会的虚假繁荣有关。由于现在社会出现虚假繁荣,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买进口的昂贵奶粉,甚至在教育上也尽可能地给孩子高成本的教育氛围。
最后,在现代普遍的“四二一”模式的家庭中,年轻夫妻还要承担父母的养老费用,高压力很容易导致他们经济严重透支。很多“房奴”有了孩子之后更是无暇顾及自己的父母,还有一些家庭不想让孩子受罪,索性就选择不要孩子。
如何让这些“房奴”“孩奴”摆脱精神上的枷锁,从容不迫地完成“造人大业”呢?这就要求年轻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穷有穷养法,富有富养法”,对于孩子的养育,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思想品德上下工夫,而不是一味地提供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要优化孩子抚育成本的结构,提升单位成本的效用,或者是做出较少的成本获得更多回报的理性选择。
虽然养育孩子的成本很高,但“婚还是要结的,孩子还是要生的”。其实正如亚里士多德说:“幸福还是不幸福,取决于人的自我灵魂。”不管“房奴”还是“孩奴”,幸福都是我们活着的目的,减少一些盲目攀比,减少一点对物质的疯狂追求,我们才会真正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