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选择骑自行车、挤公交还是买车
自行车是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几大件”,电影《甜蜜蜜》中,黎明羞涩地对张曼玉说:“我有车,我送你!”可见那时自行车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新,自行车已渐渐淡出交通工具的主流地位。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的出行方式分为三种:自行车、公交和私家车。
目前自行车和公交车的主要消费者大都是平民百姓,如城市打工者、学生和一些普通收入劳动者。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一般是基于出行方便与消费水平的现实。
说起来,选择自行车出行有利有弊。
有利的是,它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省时、便利是它最大的优点,与乘公交相比而言,骑自行车上班少了一份对于堵车的担心,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其方便性、灵活性是公交车不能够比的。
但自行车在运力上与公交车有着巨大的差距。公交优先的理念被世界上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所认同,原因是公交载客量大,效率高,而过多的私家车和自行车往往会导致交通拥挤和不便。所以若不在乎时间成本,公交便成了人们出行的又一选择,尤其是对老年人和学生来说,选择公交出行可以让他们在享受公交低廉的票价的同时,相对节省时间。
近年来,“私家车”这个名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私家车人群的行列,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全新的生活。这时候私家车俨然成为流行、时尚、地位、经济实力的代名词。
不过私家车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给人增添了许多的烦恼:一是要出保养费,要洗车,时间久了还要修车;二是城市的停车位不足,车主往往为停车而烦恼,就是小区内一年的停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三是汽油涨价的幅度超过了工资增长的幅度,所以常有人感叹买得起车,养不起车;四是交通堵塞让人头疼,一些城市的交通设施相对落后,从而导致交通干道行车缓慢,有时开车还不如骑车快。
我国用“福田指数”来衡量一个地区机动车的拥有水平,其实也可以用它来表示其经济发展水平。福田指数是用来反映中国人机动生活质量的指数,它指居民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时,借助机动工具多少的程度,这就用量化的方式展示了机动工具影响人民生活的程度与方式。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汽车进入百姓家庭的数量已经超过人均一辆的水平。可也就是在这些国家,自行车的保有量及产值也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个自行车大国。有这样一组数据:荷兰拥有6000万人口,人均自行车的拥有量是1.2辆,澳大利亚在全国都设有自行车的专用车道,而美国每年就有多于2000万人选择自行车作为健身方式。对比之后便能发现,生活在中国城市中的人最应该考虑的并非买不买车、买什么车,而应该深思哪种交通工具更实用、更节约、更健康和更环保。
自行车、公交、汽车之间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它们只是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而已。
隐藏在机票低折扣背后的高门槛
乘务员问一名看似50岁左右的妇人:“你好!请问需要饮料吗?”
妇人摇头。
乘务员解释:“是免费的。”
妇人若有所思:“哦!”稍后她很快答道:“给我来杯绿茶、咖啡,还有可乐。”说完又从包里拿出一个杯子:“再来杯果汁,就装在这里。”
妇人喝完后,长吁一口气:“我要把机票钱喝回来!”
一句“我要把机票钱喝回来”道出了妇人面对高票价的无奈,让人们在付之一笑的同时又有些许隐忧。实际上机票也有降价的时候,每到出行淡季,为保证上座率,各航空公司不惜推出大量低折扣机票。像北京、上海等许多热门航线也都能轻松买到5折以下的特价票,很多航线甚至将折扣降至2折,有时飞机票比火车票还便宜。对此,
一般来说,只要提前半个月订票,低折扣机票一般都可以买到。对于旅客来说,最高兴的就是能够买到优惠机票,这样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实际上,这种将同样的机票按照不同的价格卖出去的做法,在经济学理论中,就是典型的价格歧视。而价格歧视的代表行为就是在市场分割的前提下,将相同的商品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给不同市场的消费者。价格歧视早在西方出现垄断企业时,就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如今在中国的一些企业中也可以看到,民航业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会看到某些地区的航班或者某些群体的票价要比其他地区或群体的低得多。那么,这其中有什么经济学奥秘呢?
通常,航空公司在进行价格决策的时候,会反复思量票价高低的问题。如果把票价定低了,就会少赚钱,弄不好还要亏损;而把价格定高了,又会吓跑很多支付能力不高的顾客,同样也赚不到钱。那能不能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群体灵活决定机票价格呢?当然可以。将不同的顾客和市场分割开,就能够对有差异的消费群体实行差别价格,也就可能让企业获得最高的利润,于是,价格歧视产生了。
同时,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价格是消费者购买飞机票的代价。不同的消费者会在消费前考虑票价对其承受能力的影响,再决定是否购买。也就是说,价格能对消费者起到引导作用,不同的价格能够吸引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来购买。这样,通过价格歧视,卖方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使飞行的平均成本降低,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并且,卖方的行为也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如此看,进行价格歧视不失为一笔多赢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不过,在销售优惠票的时候,航空公司总会设置一定的门槛,使优惠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大规模的优惠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在这个时候,航空公司通常会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实行优惠,例如,根据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将老幼群体单独划分出来,享受优惠价格;或者将伤残人士、荣誉军人等划分出来,享受几折的优待,等等。一般这样的理由都能被绝大部分旅客所接受,因为这些理由合理、正当,而且富有人情味。
航空公司票价打折的行为,既可以实行价格歧视,充分利用资源,又不容易引起旅客的不满和投诉;既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又增加了社会福利。看来这样的门槛从这一角度来说是必要和合理的。
找黄牛党未必是好的选择
有一年年底,在公交车上,小王听到一个人操着一口外地口音给电台打电话点歌,他说:“我不是北京人,票买不到了,点首歌吧!”
当时小王还在想,他会点什么歌呢?无非是思念亲朋好友表达祝福一类的吧!没想到他接着说:“点首陈小春的《算你狠》,送给所有的票贩子!”
票贩子又称“黄牛党”,每逢年末或节假日,他们提供高价票给需要的人,因而这时也是他们活动最频繁的时候,按说这算不上一种光彩的职业,又面临着法律的制裁,但还是有人从事这个行当,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开这个疑惑。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春运火车票紧张的局面。很多在外打工的人一年里只有几天时间能够与家人团聚。为了能买到火车票,他们不惜以稍高的价钱从黄牛党手里买车票,因为在人们心中,和家人团聚的满足感远远超过了多掏的这点火车票的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这个过程中,自发地从“黄牛党”手中购票的行为,能为购票者创造消费者剩余,这也是“黄牛党”能够存在的基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