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0800000019

第19章 学习的真义(3)

倘若了你看清了我们所谓的“努力”所存在的谬误,又具有那么一点觉察的能力,那么你将看到更深层次的真相:努力是一种因为不满意而激发的斗争过程,旨在将真正的那个“我”改变为我们所希望的那个“我”。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努力这种方式来逃避自我,去转变和修正自我,这恰恰是我们没有真正认识自我的表现。因为一个真正知足的人,是一个能够认识自我、能够将正确的意义赋予自我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满足,他所关心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认识到自我的全部意义。而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自我而非试图去修正或改变它时,你才能得到满足和宁静。换句话说,即当你不需要努力时,你就已经足够强大了。

总之,如果努力是为了变得单纯和自知,那么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因为单纯是对经验重压和冲突的解脱,是体验快乐的敏感。通过自知,我们将发现那个想成为、想获得的努力是导致冲突和忧伤的无知行为,然后我们的心智才能够宁静下来,在那种宁静的状态下自然会有富于创造力的生命。

完全的责任感

完全的责任感就是对全人类的爱,它所关注的便是头脑和心灵的整个行动。只有对整个人类拥有完全的责任感,也就是对全人类的爱,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现状。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责任是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这个社会的一种担当,也是我们对他人的爱的表达。

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伙伴们玩足球时,不小心把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窗玻璃被击碎了。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出来,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并请求老人宽恕。然而,老人却十分固执,小男孩委屈地哭了。最后,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

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因为其年龄还小而开恩,而是冷冰冰的说道:“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你闯的祸,就应该由你自己对过失行为负责。”停了一下,父亲还是掏出了钱,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你必须想法还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后,飞快跑过去赔给了老人。

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

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一次闯祸之后,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如何解释“责任”这个伟大的字眼?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对谁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还是对政府与社会的责任?如果我们的父母说经商挣钱是我们的责任,并且支持我们去做,然而我们真正的希望是想用双手工作,做一个单纯的园丁,或是做用黏土制造美丽东西的人,那么我们是否是负责任的?我们必须自己把事情想通,想清楚“责任”所包含的所有意义,然后我们就可以说:“这件事我认为自己很适合去做,我要坚持它,不管父母是否赞成。”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恰好也是别人期待我们去做的事,这样就不会带来责任的冲突。

我们需要理解“责任”这个词的全部意义。“责任”这个词所包含的意思并不仅仅是对他者负责,还包括对自己负责、对全世界负责。如果我们了解“责任”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以及观察到现在世界上正发生着什么,我们就会看到,我们那些所谓的“责任”已经变成了不负责任。真正的责任是为了整体,它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不是为了某种观念或信仰,或某个特定的国家、团体或社会,而是为了这个人类。这就是我们所应具有的完全的责任感。

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种种局限和制约,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我们都是受限制的,每一个人都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常常只想到自己的责任,而从未想过要担负起全人类的责任。一个被制约的心灵是毫无责任可言的。人们缺乏完全的责任感,就会导致了竞争、战争、饥荒,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只有当个人有了摆脱限制而恢复自由,才会肩负起完全的责任,那时候责任的意义也会完全不同。当有了深刻的、根本上的、真实的自由的时候,责任所关注的便是整个生命和整个活动,而非其中的一小部分,或某种特殊的活动;它所关注的便是头脑和心灵的整个行动,而非某种特殊的行动或方向。从自由中对每一个挑战作出回应,就是责任。

对于责任的培养和教育来说,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完全的责任感。大多数学校只关心传授知识,根本不关心人的转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真正的教育者要教会我们对自己完全负责,包括对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交友等行为的负责。我们非常明确和肯定地说,只有对整个人类拥有完全的责任感,也就是对全人类的爱,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现状。

积累知识不能通向智慧

智慧无法在书中寻获,无法加以聚集、背诵、或储存,它是对每天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故加以观察和了解。

——《一生的学习》

在这个追逐知识的时代,你可知道:一个人的知识并不能代表他的智慧。

哲学家、数学家坐船渡河。数学家问正在用力划桨的船夫:“你懂数学吗?”船夫摇摇头,数学家不无遗憾地说:“那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

过了一会,哲学家问:“那么你懂哲学吗?”“不懂。”船夫还是摇摇头。哲学家感慨地说:“那你只剩下一半生命。”

这时,一阵狂风吹来,打翻了小船。哲学家、数学家和船夫都落到水里,精通水性的船夫问哲学家和数学家:“你们会游泳吗?”

两人大叫:“不,我不会!”

船夫深深叹息道:“那么你们将失去全部的生命!”

哲学家和数学家都是我们所认为的具有很多知识的学者,但是当面临生活中的突发事情时,他们的知识并不能帮助他们保全性命,或者说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所以,知识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我们也许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哲学家,但是我们并不一定是个具有创造力的哲学家,并不一定能接受新事物,不能对新鲜、新奇的事物作出敏感和及时的反应。但是智慧不同,智慧的力量是无限的,真正的智慧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说,一个有知识的人并不一定拥有智慧。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一再强调知识与智慧的区别: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因此,博学家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两者比较就如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聪慧女性的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其灵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根源在于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生活中,我们常常积累了很多关于事情以及很多事物的大量知识,但是要按照学到的知识去明智地行动,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传授人们有关行为、宇宙、科学和各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些教育机构很少帮助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在讲台上或实验室里夸夸其谈的专家,并不一定懂得一些生活常识。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有人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积累大量知识和信息才能进化。但事实却完全相反。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积累了大量如何杀人及破坏的知识,战争的武器越来越先进和高端,正是那个知识在不断扩大各个地方的战场,阻止我们结束所有的战争。同样,有关环保的知识也没能阻止我们杀害动物、掠夺资源和破坏地球。这些事实都一再地提醒我们:积累知识并不能通向智慧。因为智慧无法在书中或任何知识当中获得,也无法加以累积、聚集、背诵、储存。知识永远不能解决我们人类的问题,理解这一点就是智慧。

然而,我们一直活在一个知识的传统当中,去接受、传承、重复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和理论,我们把那些统称为知识。那些知识都是过去的积累,是已经死去的东西用一种文字或其它形式保留下来的尸体而已。可是我们却把这样的知识奉为权威,当作一种神去崇拜和敬畏。尊敬知识,难道不是在尊敬一种死去的东西吗?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训练、方法、体系造成了一种习惯模式,一种重复活动,因而造成了一颗机械的心。知识的持续运动,无论它是多么的专业,都会使心陷入陈规,陷入一种狭隘的生活方式,误导我们把考试和学位当作衡量智慧的标准,从而培养了一种逃避人生重大问题的心智。

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否则便只能成为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智慧的理解必须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慧观,认识到非逻辑的直觉、想象、灵感的重要性,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观,才能真正拥有智慧并获得自由。

同类推荐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曾国藩厚黑智典

    曾国藩厚黑智典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曾国藩厚黑变脸智典、曾国藩厚黑诛心智典、曾国藩厚黑韬晦智典、曾国藩厚黑纵横智典、曾国藩厚黑借势智典。
  •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流派与经典著作。包括周公旦与《周礼》、道家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庄子与《庄子》、道家列子与《列子》、儒家孔子与《论语》、儒家孟子与《孟子》、儒家荀子与《荀子》、儒家与《曾子》、儒家与子思、儒家与《孝经》、儒家与《大学》、墨家墨子与《墨子》等。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雾灵庄园的黑暗魔法师

    查理九世之雾灵庄园的黑暗魔法师

    神秘的世外桃源,拥有超自然的天启者!远古的诸神现身于蒙昧的村民当中?!恐怖的噩梦,残忍的恶犬······笑容如天使的黑魔法师,隐藏着怎样的目的?当天眼开启时,一切罪恶都将诸于世间。恶之花结出的果实,终究会在灿烂的阳光下枯萎!
  • 一起的日子,空梦乱戏

    一起的日子,空梦乱戏

    少郭小明遇上大师,大师传授武功,成为武林高手。大师遭遇屠杀,郭小明坚持帮大师击退那些人,保护大师。新书,多顶。
  • 伤寒辨要笺记

    伤寒辨要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空间修炼者

    空间修炼者

    作为一个天才,就应该美女围绕,被世人瞩目,可是一个没落的天才呢?看他一步步成长,蜕变,崛起,巅峰天若阻我,我变灭天---少天
  • 康德的智慧

    康德的智慧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今天,我们来学习和研究康德哲学,并非是附庸风雅,而是为了训练我们的思维,改进我们的思维习惯,扩大我们精神生活的视野。康德哲学是我们了解西方理性精神的一个关键,为此,我们思考再三之后,从康德思想中精挑细选了最具影响力,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最具冲击力,对我们的观念最具启发性的篇章组成了这本可以雅俗共赏的案头藏书。本书包含有批判哲学、美学、伦理学等内容,力求将康德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展示给读者朋友,希望读者能在闲暇之余走近康德,了解康德,从中有所收获。
  • 萤火小集

    萤火小集

    普通人的平凡经历中,蕴含着许多平凡简单的真道理,有关生存、发展、生活的真道理。这些简单的道理,虽然浅显,但正是这些道理的叠加和延伸,才有了许许多多的真理,比如“春耕秋收”,比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比如“先做人,再做事”,等等;同时,也正因为这些道理的浅显,所以极容易被人忽略。这些简单、平凡道理的累积,才是真理形成和发展的真正基石。
  • 异能学院之命运

    异能学院之命运

    “为什么这样摆弄我们的命运,老天我恨你”,“对不起,我们已经没有可能”,“为什么要背叛我们,我们不是好闺密的吗”,“我们以后是敌人”,“就让一切回归原来”,“你惹怒我,你就要知道后果是什么”,当一切真的回归原来,只剩下她,
  • 枕边小品:花季雨季全集(心语卷)

    枕边小品:花季雨季全集(心语卷)

    花季雨季,是生命真正的开始,我们要学会勇敢地争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阳光和雨露,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虽然有的花在镁光灯下灿烂夺目,有的在荒野迎风飘扬,有的在路旁奋力绽放,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我们都在沐浴阳光,经历风雨,都值得珍藏和回忆,本书既是对青春的铭记也是对青春的致敬。
  • 山茶公主与百合仙子的邂逅

    山茶公主与百合仙子的邂逅

    花仙子公主和人类世界平凡女子成为姐妹,花仙国面临距大危机,但国王不让公主离开城堡,公主想办法离开城堡后与女子的种种邂逅,女子帮助公主保护了她的国家
  • 太古邪王

    太古邪王

    【强力推荐】神中神、魔中魔,若要我命由我不由天,杀人杀己杀苍生!太古邪王归来,地覆天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