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思想上,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暴力的人类。我们有侵略性、好竞争,残暴,就内在而言,暴力就是侵略、愤怒、怨恨、冲突、压制、顺从、比较,这一切就是我们自己。暴力不仅因为经由信仰和制约等等人类的分裂而存在,而且它也是我们通过一种社会模式寻求个人安全的手段。当我们关注于爱和关心时,哪里还有会有暴力的空间呢?
没有空间,就生暴力
任何能活动的东西必须有空间。我们在生态上、社会上没有空间,我们的心也没有空间;我们没有空间的现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暴力。
——《智慧的觉醒》
《道德经》里面有一段话:“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大概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穿在一个轴毂上,留出一定的空间没有填实,才会有车轮的用处。团弄泥巴做成陶器,留出一定的空间没有填实,才会有器皿的用处。房子里凿出窗户、门洞,留出一定的空间没有填实,才会有做居室的用处。所以说,要实现使用的便利,空无可以发挥它的效用。车轮、器皿、房屋要实现功用,在适当的地方就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例如房屋要有空出的窗户才能够采光和透气,才是有用的房屋。
同样的,社会上、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之间、个人的内心里也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一定的“空无”,才能够发挥爱的功用而不至于产生暴力。我们在生态上、社会上没有空间,我们的心也没有空间;我们没有空间的现实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暴力。
当一个房间堆满家具时,就没有走动的空间,内心处在最彻底的困惑时也是如此。当我们的心完全被困惑、嫉妒、占有、仇恨、恐惧、焦虑、愤怒等情绪填满时,根本不会有逃离其中的念头产生,就像堆满家具的房间,完全动弹不得。假如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传统,实在狭小得要命,我们就会产生想破门而出的欲望,这本身就是一种暴力的表现。
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才不会导致交往关系产生矛盾和冲突。因为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我们自己占据了一定的安全地带。一旦这个自我的空间被人触犯,我们就会感到焦虑、压抑、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因此,“亲密无间”并不意味着没有空间,依赖、占有、自私自利等都侵犯到关系中的空间,而导致嫉妒、仇恨、哀伤等种种暴力。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那个读者的旁边。实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更多的人选择立即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提出反抗:“你想干什么?”
人需要拥有一定的空间来保证自身存在的安全,因此,必要的空间是维系关系的保障。因为只有留出适当的空间,彼此之间才会有观察的自由和表达爱的机会。没有空间的头脑只会充满暴力,而不会产生爱,因为爱只存在于自由的状态中。如果我们的心真的很忙,有意识地忙,整天忙忙碌碌,那么,我们显然就没有空间,没有一种安静让我们发现新事物,也没有爱的动力。
不仅是头脑需要空间,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同样也需要空间。然而人类大发展趋势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我们的行为不断破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损害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由于人类的贪婪、无知、冷漠和缺乏远见,我们永不满足地开发土地资源、掠夺石油煤炭、砍伐森林、毁坏湖泊、屠杀生灵,为了牟取经济利益不断与动植物抢夺它们的栖息地和生长空间。我们为了扩张自己的欲望领域而侵犯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人类暴力的触角已经伸向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近年来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就是我们侵犯其他生命空间行为所引发的恶果。如果还继续这样过没有空间的生活,我们终将被自己引发的暴力所毁灭。
要想过没有暴力的生活,我们要懂得给自己、给他人生命空间,因为一个有空间的头脑会获得更自由、更广阔的、更巨大的能量,才能愉快自然、无拘无束、热烈奔放地去爱,才能营造一个真正和谐美好的世界。
愤怒的根由
对他人的依赖和期望,还包括社会的环境已经我们内在的心理因素,都是导致愤怒产生的原因。
——《你就是世界——如何对待你的生命》
当我们的某种意愿不能实现、某种目的不能达到的时候,这样的挫败感往往会产生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那就是愤怒。
1936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中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获几分就能够拿到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有一只苍蝇落在了主球上,于是他挥手将苍蝇赶走。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了回来。路易斯只好又用手将它挥走。然而没想到的是,那只苍蝇似乎专门和他作对似的,来来回回在他的眼前飞来飞去,一会落在主球上,一会又在眼前转动。这下可把路易斯激怒了,他用手抓也抓不到,赶也赶不跑,心里面又急又恨,在场的观众也发现了那只苍蝇和路易斯愤怒时滑稽的表情和动作,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可那只苍蝇仍不依不挠地在他周围嗡嗡地飞着,路易斯顿时狂躁到了极点,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而球杆恰恰碰到了主球,裁判作出击球的判定,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
一路凯歌的路易斯顿时方寸大乱,内心既愤怒又暴躁,在接下来的几个球中,他连连失利,而对手却愈战愈勇,终于赶上并超过了他,最后将冠军的头衔摘走。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尽了。
愤怒就这样轻易地毁灭了一个世界台球冠军。
愤怒是我们常有的一种情绪,遇到稍有不顺心的事或与别人产生冲突,我们的内心就会躁动不安,甚至对他人怒目相向,冲动地做出辱骂、殴打他人的事情,结果不仅是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轻微的生气,它来得快也去得快,但那些由潜意识的心理原因造成的愤怒情绪则更敏感,而且也很难消除。
愤怒也是一种暴力,不只是杀人才算暴力,狂躁的愤慨、刻薄的言词、排斥他人的姿态,或因为恐惧而不得不低声下气的畏缩,这些都属于暴力。而且,暴力最通常的表达就是愤怒。大多数人并不介意生气或者愤怒,我们为此还找到了很好的借口:当别人或我们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者遭遇攻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变得愤怒?当我们的家人受到侵犯,我们便认为有十足的理由愤怒。如果我们的国家、政治经济或传统文化受到干扰或侮辱,我们也有十足的理由愤怒。即使我们的空间、时间或小小习惯、意见受到侵犯,我们也会愤怒。然而,以愤怒的方式去对别人的行为作出反应,结果只能是产生更大的愤怒和暴力。
我们可不可能根除内心各种形态的暴力,同时还能继续生存于这个凶残的世界中?如果可能的话,相信这个清除的过程就能将世界导向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要想超越暴力,既不能压抑它,也不该拒绝它,我们必须正视它、研究它、深入它、跟它亲近。如果我们一味谴责或为其辩护,不断为愤怒寻找正当的理由,那么愤怒只会一直持续下去。可是我们时常会忍不住谴责辩护,所以,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暂且停止一切谴责与辩护。当我们终止了对愤怒的谴责和评判,我们就会有一种直接了解愤怒的体验,在那种体验里,这种了解就会带来一个变革,那就是愤怒的消除。
仇恨的过程
仇恨产生于缺乏真正的爱,嫉妒和欲望就是仇恨,如果我们的欲望没有得到实现,那么嫉妒、羡慕、鄙视、排斥、怨愤等仇恨的心理就会产生。只是被动地观照和理解,才能消除仇恨。
——《生命的注释——浩瀚无垠》
爱与恨,不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那样简单,一面是爱,一面是恨,所谓爱恨缠绵,它们总是交织在一起,爱的过程中也许就带着恨,恨的过程也未尝不可夹杂着爱。
一名年轻的女子和丈夫结婚不久,就经常因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等鸡毛蒜皮的问题和丈夫大吵大闹。尽管这位年轻女子的丈夫依旧像他们恋爱时那样深爱他的妻子,然而这位妻子却越来越感觉丈夫不像以前那样甜蜜浪漫、浓情蜜意,而且工作上也没有长足的进展,因此生活并未变得如以前所想象的那样幸福。她甚至开始恨丈夫的无能,恨自己当初没有眼光嫁给了他。慢慢地,女子一旦和丈夫吵架,就变得非常生气,一赌气就十天半个月都不和丈夫说话。丈夫安慰她别再生气了,小心伤了身体。她却说,我就要气死给你看,都是你惹我生气的。这样反反复复,最后她的身体真的越来越差,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不仅患上了多种病症,而且精神状况也出现了问题。
我们是否也像这个女子一样时常感到不满,内心往往充满仇恨,恨别人、恨社会,甚至还恨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痛苦。仇恨和不满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极其令人不安的东西。
仇恨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们缺乏真正的爱,恨的过程也是不去爱的过程。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制造仇恨,甚至把仇恨误当成爱。而爱也是一件奇怪的东西,它常常和思想交织在一起,然后将爱腐蚀成为别的东西。当你想到某个你爱的人,那个人就变成了令人愉快的感觉、记忆、形象的象征,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爱。因为爱是火焰,没有思想、嫉妒、敌视、利用的烟雾等头脑的产物。而只要心灵负担着头脑的产物,就必然有恨,因为头脑是仇恨、敌视、对立、冲突的座椅。因为思想总是在竞争,总是在寻求结果、胜利,它的实现就是快乐,而它的挫折就是仇恨。
只要我们看不清楚思想和爱的区别,我们就摆脱不了欲望的纠缠,我就会因为欲望的不被满足而产生不满和仇恨。当我们期待某种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都是在投射自己的欲望。我们将通过占有欲和别的欲望获得不断的成功,但那只是仇恨的另一种形式,然后冲突会再次发生。如果我们的欲望没有得到实现,那么嫉妒、羡慕、鄙视、排斥、怨愤等仇恨的心理就会产生。而恨只会产生更进一步的恨,一个建立在恨、嫉妒基础之上的社会,一个人与人只会相互竞争、每个人都在保护自己利益的社会,总是处于对内、对外的战争之中。
如何将心底这根深蒂固的仇恨拔除?我们需要这样一种觉悟:如果我们能够直接体验一种感觉,而不命名它,我们会从中发现很多东西,那么跟它的搏斗就没有了。因此,当仇恨呈现的自己的时候,就让我们被动地观照它。不要被吓着,不要责备或找借口,只是被动地观照,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事实上根本没有一个被称作仇恨的东西存在。
批评与暴力的渊源
我们大部分人为了塑造别人,为了干预而去批评。通过批评去灌输我们的理想、性格、个性、看法,决定他人应该走或者不应该走的道路,这就是一种强制他人的暴力行为。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批评,总是向他人——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下属、我们的朋友……灌输我们个人的思想,强行决定其他人应该走或者不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看似好意的批评背后,往往潜藏着我们塑造别人、干预别人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使我们富有攻击性和暴力倾向,而不会对我们的成长和人际关系有太多的帮助。
一个女初中生有一天在校园里公然佩戴耳环,被班主任发现。班主任立即要求她把耳环摘下来,说这样是违反校规的。然而那名女生却执意不肯将耳环摘下。刚开始班主任还非常有耐心地批评,但那名女生依然不理睬班主任的话,这下可把老师激怒了,于是班主任将这件事情通知了这名女生的家长,并让家长进行批评教育。
一回到家里面,母亲就让她站在客厅里面自我反省将近一个小时,然后再不停地进行严厉批评。然而那名女生从此以后变得更加叛逆,也更加不爱学习。她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已经习惯了,甚至老师批评她是个坏孩子,她就刻意按照坏孩子的形象来装扮自己。
本来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是出于教育的目的,但是结果却背道而驰。我们也知道,人都是喜欢被表扬的,谁也不喜欢被批评,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批评的声音的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明明不喜欢批评,可是却又对他人施加批评。所以,批评其实也是一种暴力,它和暴力、权威一样是一种对他人的控制。
我们大部分人为了塑造别人,为了干预而去批评。通过批评去灌输我们的理想、性格、个性、看法,决定他人应该走或者不应该走的道路,这就是一种强制他人的暴力行为。批评他人哪怕是自我批评,其实都是在社会关系中制造障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