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不喜欢晦暗的事物,即使草木也需要阳光才能生长。同样,阴沉感的谈话,会让人产生疑虑、厌恶感及压迫感。
2.拥有个性的声音。
有的人说话的声音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优美的嗓音确实很容易打动人。很多人在谈话时,非常注意说话的声音,他们会依据自己的个性、谈话场合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变换说话的声音,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语气肯定。
每个人都拥有自尊心,很容易被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伤害,这样便会下意识地表现出拒绝的态度。所以想让对方听自己说话,首先得倾听对方想要表达些什么。所谓“说话语气肯定”并不是指肯定对方说话的内容,而是指留心对方容易受伤害的感受。
4.语调自然而变化。
自然的声音总是悦耳的,交谈不是演话剧,无论自己拥有什么样的语调,都应自然流畅,做作的声音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当交谈的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时,应采用以下的技巧:当前一个人声音很大时,我们就要压低声音,做到低、小、稳;当前一个人音量较小时,我们就要略提高声音,使声音清脆响亮,以引起大家注意。
5.习惯用法。
每个人对于语言都拥有各自的运用标准,一旦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会有不协调的感觉。在与人交谈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或对方的情况而分别使用适当的语言。如果不分亲疏远近,一律以和同事谈话时的措辞来交谈,那么就不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6.思路有条理。
当目前的谈话争论不休,而且没有头绪时,我们如果想站出来讲话,就要力求词句简短,声音果断,说话有条理。想要做到讲话有条理,就需要我们在开口说话之前稍作思考,想好发言的逻辑性,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在说的时候要突出重点,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详略得当。
谈吐动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本领,但是如果坚持下去,总会有一天,我们的口才也会像那些星光熠熠的哈佛人一样,为自己带来数不尽的财富。
奥巴马的口才炼金术:只说能做到的。
课前预习。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被誉为“民主党近几十年来,罕见的有思想、有能力的政治家”。奥巴马曾在一篇演讲中提到,有一位父亲刚失去工作,他老泪纵横地说,他正发愁怎样才能付得起没有医疗保险的儿子每个月4500元的救命的医药费;还有一位高中毕业的女孩,有不错的学习成绩,想上大学深造,却没有钱支付学费。奥巴马由此疾呼:“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帮他们?”
“这才是美国的承诺,是为我们自己负责,但我们也与这个国家休戚与共,我要为我们的兄弟姐妹负责。这是我们应该保持的承诺,这是我们现在所要的改变……我将为95%的工薪家庭减税,因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我们最不该做的事就是增加中产阶级的税负。”
这就是奥巴马的承诺,不浮夸、实际、让人觉得切实可行,这也是他能够吸引众多选民的原因。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的领导人是一个只说大话却没有实际行动的人。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己能得到多少实惠,而不是仅仅听他们说的话有多漂亮。
课堂指导。
综观古今中外,凡是有作为的人,都把说话有分寸作为自己必备的修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分寸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哲学。但中庸之道抽象,很难恰当地把握其中的内涵;而分寸之道,却是一种被形象化了的尺度,易于让人明确地把握,具有可为人所用的实际操作性。
奥巴马是相当聪明的,当他的竞选对手大肆宣扬他们的政策会使美国多么美好时,奥巴马并没跟随他们的脚步,用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蛊惑普通民众,他不想用实现不了的方针政策获取一时的胜利而输掉整个未来。他的出发点是让民众知道他们能做什么,而且只承诺自己能做到的事。美国一位著名的保守派专栏作家这样评价奥巴马:“这个家伙很聪明,他知道在什么样的时间,讲什么样的话。”
每个普通人面对的困境与窘迫,是奥巴马分析的局势,他的承诺也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没有天花乱坠的信口开河,只有实实在在的方法与措施。他在演讲中进一步解释了他所说的承诺,就是让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在这个承诺中,市场会奖励主动和创新,促进增长;公司承担为工人创造工作机会的责任,依照规则行事。同时,他再次强调,政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可以去做普通人无法完成的事,如保护每个人免受伤害,给每个孩子提供正规的教育,使街道的水源保持干净,孩子的玩具安全无害,投资新的学校、新的道路,以及新的科学领域和技术。政府是为民众工作的,而不是与民众作对的。
奥巴马正是凭借自己的务实、实事求是的语言风格,博得了选民的心。任何想成功的人也应该具有这种注意实际的说话态度。承诺自己办不到的事,虽然会逞一时之快,但终究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因此也不能博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
哈佛的教授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梦想中的成功,也为了别人都认可自己,做一个诚实的人,待人真诚,讲话真实,这样,前进的路上才会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平坦。那么,如何做到以一颗真诚的心与人交谈呢?
1.话说不到位不行。
说不到位,别人就不能理解自己的真实用意,自己提出的想法或要求也就不会被人重视和接受,这样非但事情办不成,还会被人瞧不起,不仅不能获得别人的欣赏与亲善,更没法赢得别人的友谊和器重。
2.话说得太过头不行。
要求太高,言辞太尖刻,让人听了不愉快;不识大体,不懂规矩,不知好歹的人常常让人敬而远之,也同样无法与人正常交往。
在现代社会,办事讲人缘,成功靠人缘。而所谓人缘,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融洽靠的就是说话有分寸。话说对了,可能扶摇直上,平步青云;话说过了,则可能“一着走错,满盘皆输”,毁掉一生的前途。哈佛人流行这样一个原则:只承诺你能做到的,然后尽力超越你承诺的。的确,说话靠谱才能让人相信人是靠谱的。因此,要想立足于社会并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
把话说得与众不同才能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课前预习。
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的形象化的语言被评论为“残酷而粗鲁,蛮横又无礼,却常常有声有色”。他的前新闻部长也曾经感叹“他能创造出一些诙谐有趣的词语……”当约翰逊还是副总统时,曾在一次国会秘密会议上,因没人认同他而气冲冲地走出议会室,并对他的助手说:“我现在才明白caucus(国会秘密会议)和gactus(仙人掌)的区别,那就是仙人掌的刺是长在外面的。”
还有一次,他在谈到忠诚的问题时说:“我喜欢那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亲我屁股式的忠诚。”
课堂指导。
如果想让别人记住自己,必须有某种独特的地方,可以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长相,如椒盐色胡须或者一绺红胡子,但是这只能帮助我们引起人们的注意。除非有伟大人物的那种超凡的魅力,否则我们就必须培养自己的与众不同风格,这是让别人永远记住我们的最好方法。
美国人类行为研究者汤姆士说过:“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对于约翰逊总统的“幽默”,有人只是耸耸肩,并不屑地说:“他毕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淳朴人嘛。”然而,另一种理论似乎更可信,那就是约翰逊这种直接而毫不忌讳的语言风格是因为他存心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哈佛,上至教授,下至学生,都十分注重对自己谈话风格的培养。谈话的风格,与别人交谈的方式,都能为我们的成功提供很大的帮助。讲话的风格,不仅仅是使用词汇的问题,而且是使用词汇的方式方法的问题,因此讲话风格也能反映出说话者的态度和修养。
要想说话有自己的风格,一方面,不要模仿别人,也不要表现不属于自己风格的东西。
向别人学习是件好事,但不能模仿别人的风格或说话的口吻,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不用过多解释。
另一方面,在谈话的时候要自然。
有些人与别人谈话时,认为自己有必要装腔作势,或者戴上一副假面具;有些人试图表现得过于热情,有的时候甚至表现出媚态;有些人急功近利,就像做电视商业广告一样。这些人的失误之处在于他们表现的不是自己的本色,因此别人自然不会认同他们的观点。
另外,有一个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进行演讲(如演讲赛、竞职演讲、即兴发言等),由于受时间、地点、气氛及相同主题的制约,很容易发生“千人一腔”的“撞车”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与众不同,就需要有“大路拥挤走小路,小路人多爬山坡”的创新精神。哈佛心理学教授常说,新奇的事物刺激度强,而“喜新厌旧”又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特点,因此,能否出新就成了演讲成败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可以参考以下两点:
首先,演讲者应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采取避“长”扬“短”的战术。这种方法既快捷又方便,如果用得恰当,往往可以达到以弱胜强的效果。比如,如果演讲者本身是一个不善用修饰词令进行演讲的人,那么,便不必使用那些生硬的修辞,可以运用平实质朴的语言,突出自己的真诚,这样反而会更加亲切。
其次,可用一个崭新的概念来称呼听众,让他们对这个概念进行自我认定。演讲者对听众的称呼,看起来是个很简单很平常的事,但如果称呼得体适宜又新颖别致,将会起到沟通演讲者与听众的桥梁作用。
有人说,哈佛是一个充满财富与创造力的地方。其实,哈佛更是一个教学生学会创造财富的地方。想成为一个出众的人要先赢得别人的瞩目,而赢得别人瞩目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有出色而独特的口才,就像哈佛教授告诉自己学生的那样,成为让人过目不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