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西方音乐之父”巴赫
“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
“巴赫”是一个姓氏,巴赫家族出过几十位音乐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J.S.巴赫,我们平时讲的巴赫,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指的就是J.S.巴赫。
巴赫一生都在创作,他的作品大多和宗教有关,作品数量也极其庞大。1958年德国音乐学者史密特“巴赫作品主题目录”所定Bach-Werke-Verzeichnis(简记为BWV)编号的作品就超过1000,实际作品的数量比这个数字还要多得多。
巴赫在世时是著名的音乐家,但他在世时的成就远没有现在的评价那么高。直到1829年,著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重新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使公众重新注意到巴赫的作品,巴赫在音乐史的地位重新被认识,他的大量作品也开始被重新发现、演奏并受到世人的极力推崇,直至现在。巴赫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率钢琴曲集》、《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巴赫一生的主要成就还在于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使之平民化。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另外,他也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第59章 “交响乐之父”海顿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1809年),1732年3月31日生于奥地利与匈牙利边境奥地利的一个村镇罗劳,他的父亲是世代相传的车匠,母亲是贵族府中的厨工,家境贫困,12个孩子中有6个夭折,海顿是12个孩子中的第2个。
1761年海顿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繁重,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后来他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这些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使他名震全欧洲。
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18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体裁广泛,涉及声乐、器乐等各个领域,尤其在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形成、完善和发展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是世人公认的“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奠基人”。他晚年的作品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真正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的音乐作品对同时期另一位大音乐家莫扎特和其后的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顿一生经历坎坷,生活道路曲折。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却用纯朴、善良和慈爱的心,将毕生的才华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国家和人民,并忠贞不渝地为他们寻找着欢乐和慰藉。
海顿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音乐作品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
§§§第60章 “音乐神童”莫扎特
有着“音乐神童”之称的莫扎特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个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莫扎特3岁开始学习钢琴,4岁就能记住许多曲谱。5岁便开始自己作曲,6岁跟随父亲到欧洲旅行演出,当时,轰动了整个欧洲。
这个音乐天才莫扎特后来还当上了宫廷乐师。在受到王公贵族赞赏的同时,他也尝尽了上层社会的轻蔑与冷漠,后来,他毅然辞去乐师职位,不再任人摆布,成为奥地利第一位自由作曲家。
莫扎特曾经在维也纳民族剧院从事歌剧创作。他写《费加罗的婚礼》的影响很大,甚至在布拉格也家喻户晓。之后《唐璜》完成并得到演出机会。在维也纳,莫扎特发现了J·S·巴赫(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位西方音乐之父)的作品,并对巴赫的复调技法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对他后期的创作起了重要影响。
1789年4月,贫困中的莫扎特由他的学生卡尔·利希诺夫斯基公爵带领,到柏林、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地演出。虽然轰动一时,他仍未能脱离经济困境。这种生活上困难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在重病中他写了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其中由于病入膏肓,部分由人代笔创作,终未能全部完成,便与世长辞了。
莫扎特只活了36岁,却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最出名的乐剧有《安魂曲》、《唐璜》和《魔笛》。作为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一生的创作相当丰富,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宗教音乐等。
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优美、欢乐,而又不乏悲伤的色彩。他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第61章 “乐圣”贝多芬
古今中外,有两个被称为“乐圣”的人,他们便是中国的李龟年和德国的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前面我们提到的海顿、莫扎特并称“维也纳三杰”。
贝多芬出生时和海顿一样贫穷。他的父亲是一个宫廷乐师,母亲是仆人,贝多芬的父亲也希望儿子能和莫扎特一样从小登台演出,8岁的时候,贝多芬就在父亲的安排下登台表演了。之后他也去了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在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给贝多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希望。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钢琴曲《悲怆》、《月光曲》等。
贝多芬给我们的印象一向是比较强悍的,这或许是因为他一生磨难太多,他总在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缘故吧。让我们用心去倾听他的《献给爱丽丝》,感受他心灵中浪漫的一面吧!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是贝多芬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中最出名的一首。这首曲子饱含他对爱情的憧憬与希望。
贝多芬一生都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也曾经期盼过一个理想的爱人。因此,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传。在贝多芬将近40岁时,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他深深地爱上了她。在心情非常愉悦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贝多芬还在乐谱上题了“献给特蕾泽”这样几个字。后来,特蕾泽一直保留着这份乐谱。
但在贝多芬逝世以后,他的作品目录中并没有发现这支曲子。之后,德国音乐家诺尔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在这首乐曲出版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这首曲子便被称为《献给爱丽丝》了。
这首曲子主要描绘了特蕾泽温柔、美丽的形象。曲子的主题先后出现了16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细细品味,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正向特蕾泽诉说,乐曲后半部分则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最后,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氛围中结束。
贝多芬在音乐上才华横溢,但在生活上并不顺心。他终身未娶,26岁就丧失了听力但这样的命运并没有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创作中。世界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第九交响乐》,就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听觉以后创作的。
贝多芬并不像大多数音乐家那么幸运,他直到30岁才举行了首次个人音乐会,从而确立了自己作为音乐家的地位。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 《第一交响曲》、 《奏鸣曲》、 《第九交响曲》、 《庄严弥撒曲》、 《命运交响曲》等,这些都是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贝多芬创作的音乐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同时也体现了他坚毅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贝多芬的音乐在艺术上勇于创新,敢于变革,在音乐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因此,人们尊称他为“乐圣”。
§§§第62章 “浪漫钢琴诗人”肖邦
欧洲有一个伟大的作曲钢琴家被誉为“第二莫扎特”,这个人便是波兰鼎鼎有名的“钢琴诗人”肖邦。他的作品流传很广,很多地方的孩子从小就练习他的钢琴曲。由于肖邦的作品中常有一种宁静、哀伤的情绪,他就被称为“浪漫诗人”。
肖邦(1810~1849年)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的一个小城,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十分喜爱波兰的民间音乐,6岁学钢琴,7岁学作曲,8岁便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18岁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肖邦年轻时正值波兰被别的国家瓜分,他在20岁时离开波兰,流亡国外。这期间,肖邦在钢琴演奏方面和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段时间写成的。肖邦在巴黎时亲眼看到祖国波兰被沙皇入侵,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忧国的情怀。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这个爱国艺术家断然拒绝了。音乐家舒曼将肖邦比喻为“花丛中的大炮”,说肖邦向全世界宣告了“波兰不会灭亡”。
肖邦交友广泛,他的好友包括诗人缪塞、巴尔扎克、海涅和亚当·密茨凯维奇,画家德拉克洛瓦,音乐家李斯特、费迪南·希勒,与门德尔松也有过交流,女作家乔治·桑还曾与他有过一段恋情。
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还嘱托亲人把自己的心脏带回波兰。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礼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举办肖邦葬礼的教堂历来不允许唱诗班中有女性,葬礼因此推迟了近两周,最后教堂做出让步,允许女歌手在黑幕帘后演唱,使得肖邦的遗愿能够实现。有将近三千人参加了肖邦葬礼,演唱者还包括曾为贝多芬演唱安魂曲的歌手。肖邦被安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里,至今仍吸引着许多参访者,即使是在冬天墓前依然鲜花不断。肖邦在波兰的好友将故乡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洒在肖邦的墓上,使肖邦能够安息。
肖邦的创作满怀炽热的爱国之情。当他客居国外,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当即写了《革命练习曲》,用来寄托对祖国的思念。肖邦的创作以钢琴曲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前奏曲、奏鸣曲等。音乐家舒曼喜欢给自己的作品加上文学性的标题,如《童年情景》(作品15)、《少年曲集》(作品68)、《森林情景》(作品82)等,而肖邦则对此深恶痛绝,他的《g小调夜曲》(作品15之3)原想注上“悲剧《哈姆莱特》观后感”字样,后来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说:“让人们去猜吧。”让音乐本身去说话,不把主观臆想强加给听众——这就是肖邦的信念。“让人们去猜吧”,聆听肖邦的作品时,不要忘记对这位浪漫钢琴诗人的情怀有所猜想。
§§§第63章 “俄罗斯音乐之魂”柴可夫斯基
就像肖邦是波兰音乐的代表一样,俄罗斯也有一个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魂”的人,他便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1840——1893)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和作曲,但由于父亲反对他从事音乐工作,后来学习了法律。从法学院毕业之后,柴可夫斯基又去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之后,他辞职专门从事音乐创作。
柴可夫斯基性格内向而懦弱,感情丰富,因为家庭的不幸,他曾经走进冰冷的河中企图自杀,但这个敏感的音乐家没有死,却因此得了严重的肺病。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妻子,但一直给家里寄生活费。
曾有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赞助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事业,每年给他提供600卢布的资金供他创作,老柴(中国乐迷对他的称呼)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
当他们14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可夫斯基再一次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3年后在莫斯科去世。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还模仿莫扎特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善于描写心理感情,如《六月的船歌》、《悲怆》等,不像那些深奥的交响曲,而能让人一下子体会到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情感。
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最著名的有《黑桃皇后》、《天鹅湖》、《叶甫盖尼·奥涅金》、《睡美人》、《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第64章 神圣的闪光“舒伯特”
舒伯特也许是中国大众比较熟悉的几位古典音乐大师之一,他的《圣母颂》、《小夜曲》、《鳟鱼》、《摇篮曲》等都广为流传,这些曲子被用来作为手机、电视、录音机等的试音曲,音乐盒里面的音乐也多有他的作品中的某一首。
舒伯特的人生很短暂,只有31年,但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1000多部作品。可以想见,这位音乐家从踏上音乐之路后,有多么的勤奋!舒伯特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在与父亲和兄弟演习四重奏时,父亲时有误奏,舒伯特每次都会敏锐地发现。12岁时,他进入神学院学习,接触到很多音乐,也开始了作曲,然而他却常常为没有钱买五线谱而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