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戏剧方面的成就,莱辛还发表过两本评论集——《新文学通讯》和《汉堡剧评》。前者有17封信,基本上概括了其戏剧理论的主要观点:创立与本民族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民族文学和戏剧;民族戏剧不应以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为模式而应以莎士比亚和英国戏剧为榜样,吸收自己的民族传统。后者由104篇评论组成,也概括反映了他的理论观点。
§§§第159章 华兹华斯:歌颂大自然的精灵
18——19世纪,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隐居着三位擅长歌颂大自然的诗人,他们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反对古典主义,提倡浪漫主义,自成一个诗歌流派——湖畔派。而这三位湖畔派诗人中,最出名的就是华兹华斯(1770~1850年),另外两位分别是柯勒律治(1772~1834年)和骚塞(1774~1843年)。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端,就是以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在1798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为标志的。1800年,《抒情歌谣集》再版时,华兹华斯撰写了一篇《序言》,而这个《序言》,成了英国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宣战的一篇艺术纲领。
1770年,华兹华斯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律师家庭。1798~1799年,华兹华斯和妹妹多萝西一起去德国小住,期间创作了诗歌《采干果》、《露斯》和短诗《露西》组诗,同时开始写作长诗《序曲》。这一时期华兹华斯的创作多以自然与人生关系为主题,歌颂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头。1803年,华兹华斯游历苏格兰,写下了《孤独的收割人》等诗歌。1807年,他出版了两卷本诗集,这部诗集的出版,标志着他自1797年至1807年,即其创作生命最旺盛的10年结束了。
华兹华斯的短诗清新夺人,长诗寓意深刻,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同时,他的诗歌理论也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160章 拜伦:独步古今的天才诗者
拜伦(1788——1824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独步古今的天才诗人。在浪漫主义文学诗坛上,他手握笔杆挥斥方道;在民族解放的政治舞台上,他身着戎装叱咤风云。拜伦只活了36岁,但他依然被后世评论家称为19世纪初英国“满腔热情的、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诗人。
拜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有一双清澈的眼睛,一头褐色的卷曲头发,皮肤白皙,嗓音极好,说话声悦耳动听。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脚是跛的,有人说这是先天的残疾,也有人说是因为他的母亲一时之气将他打成这样的。无论如何,这一点点身体上的缺陷着实给拜伦造成了痛苦和自卑。
幼年的拜伦生活得并不幸福。父亲嗜赌如命负债举家逃亡,在他只有3岁时就不堪重负自杀,剩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死后,他的母亲变得喜怒无常。拜伦就是在这样一个贫困破碎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成长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并不能遮挡拜伦的光芒。在中学时,拜伦就能够随手写出三四十句拉丁文的六韵诗行,彰显出他诗歌文学方面超乎常人的先天禀赋。
拜伦一生的成就斐然,其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他未完成的长篇诗体小说《唐璜》,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此外,他还留下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锡隆的囚徒》《曼弗雷德》《青铜世纪》等著名诗篇。
§§§第161章 雪莱和济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双雄
雪莱和济慈是18——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两人在世时间相近,雪莱1792年生于英国的苏萨科斯郡,逝于1822年;济慈1795年生于伦敦,1821年逝世。
雪莱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自小接受贵族教育,8岁开始创作诗歌。1813年,雪莱发表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抨击封建制度的专横无道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引起英国资产阶级的仇视,1818年被迫侨居意大利。
后来,雪莱先后创作了《伊斯兰的起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一家》《致英国人民》《1819年的英国》《暴政的假面游行》等诗歌诗剧,抨击当时腐朽反动的统治阶级,谴责封建统治集团的罪行,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斗争。此外,雪莱还创作了《云》、《致云雀》、《西风颂》等抒情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品呈现出丰富的想象力,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因而在英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济慈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歌代表,地位与雪莱不相上下。他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接着又陆续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十四行诗,这些诗作收录在1817年3月出版的《诗集》中。
1818~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
济慈去世时年仅25岁,不过,他诗才横溢,遗留下来的诗篇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他因此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第162章 欧洲历史小说的开创者司各特
司各特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生于1771年,卒于1832年。他年轻时当过律师,做过投资,后来才开始专心从事文学创作。
1805年,《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这是司各特一部极具分量的作品,司各特的名字也由此为世人所知。后来,他投资印刷行业,不幸的是投资最终失败,司各特承担了114000英镑的全部债务。为了偿还债务,他开始拼命地写作。最后,债务全部还清了,他的身体也因为过度劳累而垮了下来,逝世时刚过花甲之年。
从1814年到1832年去世为止,司各特一共创作了20多部历史小说,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有以苏格兰历史为背景的《中洛辛郡的心脏》、《修墓老人》、《红酋罗伯》,以英格兰历史为背景的《艾凡赫》和以法国历史为背景的《惊婚记》,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长诗《无畏的哈罗尔德》。
司各特的诗充满浪漫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欢迎,但由于当时拜伦的才华遮蔽了司各特的光芒,因此司各特开始转向小说创作,从而首创英国历史小说,为英国文学留下了多部重量级历史小说巨著。他的小说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出色地反映了英格兰、苏格兰和欧洲历史重大转折时刻的矛盾冲突。在他的笔下,历史事件毫不枯燥,总是和故事人物悲欢离合的曲折遭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司各特首创历史小说,被尊为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第163章 文学史上的“鬼才”王尔德
说完上面这些大文学家,我们来说一位我们特别熟悉的童话作家——王尔德。如果你还不知道王尔德是谁,那么你不妨去读一读那本叫做《快乐王子》的童话集,那是一部风趣幽默、近乎完美的童话作品,你一定会喜欢。
其实,王尔德的文学成就不仅仅在于童话,他还是一位特别有名的戏剧作家和小说家,写有《道林·格雷的肖像》《无足轻重的女人》《莎乐美》《狱中记》《理想的丈夫》等著名小说戏剧作品。他的作品多数唯美感人,字里行间无不显露出美感。他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和颓废派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第一个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人。
1854年,王尔德出生在爱尔兰一个家世优越医生家庭,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是有名的诗人和作家。受父母的遗传和家庭环境的熏染,王尔德自小就显露出过人的天赋,精通法语、德语和古典文学。从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毕业之后,20岁的王尔德考入著名的牛津大学。在牛津,他受到著名文学家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打下了基础。
在出版了首部作品《诗集》后,王尔德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的作品以辞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后,他又接连发表了多部散文小说戏剧作品,一时名声大振。
但是到了19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新旧风尚冲突激烈。王尔德的自由作风和大胆的政治作风很快使他成为这场冲突的牺牲品。1895年,他因遭人诽谤被判入狱两年。在狱中,他停止了戏剧创作,写下了诗作《瑞丁监狱之歌》和书信集《深渊书简》。在这两部作品中,他的写作风格发生了转变,已很难寻见唯美主义的影响。入狱之后,王尔德的妻子、亲人以及朋友纷纷疏远了他,只有寥寥数人如剧作家肖伯纳仍挺身维护他。
1900年11月30日,王尔德在巴黎去世,只有46岁,死时身边几乎没有朋友亲人陪伴,异常凄凉。一直到20世纪末,在遭到毁誉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才终于恢复了王尔德的名誉,并在其墓前为他竖起来雕像。
§§§第164章 大仲马和小仲马:文坛“父子兵”
你知道大仲马和小仲马是什么关系吗?
可能初听名字,你会以为他们是兄弟俩。不过他们并不是兄弟俩,而是父子俩。他们两个人都是了不起的剧作家,父亲大仲马1802年出生于法国,是19世纪法国最有名的浪漫主义剧作家,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一生中写下300多卷著作,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少有的多产作家。
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出人意料、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话灵活机智是大仲马作品区别于他人的特色所在。在他的作品里,比较出名的有《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其中的《基督山伯爵》更可以称为全世界通俗小说的扛鼎之作。
与父亲大仲马相比,儿子小仲马毫不逊色。小仲马遗传了父亲的文学天赋,也写下了几十部著名的戏剧作品,当中最出名的就属《茶花女》了。这部剧作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小仲马也正是由于这部剧作而一举成名,成为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
父子俩在文学创作方面有些差别,父亲大仲马侧重表现历史,专写历史剧和历史小说,而儿子小仲马则专写现代剧。不过,有一点相同的是,父子俩都十分勤奋,可以想象,也正是勤奋使父子俩有如此不凡的成就。作为父亲,大仲马很为有小仲马这样的儿子而自豪,据说曾经有人问大仲马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是哪部,大仲马自豪地回答——小仲马。
§§§第165章 雨果:以浪漫书写文学
1802年2月26日,在法国东部贝尚松城的一个军官家庭里,一个小男孩出生了。小男孩天资聪慧,9岁时就开始写诗,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了一篇《读书乐》,受到当时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20岁时,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个人诗集《颂诗集》,歌颂波旁王朝复辟,因而获得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八的赏赐。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的法国浪漫主义杰出作家维克多·雨果。
雨果天性浪漫,这不仅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生活中也同样如此。30岁时,雨果邂逅了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一下子爱上了她。从此之后,雨果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无论他们在一起还是分开,一直到德鲁埃75岁去世,中间持续近50年从未间断,一共写下了两万多封信。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变革,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他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雨果是一位高产作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在众多的作品中,最有名的几部,当属《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了,这些作品被翻译成众多语言版本,为全世界各地的读者所称赞。
§§§第166章 普希金:俄国诗歌的太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励志诗篇,叫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很多大人都将它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念诵,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这首诗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生活在一个战乱动荡的年代。普希金的家本来是王侯贵族,家境殷实,可是在他出生时,他的家开始走下坡路,渐渐没落了。童年生活的环境使普希金对当时社会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主张革命,发表了很多抨击当时封建制度的诗作,歌颂自由与进步,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因而先后两次被当时的统治者驱逐流放。但就是这样,他仍不肯低头,最终在沙皇阴谋策划的一次决斗中丧失了性命,终年仅仅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