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而在这些人物当中,孔子算得上是名声最为响亮的一个。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不仅自己勤奋学习和写作,而且还培养了众多很有成就的弟子,被人们尊称为“至圣”。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昌平乡,即今天的曲阜市南辛镇。三岁时,他父亲就病逝了,所以他跟母亲一直过着贫寒的生活。虽然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可是孔子很懂事,总是抓紧时间学习,他曾经对着河流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
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毅力的人,他一生中游历了很多地方,也担任过不少官职。他在鲁国当官的时候,鲁国的社会秩序变得非常好:买卖人都诚实守信,人们即使是在路上掉了东西都不必惊慌,因为普通的老百姓是不会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
孔子还是一个聪明而讲究礼仪的人。在平常生活中,他努力使自己的一举一动合乎社会礼仪:在长辈面前,他显得温和恭顺,总是谦虚地倾听;需要发表见解时,他谨慎地谈论,待人友善而真诚,所以很多人都很尊重和喜欢他。
孔子一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还热衷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孔子的思想主要记录在《论语》这本书里。在书中,他提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的方法,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这些思想的影响都很深远。
“亚圣”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鲁国。他生活的年代要比孔子晚百余年,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大师,所以人们称他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身世比较可怜,他三岁丧父,是由母亲一手抚养和教育出来的。小时候的孟子比较调皮和贪玩,孟母为了能让他有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甚至不惜以剪断布匹的方式教育他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绝不能半途而废。在孟母的严格管教和细心教育下,孟子终于变得懂事了。他阅读了大量的儒家经典,最终学有所成。
由于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孟子掌握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当时的很多人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向他请教。即使是国家的国君,在治理国家时遇到一些难题,也会向他求教。
孟子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口才也特别好。在他生活的战国年代,战争不断,老百姓的生活过得非常艰难,孟子因此觉得忧心忡忡,于是就决定周游列国,以自己的学识和口才去游说一些国家的统治者放弃武力,采取“仁政”治理国家。因为他有很高的名望、渊博的知识,而且在劝说的时候还很善于运用谈话技巧,所以经常能说得统治者心服口服。
孟子的思想和主要事迹主要记载在《孟子》这本书中。在书中,他着重发挥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以德服人和以德治国。他还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我们在人生中一定要保持这种善良的本性。
提倡终身学习的荀子我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从孔子兴办私人学校开始,到现今对师资投入、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视,我们国家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我国涌现了很多有名的教育人才,而在这些人才中,荀子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大学校长”。
荀子,名况,字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安泽人。荀子学习和继承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当时的人都尊称他为“荀卿”。
荀子是一个勤奋好学、知识渊博的人,和当时那些有理想的人一样,他也经常游历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在五十岁的时候,他游学到了齐国,在那里办了中国最早的学术机构“稷下学宫”,担任主要领导,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后来,他又游历到楚国,春申君封他为兰陵令,春申君退位后,荀子也退休了。在不断的游历过程中,荀子还积极办学收徒,使得儒家的思想学说更加发扬光大。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弟子。
孔子提出了“仁”,孟子提出了“义”,荀子就在两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礼”,希望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与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观点不同,荀子提倡“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只有进行礼乐教化,才能摆脱人性中“恶”的成分。
荀子一生都非常重视学习,倡导终身学习。他的主要思想见解体现于《荀子》一书中,这本书说理透彻,语言丰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荀子的著作,也有一些是他的弟子增加的。
道家始祖老子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老子的身世颇富传奇色彩。相传他的母亲在河边捡到一个李子吃了之后便怀孕了,怀了九九八十一年才生下了他。因为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也有人称他为“老聃”,但他的真名其实并不是这个。
老子姓李,名耳,是楚国人,曾担任过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老子自幼聪明好学,经常缠着家人问一些国家兴衰、祭祀占卜、观星测象的事情,家人答不上来,于是就请了学识渊博的商容老先生来给他教授知识。老子聪明好学,不仅学会了先生教授的知识,而且还经常会提出一些先生也解答不了的问题。三年后,先生主动请辞,并建议送老子去周都有名的学堂学习。在周都学习期间,老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终于学有所成,创立了道家学派。
老子博学多才,名望很高,相传他还是孔子的师父,当初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专门向老子问礼。面对孔子的感慨,他对孔子说:“你要学一学水的德。上善若水:水对万物都有好处,但是它从不争功;水虽然很温柔,但是又很坚韧,滴水石穿。”
老子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这本书只有五千字,但是蕴涵了丰富的哲学内容。书中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反两面,只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人们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后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现代,《道德经》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崇尚自由的庄子庄子不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还是先秦诸子中最富于浪漫气息的人。他和老子一样,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所以人们常将他与老子一起并称为“老庄”,把他们创立的哲学称为“老庄哲学”。
庄子,名周,原来是楚国楚庄王的后代,后来因为战乱搬到了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从此过着清贫的生活。幸好庄子天生乐观开朗,所以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感到沮丧,反而充分享受学习和生活的自由。
庄子博学多才,在当时的知名度很高,但他只喜欢自由而不受拘束的生活。他主张清净无为、顺其自然,不要因为汲汲于名利而蒙蔽了自己,给人生加上太多的枷锁。所以当楚国的国君派手下来聘请他去当官的时候,正在钓鱼的庄子只是淡淡地说,他宁愿做水里自在游玩的乌龟,也不想被人供奉起来。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以读书和思考为乐,因为思考得多了,所以他就悟出了一些别人没有领会的东西。他主张修身养性,想要通过完善自身修养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精神境界;他喜欢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世间的万物及其变化。正因为这样,庄子总能从现实中超脱出来,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比如,当他的妻子死了,别人都来吊唁,庄子却盘腿坐在地上,敲着盆唱歌。
庄子的学说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这本书中。这本书充分显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和优美灵活的文笔,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帝王之学”的创立者韩非子儒家和道家的学者都非常重视个人修养,强调人应该懂得自我约束。可是光凭个人的自觉性是很难维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于是有的人就想到了用法律和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韩非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并创立了“帝王之学”。
韩非子出生在战国末期的韩国,是贵族子弟。他曾与李斯一起跟着荀子学习,但他并没有从老师那学到多少儒家的思想,而是“喜刑名、法术之学”,也就是提倡以法律条例治理国家。
在韩非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国家之间战争不断,看到自己的国家经常被人欺凌,韩非子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都没有被韩王采纳。他觉得很失望,于是就将自己愤怒的心情和自己治理国家的思想写成了文章,如《孤愤》、《说林》、《说难》等。虽然韩非子有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写的文章却气势逼人。
后来这些文章流传到秦国,秦王非常欣赏和赞同文章中的思想,但不知道是谁写的,便问李斯(李斯在当时是秦国的宰相)。当得知是韩非子所写时,为了见到他,秦王便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原本不重用韩非子,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其出使秦国。秦王终于见到了韩非子,非常高兴,就把他留在秦国做官。最后,秦王因为听信谗言,认为韩非子留在秦国的目的是为韩国刺探军情,于是就把他抓了起来。最终,韩非子死于狱中。
韩非子的学说思想主要见于《韩非子》一书,书中的文章说理深刻,论证严密而切中要害,很有文采。
“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曹植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儿子,他才华横溢,能在七步之内就作出一首精彩的诗,所以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在评价他的时候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曹植自幼聪明且勤奋好学,他十岁时就已经诵读了十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因为知识丰富,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写文章的速度也很快,所以很讨父亲曹操的欢心。有一次,曹操召集了一批文人去观赏刚刚建好的铜雀台,并要求大家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当别人还在思考的时候,曹植就一气呵成了。曹操看后,赞赏不已。当时曹植只有十九岁。
从此之后,曹操对他倍加宠爱,一直想让他继承王位。没想到,父亲的这一想法却给本来不想当太子的曹植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也让他遭到其他兄弟的嫉妒。后来,他的哥哥曹丕继位后,就想尽一切办法想除掉他。一次,曹丕命令他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写一首诗,但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如果写不出来就要杀了他。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的意思是:把豆子放在锅里煮,下边烧的是豆茎,豆子在锅里很伤心。本来二者是同一个根上长出的,为什么要急着迫害对方呢?这里以豆和萁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的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沉痛心情。这就是著名的“七步成诗”的故事。曹丕听后也被感动了,于是就把曹植放了。
曹植喜欢自由,行为放任而不拘礼法,他的成就主要体现的诗歌创作上。他创作的诗歌融叙事和抒情为一体,很有艺术性,是当时文学的集大成者。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每个诸侯国的风俗习惯、使用的语言、货币等都是不一样的,人们在交流时很不方便。而且,诸侯国之间常常会因为利益问题而发生战争。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
秦始皇的本名叫嬴政,他不仅是秦王朝的始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皇帝,所以后人称其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出身于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他十三岁时就继承父亲的皇位,但因为年幼,当时的朝政基本上是由太后和大臣吕不韦掌管的。直到二十二岁才正式登基,亲自管理朝政。他广泛招纳人才,重用李斯、尉缭等人,终于统一了中国,定都咸阳。
除了政治上的统一,他还制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统一措施,如统一文字、对货币和度量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规定、努力让全国人民在风俗上相接近、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这些统一的举措巩固了秦朝的统治,同时也使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人无完人,秦始皇既有卓越的功绩,也有不少过失。他为了巩固秦王朝的统治,每年都要征集大量的劳力去修筑长城,使得人民荒废了农业,同时也让很多家庭破裂,于是也就有了“孟姜女哭塌长城”等民间传说。为了统一国民的思想,他销毁了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史书,民间只允许留下关于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而且还将当时的一些儒生活埋了,这些举措无疑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了非常不利的作用。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历史的长河中,能把握时代脉搏的人才更能抓住成功的机遇,董仲舒就是这样一位与时俱进的人物。
汉武帝登基初期,大权都掌握在太后和权臣手中。等到能亲自掌管朝政之后,汉武帝迫切需要有力的思想支持和贤能的臣子来辅佐自己治理大汉的天下。于是他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是最为积极的应诏者,他成功地抓住了机会,积极推行儒家思想主张,一跃成为汉代最具影响力的儒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