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马甲与马的关系人们常常根据事物的特点、规律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来给事物命名,如将长得很像鸡冠的花称为“鸡冠花”,将红艳似火的长裙称之为“石榴裙”。那么,现代人经常穿的马褂、马甲与马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马褂和马甲与马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它们是古人为了便于骑马而制作的服饰。古代社会中,马是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如果要到远方去,通常会骑马。有人为了骑马方便,就改进了当时的服饰,缝制出一些没有袖子、而且比较短的背心或短褂,穿在长袍外面,这样的服饰就是马甲和马褂。
马甲,也叫做背心,衣服短而相对宽松,且没有袖子,通常穿在长衫外面。在最初的时候,只有男子才可以穿这种短马甲,而古代的妇女所穿的马甲和里面的长衫一样长,称为长马甲。后来,由于清代的统治者原本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男女老少都擅长骑马,所以在统治者的推崇之下男女都可以穿短马甲,这时的马甲一般都长到腰际,并有花边装饰。
马褂是一种穿在最外面的短衣,衣服比较宽松,长度只能盖住肚脐,两个袖子也只能遮住手臂的一半,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所以称为“马褂”。这种服饰主要流行于清代,它是满族的传统服饰,起初只有八旗士兵穿,后来才在民间广泛流行。在当时,不同身份的人所穿马褂的衣料、颜色、衣服上的装饰都是不一样的。
在马褂中,最为特殊的要算是黄马褂了,它是皇帝特别赏赐的服饰。相传只有立下了很大功劳或是受到皇帝特别赏识或宠幸的人才有机会穿黄马褂,同时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
古代女子常戴的头饰现在的很多女生都喜欢将头发绑起来,并用发卡、头花、蝴蝶结等进行装饰,而在古代,女性所戴的头饰还要精美而贵重得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女子常戴的两种头饰吧。
古代女子最常戴的一种头饰就是簪子。这种头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固定头发和装饰,起初,它主要是用竹、木、兽骨或者玉石为原料做成的,后来,又逐渐加入了金银等贵重材料,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金钗或银钗,金银钗不仅制作的材料较为昂贵,而且在制作工艺上也更加精美,算得上是当时的奢侈品。
簪子的形状一般都是一头尖,一头大,在上面还镶嵌有钻石珠宝,或是铸造成龙凤、孔雀等美丽吉祥的图案。在古代,簪子是所有女子都会戴的头饰,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女子常会戴金银等材料做成的簪子,以此显示富贵,或是戴玉石制成的簪子,既能显示财富和身份,也能作为辟邪的物品。除了用于装饰,古代的女子还常将簪子作为爱情信物。
除簪子外,古代很有特色的头饰还有步摇。这种头饰一般只有宫廷和朝廷高官家的贵族女子才戴得起,因为这种头饰的用料昂贵,工艺也非常讲究。它主要是用黄金弯曲成龙凤、花鸟等形状,上面点缀有珠宝和玉石。因为这种头饰会随着佩戴人的走动而自然摇摆,并发出富有节奏的声响,所以称为步摇。
从古代女子常戴的头饰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手工艺方面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代的斗篷和风衣在有大风雪的日子里,现代人如果要出门,通常会戴上帽子、撑上雨伞,如果雨伞遮不住,则会穿风衣或雨衣。而在古代,人们为了防风御寒,常常也会穿斗篷和风衣。
斗篷和风衣是古代时期的两种服饰,人们一般将它们作为外衣披在最外面,用来防御风寒。多数斗篷和风衣都比较厚实,但没有袖子。其中,斗篷可以用多种材料制成,而风衣一般指的都是丝织物做成的外衣。
斗篷这种服饰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多见了,仅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流行着一种与它形态相类似的服饰,名为蓑衣,蓑衣一般都是用粽麻编成,穿在身上既能防御雨雪,同时也方便轻巧,不像雨伞一样,还得腾出一只手来撑伞。相传斗篷就是由蓑衣演变而来的,它在最初的时候也是用粽麻编织,到了明清时期才逐渐用丝织物来制作。后来,为了美观实用,人们就不用粽麻,而专用丝织物来编织斗篷,而且还常常会在斗篷上绣花。这些做工精细的斗篷并不只是在雨雪天使用,在其他的时候也可以穿。
而古人所穿的风衣外形上和斗篷差不多,只是在材料上只用丝织物来编织,面料也更加轻薄,不仅是冬天可以穿,其他的季节也可以穿。古人常穿的风衣有长款的、短款的、高领的、低领的……样式多而精致。
在古代社会中,穿着斗篷和风衣是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凡是冬天出门,不管是男女老少,几乎都要穿斗篷或风衣。但是,到了室内一定要将它们脱下来,而不能穿着这些服饰行礼,否则往往会被视为不敬。
古人对服装颜色的规定现代人在着装上讲究个性和得体,对衣服的颜色和款式并没有特殊的规定。可是在古代社会,人们并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衣服的颜色和用料,因为在当时,衣服的颜色也是身份的象征。
早在孔子生活的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产生了用服装的颜色来区分地位高低的观念。在当时,一般只有贵族和朝廷大官才可以穿戴红色和紫色的服饰或是使用这两种颜色来进行装饰,其他身份地位的人不允许使用这两种颜色。
隋代以后,这种用颜色来区分社会等级的观念得到强化,在当时,朝廷对每种身份的人能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有着明确的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能用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官府中的小吏应使用青色,士兵应穿黄色的衣袍,一般的平民可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任何等级的人都不能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以后的朝代中,服饰颜色与社会等级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加强,只是每个朝代对各阶层人能穿衣服的颜色有不同的规定,总体来说,一般只有官位高的人才能穿紫色、红色、深红色的衣服,而官位较低的人多穿青色、绿色等颜色的服饰。
当然,在古时的一些朝代,人们并不严格遵守这样的对应规定,比如在辽、金、元时期,因为是北方游牧民族统一天下,所以当时人们服饰的颜色和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
古人对服饰颜色的规定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体现,学习和了解它们,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观念和当时人们的思想。
官服图案与官位大小的对应关系古代官员穿着的服饰不仅有以颜色来区分官职的传统,而且不同等级的官员服饰上所绣的图案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官服上的图案也成为区分官位大小的一种标志。
据说从远古时期的尧舜时代开始,不同等级的人穿着的服饰上的图案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当时绣在衣服上的图案主要有日、月、星辰、山、龙、水草、火、米、斧子等,地位高的人能在服饰上用不同的图案,地位地的人只能用其中的一两种简单的图案。其中的“日”、“月”、“星辰”和“山”是古代天子的专用图案,其他人是不能随意用的。
虽然很早就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历史的传承中,很多朝代并不严格遵照这样的规定。直到明朝的时候,当时的皇帝对官服的图案作了明确的规定,官服图案与官位正式对应起来。在当时,文官服饰上常绣有珍禽,以示文明;武官服饰上绣有猛兽,以示威猛。而每个等级官服上所绣的珍禽和猛兽的图案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在文官中,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武官中一品、二品为狮子,三品、四品为虎豹……除了九品官员的官服所绣图案不同之外,皇帝还常会将绣有斗牛和飞鱼两种图案的官服赏赐给立下功劳的人。这些服装主要是朝廷官员在升堂办公或是见皇上的时候穿。清代基本上沿袭了这种规定,只在一些地方进行了细化和改进。
官服图案与官位大小相对应是我国古代特有的现象,它显示了古人浓重的等级观念,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纱帽”和官位的联系帽子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而在诸多帽子中,一般人最不愿意戴的就是“绿帽子”,做官的最不愿意丢的就是“乌纱帽”。我们都知道,乌纱帽指代的是官位,可让人觉得非常好奇的是,本来象征着权力和威严的官位怎么会和这样一种帽子联系起来呢?
乌纱帽原来是我国民间常见的一种帽子,主要用黑纱做成,为半透明状。东晋时期,晋成帝很喜欢这种帽子,于是就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都戴上这样的帽子,并称之为“乌纱帽”。可是在当时,不仅朝廷的官员戴乌纱帽,民间的百姓也常常戴这种帽子。直到隋朝之前,情况一直是这样,几乎人人都可以戴乌纱帽。
到了隋代,统治者为了凸显封建等级制度,同时也为了使朝廷官员的帽子与民间百姓的帽子区别开来,于是就规定朝廷官员的乌纱帽上要增添一定的装饰,并用帽子上的玉饰来区分和显示官职大小,玉饰越多,说明官位越高。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沿袭了这种以帽子上的装饰来区分官位大小的做法,只是每个朝代用来区分官位的装饰不是完全相同的。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他规定朝廷官员在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他还规定已经取得功名、还没有授予官位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其他的人则一律不许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就逐渐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殊标志,做官就是有戴“乌纱帽”的资格了,丢了“乌纱帽”也就是丢了官位的意思。如今,尽管做官的人已经不戴乌纱帽了,人们还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常用“乌纱帽”来指代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