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古代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我们都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可你是否知道,“中国”这个词在历史上早就已经出现,但它起初并不是用来指代我国的专有名称,而有着其他的意思。了解“中国”这个词在古代的含义,对于我们阅读和理解古典文献是很有帮助的。
“国”字在古代并不是指国家,而常常表示城市或者邦域的意思,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中国”的意思就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中间,也就是“中央之城”的代名词。
大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常以“中国”来表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同时将“中国”周边的地区,称为“蛮夷”。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这些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相对而言都比较发达,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而其他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则比较落后。
到南北朝时期,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的中原大地上出现了很多小国家,本来发源于北方的晋国向南迁移,同时认为自己处于天下的中央,是华夏的主人,所以就自称为“中国”。可是北方的一些国家也不愿意放弃“中国”这个美称,所以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国家,都称为“中国”。由此,“中国”指代的范围逐渐拓宽。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简称“中国”,“中国”这个称谓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这个词也就成为了指代国家的专有名词。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的由来今天,人们常以“炎黄子孙”来指代中国人,而中国人也以自己为“炎黄子孙”为荣。人们之所以这么称呼,主要是与中国远古时期两位伟大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有关。
相传在上古时期,人们以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为生,生活经常得不到保障。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时任部落首领的炎帝决心带领部落的成员种植一些能结果的草木。于是,他走遍高山大河,亲自尝百草。在历经千辛万苦后,他终于在南方的一个地方找到了令他满意的“草”,这就是禾苗。在试种成功之后,他还将这一技术传授给了其他的人,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炎帝种谷的技术传遍了天南地北。
为了减轻人们耕作的劳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炎帝还教会了人们耕作技术、制陶和捕猎的方法以及绘画、射箭、音乐、舞蹈等。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炎帝部落慢慢衰落了,而原先居住在西北方的黄帝部落则愈加兴盛,两个部落之间战争不断。经过几次大战,黄帝部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并将原本属于炎帝部落的人一并收入了自己的部落,形成了强大的炎黄部落联盟。之后,黄帝又率领部落打败了蚩尤,天下从此变得太平起来,各部落也都尊黄帝为天子。
在统一了各部落之后,黄帝制定了很多社会的礼仪、法规,指导百姓种植百谷草木,驯服猛兽,他的妻子则教人们养蚕、织布、做衣服等,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足。
黄帝和炎帝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表示对他们的纪念,中华儿女就自称“炎黄子孙”,并一直沿用至今日。
古人为何用“九州”来指代中华大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写的一首诗,表达了希望祖国能够统一的强烈感情。诗中的“九州”指的就是中华大地。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共有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那么,古人为何要用“九州”来指代中国,难道古时的中国有九个州?
“九州”的称呼,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它还仅是一个虚指的词语,表示很多的意思,到了后来,这个词才逐渐具体化,被人们用来指代中国古代的九个行政区域。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尚书》中,书中说古代的中国人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称为“九州”,它们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至于这九个区域对应着中国现在的哪些地方,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虽然很早以前就有“九州”的说法,但中国古代时期并没有真正将全国划分为这样九个区域的时候。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全国实行郡县制,国家被划分为36个州。汉朝时,汉武帝又将全国领土进行了重新划分,分为13个州,在这些州中,仍然保留先秦九州的名字。
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九州”的名字一直保留下来,而且一直被人们用来指代中华大地,这可以看做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延续。
古人的姓氏孟姜女是中国古代的一名奇女子,相传她哭倒了长城,可你知道她姓什么吗?如果你认为她是姓孟名姜的女子,或是姓孟名姜女,那就大错特错了。孟姜女实际上并不姓孟,而是姓姜。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想要一探究竟,就要对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有所了解。
“姓氏”在现代是一个词,意思就相当于“姓”,如我们常说的“按姓氏笔画排序”实际上就是要求“按姓的笔画排序”。可在古代,“姓”和“氏”最初是两个词,有着不同的意思。
具体来说,姓的产生早于氏。“姓”起源于母系社会,那是一个以母亲为主导的年代,每个母亲都生了很多孩子,为了把他们区分开来,人们便把同一母亲所生的孩子取为同姓,不同母亲所生的孩子的“姓”也就不同。“姓”代表着一种血缘关系,同姓的人是不能结婚的。
母系社会结束后,中国步入了父系社会时期。此时,同一祖先繁衍的子孙越来越多,一个家族的成员就开始分散着居住,于是就形成了许多分支。为了相互区别,各个分支的子孙在保留姓的基础上,还会给自己取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
到了阶级社会,“氏”成了贵族男子的尊称,一般的奴隶和平民百姓只称姓却没有氏。但为了让人与人之间相区别,人们常常会在姓的前面加上一些如孟(伯)、仲、权、季表示排行的词语,“孟姜女”实际上表示的是姜家的大女儿。
后来,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姓”和“氏”逐渐合一,并称为“姓氏”,也就等同于现在的“姓”了。
古人的名、字和别号我们人人都有姓名,其中的“姓”是根据父母祖辈而来,“名”也是长辈们给取的,寄寓着长辈们的殷切希望。而在中国古人那里,情形却不是这样的。古人的名字极为复杂,基本上包括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姓和氏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下面就来说说古人的名、字和别号吧。
在古代,“名”和“字”是分开使用的,“名”表示的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名字,一般是从出生时起就有的。那时候,只有贵族阶层在起名的时候比较讲究,要求符合一定的规范,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取名时都很随意,以数字为名或是直接唤作阿猫、阿狗的都大有人在。
“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意思也多与“名”相同或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其中“亮”是他的名,而“孔明”是他的字,这两者的意思就是相近的,都有“光明”的意思。一般来说,古人只有到成年之后才能取“字”,在成年之前是只有“名”而没有“字”的。
古人除了“名”和“字”,还有“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中的“号”是指称号,也就是一个人的别称。它一般是自己取的,不受什么限制,只要自己觉得喜欢就行,而且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别号还可以随意改变。在古代,文人一般都会给自己取别号,并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寄托自己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名、字、别号虽然都是古代时一个人的代称,但使用的场合是不同的。在古人看来,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一般只称呼别人的号。
古人的行辈现在的家庭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多,如果是孩子多一点的家庭,通常也都会以老大、老二、老三的次序来排列,这样简单明了,称呼起来也方便,可是中国的古人在给兄弟姐妹排行时却要复杂得多,他们并不直接以数字来称呼,而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出一些名称,分别以“伯(孟)、仲、叔、季”来表示。
“伯”和“孟”指的都是老大,其中“伯”一般是指正妻生的大孩子,而“孟”则是指偏房也就是妾生的大孩子。这也就是说,前面说到的孟姜女实际上是姜家偏房生的大女儿。这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列,“仲”实际上是家中的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在古代,一般的家庭都会有很多孩子,而且那时的人们非常讲究长幼尊卑的次序,所以他们在给孩子排行时一定会严格按照这样的称呼名称。有人甚至会在孩子的“字”前加上表示排行的词,如大家都熟悉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他字仲尼,其中的“仲”就表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
不仅是在同一辈的兄弟姐妹之间,即使是对于长辈,这样的称呼也是要遵从的。在对父亲兄弟的称呼中,如果是父亲的哥哥,就叫做伯父;如果是父亲的大弟弟,就称为仲父;比仲父小的,就称为叔父;父亲兄弟中最小的,则称为季父。这些称呼中,只有“伯父”这一称呼直到今天还一直在沿用,其余的一些则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人们慢慢简化成二叔、三叔、四叔这样的称呼了。
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现今的人们基本上都是以数字来表示年龄,这样不仅简单明了,而且也很好记。可在中国古代,人们并不直接以数字来称呼年龄,而是用不同的称谓词来代替。主要来说,有如下的一些:
孩提:指人两三岁的时候。
总角:主要用于泛称处于幼年时期的人,一般指的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因为古时候的人在幼年时常把头发扎起来,形状就像是动物的角一样,后来,人们就以这一称呼来代指人的幼年时期了。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因为初夏只是夏天的开始,后来人们就用这个词来比喻人还未成年。
加冠与及笄:这是古代男女成年的标志,一般指的是男子二十岁或是女子十五岁。古人到了成年时,都会举行成年仪式。通常情况下,男子二十岁时要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女子十五岁之后,就要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别好,以此来表示青年男女已经成年,可以婚嫁了。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分别指的是男子三十岁和男子四十岁时。这两个词出自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说的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人到了六十岁。
古稀:指人到70岁。古代人活到七十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所以伟大的诗人杜甫就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名称因此而来。
期颐:指百岁高寿。在古人看来,百岁是一个表示人活得圆满的年纪,只要活到这个年纪,一般人都很满足了。
除了这些常用的词语之外,古人用来指称年龄的词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古人对自己的称呼在现代人际交往中,人们提到自己的时候,通常会以第一人称的“我”字代替,或是直接报上自己的名字。可在中国古代,并没有“我”这个人称代词,因而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除了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之外,还会用一些意思相当于“我”的词。只是那时候人们在称呼自己时都会以谦卑的口气,以此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古人常用来称呼自己的词主要有:
愚:古人常用“愚”来谦称自己,表示自己不聪明。比如称自己的见解为“愚见”,在比自己年纪小的人面前自称“愚兄”。
拙:这个词主要用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东西或者是看法,表示谦虚的意思。如古人常用“拙见”来谦称自己的见解,意思是说自己的见解还不成熟,希望别人多包涵和指教。
仆:“仆”就是“仆人”的意思,古人以这个词语来谦称自己,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同时也含有愿意为对方效劳的意思。
鄙人:这个词语原来的意思是指那些居住在农村没有什么见识的人,古人常以这个词来谦称自己,表示自己地位不高,学识浅薄。
小人:古人常用这个词语来谦称自己,表示自己地位很低。除了以“小人”来称呼自己之外,古人还会以“小”来称呼那些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用“小儿”来谦称自己的儿子,用“小女”来谦称自己的女儿。
中国古时候的人之所以经常用这些表示自谦的词语,主要还是由古代的文化传统决定的,并不是因为古人真的愚笨或是卑微,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古代对朋友的称谓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友谊的滋润,朋友不仅是与我们共同分享快乐的人,也常常会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的双手,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没有朋友的人,总会觉得孤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比较注重朋友间的友谊的。和我们的这种心态一样,古时的人对朋友也很重视,而且还会将自己的朋友分为不同的等级。总结起来,古人对朋友的称呼主要有如下一些:
总角之好: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因为古人在小时候常常将头发扎成像角一样的形状,所以小时候的朋友就称之为“总角之好”。
至交:友谊最深的朋友。
世交:指两家中的上辈或是上几辈有交情,而彼此间也是朋友的人。
布衣之交:指以平民身份交往的人,或是有官位的人与没有官职的人相交往。
莫逆之交:指彼此情投意合,友谊很深厚的朋友。